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4日星期一

乌拉特历史

元前、明时期的乌拉特

乌拉特前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开发演变为今日局面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蒙汉等各族人民长期共同努力的结果。所以编写乌拉特前旗的历史沿革,对正确地交接过去,认识今天,从而建设更美好的未来,尤其一定的意义。

但由于我们不是专家学者,加之记载有关乌拉特前旗沿革的史?,资料又很缺乏,故编写系统翔实的历史沿革,实在难以胜任。然而为了使后人了解前旗来历的大致轮廓和有关史料,并借笔者水平所限,粗疏错误,在所难免。望其专家学者,有阅历的老者,以及广大读者,不吝赐教。补充、修正是所至幸。

[一] 元代前

乌拉特(或译作乌喇特、吴喇忒)是蒙古族部落名。“乌拉”意为工匠,“特”意为众多,即工匠众多的部落。据载:“成吉思汗攻金时,曾虏去很多工匠,给蒙古制造火炮等兵器,攻破撤尔罕后,又掠取工匠三万名,分赏贵族”。所以古代的乌拉特部因此而得名。至于现在的乌拉特前旗,是清朝实行“盟旗”建制,以致继续至今的名称。乌拉特部分前、中、后三个旗,亦称西公、中公、东公旗。清朝对三旗诈萨克峰浩分别为前旗镇国公、中旗辅国公、后旗镇国公,故也称三公旗。旗是行政建制相当于县。

乌拉特前旗,水草茂盛,资源丰富,自即为北方各游牧民族驻牧生息的良好所在,也是争夺盘踞的重要地区。因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曾经是不同民族、部落联盟占领统治的势力范围,按蒙古族简史,划分四个时期:(1)公元前三世纪末叶至公元一世纪末叶,匈奴势力强大起来,控制了长城一带以北的广大地区,建立了中国史上第一个游牧民族国家,成为匈奴兴盛时期。(2)公元二世纪至六世纪中叶,鲜卑族组成部落联盟,尽有匈奴故地,势力极盛一时,鲜卑联盟瓦解之后,仍然兴旺,其疆域西达天山北麓,是为鲜卑柔然称雄时期。(3)公元六世纪至九世纪间,突厥击破了柔然,威服塞外猪国,建立突厥汗国。当突厥日趋衰落时,回鹘(原称回?)推翻突厥统治,建立回鹘汗国,尽有突厥故地。成为突厥回鹘相继建立汗国时期。(4)公元十世纪初到蒙古兴起,契丹族统治了今蒙古等地区,史称“西辽”女真族勃兴之后,灭辽击败北宋,建立了金朝,统治了(金)先后统治时期。

另外,在人权势力和封建王朝的兴衰更迭之下,我旗现所在地当时的建制,隶属关系,屡有更异,远在战国时期即隶于九原,据绥远省调查概要中载,九原在乌拉特三旗之北,原安北县东,与固阳县毗连之处,与其他说法考证不一。

又据五原厅志载:秦时仍为九原郡地,两汉则为五原郡,新兴郡;魏晋为省;北魏周为肆洲,怀?郡;五代为银州地;宋为丰州,宁丰郡(属河东路);辽设为丰州,天德军(属京西路);元为丰州;明为河套。

元代以前,我旗的前身乌拉特部落,在部落长成吉思汗之弟哈萨尔的后裔带领下,游牧于今呼伦贝尔科布多乃满查汗一带,不在现今地址。

[二] 明代
1368年(原至正二十八年),农民起义军领袖朱元璋,在应天(南京)建立明朝之后,北取中原。元慧宗(顺帝)妥欢帖睦尔退往上都(今多伦西北)史称北元。至此北元希图重振旗鼓入据中原,明朝则欲乘胜消灭北元,双方展开长期激烈的战争。

1370年(明洪武三年)明朝开始在长城一线,设置许多军卫所。在河套、母纳山(乌拉山)至西南设河洲卫(宁夏),南设榆林卫,东设东胜卫(今托克托县)。前旗当时归东胜卫辖领。

1391 年(明洪武二十四年),北元势力基本上被明瓦解,辽东、漠南大部、甘肃和哈密等地处于明朝统治之下。从此北元的领主人欺凌堤上实行封建割据和相互斗争达百余年之久,其主要部落为在墨西游牧的瓦剌部,在漠北,漠南游牧的鞑靼部,在漠北和辽东边外等地驻牧的兀良哈三卫等三大部落。

1424年(明永乐二十二年)脱欢统一了瓦莉各部之后,出击东部蒙古的阿鲁台和阿岱汗,1434年(明宣的九年)袭杀阿鲁台父子与母纳山(今乌拉山),自称为丞相,操蒙古实权。1439年(明正统四年脱欢卒,也先继父职,于1446年(明正统十一年),基本上征服了漠南,漠北和漠西蒙古。

1480年(明成化十六年),巴图蒙克继汗位,称达延汗,统一了蒙古诸部,把漠北和漠西地区划分若干领地,分封其诸子为领主。这时,鄂尔多斯(伊盟)、土默特、张家口以北一带,均归达延汗的势力范围。

1604年(明万历三十二年)。林丹继汗位,统一蒙古各部,联合明朝共同抗击后努尔哈赤的势力。他于1628年(明崇祯元年)西进河套.征服喀喇沁、土默特等部,占据今呼和浩特旧城。鄂尔多斯等部相率服属。

如上所述,当时漠南蒙古的河套、母纳山(乌拉山)、鄂尔多斯(伊盟)一带,曾是瓦剌,鞑靼予相占领的地区,也是属于达延汗、林丹汗的势力范围。当时我旗的前身乌拉特部,仍在今呼伦贝尔科布多乃满查汗游牧。

