蒙古国包括喀尔喀蒙古人及其他蒙古部族约有230万人;俄罗斯联邦境内主要包括布里雅特人和卡尔梅克人,约有67.5万人;日本、欧洲、美国也有少数蒙古族;阿富汗的蒙古人后裔哈扎拉族约有130多万人。
1.俄罗斯联邦境内的蒙古人:在俄罗斯联邦的布里雅特共和国、卡尔梅克共和国、图瓦共和国、阿尔泰边疆区的阿尔泰共和国等地生活着的布里雅特、卡尔梅克,图瓦、阿尔泰人,他们与蒙古族有着亲近的族源,相同的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是蒙古民族中的一些部族演变而成的。几百年来,他们同俄罗斯和其他民族一道繁衍生息,为家乡的繁荣和俄罗斯的建设作出了贡献。
卡尔梅克人:是欧洲人对厄鲁特蒙古人即卫拉特的称呼。明末清初准噶尔部强盛,土尔扈特部不服准部统治,于1616年在首领和鄂尔勒克带领下,越过吉尔吉斯草原,同年与俄人讲和,移居于托波尔河上游,以其女嫁西伯利亚汗后人,并征服花拉子模部分领地。1643年移营至伏尔加河下游阿斯特拉罕附近,与诺盖人密谋,使其脱离俄国。1650年,西伯利亚的土尔扈特部遣使向顺治皇帝表示臣服。1673年,顿河和额济勒河(伏尔加河)间的土尔扈特部首领阿玉奇,为得到俄国每年的丰厚赠礼,向沙皇表示效忠,并与克里米亚汗国、达赖喇嘛及中国皇帝都继续保持联系。沙皇俄国不断向其征兵用于对奥斯曼土耳其作战,激起了土尔扈特人的反抗,部分土尔扈特人在首领阿玉奇的之孙握巴锡率领下东归故土,遭俄军和哈萨克人拦截,死伤无数,最后剩几万人到达中国新疆境内。其他未能东归的人留在伏尔加河下游地区继续受到沙俄的统治。1920年成立卡尔梅克自治州,1935年成为自治共和国,1943年自治共和国建制被撤消,1957年重设自治州,1958年重新恢复自治共和国,苏联解体后升格为俄罗斯联邦内的共和国。卡尔梅克人至今还信奉藏传佛教,讲卫拉特蒙古语。卡尔梅克共和国位于俄罗斯联邦欧洲部分的伏尔加河下游地区,首都为埃利斯塔,是欧洲唯一的佛教国家。
卡尔梅克共和国位于里海北的黑土地带,面积7.61万平方公里,土地肥沃,水草丰美,适宜畜牧业和农业发展。该共和国共总人口为33万人(1990年),其中的17万为卡尔梅克人,15万为俄罗斯人,其余为其他民族。卡尔梅克人口主要由蒙古族的土尔扈特部、杜尔伯特部、和硕特部人组成。现人口的67%生活在城市或居民点,首都额勒斯特市共有9万多人口。
布里亚特人:从种族上是属厄鲁特蒙古人近支,原游牧于外贝加尔地区,向北发展至叶尼塞河与勒拿河之间地区。1631年,俄人到达叶尼塞河支流通古斯卡河上游与布里亚特人发生冲突。经过25年的战争,布里亚特人才臣服于俄国。其中一部分向南移入喀尔喀领地反抗俄人,另外一部分当清军在黑龙江以西打败俄人时投向中国,被赐名为巴尔虎人,编入八旗后安置于呼伦贝尔地区。布里雅特蒙古族在俄罗斯联邦的赤塔州、阿穆尔州,伊尔库茨克,阿卡、乌丝汀沃尔德布里雅特自治区等地也有一少部分,在蒙古国的东方省和我国的呼伦贝尔盟也居住着一些布里雅特人,他们之间有许多亲属关系,民间往来十分频繁。
布里亚特共和国位于贝加尔湖以东,南同蒙古国接壤,首都乌兰乌德。1923年成立布里亚特蒙古自治共和国,1958年改为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1990年,苏联解体后升格为俄罗斯联邦内的共和国。1999年,布里亚特共和国常住居民人口为103.82万人,平均每平方公里3人。自1992年苏联解体以来,人口一直呈缓慢减少的局面。布里亚特共和国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区内有70多个民族。俄罗斯人占绝大多数,占居民人口的70%,当地土著民族布里亚特人仅占24%,其它人口较多的民族还有:乌克兰人占2.2%、鞑靼人占1%、白俄罗斯人占0.5%、亚美尼亚人占0.2%、德意志人占0.2%、埃文克人0.2%。
俄罗斯联邦境内还有两个布里亚特自治区在贝加尔湖以西:即乌斯特奥尔丁布里亚特自治区,属伊尔库茨克州、阿金布里亚特自治区,属赤塔州。
阿加布里亚特自治区原为布里亚特蒙古共和国的一部分1937年按联共(布)政治局的命令将东西伯利州划成伊尔库次克州和赤塔州时,将该自治区划归赤塔州。自治区位于后贝加尔地区东南部,首府阿金斯科耶(居民9300人)距莫斯科6286公里,面积1.9万平方公里。自治区有人口7.91万人。区内居住着30多个民族,土著布里亚特人占54.9%、俄罗斯人占40.8%、埃文克人占0.2%、其他民族总共占4.1%。
乌斯特奥尔丁布里亚特自治区, 1999年初人口为14.3万人,位于伊尔库次克州南部,东部边界距贝加尔湖约40公里,面积2.24万平方公里,区内居住近40个民族,其中土著布里亚特人占36.3%、俄罗斯人56.5%、鞑靼人3.2%、乌克兰人1.7%,以上四个民族就占全部居民的97.7%,首府为城市型小镇乌斯季奥尔登斯基。
