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期的研究
捷克斯洛伐克对蒙古和中国进行科学的研究始于我国伟大的爱国者V.纳甫斯特克先生(1826——1894)。他在布拉格的旧居现已改建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亚非文化博物馆。当年,捷克旅行家们从世界各地考察回国后,都喜欢到这里聚会,并带来各国珍贵的民族学文物。C.锡里尔(1843一1906)是一名才华横溢的语言学家和印度学专家,掌握包括蒙古语在内的多种外国语言,他是拜访纳甫斯特克的常客之一。他在布拉格大学和卡可夫大学任比较语言学教授,致力于蒙古语言的研究,热切希望有机会赴蒙古旅行,但不幸在岁布兰去世,考察蒙古的愿望未能实现,)戈为一生中的憾事。他的学术著作在自己的祖国,没有得到充分的肯定和应六的评价。
在奥——匈帝国的首都维也纳的东方学学院中,聚集着一批不同国家的研究者,其中捷兑的东方学研究佼佼者不乏其人,J.符里克(1868——1918)就是一名杰出的代表。这位杰出的政治家、国际法专家从1868年开始在彼得堡从事外交活动,游历了俄国,并到西伯利亚、中亚、中国西部以及蒙占人聚居地区考察,收集了许多资料。他把法国传教士霍克和哥别特于1881年编著的《传教士之路》一书译成捷克文出版,为捷克人了解能古提供了方便。1893年,G.斯特柯支出版了《草原牧民》一书,提供了许多蒙古人入侵欧洲的有价值的史料,对蒙古人的袭击提出了新的批判性意见。
捷克和斯洛伐克的东方学家,从维也纳东方学学院毕业后,有的从事外交工作,有的致力于中东研究,很少有人涉猎中亚和远东研究。1873年召开了第一届国际东方学家大会,大会对东方学领域中的相互联系、学术信息的交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902年在汉堡召开的第13届大会上,成立了中亚和远东的历史、民族、语言研究国际性协会。H.里德(1843——1921)原籍德国人,后移居到捷克奥帕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1892,1899,1903,1904)多次赴蒙古考察。他是研究自然史的专家,逐渐对蒙古、西藏的佛教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他多次学术考察中,收集了许多佛教祭礼和古代蒙古、西藏佛经资料。这些资料带回到欧洲,为中欧、柏林、德累斯顿、奥帕瓦等地博物馆的蒙古文献的收藏奠定了坚实的垅础。在H.里德的著作以及1907年以后有关西藏的通信中,记载了许多有关蒙古的资料。令人遗憾的是,这些资料至今尚未得到充分的整理和利用。H.里德于1918年加入捷克国籍,3年后在捷克的奥帕瓦逝世.A.哈德力卡(1869——1943)是一名捷克裔美国人,为了证实他自己的大胆设想—美国的印地安人是从蒙古经自令海峡迁徙到美国的移民,他于1912年占次访问蒙占,并于1919——1920年期间再次到蒙古考察。尽管,哈德力卡的一生在美闲度过,但是他仍然矜恋着自己的祖国,常常回国探亲,和国内的朋友们保持着通信联系。
二、对中亚的研究(1918——1945)
1918年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宣告独立后,捷克的东方学家首先在布拉格开展研究工作,接着部分学者在捷克和德国的大学开始对中亚进行研究。R.鲁道夫(1860~1920)在捷克创导了汉学研究。特涅茨教授、雷森教授先后撰写出版了印度学著作,使印度学在捷克迈出了新的步伐。这些教授及其后辈学生用一种间接的方式开始探索中亚和蒙古问题。
K.杰思教授(1906~)对中亚研究有着特殊的兴趣,他利用阿拉伯文、土耳其文资料研究蒙古。P.普哈教授1906年出生在维也纳,1986年在布拉格逝世。他曾在中学教德语,通晓多种外国语言,后来成为著名的印度学家、藏学家和蒙古学家。1929年东方学研究所建立后,亚洲学研究得到全面发展:《东方档案》学术杂志开始出版发行,捷克与国外的蒙古学家、东方学家的学术交流日益广泛。K.杰恩教授和P.普哈教授是东方研究所的骨干力量,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1936年著名法国学者伯希和访问了捷克斯洛伐克,被东方学研究所聘请为国外研究员。
