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4日星期一

北京军区的滥占牧民的草场

听说最近在内蒙古四子王旗 北京军区的滥占牧民的草场,十几名牧民去部队找领导商谈时 却被部队军人用棍棒烂打,牧民们被打的头破血流,后来旗政府的既然还以 扰乱军营罪名 逮捕了牧民 关了半个月监禁。 法律何在 民生何在 自治何在 ? 部队军人还经常去牧户家偷抢牲畜,打牧民。简直如同强盗匪徒。

2009年8月21日星期五

民族自治不是现代政治的必要选项

现代政治必需坚持的要素有人权,民主,和法制。民族自治这样的属民族主义范畴的东西,不是现代政治的要素。而且往往是有害无益的。

民族权利只是人民权利中的一部分,只要人民权利得以实现,民族权利也就在其中了。没有什么权利可以超越人民权利之上。共产党主张党的权利高于人民,由此导致极权和独裁,制造出无数的罪恶。假如把民族权利突出地高举于人民之上,其后果可能同共产党相似,甚至更糟。

鼓吹民族主义是共产党一贯的作法,用意在制造矛盾,扰乱天下。提倡民族自治最起劲的也是共产党,虽然它实际是骗人的,根本做不到。也因此共产党自己给自己种下了祸根。民族矛盾泛滥,烽火四起,这就是中共现在面临的处境。

问题在于在民运队伍内部,有人依然沿袭共产党的思维,要高举民族自治的旗子。可以想象,假若中国的新疆,西藏,广西,内蒙,实行了“真正”的民族自治,那会是怎样的情景?这些地区必定会同中央离心离德,讨价还价,产生出数不尽的矛盾和磨擦。接着不可避免的现象就是,在民族自治区内排挤汉族和其它少数民族的潮流泛滥,中国的内战就会再起!

中国少数民族面临的种种问题,都是他们与中共之间的矛盾,不是什么民族矛盾。少数民族的权利同汉民一样惨遭剥夺。少数民族应同汉民联合起来,向中共要人权,要民主,要法制。在这个时候,你偏偏高举民族主义的大旗,轻易而廉价地挑动民族仇恨的敏感神经,你在帮谁的忙?请不要忘记新疆7,5骚乱是多么的血腥!极端民族主义分子复仇的对象,根本不是中共的党,政,军,特这样的统治机构,而是无辜的民众!极端民族主义情绪使某些人丧失理智,让人民自相残杀!

现在有一些搞民运的人,把同情某个民族的不幸当时髦,进而错误地同搞民族分裂的人站在同一台上。像热比娅,是不是该称为民运分子,还应该再看看。

有人提议请达赖剌嘛来当民运的领袖。确实达赖在世上有很高的声望,受人尊敬。但我认为现在还不行,因为他仍然只是一个旧式的民族领袖,而非民主运动的领袖。现在达赖说不主张西藏独立了,这就有了进步,但不够。哪天当达赖公开说他不再要求西藏由藏族管治了,只要求在中国实现民主政治,最多希望西藏自治时,他就有了做中国民运领导人的资格。

8/20/09

http://www.boxun.com/hero/200908/fuxingzhonghua/3_1.shtml

达赖喇嘛尊者在日内瓦汉藏会议开幕式上的即兴讲话


达赖喇嘛 (2009年8月6日)

根据录音整理:Dechen Pemba (英文) 朱瑞(英译汉)摄影:朱瑞


六百多万藏人,目前,在西藏境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恐惧。如果这种恐惧能够利于其他人,比如,我们的汉族兄弟姐妹,从某个角度说,是可以忍受的,是舍己为人。

自去年三月起,中国政府对藏人和平示威游行的单一宣传,曾引起汉人最初的过于情绪化的反应;但是,当事实越来越清楚、开始听到西藏的真实状况时,很多汉人为此感到羞愧,和我见面时,也表达了他们内心的歉意。


达赖喇嘛尊者在开幕式上即兴演讲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庄严的国家,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终会成为一个超级大国。当然,中国应当得到这些:人口居于世界之首,民众勤劳勇敢,历史悠久,这都是为了获得世界的尊重,成为一个超级大国的必要条件。看看前苏联,曾经多么强大,拥有核武器,差不多已成了一个超级大国。但是,它的强大,给这个世界带来的是恐惧。不是吗?冷战时期,我几次到东、西德的边境,有一次,还在那里住了一个晚上,我也和当地人一样,感到了恐惧。我希望,包括所有的中国人在内,都要清晰:强大,应该给百姓带来的是和平、幸福、快乐,而不是暴力、恐惧、烦恼!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对藏政策,到了应该被认真审视的时候了。

