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拉嘎
一、民族经济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民族经济与民族文化的关系问题虽是老课题也有明确的答案, 但在当今经济与文化一体化以及经济全球化大趋势、大背景下, 给民族文化对民族经济的渗透力与推动力注入了新的内涵, 但有一点是肯定和不变的, 那就是民族文化特质一旦形成对民族经济有着持久的影响力和推动力。
民族文化是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的, 有其稳定性。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当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 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大多数时候人都是以民族来划分的, 民族是人类经济活动和文化的载体, 文化与经济统一于某一民族的人或人的生命行为的一种共同体, 从而形成特定的民族经济与民族文化,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民族经济与民族文化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共生互动关系。
马克思指出: “文化属上层建筑范畴, 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但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上层建筑, 有着其自身的本质特点,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因此, 文化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也有着相对的长期性和持久性。由此可以说民族经济是民族文化的基础, 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 民族文化又是民族经济发展的源泉, 为经济发展塑造适宜的劳动力, 提供适宜的社会组织制度等软环境和不断创新的源泉, 民族文化是民族经济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动力来源和智力支持, 民族经济与民族文化无论两者任何一方产生变动都对彼此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民族文化的开放性特质
民族文化的开放性特质, 必然会带来开放性民族经济的繁荣; 或者说开放性民族经济之所以得到长足发展与开放性的民族文化特质是分不开的。
以蒙古族为例来说明这一点是比较有说服力的。蒙古族是一个古老而有着传奇色彩的民族, 是古代北方游牧经济、文化的集大成者, 因而其经济、文化、生活、习俗等各方面无不具有游牧特征。
受地理、语言以及信息不畅通等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 一些人认为游牧民族的社会经济是纯粹单一的经济, 除了畜牧业外别无其他任何产业, 很显然这种看法是不符合事实的。相关的史料和丰富的考古资料证明, 古代游牧民族除了从事畜牧业外还从事规模不等的狩猎业、农业和手工业, 以及有一定规模的商业贸易来补充生产、生活之需。尤其是蒙古民族为解决自身生活、生产的供需矛盾, 在久远的年代就具备了商品意识, 商品交换逐步成为游牧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的蒙古族以畜牧业为主, 粗放的畜牧业经济占主导地位, 生产的单一性决定了他们对其他民族和地区各类物资需要的迫切性和依赖性。贸易在草原畜牧经济中不占主导作用, 但对于生活在草原的人们来讲具有重要的意义。处于大漠草原的人们以畜牧业为经济实体, 而畜牧业在当时具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双重价值, 可以用来交换成为商品, 有利于促进畜牧经济的扩大再生产。
由于古代蒙古族社会经济需求的特殊性及其游牧生活具有较大移动范围的特点, 使之不但同中原地区有着密切和源远流长的经济交往, 还于古代中亚、西亚乃至欧洲都保持着悠久的经济往来, 为中西文明的交流作出了难以磨灭的贡献。
这些历史事实在一定程度上显现了蒙古族“自立自强、永不服输、重商开放、包容豁达”的民族心性以及“勤劳勇敢、热情奔放、诚心善良、质朴憨厚”的民族气质, 而这样的民族心性和民族气质突出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开放性, 而且这种民族心性和气质的代代相传更有利于民族经济的开放性发展, 一直影响和推动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
三、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民族经济
(一) 开发民族文化资源
文化是不朽的。蒙古族丰富灿烂的优秀传统文化至今仍留在以蒙古族为主体民族的内蒙古人民的民族精神里面, 并在一代又一代内蒙古儿女的努力下, 把弘扬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与追赶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 使自强不息、奋发向上、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不断深化。
在现代科技文化迅猛发展的今天,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无疑义。目前已经有人论证教育也是一种生产力, 那么, 文化是不是生产力, 答案是肯定的。民族文化也能开发出产品, 如去年蒙古族独有的长调艺术和马头琴艺术进入奥地利维也纳的最高音乐殿堂让世人注目, 这就提出了打造文化品牌和文化资源的开发问题。
内蒙古不仅具有丰富的地下资源, 更具有多彩绚丽的“地上资源”。所谓地上资源主要就是指民族文化, 蒙古族在历史长河中创造出了别具一格、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 其独特的文化价值体系, 不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而且还是中华民族文化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面有很多闪光点, 具有可开发利用的价值。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 政府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都已经意识到了文化开发和发展的重要性。自治区有关部门也正在加大对文化资源的宣传和开发力度, 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资金向建设“文化大区”这一目标前进。