[三] 清代
(1)盟旗制度

1616年(清天命元年)女真族努哈赤统一了女真大部,建立金国,史称后金。这是漠南蒙古处在明、金之间。明为了抵制后金,支持漠南的林丹汗与金为敌,后金为了战败明朝,利用蒙古建立与林丹汗的矛盾,诱使林丹归向自己。后来努尔哈赤继承人皇太极,迫使林丹汗西走,漠南蒙古归属后金。1636年(清崇德元年)改国号为清。

1633年(清天聪七年)游牧在呼伦贝尔的乌拉特部,元太祖弟哈不图哈萨儿第十五世孙布尔海的长子赖噶,孙鄂木布,幼子巴尔塞,孙图巴,曾孙包?等领其众,归附于后金,并贡以驼、马等以示诚意。

在后金(清)日益强大,归附的蒙古部落日益曾多的情况下,清政府对归附的蒙古部落,比照满洲的八旗逐一编旗,划定疆域,分而治之,不得互相逾越。并从蒙王公贵族中选任扎萨克,管理旗政,然后制定适当地点集会,商计重大事情,形成会盟制度。

据载1936年(清崇德元年),内宏院大学士希福,蒙古衙门承政尼堪,塔布囊达齐等,奉命前往察哈尔,内喀尔喀,科尔沁诸部?查户口,编制牛录,建旗。开拓建旗的时间可能比这要早。经过多次?查改编,漠南蒙古二十四部,被建为四十九个扎萨克旗,六个盟。……四子部落,茂明安喀尔喀右翼各一旗,乌拉特三旗共六旗,在四子部落境内会盟,称为乌兰察布盟。

盟设盟长一人,副盟长一人,由理潘院从各盟扎萨克及闲散(不在职)的王宫中选任,奏请皇帝任命。盟是中央政权对各旗的监督机构,在定期集会时,审查各旗的箭丁(旗兵),决定佐领(苏木章京)的改变等事宜。盟长平时不直接干预旗务,也无权发布政令。旗扎萨克遇有不能解决的民刑案件,盟长可会同旗扎萨克审理,旗扎萨克有不法行为或叛逆事情时,盟长有责告发。

扎萨克有内外之分。出于过境沿线或错杂在其他民族之间者为外扎萨克,外扎萨克各盟首领,无统帅兵丁职权。

旗是中央政权之下的基本行政单位,旗扎萨克,根据《理潘院则例》,负责处理其行政权、司法、征税、任免官吏(管旗章京以下),以及履行朝廷委付的职责。内扎萨克还是全旗的军事指挥官,平时定期召集军队,接受上级检阅,战时要动员本旗军队参加。

旗扎萨克之下,设有协理台吉(左右协理),管旗章京(旗总管),梅伦(梅令章京,扎兰(扎楞章盖)等僚属。协理扎萨克统治全旗。旗已设座(或称箭,蒙文苏木),每佐设领(或称箭长,蒙文苏木章京),佐领受扎萨柯之命,办理审查册丁,征收税课,排解纠纷,传递信件及征发人夫等事宜。佐领下设翘旗校(昆都)、崔领等官员,协理户设一什长,为最低一级行政单位的负责人。蒙旗男子,凡年在十八岁至六十岁之间,除喇嘛,庙丁外都要编入丁册,每一百五十名编备兵。(我旗的建制祥见旗文史资料一辑,有关扎萨克世袭情况详见旗文史资料二辑)。

(2)从征封爵

1634年(清天聪八年),乌拉特部奉命从军征兵,由喀喇鄂博出发入得胜堡、略大同,克敌堡三座,占敌台一座。接着出征朝鲜,后又征服喀尔喀及明锦州、松山、?州等地,在各次战争中,都为后金统治者立下显著的功绩。

1648年(清顺治五年)清统治者对归顺或降伏的内扎萨克蒙古封建主,按期原来地位的高低,效忠朝廷程度和功效大小,比照满洲贵族的爵秩,分别授予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等爵位,由根据蒙古社会尊重“黄金家族”的习惯,对出自成吉思汗家族的众多贵族,授予一、二、三、四等台吉。按爵位的高低领有不同的岁奉、仆从、马匹、人丁等,均有具体规定。

清顺治五年,在叙从征功时,因鄂木布、色棱二人为征战已经逝世,故封鄂木布之子额班为镇国公,掌前旗,封色棱子巴克巴海为镇国公,(后袭为辅国公),张后期,三人均授以扎萨克,世袭罔替。

乌拉特三旗的新位置在“归化城(今呼市)西三百六十里,直径是一千五百二十里,东西距二百十五里,南北距三百里,东至茂明安及归化城土默特旗,西至南皆至鄂尔多斯界,北至喀右翼界。”其“牧地当河套北岸,噶扎尔山之南,东至黄乌尔,南至黄河,西至拜塞默突,北至伊克尔德阿济尔河。”据民国十九年调查,三旗面积合计约为十五万方里。(关于三旗以来新地及划牧地的时间,据巴彦淖尔史料六辑略谓:在顺治五年叙以征功的同时,划河套北,阴山南,木那山前后为牧地,从而有呼伦贝尔居至此,据伊盟鄂尔多斯史志研究文稿第四辑略谓:康熙十三年,清政府为防御反清兵变,把乌拉特部迁移到阴山一带,把鄂尔多斯北部和黄河套外的牧地,划归新迁来的部落。二说互吻和。)

乌拉特三旗的公爷府,旗府,最初均住在哈达门口(今包头西阿如太苏木境内)。谔班居右,巴克巴海居中,图巴居左。根据蒙旗以西为前,以东为后的惯称,右为乌拉特前旗,中为乌拉特中旗,作为乌拉特后旗,又因三旗扎萨克均系公爵,故俗称前旗为西公旗,中旗为中公旗,后旗为东公旗,三旗之间无明确的疆域或界限,其封户牧民各归其领主管辖,而其所占地方即是某旗地界。

