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6日星期四

南蒙古人口概况及分布

贺涛
第一节 概况

内蒙古地区是人类最早栖息和开发的地区之一。约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就有人类生活在这里。据史料记载,从西汉至清朝末期,内蒙古的人口一直徘徊在200万人左右。进入民国后,内蒙古的人口虽然有了较大增长,但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下,天灾人祸连年不断,疫病流行,致使人口增长不多。直到1947年自治区成立时,内蒙古地区总人口只有561.7万人,其中蒙古族只有83.2万人。自治区成立以后,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自治区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飞速发展,内蒙古人口才有了较快增长,尤其是少数民族人口增长得更快,各民族人口的素质也都有了很大提高。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区总人口达到2145.7万人,比1947年自治区成立时增加了1564万人,增长了2.82倍,平均每年增长3.1%,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每年增长速度。其中,蒙古族人口达337.97万人,增长了3.1倍,平均每年增长3.5%。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全区总人口达2375.54万人,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增加了229.89万人,增长10.17%,平均每年增长0.99%,低于全国同期平均增速0.8个千分点。其中,蒙古族人口达402.92万人,增长了19.22%,平均每年增长1.72%,高于全区同期平均增速。

到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内蒙古每万人中有大学文化程度的148人,比全国平均水平多6人,居全国各省区第12位;每万人中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3533人,比全国平均水平多415人,居全国第8位。全区半文育、文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5.39%,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59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4位。到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全区每10万人口拥有大学受教育程度的人数上升为3803人,拥有高中(含中专)受教育程度的人数上升为13760人,拥有初中受教育程度的人数上升为34798人,同全国相比,均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拥有小学受教育程度的人数则下降为31134人,同全国相比,低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在全区总人口中,文盲人口为216.62万人,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粗文盲率由15.51%下降为9.12%,下降了6.39个百分点。

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内蒙古的人口已步入有计划的发展轨道,人口的增长幅度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1990年全区人口增长率为11.32‰,比1982年下降了2.68个十分点;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3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37个千分点,控制人口已初见成效。至2003年,内蒙古的人口出生率下降为9.24‰,自然增长率下降为3.07‰,分别低于全国出生率12.41‰的3.17个千分点和自增率6.01‰的2.94个千分点。
内蒙古的自然资源丰富,但由于人口的增长,人均占有资源量在逐步减少,生态环境逐渐恶化,人口对资源的压力日趋增强。

第二节 人口构成

一、总人口
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时只有人口561.7万,1949年有608.1万。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全区总人口已达2375.5万,比1949年增加1767.4万人,增长2.9倍,平均每年增加34.6万人,年平均增长2.72%。
从内蒙古人口总的发展变化来看,人口的增长是很不平衡的,其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60),是人口急剧增长的一个时期,年均增长率高达6.30%,其中迁入人口占了大部分;第二阶段(1960~1962),是人口增长的低谷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相对低,人口大量迁出,1961年成为自治区成立以来总人口唯一负增长的一年;第三阶段(1962~1970),是人口持续快速增长的时期,人口出现补偿性生育,平均每年增加43.57万人,年均增长速度为3.17%;第四阶段(1971~2000),是人口缓慢增长时期。自治区共制订了“四五”至“九五”6个五年人口发展规划。人口出生率和自增率分别由1975年的23.3‰和17.20‰下降为2000年的12.05‰和6.11‰。由于大力推行计划生育,人口自然增长率由高向低急剧转变,人口迁移变动的速度也明显减慢,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净增人口229.9万,平均每年增加22.3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99%,比全国同期人口年平均增长速度低0.8个千分点,人口增长速度继续减缓,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特别是1997年以后全区年增人口降到了20万以下,1997年为19.06万人;2000年为13.60万人。年增加人口由1990年的40.32万人降到了2000年的13.60万人。

同全国相比,新中国成立以来内蒙古人口总量虽然增长很快,但占全国人口总量的比重仍很小。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全区总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比重为1.83%,人口总数在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中居第23位,在全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居第二位。全区总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由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的1.89%下降为1.83%。人口总数在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中由居第22位变为居第23的位置。

