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9日星期六
蒙古盟旗通录
内蒙古(内札萨克)49旗总录 1、哲里木盟(今通辽市[四部十旗]) 科尔沁部:科尔沁右翼中旗;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左翼前旗;科尔沁右翼后旗;科尔沁左翼后旗。 扎赉特部:扎赉特旗。 杜尔伯特部:杜尔伯特旗。 郭尔罗斯部:郭尔罗斯前旗;郭尔罗斯后旗。 该盟四部于天命九年归顺清朝,康熙年间建盟。在盟内科尔沁右翼中旗境内哲里木乌拉(乌拉:蒙古语,山,下同)会盟,因此得名。 2、昭乌达盟(今赤峰市[八部十二旗]) 敖汉部:敖汉右翼旗;敖汉左翼旗。 奈曼部:奈曼旗。 巴林部:巴林右翼旗;巴林左翼旗。 扎鲁特部:扎鲁特右翼旗;扎鲁特左翼旗。 阿鲁科尔沁部:阿鲁科尔沁旗。 翁牛特部:翁牛特右翼旗;翁牛特左翼旗。 克什克腾部:克什克腾旗。 喀尔喀左翼部:喀尔喀左翼旗。 该盟八部于天聪年间归顺清朝,在本盟翁牛特右翼旗境内会盟。 3、卓索图盟(今辽宁省局部[二部五旗]) 喀喇沁部:喀喇沁右翼旗;喀喇沁左翼旗;喀喇沁中翼旗。 土默特部:土默特右翼旗;土默特左翼旗。 该盟在土默特右翼旗境内会盟,于天聪二年归顺清朝。 4、锡林郭勒盟(五部十旗) 乌珠穆沁部:乌珠穆沁右翼旗;乌珠穆沁左翼旗。 浩齐特部:浩齐特右翼旗;浩齐特左翼旗。 苏尼特部:苏尼特右翼旗;苏尼特左翼旗。 阿巴噶部:阿巴噶右翼旗;阿巴噶左翼旗。 阿巴哈纳尔部:阿巴哈纳尔右翼旗;阿巴哈纳尔左翼旗。 该盟前四部于崇德二年至四年归顺清朝,阿巴哈纳尔部于康熙四年归顺清朝。该盟得名于锡林郭勒(蒙古语:锡林河),盟溯建于康熙、雍正年间,在乌珠穆沁左翼旗境内会盟。 5、乌兰察布盟(今乌兰察布市[四部六旗]) 四子部落:四子王旗。 茂明安部:茂明安旗。 乌喇特部:乌喇特后旗;乌喇特前旗;乌喇特中旗。 喀尔喀右翼部:喀尔喀右翼旗。 该盟在四子部落境内乌兰花大道之东会盟,故以乌兰察布为盟名。四子部落于天聪四年归顺清朝,茂明安部及乌喇特部于天聪七年归顺清朝,喀尔喀右翼部于顺治十年归顺清朝。 6、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一部七旗]) 鄂尔多斯部:鄂尔多斯右翼中旗;鄂尔多斯左翼中旗;鄂尔多斯右翼前旗;鄂尔多斯左翼前旗;鄂尔多斯右翼后旗;鄂尔多斯左翼后旗;鄂尔多斯右翼前末旗。 该盟于天聪九年归顺清朝,在鄂尔多斯左翼中旗与鄂尔多斯右翼前旗接壤处的王爱昭会盟,俗称大昭,故称伊克(蒙古语,大)昭盟。 外蒙古(外札萨克)102旗简录 喀尔喀土谢图汗部(一部二十旗),于康熙二十七年归顺清朝,会盟于土谢图汗部境内汗阿林地方,故称汗阿林盟,简称汗山盟。 喀尔喀车臣汗部(一部二十三旗),于康熙二十七年归顺清朝,会盟于车臣汗部境内克鲁伦巴尔和屯,故称克鲁伦巴尔和屯盟。 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一部十九旗),于康熙二十七年归顺清朝,会盟于札萨克图汗部境内札克毕赖色钦毕都哩雅诺尔,故称札克毕赖色钦毕都里雅诺尔盟。 喀尔喀赛因诺颜汗部(一部二十四旗),于康熙二十七年归顺清朝,会盟于赛因诺颜汗部境内齐齐尔里克,故称齐齐尔里克盟。 赛因济雅哈图左翼盟(一部[杜尔伯特部,与内札萨克之隶一旗杜尔伯特部同名异族,为绰罗斯种]十二旗),于乾隆十八年归顺清朝,乾隆十九年四月,上赐赛因济雅哈图盟名,十月分左右两翼。 