1917年后,一批俄国东方学家从俄国移居到捷克斯洛伐克。在捷克政府大力帮助和支持下,他们获得了必要的资金和条件,继续从事东方学研究,对捷克的中亚学和蒙古学研究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成就突出者有:N.P.科达可夫教授、M.L.罗斯托夫教授、G.V.弗那茨吉教授、N.T.托雷教授、P.N.莎维克吉教授和历史学家G.F.思莫罗等人。
他们撰写出版的学术著作,内容丰富,范围广泛,有的论及俄蒙关系、蒙古对俄国的入侵,有的论述匈奴人的历史,还有的描述了游牧民的生活方式,等等。
乌兰诺夫教授是卡尔梅克移民的侨领,他带领一批学者,组成了捷克的第二个蒙古学研究中心。这批约300人的卡尔梅克侨民,在红十字会的帮助下,经土耳其转道迁移到捷克斯洛伐克,在布拉格附近的雷夫尼思定居下来。他们成立了一个卡尔梅克文出版社,建立了一个藏书丰富的图书馆,编辑出版《红缨》、《钟声》杂志,出版发行卡尔梅克民间故事和各国文学翻译作品,与蒙古等国的蒙古学家保持着紧密的学术联系。这个蒙古学研究中心的学术活动丰富多彩,颇具特色。各国蒙古学研究者常常来这里参观访问,了解他们的生活和蒙古学研究活功。例如,著名波兰蒙古学家W.科特维茨多次到这里访问,进行学术交流。以上只是概要介绍了1945年以前俄国和卡尔梅克移民在捷克的学术活动,以及德国东方学家二战期间在捷克的研究情况,详细情况有待进一步考察和研究。
三、1945年以后的捷克斯洛伐克的蒙古学研究
捷克斯洛伐克在摆脱了法西斯统治之后,蒙古学研究获得了新的巨大进展。1950年4月25日,捷克斯洛伐克与蒙古建立了外交关系,两国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得到了加强和发展,东方学研究所注入了新的活力,面貌焕然一新。
1945年,除继续出版《东方档案》杂志外,又出版了《新东方》学术杂志,刊登捷克蒙占学创始人P.普哈和东方学所研究人员的学术论文。
1952年,东方学研究所隶属捷克科学院,成为其一个分支机构。普哈博士一度任该所副所长,他和世界上一些著名的蒙古学家,如美国的0.拉铁摩尔教授、匈牙利的李盖提教授,德国的海西希教授等人,建立了良好的学术联系。1948年,普哈博士中断了在中学的教学活动,竭尽全力投入到东方学研究所的工作。然而,有时他也应邀前往查尔斯大学哲学系讲学,或到布拉格的外国语学院教授蒙古语和西藏语。他逐渐扩大了与蒙古的学者的接触与联系,与宾巴·仁亲教授建立了深厚的友谊。1955年在仁亲教授的帮助下,他第一次访问了蒙古。在普哈一弓三科学事业活动中,对蒙古的历史、文学、语言的研究占有显著的地位。第一部从蒙古文翻译成捷克文的作品出自他的大手笔。他对《蒙古秘史》的研究,功力颇深,成就卓著,使他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他撰写的一些论著在国内外出版,令世人瞩目。1959年他代表捷克斯洛伐克参加了第一届国际蒙古学家大会。此外,他还多次参加一些重要的国际性学术会议。他的两部旅行记—《蒙古人民共和国之行》、《中国蒙古人地区访问记》,是捷克人了解蒙古人的重要参考资料.普哈长期在东方学研究所潜心研究蒙古学,直至1970年退休。
东方学研究所是捷克斯洛伐克主要的蒙古学研究中心。这里,汇集着一批优秀的蒙古学家。J.希玛(1943~)是普哈的学生,主要从事蒙古学和汉学研究。60年代他从蒙古国立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东方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在蒙古史和蒙古人类学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撰写了大量的学术文章,并出版了《捷克——蒙古词汇集》一书,与他人合作编纂出版了《蒙——捷、捷——蒙字典》(1987年)。1988年他在蒙古科学院完成了博士论文《1945——1985年捷克斯洛伐克和蒙古之关系及其发展前景》。希玛十分喜欢蒙古诗歌和蒙古散文的翻译工作,B.