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兴起于十三世纪初。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及其继承者窝阔台、贵由、蒙哥、忽必烈南征北战,使蒙古军队的足迹印在东亚、东南亚、中亚、西南亚及欧洲等地,建立起包括一系列宗藩国在内的大蒙古国。
在成吉思汗到蒙哥执政的这一段时间里,蒙古帝国的中心地域是漠北--成吉思汗时代的政治中心是在怯绿连河(即克鲁伦河)上游的大斡耳朵;窝阔台时代的政治中心已经迁移到了新建的首都和林。忽必烈即位之后,却将政治中心南移--不再以漠北的和林为首都,而是以开平为上都,以燕京为中都(后改建为大都),采取了两都制。
由此可见,蒙古帝国其政治中心建立的顺序是大斡耳朵、和林、上都、大都。综观历史,一个帝国的政治中心,其陷落代表着这个帝国的灭亡,对于凭借武力而建立起来的蒙古帝国,其政治中心的陷落,不但是武力衰退的标志,也是统治走向崩溃的标志,而在元明交替时,蒙古帝国历代政治中心陷落的顺序是大都、上都、大斡耳朵、和林。下面将按照蒙古帝国历代政治中心陷落的顺序,对其陷落的过程一一予以叙述。
二.大都、上都
忽必烈于中统元年(1260年)三月在开平即汗位,史称元世祖。上文已经提及,元朝是两都制的,两都分别是指大都与上都,大都位于古幽燕之地,即今日的北京;而上都就是原来的开平,位于滦河上游。元帝春夏居上都、秋冬居大都。
元末至正年间,爆发了农民大起义,各地群雄纷纷起兵,声势浩大。至正十八年(1358年)十二月,由关先生、破头潘率军攻克了上都,焚毁元帝宫阙,其后,元军收复了上都。
过去很多历史学者都认为,明朝农民军攻克大都,意味着元朝政权被推翻了,这种看法其实完全不对,因为元朝是两都制的,大都失陷了,还有另一个政治中心上都存在。在人们的一般印象中,雄踞燕山脚下的元大都,其地位和重要性似乎超过位于蒙古草原东南边源的元上都,甚至有以大都为正都,上都为陪都的看法。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由于'上都分省'实是朝廷中枢组织'都省'的核心部分,由于'上都分省'官员每年扈从皇帝在上都驻留半年左右,'发号布政,罔不在焉',从而构成了实际上的全国政治中心。严格地说,元代的上都和大都,至少在政治上是同等重要的,并没有正陪主次之分。因皇帝岁时巡幸,上都和大都是迭为政治中心或留都的。上都和大都,均设有留守司,就是有力证据。” 元顺帝在大都陷落的前夕,带领百官扈从撤往上都。
三.成吉思汗的大斡耳朵
斡耳朵是“宫帐”的意思。成吉思汗有四大斡耳朵--大皇后孛儿帖就住在大斡耳朵,其地在怯绿连河(克鲁伦河)上游;忽兰皇后住在第二斡耳朵,其地在土兀剌河(土拉河);也速皇后住在第三斡耳朵,其地在不儿罕山(肯特山)附近;也速干住在第四斡耳朵,其地在哈剌和林(鄂尔浑河)之西。
在上述的四大斡耳朵中,前三大斡耳朵都是集中在东至兀古者河上游、西至不儿罕山、南至怯绿连河上游、北至斡难河上游一带。这一带地区的面积大小相当于现在的海南岛,是蒙古帝国的祖宗肇基之地,历史地位无可替代--《元朝秘史》一开头就说蒙古人的始祖孛儿贴赤在“斡难河源头的不儿罕山,立下了营盘”,而成吉思汗也是在斡难河源正式即大汗之位,他的葬地就在这一带,其后,多位蒙古大汗及宗王的葬地也是在这一带--《史集》称:“在成吉思汗的子孙中,拖雷汗、蒙哥汗以及忽必烈合汗的子孙和他的氏族的伟大遗骨,也安置于上述地方。”
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封皇孙甘麻剌为晋王,就藩于“太祖四大斡耳朵之地”,代替北平王那木罕统领蒙古本土。甘麻剌祖孙三代均嗣封晋王。元武宗时,设立了和林行省,分割去晋王的一部分权力,天历时期帝国内乱,甘麻剌的孙子八的麻儿间卜死于上都,此后,晋王之封遂绝。不过,直到元末,晋王在漠北的管理机构内史府仍然继续存在。
在成吉思汗的四大斡耳朵之中,其大斡耳朵的地位特别重要,因为在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建都和林之前,大斡耳朵一直是蒙古帝国的政治中心。尽管此后蒙古帝国的政治中心先后迁移到和林、上都、大都等地,但大斡耳朵始终保持着独有的影响力--窝阔台汗是在大斡耳朵即汗位的,后来的蒙哥汗及泰定帝也是在此即位的,故大斡耳朵的得失对蒙古帝国的盛衰而言,亦具有非常大的象征意义。