赛因济雅哈图右翼盟(一部[同上]四旗),于乾隆十八年归顺清朝,乾隆十九年四月,上赐赛因济雅哈图盟名,十月分左右两翼后之右翼。 青海蒙古29旗简录 青海左翼盟(二部十二旗):青海厄鲁特部十旗;土尔扈特部二旗。 青海右翼盟(五部十二旗,附五个独立翼旗):青海绰罗斯部二旗;青海厄鲁特部七旗;青海辉特部一旗;青海土尔扈特部一旗;青海喀尔喀部一旗。独立翼旗五旗(厄鲁特部四旗,土尔扈特部一旗)。 青海厄鲁特部(厄鲁特旧设四卫拉特,杜尔伯特其一,辉特隶之,后并称卫拉特[详见青海厄鲁特部总传])于康熙三十七年归顺清朝,道光三年,其中的二十四个旗分为左、右翼,另附五个独立翼旗,会盟于查干多罗达来(蒙古语:白色七海)。 新疆蒙古17旗简录 乌纳恩素珠克图旧土尔扈特部(四盟十旗):南路乌纳恩素珠克图盟四旗会盟于喀喇沙尔;北路乌纳恩素珠克图盟三旗会盟于博克萨里;东路乌纳恩素珠克图盟二旗会盟于库尔喀喇乌苏;西路乌纳恩素珠克图盟一旗会盟于精河。 青赛特奇勒图新土尔扈特部(二盟七旗):巴图赛特奇勒图盟四旗(辖:中路和硕特部中右左三旗,珠勒都斯和硕特旗),会盟于左翼;青赛特奇勒图盟三旗(辖:新土尔扈特部右左二旗,哈毕察克和硕特旗)。 乾隆三十六年,土尔扈特部自俄罗斯东归,归顺清朝,诏分新旧二部,即乌纳恩素珠克图旧土尔扈特部、青赛特奇勒图新土尔扈特部;乾隆三十七年,乌纳恩素珠克图旧土尔扈特部又分为南路、北路、东路、西路四个盟;青赛特奇勒图新土尔扈特部又分为左、右翼两个盟。乾隆四十年,始设盟长。 宁夏蒙古2旗 厄鲁特部:阿拉善厄鲁特札萨克旗(今阿拉善盟阿拉善右左二旗)。 土尔扈特部:额济纳旧土尔扈特札萨克旗(今阿拉善盟额济纳旗)。 康熙二十五年,阿拉善厄鲁特部归顺清朝,赐牧阿拉善,建旗一,不设盟。康熙三十六年,授札萨克(领主)。康熙四十三年,土尔扈特部内属,赐牧色尔腾,建旗一,不设盟。乾隆十八年,授札萨克。 另及:关于内札萨克蒙古其它盟历史沿革敬请关注拙作长篇小说《暗恋时代》“开练”目第四节“水消失在水中”。 注释: 1、盟:由会盟而来,清政府把漠南(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先后归附它的察哈尔、科尔沁、土默特等24部蒙古人称为内札萨克蒙古,把漠北(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向它朝贡的车臣汗、土谢图汗、札萨克图汗3部蒙古人称为外札萨克蒙古,为巩固其统治,规定邻近的若干旗每三年(也有一年举行一次的)举行一次会盟,会盟地址由清政府指定,通常是便于各旗集会的适中地点,一经指定,该地就成为盟的名称了;现在,盟属于内蒙古自治区特别行政建制,相当于内地的专区(地区一级行政区划单位),盟设有行政公署,自东部向中部至西部,计有呼伦贝尔盟(今呼伦贝尔市)、兴安盟、纳慕仁盟(已废)、哲里木盟(今通辽市)、卓索图盟(已废)、昭乌达盟(今赤峰市)、锡林郭勒盟、察哈尔盟(已废)、乌兰察布盟(今乌兰察布市)、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盟(今巴彦淖尔市)、阿拉善盟12盟。 2、旗:努尔哈赤建立的军事单位,满语叫“固山”,合有八个固山,各有不同的旗帜颜色,即正黄、正红、正蓝、正白、镶黄、镶红、镶蓝、镶白八种,因此,汉语把固山译为“旗”,后来,清政府把最初归附它的蒙古人也编成八个旗,再后来,又把内蒙古的24部蒙古人分为49个旗,指令定时定点会盟。
订阅:
博文评论
(
Atom
)
没有评论 :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