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6日星期四

从七五事件反思蒙古国的仇华心态

香港成报 7月23日

新疆「七五事件」发生后,国内出现了一股反思声音,认为事件的主因是中央大力开发大西北的经济,令大量汉人入侵维族地区资源,造成越来越多维人仇汉。应该说,这说法是成立的。与中国为邻的蒙古国,如今也出现了类似这种仇汉心态的背景,值得北京政府警惕。

蒙古自从上世纪从中国国土上分离出去后,一直担心中国有一天会收回蒙古,故对中国长期持亦信亦疑的态度。纵使九十年代苏联解体,使得蒙古失去了来自北方的支柱,被迫在经济方面更靠近中国。但在政治方面,蒙古并没有相应地采取更接近中国的外交策略,而是采取是均衡化的外交策略,在发展与中国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的同时,提出了「第三邻国」战略,积极谋求同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建立联系,以此作为牵制中俄两个强大邻国。

大致而言,蒙古积极与各大国发展关系的侧重点不尽相同:经贸关系侧重于中国,资金援助和技术转让侧重于日本,战略影响侧重于美国,消除潜在武力威胁侧重于俄罗斯。与往昔「一边倒」政策相比,这种「多支点」外交的外交策略更符合蒙古的国家安利益。蒙古通过外交的纵横捭阖,得到了「大国都在恩赐」的实惠,大大加快了其发展的步伐。

从中国角度来看,蒙古实行与中俄两国保持「友好关系」的外交政策,尽可能地在双方之间保持平衡,在某程度上也有助纾缓中俄两国在边境上的冲突,故中国也乐于与蒙古主力发展经贸关系。所以近十年来,中国一直是蒙古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贸易额占了蒙古对外贸易的一半。

中国与蒙古不断加强经济合作,促使目前中蒙关系处在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但与此同时,一些负面效果也开始浮现出来。蒙古经济落后,地下却蕴藏着丰富的矿藏。除了煤、金、铁、锡、稀土等之外,其铜矿储存量更居亚洲之首。对蒙古来说,向中国出口这些资源成为其实现国家发展的最大动力。而中国企业目前也大规模进入蒙国几乎所有的经济领域,特币是基建与矿业。可是,在部分蒙古人眼中,却觉得中国人是在掠夺他们的资源。不少蒙古人担心遭到中国的经济入侵。

另一边厢,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很多中国小商人带着劣质商品进入蒙古,经商不择手段,唯利是图,也让蒙古人想起了清末民初的汉人奸商形象。同时,一部分中国人为富不仁,有的中国老板拒付当地人工资,携款潜逃;有的中国企业主不重视安全生产多次造成当地工人伤亡。这种种劣迹,加上原本就根深蒂固的历史恩怨,在当代蒙古人心中自然产生了强烈的仇华情绪。

最新一期美国《时代》周刊对此发表了一篇文章,指在蒙古首都乌兰巴托,有三个极端民族主义组织。这三个组织声称共有数千名成员——对于一个只有三百万人口的国家来说,这一数字不容小觑。他们的衣着打扮和思想信仰无不照搬纳粹党,还持有强烈的反华立场。其中一个名为「蓝色蒙古」的组织承认,在发现当地妇女同中国男人上床后会把她们的头发剪光。该组织的头目去年被指控谋了女儿的男友,他这样做仅仅是因为后者曾在中国留学。

新疆「七五事件」的教训告诉我们,中国未来与蒙古加强经贸发展的同时,也应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避免予蒙古人民一种中国经济 削蒙国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