因为经济的原因,今天,很多国家正在缓和与中国的关系,甚至讨好中国,这是一种假象。中国,还是一个根深蒂固的极权国家,没有言论自由、思想自由、宗教信仰自由,是不该被认可的。他们在展示好的一面的同时,也藏起了许多令人恐惧的东西。如今的中国所赢得的世人的尊重和友好,是内心的还虚假的?我想,中国公众也清楚。我明确地感到,西藏问题,还有仁波切提到的新疆问题,都与所有中国民众的未来息息相关。

回到祖国,一方面是好的;另一方面我也感到不那么舒服,首先是恐惧,还有千变万化的整个社会形势。是的,我看到了笑容,但笑容的后面是什么?当然,有关“一个中国”的想法是好的,但同时,我们的内心深处也充满了恐惧。我在异乡印度度过了整整50年的流亡生涯,官员们和一些印度商人,听到这个信息,虽然微笑了,不过微笑的背后,也产生一些好意的怀疑和疏远。不是因为中国人有问题,而是那个制度的毛病;本质上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体系,以及写进宪法的关于少数民族区域自治法,会真正被实施吗?

最近,我见到一些中国学生,在他们看来,中国正在走向完善,发展经济比政治自由还重要。他们认为,在这种环境下,一个中央集权的政府可能会更好。我告诉他们,看看印度,人口超过10亿,东部、北部、南部、西部,不同的文字,不同的语言。有时候,南部印度人,拒绝学习北印度语,有的甚至拒绝印度国歌。但总体上,这是一个真正的联盟,因为它是一个民主国家,有言论自由,司法独立。

所以,无论印度军队在这里还是那里,公众都从没有恐惧。有时,当地的印度穷人甚至要求参军,成为一个印度士兵,或者印度警察。这是真正的自由,内心没有恐惧。我们是人,伟大的中国人也是人,是勤劳勇敢的人。但中国的传统是服从当权者,即使有时候当权者的话是错误的,人们仍然习惯地说:是、是、是。这是不对的!有一回Jonathan Mirsky(梅兆赞,著名记者,中国问题专家——译者注)问我,为什么中国政府这么挑剔你?这是很多年前的事了,80年代吧,我说因为我不喜欢说“是的,大人!”

中国人,我想,也渴望享有言论、思想自由。过去的60年里,如果中国人有机会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我认为中国在科学和技术领域会得到更大的发展。中央极权制就意味着扼杀个人的创造性的思维,因此,西藏问题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长远利益是一致的。

一些中国兄弟姐妹表示他们希望西藏人最终可以在中国获得更多的自由。但西藏目前的状况,还有新疆,蒙古人(可能数量较少),都处于危机之中,我们不能只看表面,要深层地认识这个问题的本质,正如我前面说的,这是一个危机,影响到中国未来的发展。

现在,中国的高层领导只关注如何握住政权,而不是中国民众的利益,这是很不幸的。当然,政府是政府,民众是民众。去年,西藏事件发生之后,我公开对西方说,我对中国这个共产主义政权的信心越来越小了,但是,对中国民众的信心不会动摇。从那时开始,我每到一个地方,都尽量与中国的兄弟姐妹会面,主要是知识分子。现在,我们在这里会面,你们可能对中国政府没有太大的影响力,不过,已经有些迹象表明,这次会议引起了一些抗议,认为这是反对中国共产党,或是噶夏政府的阴谋,我认为这是过于消极了。我想,我们在这次会议中应该展开讨论,首先在中国的知识分子中间创造积极的气氛,最终延伸到中国的民众中间;其次寻找我们的共同点,我们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我等待着听到你们更多的建议,包括一些建设性的批评,都是非常必要的。

正如桑东仁波切提到,尽管我们碰到了挫折,但只要中国政府传达出信息,我们就准备继续对话。所以我们非常欢迎提出批评,拿出一些新的想法和建议,这是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我明天就要离开,我期待着听到这三天会议讨论的结果和一些具体的想法。