鞑靼人:原是蒙古人的一个部落民族,属突厥语族,混合了蒙古人和跟随蒙古人西征的其他种类的突厥人的血统。在蒙古统治消亡后,鞑靼人分两路留在了俄国。一路是原先与俄国上层有过联姻关系或其它密切关系的鞑靼人,他们说土耳其话,继续对俄国的政治军事活动产生影响。在俄国历史上不少著名的家族都是鞑靼人后代,象打败拿破伦的库图佐夫,‘沙皇的爸爸’鲍里斯,戈东诺夫和著名哲学家沙阿达耶夫等。另一支鞑靼人,也是大多数鞑靼人,在金帐汗国发生内讧时宣布独立,脱离了蒙古人,在伏尔加-卡马河一带留了下来,自成喀山汗国。现在的俄罗斯鞑靼共和国有50%居民是鞑靼人后代,他们仍旧保留着独有的生活习俗。
原苏联共有600多万鞑靼人,分喀山鞑靼人、克里米亚鞑靼人、西伯利亚鞑靼人等很多种,主要居住在俄罗斯联邦的鞑靼斯坦共和国和西西伯利亚、中亚的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是今俄罗斯联邦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19世纪后,有一部份鞑靼人迁移至我国新疆塔城地区,称‘塔塔尔族’,他们大多是逊尼派穆斯林,还有部分信原始的萨满教。鞑靼斯坦共和国的鞑靼人属喀山鞑靼人,他们的祖先主要是伏尔加-保加尔人,保加尔人原居中亚一带,后随匈奴人西迁到黑海以北,七世纪时分成五部,一部西迁到多瑙河下游地区,联合斯拉夫人打败了东罗马帝国的军队,建立保加利亚汗国,后被当地的斯拉夫人同化,成为基督教徒。后来保加利亚人就成为同化了这支保加尔人的斯拉夫人的名称。另一支保加尔人北上到伏尔加河中游、卡马河流域一带,称伏尔加-保加尔人,蒙古西征时称他们为不里阿耳,被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征服。拔都在西征结束时建立钦察(金帐)汗国,跟随拔都留下的蒙古人只有4000户,但参加拔都西征的军队约15万人。西征结束后,其他各系宗王的部队都回了原地,剩下的是拔都自己的部队,大多是来自中亚的突厥人。他们被淹没在突厥人的汪洋大海里,逐渐被周围的操突厥语诸部混血同化,讲突厥语,信伊斯兰教。后来蒙古人和钦察汗国统治下的伏尔加-保加尔、钦察(奇卜恰克)等突厥语民族共同使用蒙古人带来的名字--鞑靼人,伏尔加-保加尔人失去了自己原来的名字。
图瓦人:或译作土瓦人,自称“特瓦人”。中国史籍称之为“都波人”、“萨彦乌梁海人”、“唐努乌梁海人”等。国外(主要是俄国)旧称“索约特人” (Сойоты,源自Сойон,萨彦人之意)、“唐努图瓦人”等。图瓦人的族源主要有两方面,一个是铁勒-突厥,另一个是鲜卑-蒙古。从族名来看,图瓦无疑与都播(都波)有较大的渊源。都播是九姓铁勒最北的一部之一,大致分布在今贝加尔湖西南方位、叶尼塞河上游一带,这里也是古突厥人南迁之前的摇篮。公元二世纪时,匈奴衰微,鲜卑大举进据漠北,遂与留居其地的匈奴-丁零馀部(为数尚不少)发生了大规模的混血融合,其中拓跋鲜卑迁徙最远,漠北的北部和西部都受到了影响,都播部落更为显著,其得名当与“拓跋”有关,至少其组成是加入了一些鲜卑因素的。突厥兴起後,都播役属于突厥,因其原本就是铁勒之一部,又远处僻地,故也颇怡然自得,今人研究发现图瓦语保留了许多古代突厥语的特点,应与此不无关系。按照前苏联突厥学家巴斯卡阔夫的划分法,图瓦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东匈语支-维吾尔语组-维吾尔突厥次语组。图瓦的另一个源头与乌梁海有关。“乌梁海”是清代的译法,元、明时多译作“兀良哈”。兀良哈是蒙古的一部,猛将速不台即出自兀良哈部,速不台之子兀良哈台更是蒙元帝国的得力干将,西征欧洲,南灭大理,其功业无须在此赘述。兀良哈在蒙古形成之前以“斡良该”或“愠良改”之名居于漠北的极北部,即今贝加尔湖以东以北、鄂嫩河上游一带,再往前追述,就是隋唐时的“骨力干”。现今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喀纳斯居住着一部分操图瓦语的人,其民族成分是蒙古族。考虑到在历史上他们与哈萨克人很少有共同之处,倒是唐努乌梁海在并入苏联之前一直是属于外蒙古的;并且新疆的蒙古族大多属西蒙古,即瓦剌-厄鲁特的後裔,本来就与东蒙古有较大的差异,铁勒-突厥因素更浓,特别其先世斡剌惕部更是正好就分布于今唐努乌梁海地区,因此将阿勒泰图瓦人划入蒙古族。图瓦人多信喇嘛教,但萨满教还保持着较深的影响,也有少数人信俄罗斯正教。图瓦人总数近20万左右,有约2万人分布在蒙古国境内;外国的图瓦人用基里尔字母,中国的图瓦人无文字,通用哈萨克语文或蒙古语文。图瓦人分布的地域大体上位于西伯利亚南部叶尼塞河上游,具体来说主要是指萨彦岭和唐努山之间的广阔地区。这一地区面积近20万平方公里,清代称为唐努乌梁海,设佐领四十八,分隶外蒙的乌里雅苏台的定边左副将军、哲布尊丹巴大活佛及札萨克图、三音诺颜两部。同治三年,中俄签订《塔城条约》即《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被割去唐努乌梁海西北部十佐领之地。1914年沙俄强占乌梁海,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收复中东部三十六佐领,但不久又被迫撤退。从此,乌梁海东部九佐领之地,属今蒙古国,俄占中部二十七佐领之地,于1924年宣布成立唐努-图瓦人民共和国,1926年改称图瓦人民共和国,1944年加入苏联的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享有自治州的权力,1961年改为图瓦自治共和国,苏联解体后升格为俄罗斯联邦内的共和国。