1682年(清康熙二十一年)清政府给乌拉特三旗铸成扎萨克大印,颁发启用。印重五十二两(旧制的两即十六两是一斤)银质方印、印背铸座虎,印面刻满、蒙两种文字,分别为“乌拉特前旗扎萨克印”,“乌拉特中旗扎萨克印”、“乌拉特后旗扎萨克印”。印背面刻汉文“大清康熙二十一年铸”等字。从此各扎萨克行施政令,以印信为准。

乌拉特三旗在清康熙年间,仍多次听从调动,出兵参战平乱。1690年(清康熙二十九年)准噶尔部张噶尔丹举兵反清时,三旗选兵驻防归化城。1691年(清康熙三十年)从厄鲁特来归之巴图尔额尔克济农和罗理叛逃时,三旗出兵五百侦剿。1696年(清康熙三十五年)在此发兵参战,大敌噶尔丹与外蒙古昭莫多。后来清廷向准噶尔又发动两次大规模的剿叛战争,三旗出兵二千,从军征战。

1765年(清乾隆三十年),三个旗迁出哈达门口,前旗迁至哈拉汉(今巴音花),中旗迁至温都尔苏(今巴音花太苏木),后旗迁至阿桂图(今营盘湾)。各旗的领户属民,逐渐向各自的旗府一带迁徙而居,从而形成三旗之间的自然界线。但也没有拒绝因投亲靠友互相照应上的方便而杂居游牧的事实,这样就形成三旗界线交错,隶属插花的根源。三旗的方位大体上说,前旗在后旗的西南,在中旗的东南。

3)禁垦,放垦

十六---十七世纪,漠河蒙古的农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山西、河北、山东、陕西等农民来归化、热河尔、喀喇沁等地啃地务农着日益增多,而且愈近长城口外的地方,汉人屯聚的越密,农业的比重越大。康熙年间清廷担心任其自流垦荒,蒙汉融合在一起,一旦造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其后果不堪设想。

1748年(清乾隆十三年)开始至道光年间,执行了在蒙古地区除原有居民外,不许“多垦一亩,增多医护”的政策,还按《理潘院则例》规定:王、公、台吉等于一般平民招垦;不享俸禄的协理台吉、塔布囊招垦;蒙古平民或阿拉巴图开垦;汉民私自开垦;招募等旗蒙人垦种牧场或本旗蒙人到邻旗垦种牧场等均属违例。

凡违例招垦者,均要按照招募人数多寡,享得押荒银与否,以及不同情节进行处罚治罪:对王公、台既要扣发其应得俸银(二十月至五年、六年、八年);革职留用(三年、六年、八年),永远革职不准开复;失察的盟长,台吉、塔布囊及非贵族官员要发牲畜(九头至七十二头只);普通蒙民私自垦地,轻则处以鞭(打一百鞭)、枷号(戴枷监禁);重则叫地方官处刑(戴枷监禁;发配至三、四千里外充军);地方官查办不力者,也要受惩。

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清政府把与帝国主义列强签订的《辛纽条约》中巨大赔款,全部转嫁到人民身上,单口外七厅和西部各盟,对教会赔款白银达一百三十五万两之多,除以部分银两对付并以牲畜、粮食折合外,还一是万顷土地作抵押。此外因内地阶级矛盾日益激化社会动荡不安,加之蒙古族内部的牧民反抗斗争也此伏彼起,所以禁垦命令逐渐松弛下来,形成名存实亡的现象。

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清政府对蒙古地区推行蒙区所谓“移民实边”的政策,企图把汉民移入蒙区,开发蒙荒,通过拍卖荒地筹饷练兵,借以充实边疆,抵制日俄势力,所以清政府以“时局艰难,库款支拙”为由,委派兵部侍郎?谷为“ 督办蒙旗垦务大臣”。?谷到任后,在归绥设立垦务总局,在包头设立乌、伊两盟垦务局。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垦务总局撤销后,我、伊两盟垦务局改称两盟总局。清政府对蒙古王公采取诱逼兼施,恩威并用的办法,而各王公为了讨取清廷恩宠,从而达到肥己的目的,不顾牧民的反对开始垦荒牧地。

在放垦中,清政府中的官僚、军阀,政客、地主、奸商和垦务人员狼狈为奸,营私舞弊,敲诈贪污哄骗蒙民。因蒙民不精贸易之术,尤其对土质好坏、经济价值等更是一窍不通,于是任由卖主和和丈放着说多少即多少。一开始丈地论顷论亩,继而对丘陵地指山头,对平川地跑马丈量,后来用银子分份子(即若干银子买到若干份地)等办法丈地。今“头分子、五份子、十七份子”和“五百营(银)子”“千八营(银)子”等村名,即当时放垦丈地收价领地而得名的村名。其丈量亩数与实际亩数悬殊之大,可想而知。

据统计,乌拉特三旗与清末民初报垦土地计在当时包头境内(因包头由前旗划出)者有:红洞湾、干支汗卵独地噶鲁台地、昆都仑召东、西牌界地、包头梁、地、三湖湾中滩地、五大村地、三湖湾河北地、芸盖木独地等。在安北境内(安北也由前旗划出)者有:噶鲁台地、佘太召地、王幼女子地、小佘太地、乌兰一力更地、通济长沙塔布三渠(渠口在五原,渠身延入安北)的永租地、四成正地,补地、长济塔布等渠地。总计中旗报垦四千余顷,已放三千四百余顷;前旗报垦八千七百一十顷,已放七千九百三十一顷八十亩;东公旗报垦一万三千三百八十顷,已放八千六百顷。三旗合计二万六千九十余顷,已放一万九千九百三十一顷八十亩。