我们正经历着一个困难时期。作为人类的一员,我们应该把遇到的因难和挑战,看作一件好事。越是挑战,就越有机会展现我们内在的力量,宽容、智慧。我也是一个人,没有特别之处。在过去的60年里,有很多的挑战,不安全感,当然,也出现了焦虑,但一般来说,挑战越大,信心就越大,也就越需要坚持。最近我见到一些来自西藏境内的藏人,他们表达了同样的心情,也就是困难越大,他们的决心也就越坚定,精神上就更加矢志不渝。所以,这里有一个潜在的力量,我们必须显示出我们的决心,做出更大的努力。一个西藏人说,9次努力,9次失败。这是我们的第一次会议,一个失败过去了,接下来,又有一个失败过去了,然后,又通过了一个……(笑)。在天安门事件发生不久,一些年轻的中国人,还有一些其它民族的人,承受了很大的压力。我对他们说,我们是难民,已经30年了,有了一些经验,最重要的是保持我们的决心和继续努力。期望有些事情马上发生,是不现实的。这就是我想和你们分享的,尽管有困难或者障碍,但是我们要有坚定的决心去面对它,为了一个正义的事业,为了广大公众的利益,这是神圣的、伟大的!所以,不能灰心,请坚持下去。

Around six million people live in Tibet and I think they are facing a constant threat. If others, such as our Chinese brothers and sisters are gaining benefit from this, then from one point of view it’s ok, a kind of sacrifice.

The initial reaction of Chinese people is usually of too much emotion based on the Chinese government propaganda last year about Tibet. Usually though, things become clear and when Chinese people hear about the true situation in Tibet, it makes them feel really uncomfortable. Many have come to see me to express an apology.

And more importantly, when you think about China, it is an ancient nation, dignified, gaining more importance. Eventually it should become a superpower, it deserves this as it’s a most populous nation and the people are very hard working, with a long history. In order to become a super power and to gain respect from the rest of the world and trust, it’s very essential. Look at the Soviet Union, it had a lot of power, even nuclear power and almost became a super power but that super power brings more fear. Isn’t it? During the Cold War I had a few occasions to visit the German border with East Germany and once I spent one night in that area. At this time I also shared the fear of the local people! Fear! So I wish, and all the Chinese people too I think…that super power must ……

So therefore,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s policy regarding Tibet

Today, many nations you can see are offering appeasement and praising China because of the economy. You see this is actually hypocrisy! Deep inside it is still a totalitarian system with no freedom of speech, no freedom of thought, no freedom of religious belief, that’s not acceptable. In the meantime they also hide these things and then show them some positive signs so I think this is hypocrisy. I think Chinese people also know that respect and friendship from the rest of the world …… is much better

So therefore I really feel that the Tibetan issue and also, as Rinpoche mentioned, the Xinjiang issue, these things I think are things very much to do with the future of all the people in China. On the one hand, returning to the Motherland is good but on the other hand also I feel there is something uncomfortable, some fear, uncertainty. Yes, I see some smiles there but what is behind there (!) Of course, this one China idea is good but at the same time, deep inside there is a lot of fear. And then again I spent 50 years in India. The officials and some Indian businessmen they give a smile but underneath there is some kind of suspicion, distance. Not because the Chinese people are bad, no, it’s the system. I think the general Marxist socialist system and regarding minorities are written in the constitution and their autonomy laws are really carried sincerely. Recently I met some Chinese students, their view is that in China there is still a lot of work to do so for them,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political freedom. So they said that under these circumstances maybe a centralized system of government is better. I told them to look at India, over a billion population, look at east India, north, south, west, different scripts, and different languages. In some cases, people in south India refuse to learn Hindi. Some even refuse the Indian national anthem. But in all, it’s a genuine union because it’s a democracy, freedom of speech, independent judiciary.

So when Indian military convoys go here and there, the public never show fear. Sometimes the local poor Indians even say that they want to join the army, become an Indian soldier, and Indian police also. So this is real freedom, no rule of fear. We are human beings; the great Chinese people also are human beings, hard working people. I think it’s the Chinese tradition is to obey leadership. Even if they say something wrong they still say yes yes yes yes, I think this is wrong. One time Jonathan Mirsky asked me why i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so critical of you? This was many years ago in the 1980s. I said it’s because I am not acting like “yes, Minister”.

