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6日星期四

彭水县蒙古族

一、彭水蒙古族的历史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是重庆市蒙古族的主要居住地,仅据 1982年的统计数字,全县即有蒙古族1526人。彭水的蒙古族,主要聚居于鹿鸣乡的向家村和太原乡的香树坝村,都姓张、谭。此外,还有居住在其他村寨的尚未能返本归源的余姓。 张、谭两姓都自称为蒙古奇渥温家族的后代。元朝时在湖北镇守,元末,红巾起义爆发后,他们战败,被赶进四川。当时的兄弟 5人便易族改姓,隐匿民间。后来,他们流落到一个叫凤柳桥的地方,决定各奔前程。临别时以8句诗作为日后认宗合族的暗语: 本是元朝帝王家,红巾追散入川涯。 绿杨岸上各分手,凤柳桥头折柳桠。 咬破指头书血字,挥开眼泪滴黄沙。 后人记得诗八句,五百年前是一家。 分别后,其中一人改姓谭,来到夔府(今奉节),定居 240多年,传9代,至谭启鸾明末清初,谭启鸾迁至彭水下塘口,改名张攀桂,后再迁往鹿鸣乡向家坝,至今又传16代。

彭水的另一支蒙古族人,居住在太原乡香树坝村,为谭姓。据《谭氏族谱》记载,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 1368)正月初二晚,朝廷中有人托付心腹谭国知(化名谭国明)带着铁木耳十子中的铁满四等7人,装扮成汉人,改姓谭,逃出大都,远走河南灵宝以北隐居。次年二月初二,他们来到洛阳桥边,插柳为记。后又迁至四川万县三稹里龙王坝,于当年八月十五日夜,兄弟几人共议七言诗8句: 本是元朝帝王家,洪巾赶散入西涯。 红阳岸上分携手,凤凰桥头插柳桠。 一姓改为几样姓,几姓分居百干家。 要想兄弟同相会,一梦云游海推沙。 后人记得诗八句,五百年前是一家。 从此,七兄弟分手。他们虽改为谭姓,但那几句诗却代代相传,且只传子不传女,只传内不传外。谭满四与妻黄氏曾落业于忠州,又迁至巫山县,再迁往石柱县沙子关。他们的长子元龙及其子宗贵,于明永乐年间,迁徙到彭水县谭家堡定居,至今全家已繁衍达 300余人(不包括外嫁女性)。 由于深知自己的先人来源,彭水蒙古族张、谭两姓,字派相同,互不通婚。

另有一些尚未归宗蒙古族的情况,如:彭水润溪乡石坝村余氏,系先人余在芳于清康熙年间因避难迁来。自称其祖先在元代时曾改姓铁,为九兄弟,分手时留有诗六句: 铁姓原是宰相家,红巾赶散入西涯。 兄弟只想河中死,托我兄弟进洛阳。 洛阳桥上一分手,铁余两姓是一家。 以上为彭水蒙古族的历史渊源,作为蒙古族的后裔,在历经磨难以后,凭着他们的智慧,最终使自己的家支得以延续,族源得以传承。又四川省西昌市姜坡的俞姓蒙古族也有一首祖传的叙事诗: 吾本元朝宰相家 红巾作乱走天涯 庐阳岸上分携手 凤锦桥头折柳丫 否泰是天还是命 悲伤思我又思他 十人今散归何处 如梦云游浪卷沙 俞字本无三两姓 一家分作万千家 而此俞氏,根据其《玉里伯牙吾氏家乘》记载,实为元朝宰相燕铁木儿家族后裔,始祖是燕铁木儿之叔父东路蒙古元帅不花铁木儿。考虑到彭水的张、谭、余等姓蒙古族后裔的家谱及传说与俞姓有很多相似之处,故推测他们可能与俞姓同为元代蒙古族玉里伯牙吾氏家族的后裔。

二、彭水蒙古族的现状 彭水境内有汉族、苗族、土家族、蒙古族、回族、侗族、等多个民族,各民族之间,尤其是各少数民族之间,关系融洽、和睦相处,使彭水这个民族自治县呈现出民族共生共荣的可喜景象。 而彭水蒙古族经过几百年的时间,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虽与当地其他民族趋同,但从其民族构成要素来看,仍具有其自己的民族特征。具体表现 在如下几个方面:

1、聚居 我国分布在渝东南地区的蒙古族在 600多年的时间内,形成了总体散居与局部聚居的格局,彭水蒙古族同胞也是这样,他们与境内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居住地域的相近,使彭水蒙古族同胞与其他民族关系密切。然而各民族仍选择了各就其位,各自在自己的领域内维持自己的生存。彭水蒙古族同胞同姓氏、同家族相邻而居,且人口较为集中,从而,形成了小规模聚居的蒙古族乡。 在小规模聚居中,通过崇拜家庭共同祖先,维系着群体成员。

