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4日星期二

归绥蒙古靴业的变迁

民国十五年前后,归绥有蒙靴铺七大号
归绥(归化、绥远,呼和浩特旧称)生产蒙古靴,相传始于清代康熙年间。

据蒙古靴老师傅郭良业(祖籍山西大同、义和社最后一任会首)、吴永祥透露,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前后,归绥有蒙靴铺七大号。它们是坐落在旧城北门外太平街路东的永德魁、义生泰、长义永、兴盛永,小东街路西的元升永,东顺城街路北的泰和德,东马道巷路西的元和德。这些蒙靴铺的门市大都是三间,在门面上方都有金字招牌,也有栏柜(柜台),里边是作坊。有意思的是,长年生产而经常不开门,称作“暗房子买卖”。他们生意如何做?一是有零星上门来的订货者或买主,二是靠称作集锦社的通译业(俗称通事行)和称作新疆社的西庄业收购后驼运外发,后者的生意是主要的。这七家蒙古靴铺,当年在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都设有分号,各家从归绥派去的经营人员10名左右,经理也不准带家眷,两年回一次家。

永德魁开业最早,元升永约在清代道光六年(1826年)前开业。上述两家以货真价实闻名。当时,在元升永的门外安放石狮子一只,在柜台上也放有一只玲珑小石狮子。做好的蒙古靴筒内盖有元升永字样及一只狮子的戳记。民国十五年前后,元升永从业人员50名左右。股东(财主)是山西祁县的吴少烈,此人在北京开设“聚宝一茶庄”,在张家口还养有汽车。顶六厘生意以上的掌柜十来名,山西清源县(今清徐县)的李继孔顶一分二厘是最高的。马永祥曾任驻库伦分号的经理。元升永有制靴师傅和学徒30多名,后来的全能把式郭良业,就是这家蒙靴铺的学徒。此外,还有学习做买卖站栏柜的十来名,称作“小小”。年生产蒙古靴5000双左右。到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时,七家蒙靴铺先后倒闭。归绥又开设了十来家三人班子五人号的小作坊。

蒙靴铺专学做买卖的“小小”,8年左右便可以顶生意,靴铺不倒闭就不能辞退。年工资合银子八两,学徒期间靴铺管吃穿,伙食是早餐炒米面茶,晚餐炒米稀饭,午餐是荞面、莜面来回倒替,每月(农历)初一、十五吃白面,也只是中午这一顿。

蒙靴和布靴业的社,称作“义和社”
早年,制作皮蒙古靴的原料牛皮,是从红皮坊购进。靴筒料称作“花皮”,皮面由人工制成花纹,刷上黑烟煤后,再用发酵的猪油、牛油、植物油烤搓均匀,花纹、色泽经久不退。民国二年(1913年)前后,才有了木制带铜辊的压纹机,使靴筒面有了均匀的方格纹路,用栲胶水等鞣制成香牛皮。靴底草是从熏皮坊进料,在三伏天用桐油浸泡后纳制靴底,经久耐磨。

当时,销往四子王旗一带的产品,男靴称点勒半,女靴叫五步元,童靴称八宝。销往达尔汗旗、茂名安旗一带的是将军式(男靴)、皂靴(女靴)、一码三尖(童靴)。销往苏尼特旗一带的除男靴亦称将军式外,女靴、童靴均称三报靴,又叫小搬尖。销往召河一带的蒙靴,通称鸡蛋头式样。销往乌珠穆沁旗一带的,通称邬郡靴。销往鄂托克旗的称大官(靴尖部位较肥),二官(靴尖部位不仅瘦而且靴筒较短)。销往额济纳旗、阿拉善旗一带的,通称纳木尔靴,又叫大搬尖。销往库伦一带的蒙靴,肥而且大也称将军式,又叫哈拉罕靴。当时,尽管蒙靴大体相同,但是有细微的差别,各地穿着不同的式样。销往四子王旗的蒙靴,拿到达尔罕旗、茂明安旗,是一双也卖不了的。

早年,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行社。蒙靴和布靴业的社,称作“义和社”,又叫靴匠社,是纯工人行社。社内有从各靴铺工人当中选出管事的正副会首(又叫当家的)和大、二先生(会计),还有跑腿搞联络的,称作“散散”,每年一选举。社址在旧城通顺东街西头路北的义顺斋茶馆内,存放社里的社旗、桌、椅、鼓、号及炊具等。