图瓦共和国面积为17.05万平方公里,在图瓦共和国居住的民族近50个,1999年1月1日人口达31.07万人,图瓦人占总人口的64.3%,其他的主要民族有俄罗斯人(32%)、哈卡斯人(0.7%)、乌克兰人(0.7%)、鞑靼人(0.4%)、布里亚特人(0.2%)等。首都为克孜勒,1999年人口为9.87万人。
阿尔泰人:居住在俄罗斯联邦阿尔泰自治共和国,他们与蒙古族也有一定的族源关系。旧时一直称其为“阿尔泰卫拉特人”,自称“卫拉特人”,属蒙古准格尔部,1755—1758年准格尔部与清朝开战,准格尔败。当时正值沙俄向西西伯利亚扩张,遂被并入俄版图。1922年成立山区卫拉特苏维埃自治州,1948年改名为阿尔泰自治州,1992年改名为阿尔泰共和国。该共和国面积为9.29万平方公里,1999年人口20.4万人,其中,俄罗斯人占绝大多数为60.4%,其次是阿尔泰卫拉特人占31%,约7万人,哈萨克人占5.6%,其余为乌克兰人和德意志人。到1938年为止,阿尔泰人一直使用托忒蒙古文,后启用俄文。从1922年开始用蒙、俄两种文字发行《阿尔泰启明星报》至今。由于长期生活在俄罗斯和哈萨克人中间,语言受其影响很大,但山水地名、畜牧业术语还是保留着蒙古语特点。阿尔泰人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很快,1992年,共有191所普通中学、3所技校、5所专科学校和1所大学。近年来,阿尔泰人在吸收先进的科学文化的同时,也在为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而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2.蒙古国的蒙古人:遵循历史沿革,蒙古国的蒙古族大体可划分为喀尔喀部、卫拉特部、布里亚特部、内蒙古各部。
喀尔喀人是蒙古国部族中最大的一支,蒙古人民革命前归属喀尔喀四盟各旗领地,现在是蒙古15个省的主要人口,主要居住于蒙古国的中部和南部地区。据1989年的调查,有160万人口,占蒙古国蒙古族人口的79%。喀尔喀人在经济、文化方面较其他部族发达,保留有较多的民族特点,是蒙古国的主要部族。杜尔伯特、巴雅兀特、厄鲁特、乌梁海、土尔扈特、扎哈沁、明阿特等部族属于历史上的卫拉特部。居住在蒙古国的这些部族,是17世纪末、18世纪初清朝征服卫拉特部时移居到蒙古地区的。这些部族现今大多生活在蒙古国西部省份。他们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上与喀尔喀人有一定区别,从事农业和手工业者居多。杜尔伯特人长期与霍屯人、巴雅兀特人杂居生活,在各方面对他们有很大影响。而厄鲁特人与扎哈沁、土尔扈特人长期杂居,从而彼此吸收各自的文化,其方言和风俗较为接近。蒙古国的布里亚特人主要分布在蒙古国北部和东北部,即东方、肯特、色楞格、库苏古尔等省的十几个县。由于历史、地缘和人文环境的原因,蒙古国的布里亚特人受俄罗斯文化和语言影响较多。巴尔虎人在语言、历史渊源、风俗习惯、分布地域上与布里亚特人较为接近。达里岗嘎人主要分布在蒙古国南部苏赫巴托省的6个县。该部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上与喀尔喀人区别不大。
蒙古国从民族构成上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国家。蒙古民族主要由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喀尔喀人(占78.8%),以及杜尔伯特(占2.7%)、巴雅兀特(占1.9%)、布里亚特(占1.7% )、达里岗嘎(占1.4%)、扎哈沁(占1.1%)、乌梁海(占1%,蒙古、突厥人中均有该部落)、达尔哈特(占0.7%)、土尔扈特(占0.5%)、厄鲁特(占0.4%)、明阿特(占0.2% )、巴尔虎(占0.1% )等部族和少数内蒙古人(察哈尔、乌珠穆沁等)构成。蒙古国真正意义上的少数民族是哈萨克、霍屯、查唐、乌兹别克、图瓦等突厥系民族。虽然霍屯、乌梁海、查唐、图瓦中也有属于蒙古部族的人口,但大多属于突厥民族。现在,这些民族已在语言及风俗习惯方面受蒙古族影响较大,只是在宗教信仰上有所不同。从地域分布上这些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蒙古西部省份,特别是哈萨克人主要聚居在蒙古国西部边陲的巴彦乌勒盖省,科布多省、巴嘎诺尔煤矿和乌兰巴托市也有一些。据1993年的统计,蒙古国哈萨克族人口为13.3万,占蒙古总人口的5.9%;霍屯人口为0.45万(占0.2%),此外还有查唐人、图瓦人和少数俄罗斯人、乌兹别克人和华人。据最新统计,蒙古国包括喀尔喀蒙古人及其他蒙古部族约有230万人。
