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1日星期一

草原游牧文化遭受的冲击

内蒙古大草原并非是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尤其是近四五百年,大量移民的入侵及受农耕文化的影响,草原游牧文化的原始形态不断受到冲击和挑战。

移民不仅增加了内蒙古大草原的人口压力,更重要的是,这些移民还将农耕文化一并带入了内蒙古大草原,和草原游牧文化不断碰撞。据历史记载,明朝和清朝期间,有大量的农民移入内蒙古,他们在大草原上垦荒种田。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内蒙古为解决周边地区的困难或者说是全国之困难,国家允许东北三省,华北四省,南方诸省及宁夏、甘肃等西部地区迁入内蒙古,这一历史时期,内蒙古增加人口约600万。这种大量的汉民移入,不仅增加了人口压力,更重要的是不断改变蒙古族的原始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种植业不断兴起,千百年来蒙古族用来进行畜牧业生产的草地遭到破坏。

20世纪80年代牧区实施的“草畜双承包”政策是效仿农区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制定的,而这一政策的实施,是蒙古民族由游牧转变为半游牧或定居的巨大转折点,素以游牧而闻名的时代从此成为历史。蒙古民族游牧生产方式的结束,从很大程度上阻断了游牧文化的传承、传播和发展,但是,蒙古人仍然生活在这片虽然已经退化了的大草原上,从事着与他们的祖先方式不同的生产活动,饮食种类、习俗、传统美德在他们身上仍有部分的保留和体现。

(中间省略)

历史留有我们的遐想

社会是不断进步的,生产力的发展是不可阻抑的历史潮流。在中国北方广阔的草原大地上,以牧业生产为主的民族——蒙古民族,以及他们千百年来创造的草原文化正在遭受新的挑战。草原退化、土地沙化是不可争辩的事实,但是,这一历史责任并不能全部归罪给我们勤劳勇敢的蒙古人。

保护传统游牧文化势在必行,这不但是科学家们的呼唤,更是蒙古民族的呼唤。一种文化的保护,不仅仅是作为历史的记载,永远陈列在博物馆里,让后代子孙瞻仰、感叹。草原游牧文化来自生产、生活,是保护草原的最好法则,我们不但要保护民族文化,更重要的是发挥民族文化对保护内蒙古大草原的积极作用,让这样悠久而又优秀的文化不断地在蒙古民族的血统里、在大草原上传承和发展。(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