2、口头相传 彭水蒙古族同胞在几百年的岁月中,受到现实环境的制约,逐渐由游牧经济向农业经济、游牧文化向农业文化转化,在社会生活、服饰、习俗等方面已基本趋同于当地民族,然而,他们仍通过自己的方式传承着自己的历史与根源,体现出不屈不挠的蒙古族民族精神。 其民族意识具体体现在口头相传: 聚居于今彭水鹿鸣乡向家村的蒙古族,他们的祖先流落到凤柳桥,决定各奔前程时,就以 8句诗作为日后认宗合族的暗语。 而居住在彭水太原乡香树坝村也有类似的诗句。 这些作为传承根源的诗句只传子不传女,传内不传外,代代相传至今,无不体现出彭水蒙古族同胞对于先民的崇敬与忠诚。

3、八角现象 除了以口头相传的方式传承着其根源与历史外,特有的八角现象也体现着不忘族源和先民。 向家坝蒙古族人祠堂正厅上面为八角形的“沙帽顶”,一般民居的屋顶为两重檐,即正中两空要高出两边约 1米,形成两个四角,即八角;水缸、柱础、灶头都是八面;庙上所把武将的刀把为八棱,甚至民间常用的柴刀、菜刀的刀把也是八棱……据传,元顺帝奇渥温·妥欢贴睦尔为八弟兄,为纪念他们而不离八。 蒙语的汉译,多以“八”字开头,例如:蒙文为“八思巴文”;勇士为“八都鲁”;蒙古人名以八字开头的不少,如八刺忽、八哩丹、八忽台儿、八思巴、八不沙、八丹、八思不花、八儿忽真隘、八思忽都探花爱忽赤等等。 蒙古人中有叫“八邻”的一部,据清代学者钱大昕( 1723-1804)《二十二史考异·元史十》载:“蒙古八邻部人,按《辍耕记》,八邻为蒙古七十二种之一,《秘史》,孛端察儿妻阿当罕,生子日阿巴里歹,后为蔑年巴阿邻氏,即八邻也。”还是以“巴阿”合读为“八”而叫八邻。当地群众通过这些认为,在蒙古语里,八字并非实指,而是其子孙流入彭水后,为纪念其祖宗,才将八字按汉语所指具体化。

另外,在姓氏方面,也作为区别于当地其他民族的一个特征体现出来,聚居于彭水鹿鸣乡的向家村和太原乡的香树坝村的蒙古族,都姓张、谭,认为张、谭两姓字派相同,至今仍不通婚。

三、彭水蒙古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策 彭水蒙古族所在地区为大石山区,属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山高坡陡,沟壑纵横,自然环境较恶劣,且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地域空间内,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开放程度低,这些都导致了当地的人们对外界的人或事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排斥及封闭心理,而这种封闭心理又制约了他们的思维方式,使他们总是按习惯的单一模式反映事物,对新鲜的、复杂的事物往往很难接受。 因而,既使有丰富的资源,由于缺乏了创新思维和超前意识,致使资源得不到开发利用,而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再加上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如:主要的运输仍为公路运输,且等级低,质量差,通讯设施不完善,很多地方至今还未通电话等。更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渝东南五区县是中国西部惟一直辖市的惟一民族地区,而彭水作为渝东南五区县之一,有着大好的发展机遇。由于渝东南地区传统中心地黔江区目前还比较落后,没有形成经济核心,在短期内,不可能具备独自引领渝东南地区发展的能力。而与之邻近的彭水县因其便利的交通和区位优势,理所当然成为渝东南地区的中心地之一。因此,将来渝东南地区应该是以黔江和彭水县共同构建区域经济中心,最终形成渝东南经济带。” [7]P13

作为彭水境内的蒙古族,在面临着国家作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伟大战略决策、三峡工程上马、渝怀铁路及彭水乌江电站的修建,以及国家扶贫开发启动的一系列的环境优势,有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笔者认为,针对彭水蒙古族交通闭塞,思想相对落后,以及基础设施不完善等不足之处,结合到其与其他民族共生共荣,且由于地处偏僻的山区,生态环境保护较好,因此,建立生态化的第三产业已成必然。具体建议如下: 培植特色经济。当前,国家实行的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生态工程,发展绿色农牧业商品基地的政策,又为西南蒙古族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如果在退耕还林、还草后,因地制宜地结合专业化生态农业、畜牧业、养殖业等商品基地的建设,主动恢复蒙古族善骑射、好歌舞的文化习俗,培育浓郁的民族风情,让巴蜀山区也展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塞外风光,着力发展特色经济与旅游产业,就能使西南的蒙古族群众尽快富裕起来。 以生态旅游业为开发重点。我们应综合考虑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未受破坏而具有原始性和自然性、社会经济落后等多方面的因素,发展区别于一般的旅游的生态旅游。开发时应注意突出和保持其自然与民族特色。不要设想充斥着现代建筑的渡假村,而要考虑具有南方蒙古族特色的民族文化生态村的创建,形成特色品牌,从而吸引旅游者,以在重庆范围内的“人无我有”有时来取胜,给彭水蒙古族发展创造一片新天地。 注:文中提到的余姓蒙古族后裔,广泛分布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各地,俗称“铁改余”,现总人口已逾百万之众。过去有部分专家、学者认为他们可能是西夏党项人元末安庆守将余阙及其同族之人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