义和社在农历的每月初二、十六日,两次向工人收款(徒弟不收),称作上布施。民国年间通行银元(每枚值银七钱二分)和铜子儿(无孔硬币)。一人每次五枚铜子儿,交够一千枚为止(合八年又四个月)。从张家口、宣化一带来归绥耍手艺的靴匠,也是每次交五枚,但没有总数目,年复一年地交,称作长年布施。从库伦来的靴匠只上一年半布施。无依无靠的工人死后,由义和社出钱买棺木,埋葬在攸攸板申东北的义和社坟地。

每年农历五月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日,全行业放假三天,在西茶坊老爷庙(关帝庙、今社会福利院)红火,称作“过社”。三天集中起伙,还要请戏班唱戏。每逢唱戏时,便邀请城北公主府和大召前街硬山货铺“协成泉”(销售杈、耙、扫帚等)的人们前去观看。义和社所收布施存在协成泉,有时社内花销不够时,由协成泉垫付,也可以动用布施款,作为协成泉的资金。义和社供奉孙膑为祖师。

多次变迁,更名为呼和浩特市民族用品厂
民国十四年(1925年)时,归绥有蒙靴铺10多家,共有工人250名左右。元升永的弓山、义生泰的杨宝山(都是大同人)是义和社的正副会首。当时,一个师傅每月必须做蒙古靴十五双,工钱约合三两八钱,工人们起早贪黑地制作十五双靴子,很是吃力,伙食又不佳。一天,义和社的“散散”用鸡毛信(表示火急)通知各靴铺工人到西茶坊议事。后由会首弓山、杨宝山出面,与各家掌柜交涉涨工钱,掌柜的不答应,各家的师傅联合起来罢工,掌柜的给徒弟们施加压力不敢参加,后来,由各自的师傅做工作,全行业罢了工。先后约一个月,掌柜们急坏了,想让驻军中的一个叫石敬亭的旅长(河北人)出面弹压,结果没有答应。不得已各家靴铺统一将工人的月工资涨到四两五钱七分五厘。

蒙靴、布靴和韂坊掌柜的以及学做买卖的“小小”是另外一个行社,取名“集义社”,社址在大召前街财神庙巷的财神庙内。每年农历三月十六、十七、十八日过社。

日寇进入归绥后,在内蒙古牧区设立了“大蒙公司”、“畜产公司”和所谓的“合作社”,大肆掠夺畜产品。使传统的民族用品制造业遭到严重摧残,蒙古靴铺断了原料,也纷纷倒闭,工人们全部失业。据报载,到解放时不仅归绥,就是全区连一把蒙古刀、一双蒙古靴也要靠外省区供应。

1951年,由呼和浩特市劳动局拨款成立了“归绥靴业”,师傅们处理了“义和社”的物品,补充了一部分资金。地址在北沙梁,有工人20多名,专门生产蒙古靴。同年,又成立了“归绥制鞋社”,地址在旧城喇嘛庙巷,有工人50名左右,生产布鞋、皮鞋、马靴。1954年,上述两社合并取名“呼和浩特市国营制鞋厂”,厂址先后在旧城北门外的太平街和石头巷,1957年迁至五塔寺东街,有职工100名,生产蒙古靴、马靴、布鞋、皮鞋。

1958年,搞单干制作蒙古靴的人合伙成立了“蒙古靴生产合作小组”,在太平街占用原“义德堂蒙靴铺”旧址,门面三间。1959年,因特大洪水太平街被冲,该小组迁至晋阳楼巷,1960年又迁至旧城北门外,月产蒙古靴150双左右。1963年,该小组并入小召夹道巷十五号的“呼市铜铁制品社”后,更名为“呼市民族用品社”。产品有蒙古靴、马靴、马头琴以及铜铁制品。1969年,民族用品社又根据产品特点一分为三,其中生产蒙古靴、马靴的车间,先迁至大南街后迁到新生街(腻旦街),取名“呼市蒙马靴社”,又从国营制鞋厂借来了16位制作蒙古靴的师傅,有职工90名左右。1971年,该社更名为“呼市皮革制品厂”,1973年又更名为“呼和浩特市民族用品厂”,厂址在石羊桥西路路南,有职工近300名。到1982年底,这家工厂已生产少数民族用品212万件。

没有评论 :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