在《元朝秘史》中有个叫“桑沽儿河”,相当于今天的僧库尔河。元史学者陈得芝先生称,“(日本学者)那珂通世最早指出,曲雕阿兰(大斡耳朵的所在地)应是在克鲁伦河与其上游支流僧库尔河汇流处附近河中之一岛”,而他本人则进一步考证曲雕阿兰应在“克鲁伦河与僧库尔河汇流点之西、两河下洲之间的广阔地区。其地应在巴颜乌兰山之南。”据陈得芝先生的著作介绍,一些蒙古学者及东德学者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此地附近找到了大斡耳朵的遗址。
《元史.文宗本纪》记载至顺二年(1331年)八月,大斡耳朵的所在地仍有“民户万七千一百六十”,陈得芝先生认为“若按每户五、六口计”,该地人口“约有十万口上下”,与“哈剌和林、称海并为元代漠北三大重镇。”李文忠部回师的路线必然经过“桑哥儿麻”及“驴驹河”。也就是说李文忠军经过了克鲁伦河与僧库尔河汇流的那一带地区,而大斡耳朵的所在地就在那里。但是,明人史籍在记载李文忠军经过那一带地区时没有碰到任何“重镇”,可能当时的大斡耳朵已是屡经战乱,成为了一片断墙残垣,甚至渺无人烟,故末能引起明军的注意。
四.和林
和林,又叫哈剌和林。《元史》记载,成吉思汗十五年(1220年)就已经定都和林了,《元朝秘史》、《圣武亲征录》、《史集》均有提到此事,成吉思汗定都和林,“其实是成吉思汗在和林地区建立了一个新斡耳朵,这个斡耳朵就是成吉思汗四大斡耳朵中的第四斡耳朵。
成吉思汗的继承者窝阔台在即位之后的第七年,开始在鄂尔浑河畔兴建和林城,建筑工程一直延续到蒙哥汗时期。蒙哥汗死后,他的两个弟弟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立。忽必烈即了位,而阿里不哥则在和林即了位,双方大打出手,忽必烈凭借中原丰厚的人力物力,最终取得了胜利,阿里不哥于中统元年(1264年)投降。忽必烈随即将蒙古帝国的首都从漠北和林南迁至开平,仅在和林设置了宣慰司都元师府。
后来,漠北持续发生了诸王针对大汗的叛乱。元廷多次派遣亲王、大臣率军平乱,并先后封北平王那木罕、晋王甘麻剌等镇漠北(上文提到甘麻剌,祖孙三代均坐镇漠北)。元廷还于大德十一年(1307年)罢和林宣慰司,改设和林行省,进一步加强了对漠北地区的控制。和林行省管辖和林路及称海宣慰司都元师府等,皇庆元年(1312年),元廷改和林行省为岭北行省。
元末明初,元顺帝的继承者爱猷识理达腊在应昌之役惨败后,逃往了漠北。关于爱猷识理达腊的驻地,学术界有不同的意见,日本学者和田清根据《明太祖实录》的有关记载认为,爱猷识理达腊撤到了和林。而我国研究蒙古史的学者达力扎布则认为“对蒙古大汗来讲,拥有四大斡耳朵就象征继承了成吉思汗的遗产,也就有了宗主的资格。所以,有元一代大汗都牢牢地控制着岭北地区,特别是大斡耳朵所在的克鲁伦河中上游至三河之源的地区。昭宗(指爱猷识理达腊)北走,也应当据守此地。”达力扎布与和田清的观点有一致的地方,因为成吉思汗的第四斡耳朵就在和林城一带。达力扎布根据成书于十七世纪的一些蒙古史籍否定了和田清关于爱猷识理达腊撤到和林的观点,因为蒙古史籍《蒙古黄金史》及《蒙古黄金史纲》等书一致记载了元顺帝“由古北口北撤,乃建巴尔斯和坦相对峙。”达力扎布据此认为,“巴尔斯和坦”这座位于克鲁伦河畔的城是“北元比较长期的政治中心所在。”达力扎布的观点得到了国内一批专家的响应,例如近年出版的代表官方态度的《内蒙古通史纲要》就引用了达力扎布这一新观点.
蒙古史籍大多数产生于十七世纪,这不是偶然的。有人认为这些蒙古史籍其实是蒙古诸部降清的产物--蒙古贵族们向满清献上载有自己世系的史籍,是为了获取政治上的利益,《阿勒垣.托卜赤》(即《蒙古黄金史纲》)与萨囊.彻辰的《蒙古源流》,只能追溯到十七世纪。
五.游牧的汗斡耳朵
1634年,林丹汗病死于甘肃大草滩为止,在这二百六十多年的时间里,其政治中心是汗斡耳朵,由于分裂与战乱,历任蒙古大汗的斡耳朵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处于游牧状态。
六.捕鱼儿海
爱猷识理达腊离开和林之后,于洪武十一年(1378年)死去,脱古思贴木儿嗣位。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脱古思贴木儿率部游牧到喀尔喀河、贝尔湖、克鲁伦河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