二、市镇和乡村人口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前,由于经济单一,农牧业占主导地位,工业生产和商品流通不发达,反映在人口的结构上,则是市镇人口较少,乡村人口较多。1947年自治区成立时,内蒙古地区总人口为561.7万,其中城镇人口只有68.4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2.2%,而乡村人口高达493.3万,占总人口的比重为87.8%。自治区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内蒙古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发展和产业结构的相应变化,人口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城镇人口增多,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至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全区城镇人口的总数达775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比重为36.1%,比1947年提高了23.9个百分点,比1982年提高了7.2个百分点;乡村人口总数达1370.7万,占全区总人口的比重为63.9%,比1947年降低了23.9个百分点,比1982年降低7.2个百分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总数达到1013.88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比重为42.68%,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相比,增加了238.87万人,增长30.82%,城镇人口比重上升6.56个百分点;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361.66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比重为57.32%,又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降低了6.58个百分点,比1947年降低30.48个百分点。

从近几年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地区分布来看,内蒙古城镇人口比重较高的是乌海市、包头市和呼和浩特市。近几年的盟改市使得内蒙古的通辽市、呼伦贝尔市、乌兰察布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的城镇人口比重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农业与非农业人口

新中国成立前,内蒙古地区的社会经济,基本上是生产力水平低、自给自足的农牧业经济占主导地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因而当时内蒙古地区的农牧业人口所占比重较大。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的逐步展开,内蒙古的国民经济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特别是工业经济的发展更为迅速,致使非农(牧)业人口逐年增加。到有资料记载的1971年,全区农(牧)业人口为1178.1万人,非农(牧)业人口为376.9万,占全区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75.76%和24.24%。据1990年公安年报统计,1990年末,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人口为1487.76万,非农(牧)业人口增加到661.67万,占全区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69.22%和30.78%。
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全区农(牧)业人口增至1505.42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比重为65.30%,10年间增加了17.66万人;全区非农(牧)业人口增至799.87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比重为34.70%,10年间增加了138.20万人。非农(牧)业人口的逐年增加,表明了内蒙古社会经济发展的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水平,正在逐步提高。

四、人口性别和年龄构成

㈠人口性别构成
解放前的内蒙古地区,妇女的社会地位低下,在汉族中,大量抛弃女婴的现象十分普遍,因而到1947年,内蒙古地区的人口性别构成,女性只占全部人口的44.1%,男性则占到55.9%。解放后,妇女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人口性别的构成逐渐趋于合理。根据1986年1%人口抽样调查表明,全区女性人口平均寿命比男性高出2岁左右,反映了妇女保健水平的普遍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自治区妇女地位的进一步提高。到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人口的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达108.3,女性占全部人口的48.0%,男性占52.0%,与1947年相比,女性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提高3.9个百分点,男性则相应地下降3.9个百分点。

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全区男性人口为1228.90万人,女性人口为1146.64万人,性别比为107.17,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相比,性别比又下降了1.13,仅比全国平均高0.43,全区人口性别比已基本趋于正常。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区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7.20(女性人口为100),与同期全国人口性别比106.74高出0.46个百分点,但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的人口性别比下降了1.75个百分点。
内蒙古自治区人口性别构成存在着地区差异,农区、牧区、郊区性别比偏高,盟市、旗县、城乡性别比均有较大差异。

㈡人口年龄构成

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在内蒙古2375.54万总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505.56万人,占21.28%;15~64岁的人口为1742.85万人,占73.37%;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27.13万人,占5.35%。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7.17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了5.8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34个百分点。
内蒙古的人口年龄构成类型,由1982年开始从年轻型向成年型过渡,到1990年已属成年型。截止到2003年,全区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6.28%。三年增长了0.93个百分点。今后随着全区人口出生率的下降,这一年龄段的人口比重还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将对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五、人口的文化构成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内蒙古的文化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人口的文化素质逐步提高。通过进行扫盲工作,使文盲半文盲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人口的文化程度有了显著提高,人口的文化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在全区总人口中,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510.57万,占总人口的70.40%。其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31.66万人,具有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215.76万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546.56万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716.59万人。同1982年人口普查时相比,每万人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增加了91人,具有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人数增加了261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数增加了617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数增加了63人。在全区总人口中,文盲半文盲人口为330.3万,占总人口的15.39%,与1982年相比,减少了91.9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下降了29.76个千分点。