雅布胡郎、M.车登多尔齐等诗人的诗作,D.泽伯克米德的散文,已经译成捷克文出版。目前,希玛博士正在编纂蒙古民间故事选,研究蒙古和捷克斯洛伐克两国人民自古以来的关系史。1990年,他开始担任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东方研究所东亚研究室主任。L.察洛普科娃(1954——),毕业于列宁格勒国立大学,数年前来到东方研究所工作,主要研究蒙古文学及捷克收藏的蒙古文木刻本文献。1.格茹洛娃(1963~),毕业于查尔斯大学蒙古学专业,在东方学研究所从事语言学和蒙古宗教研究,1992年调离该所。M.科里普斯卡目前是东方学研究唯一一名蒙古学家,研究重点是蒙古文学、蒙古民俗学、蒙古传统医学。
查尔斯大学哲学系现在已成了蒙古研究的第二中心。50年代,蒙古语言是系里的选修课目,自从1977年以来,蒙古语和俄语一样,单独成为一门专业课程。第一批担任蒙古语教师的主要有:印度学家J.维卡博士,Ch.洛桑扎布教授,J.桑杰讲师,B.普尔沃—奥其尔讲师,J.洛桑多尔济讲师和J.希玛讲师。J.维卡博士(1943——)70年代中期曾在蒙占国立大学进修蒙古语,他参加编写了几本蒙古语教科书。
L.吉斯尔(1923——1969)是一名捷克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人员,5。年代他重点研究蒙古考古学和蒙古传统艺术。他撰写的《蒙古艺术》一书已译成多种文字出版。他对奥帕瓦博物馆中的H.里德所收藏的文物十分感兴趣,并就此写了一些介绍性的文章。可惜的是部分收藏物毁于一场火灾。1959年吉斯尔带领几名捷克学者,参加了蒙古一捷克联合考察队,在蒙古考察了突厥时期的遗迹。布拉格国家博物馆工作人员E.伏尔赛克博士是考察队队员,他是研究蒙古人类学的,对这次考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考察队收获很大,发现了7至9世纪极有学术价值的历史文物。后来,吉斯尔博士病了,加上经费拮据的原因,考察队不得不中断了有效的工作。
纳甫斯特克亚非文化博物馆里珍藏着丰富的蒙古学文物和资料。其中乐器、佛器等曾在布拉格附近的力勃切富小城公开展出。1970年以后,汉学家2.赛尔娜博士(1932——)开始负责管理这些收藏品,她不断补充人类学方面的文物,扩大了收藏量,并撰文介绍蒙古收藏品。赛尔娜曾访问过蒙古,在蒙古举办展览,展示捷克收藏的蒙古学文物。
布拉格国家美术馆在扎巴拉斯勒市设立了东方艺术品分馆。L.哈杰克博士任分馆主任,他就蒙古艺术间题,发表了数篇论文。N.杰林柯娃博士是一名艺术评论家,精通佛教艺术,负责蒙古绘画、民族学文物的收集整理工作。
T.泽勒尼(1916~1991)长期在布拉格蒙古大使馆担任口译工作,他利用业余时间研究蒙古学,撰写文章,向捷克人介绍蒙古的政治、历史和文化。
斯洛伐克的蒙古学研究刚刚起步。工.多勒查尔博士长期担任斯洛伐充科学院东方研究室主任,发表了一些介绍蒙古的文章,曾参加过在乌兰巴托召开的蒙古学家大会。东方研究室撤销后,多勒查尔博士调至历史学研究所工作。E.朱里科娃(1956——)博士是第一位从列宁格勒国立大学蒙古学专业毕业的斯洛伐克人,目前也在历史学研究所工作,研究捷克斯洛伐克与蒙古的经济关系。
80年代末90年代初,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和蒙古国内均发生了重大变革。由于政治和经济因素的影响,两国间的交往,特别是科学交流暂时趋于低潮,一些蒙古学专家纷纷改行。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的两名科研工作者——J.希玛博士和J.察洛普科娃博士改行从事外交事务,J.维卡调至查尔斯大学哲学系印度学研究室工作,两名斯洛伐克历史学家(其中一人是蒙古学专家)也已调离历史学研究所。捷克斯洛伐克的蒙古学研究正在走下坡路,这种变化还将持续下去,数年之后,蒙古学研究才可能恢复和达到应有的水平。
原刊《蒙古学信息》1993年第4期
2011年9月4日星期日
订阅:
博文评论
(
Atom
)
没有评论 :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