(4)喇嘛、商业

16世纪,在蒙古族封建领主的极力提倡下,黄牌喇嘛教迅速传播到蒙古地区。当了喇嘛,可以免除其本人的贡赋、差役、兵役等负担,贫困的阿勒巴图当了喇嘛,还可以摆脱封建主的压榨剥削。因此参加喇嘛教的人数急剧上升。

喇嘛教是蒙古族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是消弱反抗封建领主斗志,从而统治蒙古人民的得力工具。清代的喇嘛人数多达蒙古人口的三分之一,他们不从事生产,不传续后代,给蒙古族社会生产和人口增殖,带来严重后果。无怪乎明朝蒙古建立寺庙时,大力帮助解决建筑工人、器材;清代不仅对喇嘛教采取保护政策,而且还鼓励各盟旗广建寺庙。

前旗在清代以前修建召庙达二十四处之多,计为莫里更庙(梅力更庙)、扎克尔庙、苏布尔圪庙(苏堡盖庙)、塔布圪庙(台布拉庙)、可可哈达庙、点布斯庙、昔利圪庙、额尔得你补络圪庙、阿拉苏布尔圪庙、木乃图庙、哈流图庙、木怪图庙、刀落特庙(别拉图庙)、乌拉补落圪庙、乌兰库落业图庙、乞劳和特庙、千里庙、黑沙兔庙、贝勒呼庙、图美庙(推末庙)、阿落惜力圪庙等。到民国十几年统计,阁庙共留下喇嘛六百三十多人。

另外,在喇嘛教传入蒙古地区的同期,蒙古封建主于明朝达成和平贡市的协议,即定期、定点、定次数地开设马市,明朝派官员管理维持市场秩序,蒙方也派员到现场监督其属下。市场上双方可按照规定的银两、钱钞收购马匹等畜产品,也可以马匹等畜产品等实物折价易取绸缎、布匹、日用品。这种马市成为官市。

后来在蒙古族畜牧业发展的情势下,马市制满足不了蒙汉人民的交易需要,明延准予开设有商人和一般老百姓与蒙古人民交易的民市,也成为私市。接着又在土默特、鄂尔多斯等和中原地区每月开设一次月市,也称小市,从而便利少数民族地区的商业贸易。

清代,汉族商人从陕西、北京结成商帮,深入蒙古地区进行贸易。北京帮多去热河和外蒙古,山西帮则以归化城为中心,垄断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市场。他们有的在城镇设商店,吸收当地土特产,供应蒙人所需物资;有的则投运上茶、布等日用品,到蒙区各个游牧点行商,一部等价交换手段,换取牲畜、畜产品。“茶一斤易一羊,茶十斤易一牛”。如赊出货物时,按价折成小羊或母羊,一年或数年后,按成长、孽生情况加利盘剥。到十九世纪,商人与清政府,封建官僚结合起来,逐渐发展成为大商号和钱庄。据估计仅大盛魁一家的资本,即达银二千万两之多。

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之后,蒙古地区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一步一步演变成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沙俄与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取得了在蒙古地区免税贸易的特权,打通了从恰克图经库伦、张家口至北京;从科部多经归化到北京、通州、天津;从伊梨、塔尔巴哈太经蒙古地区深入内地的几条通商路线。沙俄在经过乌拉特三旗的路线中,大量倾销其商品,疯狂地掠夺当地的皮毛、牲畜等土特产品,从中剥削取理。

(5)五原厅时期

1723年(清雍正元年),逮乾隆初,在今呼市筑绥远城,作为防军驻所,并设归绥道,辖归绥、沙拉齐、托克托、和林格尔、清水河、丰镇、凉城等口外七厅。当时乌拉特三旗均归沙拉听管辖。虽然如此,汉民因垦地,“遇有词讼赴延边各厅审理,听从民便”,可治沙拉齐之所谓管辖,仅为名以上的摇领而已。

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山西巡抚亲情政府批准在武川、陶林、五原、东胜、兴和等处设置五厅,连同原有的七厅共十二抚民厅。从此乌拉特三旗及鄂尔多斯左右后旗等地,规划五原厅管辖。

五原厅初设在我旗的大佘太,嗣后移于隆兴厂。其地理位置在:“山西太原府北一千六百一十里;东至沙拉齐厅界三百四十里;东南至东胜厅界五百五十里;南至鄂尔多斯右翼前旗二百四十里;西南至鄂尔多斯右翼中旗界五百二十里;西至阿拉善王旗界二百七十里;西北至土谢图汉默尔根王旗界九百里;北至土谢图汉默尔根王旗界三百里;东北至武川厅界三百一十里;距北京一千九百里。

五原厅在清代设东、习、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八乡共有二百五十九村,五千九百七十户,二万七千七百四十九人。

[四]民国

①西蒙会议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以后,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帝制。1912年建立民国,把五原厅改为五原县。

1913年(民国二年)元月二十三日袁世凯政府下的绥远将军张敬舆,在归绥召开了西蒙王公会议,参加会议者为乌、伊两盟盟长及乌拉特三旗、四子王旗、达尔汗旗、茂明安旗等六旗和伊盟的六旗共十二个旗。上述盟长、札萨克及其代表、差役共达七百多人,所带骆驼、马、骡约千余匹,办事及奔走夫役也在百人以外,从设招待所起到会议结束之,达九十余日至久。

袁世凯政府为了笼络西蒙王公势力,对参加西蒙会议的乌、伊二盟盟长,十二位旗长扎萨克,均分别在原有爵秩上进封了不同的爵秩。乌盟盟长勒旺诺尔布由郡王进奉为亲王;乌拉特前旗扎萨克贺希格德利格尔,由镇国公进奉为贝子;乌拉特中旗扎萨克巴布多尔济,由辅国公进奉为镇国公,乌拉特后旗扎萨克拉什那木吉乐多尔济由镇国公进奉为贝子(余不祥列)。