到200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在全区6周岁以上人口中,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983.48万,占6周岁以上人口总数的83.50%。其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90.35万人,具有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326.88万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826.65万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739.60万人。同1990年人口普查时相比,每万人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增加了232人,具有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人数增加了370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数增加了933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数减少了227人。同全国相比,每10万人口中拥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人数、初中文化程度的人数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区15周岁以上人口中,文盲半文盲人口为240.94万,占总人口的10.14%,与1990年相比,减少了89.36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下降了5.25个百分点

六、人口的自然变动

自治区成立前,内蒙古的人口再生产属于典型的高出生、高死亡、低自然增长型。自治区成立后,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条件迅速改善,使内蒙古人口再生产类型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在较高水平。从七十年代开始,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了计划生育政策和各项措施,建立健全了各级计划生育机构,控制人口自然增长取得了可喜成绩,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有较大幅度下降。从1971年开始自治区共制订了“四五”至“九五”6个五年人口发展规划。人口出生率和自增率分别由1975年的23.3‰和17.20‰下降为2000年的12.05‰和6.11‰。到2003年,内蒙古人口出生率为9.24‰,自然增长率为3.07‰,已分别低于全国出生率12.41‰的3.17个千分点和自增率6.01‰的2.94个千分点。
根据高、中、低三个方案预测结果可知,内蒙古人口总量今后将呈逐年增长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总量的增加将逐渐减少,增长速度减弱,在某个年份上还会使人口总量达到负增长。

七、人口的迁移变动

内蒙古历来是人口迁移比较频繁的地区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支援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内蒙古经济的发展,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到60年代初期,曾有计划地从全国各地调入大批建设者;此外,也有一定数量的盲目流动人口流人内蒙古。从1950~1960年的11年间,由于人口迁移,使全区净增人口346.27万,其中仅1960年一年净增人口高达106.08万,人口机械增长率达94.1‰。1961~1962年,区外迁入人口又大量迁出,两年共迁出人口68.99万。由于人口的大量迁出,从而使1961年全区总人口比1960年减少28万,成为内蒙古解放后唯一的人口负增长年。1963~1978年,属于人口迁移变动比较平稳时期,人口迁移仅净增加28.24万。改革开放以后,人口的迁移变动又频繁起来,从1981年到1990年的10年中,全区净迁出达19.66万人,最高迁出年份是1981年的6.37万人;1984年的3.25万人。平均每年迁出人口约2万人。同时,流动人口逐年增加。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自治区流动人口为104.59万人。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全区流动人口已达到389.53万人,流动人口的数量有了快速增长。从省际人口迁移看,省际迁移主要发生在毗邻地区,迁出人口明显大于迁入人口,内蒙古已由过去人口净迁入地区,转变为人口净迁出地区,人口迁移流向发生了变化。统计资料显示,改革开放以前,除个别年份以外,绝大多数年份人口机械增长率均为正增长;而改革开放以后,却相反,除个别年份以外,绝大多数年份人口机械增长率均为负增长。区内人口迁移中,农村人口迁移量最大,所占比重最高,迁移流向主要是由农村向城镇迁移。迁移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围绕着内蒙古的资源开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方面进行的。

八、人口婚姻状况及家庭规模与类型

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内蒙古未婚人口比重下降幅度较大,且男性多于女性;早婚人口数量增加;未婚水平的高低与文化程度的高低相关,文化程度越高未婚比重越大;城镇未婚比重略高于农村,但性别差异大;大龄未婚青年数量上升,其中男性多于女性,30岁以上女性未婚比重增加。有偶比很高,男性低于女性且差距有所缩小;女性有偶比与其文化程度相反;城乡有偶比差距拉大;离婚、丧偶人口比重变化不大,略有升降;农村人口丧偶水平高于市镇;丧偶率女性高于男性;离婚率较低,男性高于女性;城镇离婚水平远高于农村;少数民族人口的婚姻具有普遍性和稳定性。2000年,内蒙古1839.80万15岁及以上人口中,男性为943.40万人,女性为896.40万人,其中未婚男性为224.30万人,女性为152.40万人;初婚有配偶男性为660.80万人,女性为660.00万人;再婚有配偶男性为18.70万人,女性为23.20万人;离婚男性为11.60万人,女性为6.90万人;丧偶男性为27.90万人,女性为53.80万人。

