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思根将军为蒙古民族奋斗了一生。1908年1月15日,阿思根出生在科尔沁左翼中旗腰力毛都村一户蒙古族贫苦农民家里。阿思根又名阿拉坦仓。1922年,阿思根升入郑家屯第八中学。1923年,他辗转来到北京,入蒙藏学校学习,后因参加学潮被开除,辍学返乡当农民。
1931年,日本军占领了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地区。甘珠尔扎布和部分蒙古族上层打出“民族主义”旗号,组织了“内蒙自治军”。阿思根与一批蒙古族知识青年参加了“内蒙自治军”。受共产国际国际代表的派遣回国的苏共党员朋斯克、特木尔巴根等打入“内蒙自治军”开辟工作。他们把阿思根等一批蒙古族进步青年作为培养对象,向他们介绍马列主义世界观和苏联、蒙古革命的情况。
阿思根受到思想启蒙,1932年4月,由朋斯克、特木尔巴根介绍,加入了内蒙古人民革命党,走上了革命道路。1933年5月,朋斯克从苏联汇报工作归来,向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内传达了共产国际远东局关于扩大战线坚的方针,安排阿思根等进入兴安省警备军。
上世纪30年代中期,阿思根被两度派往日本学习军事,1938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回国后历任兴安军第九军上校参谋长、满洲国军事部情报科长、兴安省陆军军官学校战术教官等职。1939年,日本关东军从兴安军中派出部分官兵组成“铁血部队”,到河北唐山一带进攻八路军。1941年至1942年,他在任军校教官期间,培养激发官兵热爱蒙古民族,树立民族危机意识,团结了一大批蒙古族青年进步官兵。
1943年以后,他利用在沈阳、钱家店、郑家屯、王爷庙(今乌兰浩特)、通辽、开鲁等地的蒙古军中任职的机会,与蒙古族各界志士仁人取得联系为蒙古民族解放斗争建立了群众基础。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8月11日,兴安军官学校蒙古族进步军官和学生1000多人发动起义,杀死数十名日本军人,参加了“内蒙自治军”,迎接苏联红军。
1945年后,内蒙古地区的形势错综复杂,曾在满兴安总省任过职的部分蒙古族上层人士,也建立了“内外蒙合并”主张。10月下旬,阿思根来到王爷庙,将民警大队、护路大队、内防总队等分散的武装力量统一起来,组成一支蒙古民族武装,一举歼灭了“光复军”任命的王爷庙保安司令阎振山匪帮。
1945年12月5日,阿思根率民警总队二大队夜袭突泉县,经过激烈的巷战,歼灭了马海泉军队500多人,控制了突泉县。
1946年2月,内蒙古东部地区人民自治政府成立,阿思根任内务部长。在内蒙古东部地区6个盟分别建立了6个师,组建成东蒙古人民自治军,任司令员。
1946年5月20日,阿思根加入中共,任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常委、军事部副部长。
1946年,“四三”会议以后,内蒙古地区的民族武装部队统一改编为内蒙古人民自卫军,乌兰夫任司令,阿思根任副司令员。5月25日,在王爷庙成立了内蒙古人民自卫军兴安军区,阿思根兼任司令员,统一指挥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民族武装部队。以后,为加强蒙古族内部的团结,布了《告蒙古同胞书》、《告蒋管区蒙汉同胞书》,号召各族青年踊跃参军。
1946年6月26日,阿思根指挥兴安军区部队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广大农村、牧区开展游击战争,收复失地。1947年1月,阿思根率领内蒙古自卫军骑兵一、二师解放了奈曼旗,在进军科左前旗中,国民党一团起义加入内蒙古自卫军;2月,阿思根指挥蒙古军攻克了开鲁,歼国民党“热河蒙旗自卫军敌800多人”。
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阿思根与乌兰夫、哈丰阿等21人当选为自治政府委员。在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最后一天,他赶到王爷庙,受到会议代表欢迎。在选举自治政府委员时,蒙古族代表提出对中共党员和汉族干部的疑议,阿思根表示支持,主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947年5月26日,内蒙古工作委员会成立,阿思根被任命为候补委员。
1948年1月1日,内蒙古工作委员会决定将内蒙古人民自卫军改为“内蒙古人民解放军”,阿思根仍任副司令员。1月31日,阿思根突发疾病在乌兰浩特与世长辞,年仅40岁。
内蒙古工作委员会、内蒙古自治政府、内蒙古人民解放军司令部于3月10日,作出《关于追悼阿思根同志的决定》,高度评价了阿思根将军对蒙古民族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