另外,给参加这次会议的乌、伊二盟盟长、十二位旗扎萨克均分别发一、二等嘉禾章以示殊奖。乌、伊二位盟长为一等嘉禾章,其余十二位旗扎萨克,分别发给二等嘉禾章。

②旗县并存

1923年(民国十二年),划乌拉特前旗前山西山咀以东及磴口以西地区,设包头设治局。其位置在大青山、乌拉山之南、东胜之北、萨拉齐县及杭锦旗之间。设治局距归绥三百三十里,距黄河北岸十五里,东西广二百九十里,南北长约二百三十里,面积四万七千四百方里。民国十五年升格为县。

1925年(民国十四年)又划五原通济渠之东,到包头至西地区,设大佘太设治局。其位置在阴山之南,乌拉山及黄河之北,居包头、固阳、五原三县之间,东西广二百六十里,南北长一百里,面积约二万五千八百方里。(有关大佘太、 安北情况详见本期文史资料一辑)。

1928年(民国十七年),在内蒙设置热、察、绥三个省。十八年成立了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同年改大佘太设治局为安北设置局。从此出现了蒙不归县,汉不属旗,一地两治,旗县并存的紊乱局面。

③“七·七”事变以后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七·七事变以后日寇的铁蹄沿平绥路西犯。十月十四日占领归绥,十月二十七日德王在归绥成立“蒙古联盟自治政府”。不久我旗和原安北县境内出现两个日伪统治政权。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阴历三月二十五日,日寇占领了大佘太,进行了一次灭绝人性的大屠杀,然后成立了“巴彦塔拉蒙安北县公署”由布和巴雅尔任傀?县长。其辖区对峙;东与包头、固阳接址;南与西公旗毗连;北与中共旗与界,然实际上敌人只能控制大佘太、明安川到后口子等交通要道的乡村。(详见我旗文史资料一辑)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处,德王先后派一个团的兵力驻在前旗升恒号(先锋)一带,其目的是防止把战区部队东进袭击。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敌人在包头任命前旗的额尔和道尔吉(汉名额宝斋)为衙门的大协理,他在包头组建了由满海、焦太宝、色仁蓬斯克、 敖其尔巴图、松布尔巴图、桑杰等官佐参加的鬼?政府,然后回旗上任。在敌人小仓茂(蒙名乌库拉)顾问的操纵和额宝斋的亲手策划下,选择闲散台吉罗布僧桑杰之子阿木尔扎那为札萨克,管理旗政。接着前期出现了“大汉义军”,后改称为“绥西联军”。这帮匪徒奸淫妇女,抢掠民财,使前旗人民日不聊生,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详见本辑绥西联军篇)。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奇俊峰夫人不甘心在日寇德王监控下苟且偷生,于是携带其子阿拉坦敖其尔(汉明奇法武),投奔河套抗战阵营,受到当地高级军政官员的热情欢迎。1939年四月份国民党政不任命奇俊峰为乌拉特西公旗保安司令,司令部设于五原县。在他招兵买马之下,很快发展为两个团的建制,兵力约二百多人。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国民党中央正式任命奇俊峰为西公旗护理札萨科暨于代理札萨克。于是他在五原县组建了以阿拉坦朝鲁、明珠尔、沙格德尔、札木苏云扎布、额尔和木巴图尔等位官员的西公旗政府,与日伪统治下的阿木尔扎那政权相抗衡。

③抗战胜利后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全国人民欢欣鼓舞,喜气洋洋。前旗的日伪军集中到包头向傅作义部受降,安北为政府人员就地接受改组整编。奇俊峰率部回到前旗,受到伪旗政府官员的欢迎。

当绥远省主席正式任命奇俊峰之子奇法武为西公旗札萨克兼保安司令之后,废除了阿木尔扎那傀?札萨克,并责其回乡放牧。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旗军峰的部下陶格陶朝巴图(汉名好游龙),在额宝斋的煽动,拉拢下,为了夺取前旗军政大权,竟在奇俊峰和其子去包头的途中(乌兰计)将齐俊峰母子二人杀害(详见奇俊峰生平篇)。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九·一九”事变绥远省光荣起义以后,前旗及原安北县的人民,彻底得到解放,从此结束了数千年来的封建奴役和反动统治下的生涯。杀害奇俊峰母子的好游龙被镇压。

乌拉特前旗西公旗在起义后,经过紧张的筹备工作,乌拉特前旗人民政府于一九五0年七月十日正式成立。由原管印协理额尔和道尔吉任旗长,赵戈瑞任副旗长。至此,乌拉特前旗蒙汉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康庄大道。

1958年,把成立为期三十三年的安北县撤销,合并到前旗境内,从而逐渐形成乌拉特前旗现在的地域。

关于乌拉山

乌拉山位置和面积:该山地处阴山中断、巴彦淖尔盟东南部。位于东经108度2分至5分之间;北纬40度9分至41度之间。东至昆都仑与包头市大青山为邻,南至黄河灌域,西至乌加河(总排干)南稍,北至色尔腾山南麓即明安川南壕底。其山峰海拔高度平均二千米,,最高峰大桦背海拔二千三百二十二米,东西长约一百公里,南北宽约十五公里,总面积1398平方公里,和209.7万亩。按照我旗1991年出版的《乌拉特前旗综合农业区划》一书称:“属我旗辖142.36万亩,属包头辖67.34万亩”。根据总参某部1972年8月13日发《关于军事地图上国内省县界线不作为划界的依据的函》(见1984年民政部印《民政工作汇编》(二)第500页)之规定,但此区划系按此军用图计算的,其实在包头的67.34亩内,北有18万亩土地,至今仍属我气啥的该16户牧民住牧,我旗实占有乌拉山山区为160万亩,包头实占有近50万亩。