“五普”资料表明,内蒙古家庭户规模进一步缩小,且存在城乡差异,县家庭户的平均规模不仅高于市、镇,而且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家庭类型以二代户为主,核心家庭增长较快,直系家庭也略有增长,联合家庭和其它家庭减少,家庭分化速度加快,亲属关系简化。
从1990年到2000年的10年中,由于内蒙古经济社会的发展,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全区家庭人口规模有了进一步缩小。每户平均人口从1990年的4人,减少到了2000年的3.31人,比全国平均家庭人口3.44人还少0.13人。

九、人口生育水平及变动趋势

1985年以前内蒙古历年出生率多数年份都比全国高,从1985年开始,全区人口出生率开始实现由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向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历史性转变。同时,1986年人口出生率开始回升,但幅度较小,这主要是由于第三次生育高峰的到来。1981~1989年的10年间,全区总和生育率变化的特点是:乡村总和生育率呈下降趋势,城镇总和生育率变化不大,呈稳定趋势;乡村总和生育率明显高于城镇,城乡之间比差逐渐缩小。1997年,内蒙古人口出生率为15.21‰,自然增长率为8.25‰。到2003年,内蒙古人口出生率为9.24‰,自然增长率为3.07‰,已分别低于全国出生率12.41‰的3.17个千分点和自增率6.01‰的2.94个千分点。根据高、中、低三个方案预测结果可知,全区人口总量将呈逐年增长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总量的增加将逐渐减少,增长速度减弱,在某个年份上还会使人口总量达到负增长。

十、人口死亡水平和预期寿命

新中国成立以来,内蒙古人口死亡率总的呈下降趋势。男性总死亡水平高于女性;人口死亡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地区差异;婴幼儿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少数民族中,蒙古族死亡水平不断下降,但高于汉族,死亡率较低,但婴儿死亡率仅高于满族和朝鲜族;满族和回族在全区各民族中的死亡率最低。内蒙古人口死亡率已由解放前的45‰,下降到2003年的6.17‰。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的平均预期寿命为35岁,而内蒙古更低。建国后,内蒙古死亡水平不断下降,平均预期寿命1981年达到66.69岁,1990年为67.02岁。2000年为69.8岁。

第三节 人口分布

  内蒙古自治区人口密度较小,但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其特点为:各盟市、旗县间人口分布非常悬殊;地区人口分布东多西少;农村、牧区人口多于城市;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稠密,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稀疏;各民族的人口分布相对较为集中。

一、概况

  内蒙古地域辽阔,各盟市、旗县(市、区)人口分布不平衡,有明显的地区差异。
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止到2000年11月1日全区总人口为2375.54万人,土地面积为118.3万平方公里,全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0人。全区人口密度最高的是乌海市,每平方公里258人,其次有呼和浩特市,每平方公里142人,包头市,每平方公里83人。人口密度最低的是阿拉善盟每平方公里只有0.7人。
在全区12个盟市中,人口最多的有赤峰市451.80万人;通辽市308.35万人;包头市299.74万人;呼和浩特市243.79万人。人口最少的是阿拉善盟,19.93万人。

  旗县(市、区)的人口分布,人口在50万以上的有7个,分别有包头市的昆都仑区51.53万人;赤峰市的红山区54.82万人;宁城县59.78万人;敖汉旗59.38万人;通辽市的科尔沁区80.80万人;科尔沁左翼中旗52.06万人;巴彦淖尔市的临河区52.03万人。人口在50万以下30万以上的旗县(市、区)有20个。人口在30万以下10万以上的旗县(市、区)有42个。人口在10万以下的旗县(市、区)有32个。人口最少的有阿拉善盟的阿拉善右旗,人口只有2.52万人;额济纳旗2.54万人;呼伦贝尔市的新巴尔虎右旗3.74万人和包头市的白云矿区2.57万人。