3.土尔扈特人:生活在国外的土尔扈特人,大部分聚居在俄国境内,少部分聚居在美国、法国、蒙古、瑞典等国家,零星居住在土耳其、南斯拉夫、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德国、马来西亚、印度等国家,总人数为80000余人,多数人信仰藏传佛教,有自己的喇嘛庙。生活在法国的土尔扈特人是俄国十月革命时逃到法国。据1990年统计,法国卫拉特蒙古人有5400多人,主要从事经商、法律、金融、制造业。大部分使用法语、法文,不少人会蒙语、蒙文和汉语、汉文,基督教民占百分之四十,信仰藏传佛教仍占多数,在巴黎市有自己的喇嘛庙。据1990年统计,瑞典的卫拉特蒙古人共计3700多人,他们在家庭中至今讲蒙语,在外讲瑞典话,知识分子占了二分之一,许多人除了学官方文字瑞典文以外,还自学蒙古托忒文和汉文,不少人还是研究卫拉特蒙古史的专家。
生活在美国的土尔扈特人当时有一千多人,多半是土尔扈特部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纳粹德国法西斯军队胁迫,参加了法西斯德国组织的反对苏联的伪军,参加了防御美军和英军的战役,英、美军胜利后被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们不敢回到苏联卡尔梅克自治共和国。他们请求回到中国的伊犁或焉耆,参加波茨坦会议的英、美代表将这一要求转告了中国政府,但遭到拒绝。他们心灰意冷,要求留在德国,而苏、美、英3国代表又不同意,担心增加纳粹的势力。美、英代表私自商议,建议他们迁往美国。经美国政府同意后将他们全部聚集于旧金山市。他们迁往美国时都是男性青年,后来大部分人和黑人妇女结了婚,少部分人和白人妇女结了婚。他们的妻子和后裔知识分子较少,但有不少是汉学家和卫拉特学家。现在美国约有3200多土尔扈特人,基督教民占百分之三十,大部分仍然信仰藏传佛教,旧金山市有卫拉特蒙古人的喇嘛昭和敖包。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从事铁路和机器制造业,少部分人从事畜养业和种植业,有的开垦了不少美国西部土地,成了种植园主。
4.阿富汗的哈扎拉人:据统计,阿富汗的普什图族占40%,塔吉克族占30%,乌兹别克族占9%;哈扎拉族约有130多万人,占全国人口总量的9%,是国内第三大民族。哈扎拉人的族源。多数学者经考察认为,阿富汗的哈扎拉人是蒙古族的后裔,尽管他们现在已经不会讲蒙古语,也不使用蒙古族姓名,但他们最早的来源的确是蒙古人。今天的哈扎拉人主要居住在阿富汗的哈扎拉贾特山区,在坎大哈、赫拉特、构格哈尔、巴达赫尚等省也散居着一些哈扎拉人。“哈扎拉”是波斯语,意为“一千”。学者认为,哈扎拉是成吉思汗及其后人西征后在阿富汗留下的驻屯兵的后裔。早在十三世纪上半叶,蒙古军队占领波斯和中亚一些地区后归镇守官统辖,并留下少量军队驻屯。后来,成吉思汗之孙蒙哥又以千户为单位派遣驻屯军队到那里,这些军人的后代就留了下来,与当地的波斯人、塔吉克人、突厥人通婚、融合、繁衍、发展。于是,“哈扎拉”就成了他们的称呼,意指“千户”的后裔。据欧洲旅行家报道,直到十六世纪初,哈扎拉人还在使用蒙古语,后来才逐渐淡忘,现在他们通用塔吉克语。但他们所讲的塔吉克语里仍夹杂着不少蒙古语和突厥语词汇,与纯正的塔吉克语有所区别。至今,他们还没有自己本民族的文字。从生理特征上看,哈扎拉人属于蒙古人种,具有蒙古人的体质特征。他们虽然长期与当地民族通婚,但仍然保持着脸盘大、颧骨高、胡须少、眼角斜等蒙古人的特征。这些特征经过长期演化甚至还可能完全消失,但不能因此而怀疑他们的蒙古的族源。
哈扎拉人居住的房舍与传统的蒙古包一样,还是圆形的。在服装上,男人上衣穿无领肥大衬衫,下衣穿灯裤,冬季外罩长袍,腰间束带,有的还要加上一件坎肩。在家时头戴绣花小帽,外出时头缠深色或白色头巾。女人服装与男人的大同小异,基本一致,只是妇女不束腰带,只将头巾包在头上,面部裸露,这与教规的要求有所不同。哈扎拉人的穿着打扮已被中亚穆斯林同化,已没有了蒙古服装的遗风。在饮食上,以烤饼和奶制品为主食与蒙古人的生活方式相同,他们把奶煮沸、发酵、晒干,制成奶酪,这与蒙古人制作奶豆腐的方法基本相同;用做奶酪剩下的乳浆,熬去水制成干酪,这与蒙古人制奶渣的方法相差无几。甚至用酸奶加水制成饮料,用酸奶打制黄油等也与草原蒙古人的制作方法几乎相同在节庆日,制作的羊肉抓饭则具有更多的中亚风味。哈扎拉人的婚姻多为一夫一妻制,只有少数富有者为一夫多妻。婚姻由父母包办,几乎没有自由恋爱。哈扎拉人当中盛行近亲婚姻。如果男女双方是堂兄妹或表兄妹,彩礼可以少要些。婚礼期间,一般还要举行赛马、摔跤等娱乐活动,以示庆贺。
呼伦贝尔草原是一个诞生传奇的地方。这里是北方游猎、游牧民族的成长摇篮,中国历史上有5个少数民族建立过统一政权,其中鲜卑、契丹、女真和蒙古族就发源于呼伦贝尔。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从这里出发,最终统一了蒙古高原,并在其后50年内,和他的后继者们一起,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国家蒙古帝国,向世人证明了蒙古族强大的生存能力。