值得注意的是, 这种独特而又复杂的民族社会文化环境同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最为特殊的影响因素。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蒙古族传统民族文化体系是历史上草原游牧经济、小农经济和自然经济以及不成熟的商业经济相结合发展的产物。与此相适应的价值观、财富观、职业观和生产方式、生活习俗, 同现代市场经济基本准则可能会产生一些矛盾。在实际发展当中尽量避免矛盾的激化, 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 尽可能的发挥其正确的价值取向、创业精神、竞争意识以及适应市场经济的应变能力、对待技术制度变革的积极态度等开放性的民族文化特质。
目前国际社会都在提倡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从一个民族内部去寻找增长力量的源泉, 现在看来这个源泉就是文化, 核心是人的素质, 同时经济的发展又带动文化的更好更和谐的发展。面对国家大力推进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浪潮, 蒙古族文化资源还面临一个如何保护的问题, 文化可开发资源中有些经过开发能够产生经济效益, 有些则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 但可以产生经济效益无法代替的社会效益。如何正确认识和科学合理的开发这些文化资源是民族地区经济大开发的一篇大文章, 尽可能地把它做好。
(二) 发展民族经济改革开放以来, 内蒙古开放性的民族经济得到了跨越式发展的同时, 开放性的民族文化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从内蒙古自治区独特的地理和自然环境条件来看, 内蒙古地处著名的蒙古高原东南部及其周沿地带, 全区疆域辽阔, 横跨中国“三北”, 地形以高原为主, 从东北向西南延伸3000 公里, 地势由南向北, 由西向东缓缓倾斜, 平均海拔1000 米左右,其中高原占全区总面积的53.4 % , 高原上分布着辽阔的草原, 是中国著名的天然牧场, 高原的外沿分布着河套平原、鄂尔多斯高原和辽嫩平原, 其中除了鄂尔多斯高原土质较差和比较干旱外其他两个地区均为肥土沃野, 是内蒙古主要的农耕地带。
同时内蒙古跨越华北地区和天山——内蒙古——兴安岭, 地横两大构造单元, 地域发育和地质构造复杂, 岩浆活动频繁, 成矿地质条件优越, 形成了种类繁多、蕴含量十分丰富的矿产资源。一些矿产资源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是位居首位的。
内蒙古自治区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背景下, 依靠政府出台的各项优惠照顾和倾斜政策, 抓住有利机遇, 根据所处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特点不断探索适合自身的经济发展道路, 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特色产业。在这里笔者就以内蒙古绿色食品的发展现状来简单说明特色产业的发展。所谓绿色食品是按照特定的质量标准体系生产、加工、检测和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 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在国际市场上对绿色食品的需求不断增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市场对绿色食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内蒙古发展绿色食品工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经环境检测综合评价表明, 内蒙古境内多数地区绝大多数农畜产品品质优良, 生产的牛羊肉、乳、畜牧脏器等等都是天然的绿色食品, 符合发展绿色食品的环境要求, 具有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良好条件。
目前, 据统计, 内蒙古自治区区内已经有20余家较大的绿色食品生产企业, 其中上亿的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就有6 家, 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绿色食品品牌有伊利、蒙牛、草原兴发、恒丰、宁城老窖等5 个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发展绿色产业、开发绿色食品, 一定程度上有效的保护了农牧业生态环境, 提高了内蒙古农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 增加了农牧民收入, 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形成了“内蒙古大草原无污染绿色食品”的品牌效应。这些实实在在的成果也表明了这些知名企业敢于创新、乐于“走出去”和外界竞争的开放性企业发展道路。
从上面简单谈到的内蒙古特色产业发展的情况来看, 这和开放性的民族文化特质也是密切相关的。这又一次证明了民族文化对民族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推动力,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哪一个民族认识到这一点, 这一民族就能居于不败之地, 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确发展民族经济应该有一种发展民族文化的自觉, 才能使民族本身得到更好更全面的发展。
http://news.boxun.com/news/gb/pubvp/2009/03/20090317161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