二、盟市人口

⒈呼和浩特市人口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反动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加上天灾人祸,致使呼和浩特市人口增长十分缓慢。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不仅人口增长较快,而且人口素质和构成也有了明显的变化。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市人口总数为144.2万(不包括此后划入的和林格尔、清水河、武川三县人口),比1949年增长2.37倍;其中市区人口94.8万,市辖旗县人口49.4万;全市少数民族人口18.77万,比1949年增长5.11倍;其中蒙古族13.27万人,比1949年增长20.92倍。每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649人,比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增长1.16倍;每万人中具有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1577人,比1982年人口普查时增长32.7%。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呼和浩特市的人口增长得到控制。包括人口调入调出因素,1982~1990年全市人口年均递增率为23.1‰,比1949~1982年的年均递增速度低8.6个千分点。至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全市人口达到239.79万人(包括此前划入的和林格尔、清水河、武川三县人口),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相比,增加了52.63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2.38%,流动人口显著增加,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全市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10.26%,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达142人。每10万人拥有大学文化程度人口9036人,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增长0.8倍;具有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17663人,比1990年人口普查时增长29.46%,人口的文化素质高居全区之首。在总人口中,蒙古族20.8万,汉族215.8万,其他民族7.2万;城镇人口124.5万,乡村人口119.3万。

⒉包头市人口
  新中国成立以来,包头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过去贫穷落后只有9万多人的皮毛集散地,迅速发展成为拥有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市人口为177.9万(不包括此后划入的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人口),比1949年增长4.3倍;其中市区人口124.8万,市辖两个旗县人口53.1万;全市少数民族人口8.8万,比1949年增长7.8倍;在少数民族人口中,蒙古族人口3.5万,比1949年增长9.6倍。人口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每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316人,比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增长1.31倍;每万人中具有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1462人,比1982年人口普查时增长46.1%。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实行计划生育取得明显成效。1990年包头市人口出生率为18.7‰,比1949年降低14.09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13.62‰,比1949年降低7.59个千分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包头市人口为229.7万人(包括此前划入的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人口),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相比,增加了41.2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9%,人口迁入已成为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全市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9.67%,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83人。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6296人,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增长1.08倍;具有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18023人,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增长26.8%。在总人口中,蒙古族6.8万,汉族216.6万,其他民族6.3万,城镇人口157.9万,乡村人口71.9万。

⒊呼伦贝尔市人口
  自治区成立前,由于反动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再加上自然灾害,致使全盟人口主要是少数民族人口大量减少。1949年,全盟人口只有29.88万,其中少数民族6万多人,占总人口的20.1%,蒙古族人口2.22万,占总人口的7.4%。自治区成立后,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呼伦贝尔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得到了迅速发展,人民生活和健康状况得到改善,全市人口迅速增长。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市人口已达255.18万,比1949年增长7.5倍,其中蒙古族人口18.54万,比1949年增长7.4倍,占总人口的7.3%。人口素质也有很大的提高。每万人中有大学文化程度的118人,比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增长1.95倍;每万人中有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1116人,比1982年人口普查时增长31.29%。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49年的21.52‰,降为1990年的14.60‰,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至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呼伦贝尔市人口发展到273.65万人,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相比,增加了18.48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68%,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全市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11.5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1人。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3610人,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增长1.02倍;具有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39994人,比1990年人口普查时增长24.0%。在总人口中,蒙古族23.5万,汉族224.2万,其他民族26.0万,城镇人口178.3万,乡村人口95.4万。

⒋兴安盟人口
  自治区成立前,由于反动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人民生活低下,卫生条件差,疫病流行,致使兴安盟人口主要是蒙古族人口大量减少。1947年,全盟总人口只有43.41万,其中蒙古族人口16.54万,占总人口的38.1%。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兴安盟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以及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全盟人口有较快增长,人口质量和构成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全盟人口152.41万,比1947年增长2.5倍,其中蒙古族人口58.79万,比1947年增长2.6倍。每万人中有大学文化程度的65人,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1018人,分别比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增长1.8倍和53.8%。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1982~1990年人口年均递增13.8‰,比1947~1982年低19.7个千分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兴安盟人口为161.89万人,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相比,增加了9.48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59%,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全盟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6.81%,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7人。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2277人,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增长2.5倍;具有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11731人,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增长27.25%。在总人口中,蒙古族65.9万,汉族86.9万,其他民族9.1万,城镇人口54.8万,乡村人口107.1万。