乌拉山曾是一座吉祥的宝山
该山是内蒙古西部地区唯一的面积大、森林覆盖率高、气候宜人,风景优美的水土涵养次森林林区。有林面积46.4万多亩,占该山总面积的27.44﹪。其树种绝大多数为具有耐旱性强,包含水土功能大,常年绿叶的珍贵母树马尾松、侧柏和香柏。还有食、药皆用的山杏、木瓜(文冠果)、山樱桃、桑椹、刺玫瑰、山黄柏、酸枣、山茶等。用材林主要有:杨、榆、桦、椴、椿木及红、河、乌柳。乌拉山的矿产资源也是很丰富的,有品位高,储量大的脉金、砂金、铁矿、云母、石棉、芙蓉(玉石)、水金、石墨、还有储量可观的:大理石、花岗岩、以及品质优、储量大、易开采的白云石、英石等生产瓷器的原料。

乌拉山又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旅游区。它峰峦奇叠,陡峭险峻、气势磅礴,随海拔高度不同而气候各异。山间有集藏、蒙、汉艺术精华于一体的喇嘛庙多处,如昆都仑召、梅日更召、小庙、点布斯个庙等,现均被修缮一新。有涓涓畅流、甜美凉爽的清泉多处,还有景色壮观的梅日更够和东乌布拉沟瀑布。登上乌拉山的制高点大桦背在望群山,真是一览众山小,包头市区、明安川、乌梁素海、河套平原、三湖河尽收眼底。早年每农历五月初五、三公旗扎萨克王府首领派员率众登上穆纳乌拉主峰祭祀神灵,诵经祈祷,祈祷“穆纳”汗保佑平安。吉祥如意,五畜兴旺。(注:旧时蒙族人民无养猪习惯,故称“五畜兴旺”)。由于大桦背海拔高、有人站在这里可浏览有海拔高度不同造成温度差异而形成的不同植被带。在华北的背阴面有长年不化的冰淋,向上看,是万里晴空,而半山腰却是云雾缭绕,有时还会伴有细雨绵绵或雷声滚滚的天气。过去由于原始森林覆盖全山、山内曾潜有虎、豹、豺狼、青羊、盘羊、狍子、梅花鹿、狐狸、野猪等动物和珍禽异鸟。山两侧年降水量曾高达310多毫米,其中山内东半部曾达450~500毫升。

乌拉山的两次山火
据说在1893和1917年,乌拉山遭受过两次分别长达3~6个月的火灾,大片森林被毁,被烧毁的森林植被经过32~56年的漫长岁月,才逐步恢复到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禽兽出没、湿度宜人的原貌。山两侧平原雨则均匀,草木茂盛,山南的黄河岸边曾是驼铃叮当,车轮滚滚,马蹄嗒嗒,商贾不绝的通道。黄河水运发达也曾是千帆竞发的景象。黄灌区成行、田成网、鱼鳖虾蟹池塘。

乌拉山地区在古代曾是北方的边防重地
乌拉山地区在我国历史上曾是兵家必争之地。早在秦汉时,前山就设有五原、九原郡屯兵?边。我旗境内公庙乡大树营村、黑柳子乡城壕村、堡子湾、三顶帐房以及蓿亥乡张连喜店等地都发现古城或古墓的遗址。乌拉山西边的额尔登布拉格苏木陈二壕村唐代曾设安北都护府。史载:元大帝西征经过乌拉山时,曾降旨曰:“将亡之国可以寨之,太平之国可以营之;饥饿之鹿可以裹腹,老耄之人可以息之。”上述历史记载表明历代王朝对乌拉山地区这块风水宝地的重视。清王朝为了巩固西北边疆将战功显赫的元大帝的后代分封到我拉山地区称乌拉特部镇守此地。广袤的乌拉特草原范围:古代由于黄河道曾经由乌加河(现称总排干)流入明安川出石门沟(现称昆都仑河)与前山黄河分支汇合东去,从而形成东起包头市东河区、石拐区、茂明安旗、北至阴山北麓噶扎尔之南(即现中蒙边界),南到乌拉山前的黄河和后套的乌加河(注:黄河主河道原为乌加河)与鄂尔多斯为邻,西至阿拉善左旗,总面积为8251万多亩的乌拉特草原。经过资料分析这个面积与史实相近,民国十九年调查乌拉特部计十五万平房里”(旧时每平房里为540亩)约合8100万亩,据巴盟1983年土谱统计表载三公旗总面积为8210.92万亩,几组数据相比差异不大。

三公旗曾聚居于乌拉山
三公旗初涉政权期间,都集聚居于乌拉山两侧,王公们都在乌拉山山前。其原因是,乌拉特部东西长约360多公里,年降水量西部不足一百毫米,乌拉山东半步年降水量为280~300毫米,山内高达400~500毫米。故而,山内林草茂密,山前黄河平原水草丰盛,交通方便,向东临近包头商阜,山南农田一眼望不到边。所以,三公旗的官、民长期聚居于乌拉山山前。同时在山前建有旗庙,如武当召、昆都召、梅力更召等。三公旗的旗级“敖包”也建于乌拉山山前。并将该山主峰大桦背上的塔形石、柜形石作为三公旗祭奠神灵的中心。所以,三公旗官民把乌拉山当作民族兴旺发达的吉祥圣地。直到全国解放前三公旗的王宫们仍以乌拉山为聚居地,各旗都派巡护乌拉山,致使乌拉山在解放初保持着林草茂盛,山清水秀的良好生态环境。