呼伦贝尔草原和她东部的大兴安岭森林,就是这些彪悍的民族从弱小成长壮大的家园,他们从这里冲出去,在世界舞台上打拼,累了再回到这里休养生息。如果把整个世界看作一个战场,那么这块草原就像永远的大后方,是前方打仗的勇士们心中温暖的故乡。
公元前209年,匈奴人统一北方草原,呼伦贝尔地区就属于三部领地之一。也许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呼伦贝尔”的名称就在马背上的将士们心中传颂,一直流传至今。
传奇诞生的理由
呼伦贝尔之所以有着神话般的口碑,完全得益于那片得天独厚的大草原。这片草原东与大兴安岭林地草原浑为一体,西与西南同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接壤,天然草场的面积约1.2亿亩(含林缘草地),是中国境内的草原当中面积最大的一块。
由于草原东部有大兴安岭阻挡了从海洋吹来的季风,西部又临近蒙古高原,所以呼伦贝尔草原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十分明显: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凉短促,春季干燥风大,秋季气温骤降霜冻早。年降水量230—350毫米,多集中在7、8、9月,春季降水仅占全年的10%左右,蒸发量为1400-1800毫米,西北风盛行。
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就形成了一片以多年生禾草为主的大草原。呼伦贝尔草原上生长着羊草、针茅、隐子草、牛毛草、野葱子等草类,这些禾草的叶子狭长而卷曲,枝茎上有茸毛,可以避免过度失去水分;有的草根很深,可以吸取土壤深处的水分。由于这里的草质优良,营养价值高,所以春天生的羊羔到了秋天就可以养肥养壮。因此,呼伦贝尔草原成了我国主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
在呼伦湖(又名“达赉湖”)西北的高尔真山(又名“达赉诺尔山”)最高峰海拔1011米,山体多为海拔600—650米的宽平山梁,在低山、丘陵之间有宽浅的冲沟和封闭的洼地,这些冲沟和洼地为牲畜过冬提供了阻挡西北风的屏障,这些山间低地就成了理想的冬季牧场。
而在呼伦湖的其他几个方向,则是较为平缓的低丘或波状平原,海拔一般在540—630米,乌尔逊河与克鲁伦河在草原上蜿蜒流过,河谷宽展、平坦,没有明显的阶梯状河岸,低河漫滩逐渐过渡到高河漫滩,又逐渐过渡到波状平原的原面上。所以一眼望去,草原辽阔舒展。沿河、沿湖的低湿滩地上,牧草非常茂密,是最好的夏季牧场。
呼伦贝尔草原上生长的植物有1000多种,其中中草药、浆果、油料、食用植物就有500多种。呼伦贝尔的牛羊肉驰名中外,人们戏谑地称:“呼伦贝尔的牛羊,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
春末夏初,微风吹过,牧草疯长,若赶上一场润雨,一夜之间就绿遍了原野,坦坦荡荡与蓝天媲美;花儿们也火了起来,一片片、一茬茬,赶潮的一般;而树叶只要冒芽,三两天就可挂满枝头,铺展开去,汇成大森林绿色的海洋。植物的生长期虽然只有三四个月的时间,但却在百多天的时间里,很快完成了一年的生命历程,为度过漫长的冬季积蓄了丰富的能量。秋天,它们收起全部的叶绿素,以灿烂的金色面对人类;而冬天则覆被在冰雪之下,等待春潮的到来。春天,是一个梦幻般的时节,主体草原的雪花依在飘洒,而山地林缘草原的杜鹃花却已迎风怒放,朝霞也似地铺遍岭岭坡坡。隆冬时节,百色归一。大地凡平面之处都盖满厚厚的积雪,纯净得一尘不染。
呼伦贝尔草原不仅幅员辽阔,而且还是“水乡泽国”。
据统计,呼伦贝尔市境内有河流3000多条,湖泊500多处,水资源总量为286多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72亿立方米,占内蒙古自治区水资源总量的73%、全国的1%;人均占有水资源1.14万立方米,是国人的5.4倍,也高于世界人均水资源的占有水平。约占呼伦贝尔市国土面积1/3的呼伦贝尔草原上,河川总径流量为115亿立方米,属于额尔古纳河流域,
呼伦贝尔草原的河水大多向西流淌,代表性的河流是海拉尔河。她发源于大兴安岭中段西麓,浩浩700多公里长,流经呼伦贝尔草原,到满洲里市附近与沟通呼伦湖的木得那亚河汇合,再西行折北,流入额尔古纳河。额尔古纳河收纳了上千条河流向北奔腾,又与俄罗斯石勒喀河交汇成黑龙江,再向东去流入鄂霍茨克海。
有水才有生命,呼伦贝尔草原之所以能进入人类的记忆当中,与它丰美的水草资源密不可分。如果没有水,草原上就不会孕育出丰富多彩的生命,人类的祖先就不会选择这里驻留,世界历史上的精彩瞬间就不会频频在这里出现,我们也就不会在心里珍藏这样一个名字呼伦贝尔!