So the Chinese people also, I think they enjoy freedom of speech, freedom of thought. I think in the last 60 years, if the Chinese people had the opportunity to utilize ones own creative nature, I think China may have developed more advanced in the science field and the technological field. Centralized means not letting people individuals think creatively. So therefore the Tibetan issue from the viewpoint of all is in the interests of the long futur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ome Chinese brothers and sisters actually expressed their wish that Tibetans eventually can have more freedom in China. Anyway the present situation with Tibet, and also with Xinjiang as well, and I also I think with many Mongolians although it may be a smaller number, is in crisis and there’s no room to carry on superficially. I think this is something very important? Why? As I mentioned earlier, there is a crisis. The implications of that crisis affect the future of China. So now unfortunately, among the top leadership, there is the interest of how to hold power and not how to act in the interest of all of China. That’s unfortunate. However, government is government, people is people. Since last year’s crisis I openly told the west that our faith in the government, the Communist government is growing thinner and thinner but our faith in the Chinese people is never shaken. So since then in every location I try to meet Chinese brothers and sisters, mainly intellectuals. Now all those we are meeting, they may not have much influence with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in the worst case there are already some signs that this meeting has caused some movement of protest from the Chinese, as being opposed to the Communist Party or in any case some kind of conspiracy from the Kashag, I think they look negatively. But I think that we should at this meeting we should discuss and firstly create a positive atmosphere amongst 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eventually the Chinese people and secondly find our mutual ground. We should become more responsible and I’d like to hear more suggestions about what we should do to solve this problem. So I’m waiting to hear some ideas and suggestions. Including some constructive criticism, this is very essential.

As Professor Samdhong Rinpoche mentioned, despite the setbacks, we are ready, as soon as some signal comes from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o continue the dialogue. So criticism, new ideas and suggestions are most welcome. So this is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meeting. And although I am leaving tomorrow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hear the results of your discussions for three days and am looking forward to some concrete ideas, whether we implement them now or not it doesn't matter but some concrete ideas.

So we are passing through a difficult period. So I think basically as we are human beings, one good thing is that if there are more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we should not see this as something bad. More challenges is the best opportunity to show inner strength, mainly intelligence and wisdom. I’m just another human being, nothing special. In the last sixty years, a lot of challenges, insecurities, of course a little anxiety but generally more challenges, more determination. And recently I met some Tibetans from Tibet, they expressed the same things. Things become more difficult but their determination, their spirit becomes more firm. So I think there is potential, we have to show determination and make more effort. Then there is the Tibetan saying, nine times fail, nine times effort. So we had the first meeting but then one more passed, then one more passed (laughs). Sometimes some young Chinese and sometimes other nationalities, just after Tiananmen, very fresh, at that time there was great pressure. I told them we are refugees so we have already 30 years more experience. It’s important to keep up our determination and continue the effort. I told them it’s unrealistic to expect something to happen soon.

That is what I want to share with you, in spite of difficulties or obstacles, our determination, for a just cause and for the larger benefit to larger number of people; it’s something very sacred so please keep.

完稿于2009年8月20日

取消民族与民族自治,代之以多元共治

月下旬,我和几位朋友结伴去探访鲜卑人的发源地嘎仙洞。嘎仙洞位于大兴安岭南麓的内蒙古蒙古族自治区的鄂伦春族自治旗的阿里河镇附近的山中。访古之余,我也顺便了解了一下这个自治旗的民族区域自治情况。从名称上我们就可以知道,该自治旗是以鄂伦春族为主体的民族区域自治地区,因为该旗是国内最大的鄂伦春人聚集地。

当地的鄂伦春族朋友告诉我,该旗境内居住着鄂伦春、蒙古、达斡尔、鄂温克、汉、回、满、朝鲜等21个"民族",总人口约30万人, 其中鄂伦春族2050人, 仅占总人口的 0.7%。

于是,我心里冒出了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一个30万人口的区域要由一个仅有两千多人口的族群来自治呢?为什么不是境内的21个民族来共治这个地区呢?如果由两千鄂伦春人来主导其余三十万人,那也算不上是自治,而是一个民族领导其他民族。如果两千鄂伦春人并没有主导其余的三十万人,那又如何称得上"鄂伦春族自治旗"而忽略其他更多更大的族群?