⒌通辽市人口
  自治区成立前,由于受反动统治阶级的压迫和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辽市人口主要是蒙古族人口大量减少。1949年,全市人口86.84万,其中蒙古族人口30.63万,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5.3%。自治区成立后,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健康状况得到改善,人口的增长加快,人口素质明显提高。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全市人口275.37万,比1949年增长2.2倍,其中蒙古族人口116.09万,比1949年增长2.8倍,占总人口的42.16%。每万人中有大学文化程度者97人,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者1000人,分别比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增长1.31倍和20.5%。199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9‰,计划生育工作走上了正常轨道。至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通辽市人口已发展到308.35万人,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相比,增加了33.00万人,年均增长率为1.10%,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全市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12.98%,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2人。每10万人拥有大学文化程度人口2533人,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增长1.62倍;具有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人12359人,比1990年人口普查时增长22.87%。在总人口中,蒙古族138.4万,汉族157.9万,其他民族12.0万,城镇人口87.7万,乡村人口220.6万。

⒍赤峰市人口
  赤峰市是内蒙古自治区人口最多的盟市。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市人口总数为410.58万,比1949年增长1.48倍,其中市区人口为98.73万,市辖旗县的人口为311.85万。全市少数民族人口为82.44万人,比1949年增长4.49倍,其中蒙古族67.7万,比1949年增长3.89倍。随着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日益改善,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全市每万人拥有大学文化程度人口82人,比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增长2.04倍;每万人中具有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863人,比1982年人口普查时增长28.4%。1990年与1982年相比,赤峰市增加人口43.02万,平均每年递增13.9‰,比1949~1982年的年均递增速度降低9.2个千分点,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赤峰市人口为451.8万人,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相比,增加了41.22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93%,比全国同期人口年均增长速度低1.4个千分点。全市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19.0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0人。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2409人,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增长1.76倍;具有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11938人,比1990年人口普查时增长63.33%。在总人口中,蒙古族83.9万,汉族350.6万,其他民族17.3万;城镇人口121.3万,乡村人口330.5万。

⒎锡林郭勒盟人口
  建区之初的1947年,锡林郭勒盟总人口18.85万,其中城镇人口1.72万,占总人口的9.14%,蒙古族人口6.68万,占总人口的35.46%。自治区成立后,锡盟的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口的素质和数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蒙古族牧民实现了“人畜两旺”。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全盟总人口达88.8万,比1947年增长3.7倍;其中蒙古族人口为25.48万,比1947年增长2.8倍,占总人口的28.7%。每万人中有大学文化程度的104人,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1018人,分别比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增长1.6倍和53.80%。此外,随着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深入,锡盟人口生育已走上了计划的轨道。包括调入调出因素,1990年比1982年人口年均递增12.8‰,比1947~1982年年均递增速度低29.5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1990年比1982年也有明显的回落。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锡林郭勒盟人口增至99.34万人,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相比,增加了10.53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09%,人口增长速度保持平稳下降。全盟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4.18%,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人。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3154人,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增长2.02倍;具有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14270人,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增长40.05%。在总人口中,蒙古族28.7万,汉族66.4万,其他民族4.2万,城镇人口45.8万,乡村人口53.5万。

⒏乌兰察布市人口
  建区初期的1947年,乌兰察布市有人口139.5万。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口逐步增加;其中1949~1978年全市人口发展处于高速增长时期,平均每年增长28‰,达到308万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口发展开始走上计划和健康发展的轨道。到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全市总人口为317.1万(包括此后划出归呼和浩特市的和林格尔、清水河、武川三县和划出归包头市的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的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14.8%,比1978年增长29.5‰,平均每年增长2‰,增长速度大大下降。人口文化素质明显提高,每万人拥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61人,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709人,有初中文化程度的2109人。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乌兰察布市人口为232.63万人(不包括此前已划入呼和浩特市的清水河、和林格尔、武川三县和已划入包头市的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的人口),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相比,减少了26.95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负1.06%,流出大于流入,同时,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低生育的历史性转变。全市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9.79%,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3人。每10万人拥有大学文化程度人口1943人,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人口10671人,分别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增长2.04倍和50.3%。在总人口中,蒙古族6.0万,汉族224.5万,其他民族2.1万;城镇人口66.0万,乡村人口166.6万。