敖包播衍的生存观
草原民歌《敖包相会》是呼伦贝尔人通福的作品,他就出生在鄂温克族自治旗的巴彦嘎岗苏木(乡)。“敖包”,蒙古语“堆子”之意。最初是由赶车人上山带石偃车而堆积起来的,曾经被当作旗、苏木、嘎查(村)的界标,后来演变为喇嘛教祭天、祭地、祭祀神灵的图腾。
敖包的石头堆上为什么竖有柳枝呢?这得追溯到鲜卑时代。早在鲜卑人走出森林来到草原时就开始了祭林活动,《史记》称其为“大会林”。对此,颜师古是这样注释的:“者绕林而祭也。鲜卑之俗,自古相传。秋季无林则高竖柳枝,众骑驰绕三圈乃止,此其遗法也。”蒙古人与鲜卑人同属东胡族系,承用一种“遗法”是很自然的事,这说明,“祭敖包”来源于民俗而非宗教。中华古文化历来主张“天人合一”,对“祭敖包”这种行为最本真的解释就是游牧民族原始的自然崇拜。
牧民相信水是母亲的乳浆,人是不能朝水的方向小便的;草是有灵的,你作践它它就走了,给你留下一片沙地;雁是吉祥鸟,飞到哪里,哪里就吉祥如意,每当大雁、天鹅春来秋往时,牧民就撒米撒奶,像迎送儿女一样;他们还认为“鱼是马魂”,水中有多少鱼,岸上就有多少马,买鱼放生的事也时有发生;牧民指着地上被药死的老鼠,无奈地说:它们本该让鹰吃掉;而问起牧民的家在哪里,他们会指着那片茫茫的草原,那便是家;在草原上放牧,每个月都得迁徙一次,牧民们临走时,会把灶坑填平,灶坑的火要等到完全熄灭,才能倒出去埋起来,然后坦坦然然地赶着一串勒勒车走向新的牧场;人死了被安放在勒勒车上,让牛奔跑,落在哪里,就在哪里挖坑埋葬,再植上草皮,叫作“来自草原,回归草原”。
近年来,全世界都寻找成吉思汗陵,人们花了很多钱,走了很多路,但一直无功而返。呼伦贝尔也发现过几处古城,挖掘过偌多古墓群,专家证实它们中有鲜卑人的、有契丹人的、有女真人的,唯独没找到蒙古先民的,原因很简单,来于草原回归草原是他们的生存观。就连元朝皇帝驾崩,都要深埋,然后用10万匹马踏平,不留任何痕迹。一年后牧草生成,几年就复原,任你费尽心思也无法寻找。
呼伦贝尔草原自匈奴时期以来已有几千年的放牧史,正是因为游牧民族以游动不息的生活方式与草原共存,才使得呼伦贝尔草原在历史长河中一直保持着肥美和富足,直到上世纪70年代还保有它往昔的景象:林缘草原林草繁生厚达1米多,主体草原的草平均也有两尺多高,草原上狐、狼、兔、獭出没,鹰、雁、鹤、鸥翔集。“老牛拉大鱼,顺手抓野鸡,野猪进家圈,鹿钻院子里”就是30多年前这里的生态景观。
《呼伦贝尔日报》的摄影记者给我讲过上世纪70年代初乌兰泡鲤鱼洄游的事:“鱼多得使船无法行走,只得任其摆布,有时鱼跳上船来,再把它推进湖里。”那一年呼伦湖渔场捕获1.2万吨,其中60%是大型鱼类。
承受变化之痛
然而,随着时代的演进,农业文明和商业文明进入了这片宁静的草原,给这里的生态平衡带来了不小的搅动。
1949年后,呼伦贝尔经历了三次大开荒运动,到2001年,全市耕地面积为1998万亩,人均占地耕地7.2亩。边缘草原耕地面积也达到了上百万亩。呼伦贝尔草原的土层较薄,多则几十厘米、少则十几厘米,大犁开过,沙层就裸露出来了。地表植被一经破坏,土地就会退化沙化,难以愈合。
其实,呼伦贝尔草原上原本有两条第四纪风成沙地,即通常所说的呼伦贝尔沙地:北带位于海拉尔河南岸,自嵯岗向东延展80多公里;南带沙地西起甘珠尔庙,东至伊敏河上游。沙地上大多为固定、半固定沙丘,沙丘间有较宽的低地草甸,沙丘的相对高度为5—10米。红花尔基附近的沙地生长有樟子松林,起到了固定沙丘的作用。
呼伦贝尔沙地自从被人类发现以来,几乎没有扩张过,当它扩张的时候,有樟子松和丛生的灌木束缚,这说明大自然是有自我修复能力的。中国社科院经济文化研究中心在2006年进行的“蒙东水土资源考察”的结果显示,呼伦贝尔沙地面积约4000平方公里,加上其他沙化土地,总面积约8000平方公里。草原沙化面积的剧烈扩张,肯定是由不符合自然规律的人类活动所导致的。
自清朝以来,呼伦贝尔大多时期在建制上为中央直属特区,受到高度重视。清朝从乾隆五十年(1785年)以后的180多年间,曾在此呼伦贝尔举办过160多次庙会、2次全盟那达慕大会,吸引着海拉尔、满洲里、北京、天津及蒙古、俄罗斯、日本的商旅。一时间商家云集,人声鼎沸。
海拉尔市(即今呼伦贝尔市)建城初始,清政府指定北京城的8家商号来此地经商并长驻,皇帝还向他们颁发了“龙票”。“龙票”是用白麻纸制成的三寸见方的盖有御印的通行证,所到之处必须无条件放行。8大商家开了个头,山西人、河北人、山东人、辽宁人接着纷纷涌入,他们修筑铁路、开凿矿山、采伐森林、经营渔业、自办作坊、淘漉沙金,开发起这片的处女地。改革开放后,呼伦贝尔又以满洲里为基地做起国际买卖来。近年来,能源产业也越做越大。
日愈发达的经济生活对资源的索取也日愈紧迫,这使得呼伦贝尔的生态面临着危机,蕴藏在千里草原下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和各类重金属、有色金属正被挖掘出来,这个过程势必对局部植被造成破坏,而有别于游牧生活方式的新的生活形态,也正在对草原生态产生沉重的压力。与此同时,呼伦贝尔的文化形态也处在变化之中:狩猎文化已经终结,游牧文化正面临消失的危机。但是,经过千百年积淀、筛选和整合的原生态文化是一个链环,它们的消失是我们的巨大损失。