乌拉特蒙古族姓氏来历
自古以来,生息于中国北部蒙古高原的民族很多,他们的语言和生活习俗有同有异。历史家翦伯赞指出:“蒙古族起源于九千年至一万年前的蒙古高原大内海人群中的蒙古语群体。蒙古族在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以不等的规模,不同的名号,活跃于广阔的蒙古高原,随着蒙古民族的形成,作为人们的不同血缘标记得姓氏由简到繁,有偶然到约定俗成以致普遍化。

蒙古人的姓氏来源主要有:姓氏名称、部落名称、职业名称、山水地名名称、其他民族的名称等等,其中最早的是氏族名称姓氏。

古代突厥波斯文撰写的蒙古族丛书《蒙古诸王朝史纲》一书中记载:公元前七世纪左右,蒙古有九个大汗,第九个大汗额乐时期常和国族塔塔尔部发生战争,,每次额乐大汗胜。为此塔塔尔部和被欺压的邻国联合,长时间做了战斗准备,采用专打败仗的计策,调动额乐大汗离开大本营陷入埋伏圈,最后获全胜。额乐大汗的蒙古军队全军覆没,战争中只逃出额乐大汗的最小的儿子气颜(也作“奇颜”、“奇渥温”)、额乐大汗的最小的弟弟那古斯两人。他们逃回到蒙古部落大本营,带上妻儿和本部的人逃到了一座大山前,顺着小道进了山。上了山顶以后回头一看来路也消失了,这个地方叫“额尔古纳·昆”。位于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境内。他们在这里生息了四百年,发展壮大,形成两大氏族。额乐大汗的小儿子奇颜住在山上,所以他的部落称“尼鲁温”蒙古,意为主体蒙古。额乐大汗的最小的弟弟那古斯住在山下,所以他的部落称“迭尔列斤”蒙古,意为一般蒙古。四百年后,奇颜氏族和那古斯氏族走出额尔古纳·昆的时候,奇颜氏族发展为21个姓,迭尔列族发展为13个姓。在上古,姓和氏意义不同。“姓”者发生于母系氏族社会,起着“明血缘”、“别血缘”的作用,所以蒙古族同性不能通婚。

十二世纪初,奇颜氏族的第十三代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高原的48部、72姓,建立了蒙古大帝国。乌拉特部属成吉思汗的胞弟哈布图·哈萨尔的15世孙—布尔海嫡系后裔。满文“老档案”记载:“天聪七年(1633年),后金调查归顺的蒙古各部落的人口时,乌拉特部共1895户,50户为一个苏木,共分为37个苏木。乌拉特前旗750户,分为15个苏木;乌拉特中旗395户,分为8个苏木;乌拉特后旗750户,分为14个苏木。清朝建立后规定:凡古战场上消极战斗的苏木,贻误战机的苏木,或屡败的苏木,取消其苏木机构。据民国二十二年统计:乌拉特前旗12个苏木、乌拉特中旗6个苏木,乌拉特后旗6个苏木。

乌拉特部的姓氏来源,由氏族名称、部落名称、职业名称、地名名称演变而来。

乌拉特前旗12个苏木的来源及姓氏如下:

伊克苏木:

新建的苏木,战争时期的大本营。随扎萨克公爷下营扎寨,保护扎萨克公爷的安全。后部民增多,分出“巴嘎”苏木,成为两苏木。他们用汉语称姓的时候,以“伊克”苏木简姓为“巴”。也有根据“伊克”苏木是蒙语“大”的意思和“巴嘎”苏木是蒙语“小”的意思,所以“巴嘎”苏木的人也有姓“肖”的,因为小和肖堦音。

伊克阿拉塔钦苏木:

北元时期属科尔沁左翼七鄂托克(鄂托克为部落)。其祖先是炼金之人。“阿拉塔”蒙语意为“金”,故以职业取姓。这个苏木的“太吉”较多,后分出“巴嘎阿拉塔钦”,成为两个苏木。他们用汉语称姓的时候都称“金”。

乌兰努德苏木:

属蒙古姓氏的祖宗“奇颜氏族”和“那古斯氏族”是住在山脚下的“迭尔列斤”蒙古部的后裔。他们用汉语称姓为“洪”。

哈日努德:

战时骑黑色的马,所以所部成为黑色马的部落,他们用汉语称姓为“郝”。

何日努德:

战时骑枣骝马,所以所部成为枣骝马的部落。汉语称姓为“何”或“贺”。

高乐苏木:

蒙语高乐为中心。高乐苏木意为中心苏木,高乐苏木在战斗中起到主力作用。哪里有硬仗就派到哪里去,战时跟随扎萨克公爷行动,方便调动。乌拉特三个部都有“高乐”苏木,他们用汉语称姓为“郑”。

焦沁苏木:

蒙语焦沁意为联络的意思,此苏木人员少,主要完成与他部的联络任务。他们用汉语称姓为“焦”。

塔布德苏木:

属科尔沁部落。北元时在科尔沁左翼七鄂托克新明安部。乌拉特部从呼伦贝尔西迁时部分塔布德人归乌拉特部而成为乌拉特部落的属民,他们用汉语称姓为“塔”。

都统苏木:

属塔塔尔部的一支小部落,作战勇敢,古时都统部的人吹号进攻,故此得到都统的称号,古蒙语“号”叫“都统”,他们用汉语称姓为“杜”。

额吉格钦苏木:

以职业形成的苏木,战时准备奶食。他们用汉语称姓为“额” 。

乌拉特中旗姓氏来源:

高乐苏木,用汉语称姓为“郑”。

阿鲁科尔沁苏木:

科尔沁即“弓箭手”或“射骑士”。最初科尔沁是成吉思汗的侍卫军,是弓箭手组成。蒙古语“科尔”为箭筒,“科尔沁”为弓箭手,成吉思汗的胞弟哈布图哈萨尔长子伊森惕格带领这支侍卫军。

