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3日星期三

土尔扈特部:把心留给天堂草原

6月中旬,正值牧民转场的时节,我从巴音郭勒蒙古自治州首府库尔勒市到巴音布鲁克草原上的土尔扈特部,沿途遇到许多去巴音布鲁克草原夏牧场放牧的蒙古人,他们携带着家眷,赶着牧群,艰难地行进着,我仿佛看到了200多年前土尔扈特部东归的影子……

土尔扈特:曾经飘落异乡的民族

  土尔扈特人的东归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次民族大迁徙。金天聪四年(1630年),为了寻找新的生存空间,土尔扈特部在首领和鄂尔勒克的率领下来到当时尚未开发的伏尔加河流域定居,并在那里生息繁衍,重建家园。但一个半世纪后,强大起来的沙俄对土尔扈特人进行残酷的剥削和民族压迫。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在首领渥巴锡的率领下他们放弃了自己在伏尔加河流域建立的家园,毅然举行东归起义,浩浩荡荡地踏上了重归故土的征程。东归的路异常艰苦,不仅要通过被俄国严密封锁的乌拉尔河,还要穿越被哥萨克、哈萨克士兵控制的哈萨大草原,但这一切都阻止不了回归祖国的决心。他们的回归创造了民族迁徙史上的一次奇迹!

  在水土丰富的巴音布鲁克草原上,一万三千余名土尔扈特蒙古人散布草原各地,他们是渥巴锡部的后代,受地域和环境的影响,加之远离闹市,他们依然保持本民族传统的生产、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这里是新疆蒙古族的一片宝贵的净土。

  英雄渥巴锡逝世后被安葬在巴音布鲁克草原上,但具体位置已无人知晓。当地人民为了纪念这位民族英雄,于198 4年在和静县城的中心公园为他立了一座汉白玉塑像。和静县曾是南路旧土尔扈特部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活动的中心,末代王爷府也设在那里。渥巴锡的汗位到1949年建国后,共传了八代十一位,现在他的子孙已繁衍到九、十、十一代。

  追寻:渥巴锡的后人

  辽阔的巴音布鲁克草原是渥巴锡部后代安详生活的地方,在草原上进入视野里的都是镶嵌在雪山绿草之中的片片定居房屋,蒙古包和繁荣如星辰的牧群,巴音郭勒河这条土尔扈特人的母亲河沿草原穿行而过。

  虽然现在大多数的土尔扈特部的牧民都有了自己定居点,但是土尔扈特人从来以放牧为荣,鄙视和讨厌经商,所以他们当中很少有人从牧业中分离出来,几千年的游牧习惯并没有因此改变。六月,牧民们离开定居点到牧场各地放牧,定居点上几乎看不到牧民和行人,整个定居的村落静悄悄的。

  美丽的天鹅湖北岸有一个夏季牧场,这里山光湖色,绿草如茵,泉水涌流。十几个蒙古包三三两两不规则地排列着。听当地居民介绍,虽然绝大多数土尔扈特人都有了定居房屋,但仍离不开蒙古包,以前一家只有一个,现在多的有三五个。蒙古包内的设施非常齐全,不仅有现代的铁床、沙发、组合柜……还有各种生产、生活用具等;蒙古包的装饰也非常美观,四周外用毛毡,内置花布,有的还悬挂壁毯。蒙古包外都摆放着做燃料用的成堆的牛粪饼,有的还建有做饭、做奶酒用的冷灶。每年他们有八个月都居住在蒙古包里,只有寒冷的冬季才回到定居点生活。

  在巴音布鲁草原的几天里,土尔扈特人的诚实热情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进入巴音布鲁克草原的路上,就听当地人给我们讲了这么一个故事:1944年,有一维吾尔族商人到巴音布鲁克草原做盐巴生意,五公斤盐换一只羊,共换了一百多只羊。返回时,正赶上当地爆发战争,路上设卡过不去,他把羊悄悄委托给一位土尔扈特人看管,自己独自得以逃脱。七年过后,当战争结束他又返回草原做生意,那位土尔扈特人告诉他,羊群已发展到五百多只。他有些过意不去,提出要平分羊群,可那位土尔扈特人说什么也不同意,只要了当初约定的自己应得的很少一份报酬。

  土尔扈特人的热情和助人行善也是有口皆碑的,我们从进入草原的那一刻起,从未因吃、喝、住操过心。在这里,无论职务高低、身份贵贱,只要走进蒙古包,主人都要用奶茶、奶酒、奶酪和烤饼进行招待;若有时间,还要杀羊做手把肉招待。

  祭马:土尔扈特人的盛典

  在天鹅湖畔的夏牧点上,土尔扈特人家传统的祭马活动让我印象深刻。祭马地点选在蒙古包前的一片草场上。祭马开始前,抓小马驹的场面非常精彩,牧场上的青年都来帮忙,并一试身手,他们时而骑马飞奔、时而与小马驹角逐……近二十头小马驹不一会儿就被全部抓到并捆绑完毕。此时,只有此时,我才看到了东归土尔扈特人那种勇猛彪悍的本色。在祭马场地,主人家还要准备好各种

美食,摆在供桌上。供桌前还要点上香,这种香是从巩乃斯森林采集的一种类似地皮松的植物,风干后点燃,香味很独特。祭马开始后,附近的乡亲,包括村、乡领导、草原客人都要参加,人越多越好。先有主人和来宾一同给小马驹献哈达,敬奶茶、奶酒;然后主客相互敬酒,并边饮边唱边舞。在祭马快要结束时,每位来宾分别给小男孩剪下一小撮头发,并用5至10元钱将剪下的头发包起来送给对方,表示对孩子的祝福和对主人的感谢。听主人介绍,他家今年新添了二十多头小马驹,是值得庆贺的。祭马主要是庆典畜牧丰收、保佑人丁兴旺,这种仪式在土尔扈特人中由来已久,一代一代延续至今。

  土尔扈特人信仰喇嘛教,在这里,我们见到许多人家的蒙古包内都设有神龛,有些老年人每天还做简单的仪式。土尔扈特人最大的喇嘛庙,要数巴音布鲁克草原以外的巴仓台黄庙,位于和静县城北侧50公里一处叫巴仓沟的天然森林公园内。寺庙依山傍水,杨柳林木郁郁葱葱,奇峰怪石,耸入云天,山泉云海浩瀚缥缈,景色极为壮美。主体建筑黄庙,采用藏宫殿式造型,气势雄伟、壮观。殿内中央供奉着一尊高七米的麦德尔(蒙语意为“弥勒佛”)佛像,两侧供奉着菩萨、空行母、护法神等,墙壁上绘有13幅佛教故事壁画,整个殿堂显得金碧辉煌,素有“小布达拉宫”之称。我去的时候,僧侣们刚做过佛事,寺内静悄悄的。每年前来做佛事的土尔扈特人有两千多人,绝大部分是来自巴音布鲁克草原的牧民。

  回程的车开动了,当最后一个定居点、最后一座蒙古包、最后一片牧群从我眼际逐渐消失的时候,一种崇拜、羡慕和难以割舍之情顿时而生。我崇拜土尔扈特这个伟大英雄的民族部落,祝愿他们的民族

传统文化能得到长久保护,也希望我不要成为这片净土的最后见证人。

没有评论 :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