平静的草原正在承受着变化之痛,如何寻找一条和谐的发展之路,正是当今关心草原的人们热烈讨论的话题。1946年,呼伦贝尔率先投降中共。《国家地理》2007年第9期
只有二十万人的蒙古铁骑席卷欧亚大陆,建立总面积超过3000万平方公里的大帝国。“亚历山大、恺撒、拿破仑等较,版图之广,基业之伟,亦故不能同日而语耳”。美国《华盛顿邮报》评出人类文明史上千年来(公元1000-1999年)最重要的人物,成吉思汗当选“世界头号风云人物”!作为对成吉思汗有着特殊情节的作者,试图从成吉思汗戎马一生、波澜壮阔的故事中求证与现代营销商战的规律性联系. 自:SUNYCEO服饰(青岛)
一、精神力
现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关键软件是企业家精神,它是企业文化生成、演进的重要基因,是稀缺的企业资源。成吉思汗的个人心智之路演绎出绝版的现代企业家精神。
1、进取的理想与坚毅的承受。
“要让青草覆盖的地方都成为我的牧马之地”。正是这种远大的理想,成为成吉思汗行动的支撑。为了理想,成吉思汗三次万里征战。蒙古战马不仅畅饮黄河、长江之水,吞饮阿姆河、印度河,最终蹄溅多瑙河。克伦威尔说过,人绝对不可能攀登得比他所不知道要去的地方高。没有进取目标的人难成大事。
“只要有草原在,蒙古人就能生存!”。成吉思汗的这句名言正是其戎马倥偬一生的写照,他曾遭遇受伤、失败、遗弃和被俘等厄运,但凭借从幼年时期掘草根、拾果子的孤苦、艰难生涯,磨砺出忍辱负重、不屈不挠的人格精神,把危局一一化解。正是他钢铁般的意志,成就一生伟业。
在草原争霸的1203年夏,为防止王汗的打击,铁木真被迫将营地向呼伦湖西南的班朱尼湖转移。在最困难的日子,只剩下700多残部。他与18位将领“共饮班朱尼湖水”当酒铭志,颇有当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意韵,成为成吉思汗创业史的一段佳话。
当杰克?韦尔奇受命危难之中,在GE发动“文化革命”的时候;当卡莉?费奥瑞纳重温惠普车库创业故事,重振惠普的时候;当史玉柱从内蒙古伊克昭的一所寺院里复出,掀起一场“脑白金”风暴的时候,体现出来的就是一种久违的企业家精神。
2、创新意识
经济学家樊纲认为企业家精神的本质就是创新。只有稀缺的东西才具备交换价值。稀缺性原则要求创造性,要求与众不同的理念和产品,这与企业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创造精神是企业家的必备素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成吉思汗特别注重武器的创新,他拥有的先进武器成为冷兵器时代的最高峰,并引领世界军事向热兵器时代过渡。
震天雷,是蒙古军队最得意的武器,它是世界最早的手榴弹。小型的用手掷,大型的用抛石机发射,利用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火焰杀伤对方,对它不了解的敌人和战马会被它的炸裂声吓得魂飞魄散。
成吉思汗时期研制的铜炮成为世界杀伤力最强的热兵器。1220年攻打花剌子模时,成吉思汗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支炮兵部队,任命窝阔台为炮兵最高指挥官。进攻撒麻耳干时,使用了火焰喷射器,军事家饭村穰说:“成吉思汗800年前就首次使用了凝固汽油弹”。
二、品牌力
品牌就是图腾,品牌就是宗教。成吉思汗大军在东从太平洋,西至多瑙河,北起西伯利亚,南达波斯湾的广袤大地上所向披靡,许多对手或闻风丧胆,或打开城门迎接。相反,成吉思汗的子民却向现代优秀企业的员工一样,他们忠诚成吉思汗,就象教民对宗教一样虔诚。从忽必烈颁布圣旨,向成吉思汗四时献祭以来,时至至尽,700多年来,蒙古民族对此恪守不渝,这在历史上绝无仅有。这一切体现出“成吉思汗”品牌能量。
1、成吉思汗品牌的核心价值有三点:
(1)胜利之神
成吉思汗是真正的战神,一生进行60多次战争,除十三翼之战主动撤退外,没一次失败。《中国大皇帝书系“成吉思汗”》说“成吉思汗是后人难以比肩的战争奇才,他逢敌必战,战必胜的神奇将人类的军事天赋穷尽到了极点”。
他利用攻心战作为一种威力十足的“无形武器”。在进攻哪个城池之前,总要先提醒该城池想一想那些曾抵抗过大汗的城池得到的可怕下场。成吉思汗的使者会警告说“要么投降,要么死亡!”。通过得心应手的宣传,和积小胜为大胜的实践,在对手和自己兵士心中传播成吉思汗必胜的形象。“不战而屈人之兵”,战神品牌的打造和传播成为成吉思汗攻城掠地兵法的上策。
(2)诚信
成吉思汗称汗的23年前,成吉思汗被泰亦赤兀惕人俘虏,脱逃后一个奴隶之女合答安把他藏在羊毛堆中才得以免难。为报搭救之恩,成吉思汗发誓要娶她;23年后成吉思汗灭了泰亦赤兀惕部,果然兑现诺言,娶合答安为第四斡儿朵皇后。
(3)员工忠诚度
现代营销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忠诚度建设(CL),但讲得多的是顾客忠诚度。其实,员工忠诚度一样重要,试想,作为企业组织中最重要的要素资源------人如果不忠诚,何以换来顾客忠诚?