⒐鄂尔多斯市人口
  1949年鄂尔多斯市的人口为41.2万,占全区总人口的6.8%。在全市总人口中,汉族占86.0%,蒙古族占14.0%。城镇人口占3.4%,乡村人口占96.6%。到1978年,全市人口101.4万,平均每年增长31.5‰。这一时期人口增长快,但文化素质提高较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鄂尔多斯市人口走上计划和健康发展的轨道。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全市人口119.9万,比1978年增长18.2%,平均每年增长14‰。在总人口中,汉族105.5万,蒙古族14.1万,其他少数民族0.3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88.0%、11.8和0.2%;城镇人口19.4万,乡村人口100.5万,分别占总人口的16.2%和83.8%。人口文化素质明显提高,每万人中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92人,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727人,有初中文化程度的2013人。至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鄂尔多斯市人口发展到139.54万人,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相比,增加了21.77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66%,其中自然增长12万,属低自然增长率,净流入10万。全市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5.87%,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6人。每10万人拥有的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数为:大专及以上3651人,高中和中专12634人,初中30949人,小学29773人,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有较大增长。在总人口中,蒙古族15.8万,汉族123.2万,其他民族0.5万;城镇人口60.7万,乡村人口78.8万。

⒑巴彦淖尔市人口
  1949年,巴彦淖尔市的人口为41.6万,占全区总人口的6.8%。在全市总人口中,汉族39.7万人,蒙古族1.7万,其他少数民族0.2万;城镇人口3.8万,乡村人口37.8万。在新中国成立后一个较长时期,全市人口盲目增长,50年代年增长率为18‰~22‰,60年代为25‰~3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市人口开始有计划地健康发展。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市人口达到156.3万,占全区总人口的7.3%,比1978年增长21.4%,年均增长率降为16.3‰。人口文化素质也明显提高,每万人中有大专以上文化的95人,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858人,初中文化程度的2845人。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巴彦淖尔市人口为171.38万,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相比,增加了15.12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90%,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全市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7.21%,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7人。每10万人拥有大学文化程度人口2940人,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增长2.09倍;具有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13451人,比1990年人口普查时增长56.68%。在总人口中,蒙古族7.6万,汉族161.1万,其他民族2.7万,城镇人口63.2万,乡村人口108.1万。

⒒乌海市人口
  乌海市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解放前该地区人烟稀少,一直未曾单独设立建制。1958年随着包兰(包头至兰州)铁路的开通和煤炭资源开发,人口大量涌入,快速增长。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乌海市人口总数为31.41万,比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增加6.45万人,平均每年增长29.2‰,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97万,蒙古族人口0.86万。人口的文化素质也提高得很快,每万人拥有大学文化程度人口达248人,比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增长2.06倍,每万人拥有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1674人,比1982年人口普查时增长64.1%。人口出生率为24.5‰,自然增长率为21.37‰。至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乌海市人口达到43.49万人,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相比,增加了9.96万人,年均增长率为2.55%,人口的迁移变动较大。全市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1.83%,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58人。每10万人拥有大学文化程度人口6010人,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人口19196人,分别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增长1.42倍和14.6%。在总人口中,蒙古族1.4万,汉族40.8万,其他民族1.3万;城镇人口40.5万,乡村人口3.0万。

⒓阿拉善盟人口
  新中国成立之初,阿拉善盟人口十分稀少,主要是一些牧业人口和少数的个体工商业者。随着全盟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各民族人口逐步增长。在阿拉善盟成立时的1980年,全盟已有蒙、汉、回、满、藏等13个民族共13.97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0.7%,人口密度为0.5人/平方公里。在全盟总人口中,蒙古族3.1万,汉族10.1万,其他民族0.7万;城镇人口5万,乡村人口8.97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全盟人口发展到16.6万,占全区总人口的0.8%。人口文化素质提高,每万人中有大专以上文化的220人,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1599人,有初中文化程度的2613人。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阿拉善盟人口为19.93万人,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相比,增加了2.51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38%,各民族人口均有增长。全盟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0.8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7人。每10万人拥有大学文化程度人口6029人,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增长1.75倍;具有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19434人,比1990年人口普查时增长20.61%。在总人口中,蒙古族4.4万,汉族14.4万,其他民族1.1万,城镇人口13.4万,乡村人口6.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