乌拉特蒙古的先祖哈布图哈萨尔

科尔沁部始祖哈撒尔为也速该次子,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二弟,生于南宋隆兴二年(1164年),卒于1226年。他从少年时代起辅佐成吉思汗,为蒙古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大蒙古国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哈撒尔以“神箭”著称,“勇力善射”、“矢无虚发、应弦而倒”,有“大曳弓,九百步,小曳弓,五百步”之说。成吉思汗曾说:“有哈撒尔之射,有别里古台之力,此朕之所以取天下也”。后来,蒙古文献均称哈布图• 哈撒尔,即射箭好手哈撒尔。
  
1206年,蒙古高原的各部落首领在斡难河(即今鄂嫩河)畔聚会,铁木真被一致推举为全蒙古的 “大汗”,尊称“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开始了蒙古史上的新纪元。成吉思汗称帝前,曾在其帐殿周围设立一支卫队,哈撒尔为兀勒都赤(指挥者),负责斡耳朵(大汗营帐)的警卫和监督的重任,成为大汗的佩刀保卫者、勇猛的扈从、得力的助手。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后加强和扩大“怯薜”制度,扩编带弓箭的“豁儿臣”即科尔沁护卫军。“科尔沁”一词源于鲜卑语,意为带弓箭的侍卫。科尔沁军事机构为“怯薜”执事之一,从各“千户”、“万户”中精选年轻力壮、武术高强、箭法出众者组成二千人的“科尔沁”,连同“各千户内选拣得宿卫八千人”共同组成一万人的亲军。科尔沁这个军事机构,平时是负责护卫“帅帐”的卫队,战时为冲锋陷阵的主力。
  
到了15世纪初,哈萨尔及其后裔在分封领地上游牧生息,繁衍壮大。明初开始西迁南扩,明中叶其主力迁移至嫩江和辽河流域游牧,从此这一带草原称之为科尔沁草原。哈萨尔后裔所属部在频繁迁徙、不断分化过程中派生出科尔沁、扎赉特、杜尔伯特、阿鲁科尔沁、茂明安、四子王、乌拉特、和硕特、阿拉善等分支。清初施行盟旗建置,这些部分别归哲里木盟、昭乌达盟、乌兰察布盟、巴彦淖尔盟、阿拉善盟等管辖。新中国成立后,科尔沁及其分支,沿袭旧称,依然存在于我国内蒙古、黑龙江、吉林、青海等省和自治区行政区划建置中。

哈萨尔及其后裔蒙古族的历史活动和他们创造的文化,是全体蒙古民族历史文化的缩影。人们通过研究哈萨尔及其后裔所属各部,便可窥视到蒙古民族在历史上的辉煌。

1189年成吉思汗成为蒙古部大汗后,哈布图哈萨尔被任为"云都赤"(佩刀宿卫),得到四千人的分封。在统一蒙古诸部过程中哈布图哈萨尔一直充当主将。在有名的十三翼之战中,和他的母亲一起主持第一翼,迎击札答兰等部取得了胜利。1203年哈布图哈萨尔通过克烈部使者获悉了王罕的虚实,率兵打败了克烈部。而后又率中军打败了乃蛮部。1213年,率左军攻取了金国的蓟州、平、滦、辽西等郡,第二年又三路合围金国的中都(今北京),迫使金国的帝王奉女求和。他曾几次把成吉思汗从危难中解救出来。传说他在征服乃蛮部太阳汗时,扎木合对太阳汗这样描述":他身有三庹高,一口一只羊,披三层铁甲,比三牛力强。带弓箭的人,他活活吞下,也卡不住嗓子,挂不住胃肠。他隔山能射箭,隔水能舞枪,大拽弓--射出九十丈,小拽弓--射出五十丈。生得不似常人,犹如一条大蟒,名字唤做哈萨尔,率领一群天将。"太阳汗一听,就不战自退了。成吉思汗曾说: "哈萨尔之射,别里古台之勇,皆我所藉以取天下也。"

哈布图哈萨尔生性刚直。由于他战功卓著,又养成了桀骜不驯的脾气,使他成为一个悲剧性人物。

当时,萨满教是蒙古人的统一信仰。成吉思汗作为一个非凡的政治家,没有忘记利用宗教来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他在国家机构中设立了"别乞"这一特殊的官职,由萨满僧侣充任,来主持萨满神权和王公的世俗权力。在大汗即位、战争、例行公事等一切场合都进行祈祷,仰望于上天和神灵的保佑,大汗也借此树立权威。

有个名叫阔阔出的别乞,因经常介入政治,同哈布图哈萨尔之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从此,阔阔出千方百计挑拨成吉思汗同哈布图哈萨尔的关系。有一次,他告诉成吉思汗,说他得到了神的旨意:"先让成吉思汗统治一次国家,接着由哈萨尔统治一次万民。"成吉思汗听了这话,心里十分不痛快,就连夜乘马去抓哈布图哈萨尔,决定除掉他。他们的母亲诃额仑知道后,当即坐车追赶。天亮时,母亲赶到哈布图哈萨尔的驻地,看见成吉思汗已经把哈布图哈萨尔捆绑起来,正在审讯。母亲十分生气地对成吉思汗说:"现在敌人消灭了,你坐了汗位,哈萨尔也没用了,你就想除掉他吧!"听了母亲的训诫,成吉思汗放了哈布图哈萨尔,但从此不再信任他。为了惩戒哈布图哈萨尔,还是宣布把他的部众削减到了一千五百人。

此后,哈布图哈萨尔仍然忠心耿耿,在攻金国、伐西夏时,都曾屡建奇功。后来,成吉思汗对他的猜忌愈加加深,将他囚禁在阴山石井长达100天,由于受阴凉潮湿过度,风湿性关节进入心脏而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