成吉思汗封的将帅没有一个背叛他的,都是效忠终生,他也是唯一没有杀过一个将领和功臣的帝王。他的人才观是:
A、赛马不相马:
成吉思汗打破等级和民族界限,大胆破格录用人才。如“四杰”(木华黎、勃斡儿出、赤勒温、勃罗忽勒)、“四骏”(速不台、者别、忽必来、者勒蔑)都是门户奴隶或平民出身,者别甚至在归顺之前的战争中射伤过成吉思汗。正是海纳百川的气度,招来金国的耶律楚才、乃蛮部的塔塔统阿、畏兀尔的镇海、汉族的丘处机道长等不同民族的人才汇集帐下。
B、论功行赏,充分授权:
成吉思汗称汗时,根据战功一举分封95个千户,指定其中4个为万户,百户无数。古代的帝王往往对功臣“杯酒释兵权”。但成吉思汗对将帅确充分授权,明示除自己认识的人需送到其帐下核实处理外,将帅、那颜拥有自主处决权和决策权。
C、团队精神、民主意识
成吉思汗对士兵关怀备至,明示将帅不得无谓牺牲一个士卒,不得遗弃一个伤员和烈士。成吉思汗的团队精神还体现在民主意识。凡遇重大决策,都要召开“忽里勒台”大会决策。
三、速度力
唐.舒尔茨的整合营销(IMC)宣告4C替代4P的10年之后,进一步提出4R理论,4R中非常重要的一“R”(RESPONSIVE)是“提高市场反应速度”。现代市场竞争“快鱼吃慢鱼”的思想与成吉思汗的快马吃慢马的策略有明显的传承关系。
成吉思汗根据蒙古社会以游牧狩猎为主的特点,使蒙古全军骑兵化,组建举
世无双的铁骑。在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闪电战”,“来如天坠,去如电逝”。蒙古军被西方人称为“蒙古旋风”。成吉思汗一贯主张用兵神速,出其不意,以少胜多。他们在匈牙利平原作战时三天急行军230英里;攻打乃蛮人时从呼伦贝尔长途奔袭6000多里直抵阿尔泰山。可以说,“速度”是成就一代天骄的关键。优良的蒙古马成为古代战争的“坦克”,他们有管理战马的专门机构,养马方法非常先进,战马经过3年训练后,能做到千匹马在一起也寂静无声,驰骋数百里也不流汗,不用驾驭也不会走散。在战时,蒙古铁骑只要一天饮一次水就能活下去,骑士则可以一天也不下鞍。在攻打对手时,为保证冲锋时不损失速度,蒙古骑兵甚至换乘两匹马。
四、信息力
现代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特别是总部与终端信息化互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反应速度,信息的畅通与否直接决定企业决策水平的高低和对错。
成吉思汗是历史上最早建立信息联络系统的人,这就是闻名于世的驿站通讯
联络系统,其“CIO”是“四骏”之一者勒蔑。为保持远征军队与大本营的通信畅通,蒙元时期建立的驿站达1383处,每20里设急递铺,骑士日行数百里,遇有紧急军情,日夜兼程,换马不换人,及时将大汗的命令传达到所有部队,同时把前线的战况转呈到最高指挥部。当时,从里海前线到蒙古的克鲁伦河,能够做到“脉络顺通,朝令夕至”。韩国出版的《千年历史人物》评价道“成吉思汗的驿站是当时通讯业的最佳最快形式,是当今世界英特网的前奏。”
五、执行力
执行力是当今企业的焦点。拉里?博西迪和拉姆?查兰所著的《执行》一书仅在美国销量就高达30万册,名列商业畅销书榜首!它一针见血地点出企业当前潜藏的要命危机!“执行力就是战略”。海信CEO周厚健认为“企业在做大的过程中的确会有很多问题,但海信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仍然是执行力不强的问题。执行力低下是企业管理中最大的黑洞,再好的策略也只有成功执行后才能够显示出其价值。成败关键在执行。执行是竞争力的最终体现”。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大帝国后,通过“忽里勒台”大会制定出蒙古的第一部成文法律------《大扎撒》。其抓执行的严格性难以想象,就是家族成员也不例外:其叔父答里台不遵守规定,在一次战争中违规掳掠财物,成吉思汗当着部众的面,鞭笞答里台。答里台不服,说“我是你叔父,你怎么因为我掳掠财物就鞭打我?”。成吉思汗说“你是我叔父,我是你可汗”!并把答里台驱逐出帐。
成吉思汗的执行力还体现在激励的兑现上。有个生动的故事:大将豁儿赤立功,成吉思汗曾许诺给他30个老婆。尽管大家觉得有些开玩笑的成分,即便后来豁儿赤驻守林木中犯了错误,但成吉思汗还是坚持兑现承诺。
《从优秀到卓越》的作者吉姆-柯林斯认为“执行力是所有那些实现了跨越的公司获得成功的共同秘诀。” 这就是成吉思汗的秘诀,也是现代期待成功的企业的必然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