民族区域自治行不通

其实,在中国的许多民族自治区域,名义上自治的民族在当地的总人口上常常不占多数。

再联想到对联邦主义、复合共和、宪政民主的研究,我发现民族区域自治只能停留在名义上,因为它根本就不可行,操作上无法实现。或者说,实行起来后果更严重。

如果要两千鄂伦春人"自治"当地的三十万人,这是自治吗?为什么要由那么少的人口来"自治"那么多的人口?如果实行这样的民族区域自治,那就是极少数人对大多数人的统治。这样的政治制度显然是不可取的。就算是鄂伦春人在当地人口中占大多数,若要使由鄂伦春来自治的话,那也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统治。然而,不论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统治,还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都是违反共和主义与宪政民主的。

最合理的政治制度,是由聚集在一起的各个族群的人共同治理当地的公共事务,而不是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统治,更不能把不同族群的人排斥在当地的公共事务之外。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如果真的落实,必然要产生排他性,并最终酿成悲剧性的冲突。而复合共和和宪政民主的最大优越性之一就是在于它能够把不同种族、文化背景的人包容在一起。民族区域自治是对宪政民主与复合共和的反动。是排他,还是包容?这是衡量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一个根本尺度。而且在不同族群之间实行法权上的差别待遇,违背了普世人权的原则。

自治和共治

我反对民族区域自治,但是,我并不反对自治,而是绝对主张自治,包括汉族在内的各个族群都自治,大家合在一起共治,组成一个复合共和(即联邦)。所以,我反对的不是自治,而是反对基于族群不平等的自治,反对以虚构的民族界限划线的假自治。

我不仅主张取消民族区域自治,我更主张从法律上取消民族的概念。民族的概念不成立,民族区域自治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所以,问题的关键,还不在于是否要保留民族区域自治,而是在于是否要继承斯大林的民族理论。所以,对民族区域自治,要与斯大林的民族理论一起否定。要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可取,必须先证明斯大林的民族学说正当。

也许取消民族与民族区域自治不是能够一蹴而就,但是在取消民族之前,不妨先取消身份证和履历表上的民族身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名存实亡,应代之以全国各地一律实行地方自治,由各地的公民,无论哪个族群,自主且共同管理地方事务。

在一个社会中,如果个人是自主的,地方政府与社会团体是自治的,那么这个社会便是自(主)治(理)的社会。如果有若干个自主治理的自治体联合起来组成并共同治理一个国家,这个国家就是共治的联邦国家,即所谓合众国。

所以,联邦主义的复合共和作为一种政治秩序,可以说就是等于:自主+自治+共治。从复合共和的角度看,复合即是分治,复合共和由分治的成员体组成;共和即共治,复合共和中的所有成员都有权共同参与管理联邦及其相关成员体的事务。在复合共和中,每个公民都可以进行各种纵横交错的结社活动,从而能够更充分、更有效地实行自治。这也是复合共和的一个妙处所在。唯有循着这一思路,中国的族群问题,才有可能得到合理的解决!

民族和族群问题千百年来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也没看到彻底解决的希望。但是二十世纪的欧洲民主宪政和欧共体的出现,让世界上其他地方的被压迫民族看到一线希望。今后世界上具有主体意识的其他民族(主要分布在俄罗斯和中国两个末代殖民国家)最终要走向完全的独立才是世界和平与安宁的基础。同时西方一些列强国家还要放弃歧视其它诸如穆斯林文化等遗传病以后,相信世界会更加美好。世界乃至人类价值的肯定,不久的将来是从中俄两个国家的分裂和再次分裂为代价,别无选择。

2009年8月18日星期二

阿嘉仁波切讲座:谈《菩提道次第广论》


大家都知道今天是佛初转法轮的日子,也就是四月十五了,今天是个非常吉祥的日子,我们有机会坐在一起,谈论《菩提道次第广论》,我觉得非常的殊胜,我们先讲《朗润》(《菩提道次第广论》的藏文音)之前,我讲一下佛三转法轮的情况。

  佛得道之后,原来不想传法,他得道的宝,是什么样的佛道?他说他看到了这个世间的痛苦,也知道怎么去解脱这个痛苦,他懂得了这个道理之后,他说这个很深奥,我不准备传法了,那这样他就准备自己去修,这样四十九天之后,就有人请佛传法,佛就开始初转法轮讲法,第一次他讲的法是“四谛”,苦集灭道,从那以后,在时间上,这里各教派有自己的说法,有的说隔了一年之后,有的说隔了几年之后,第一次传法的地方是“瓦蓝拉西”,“瓦蓝拉西”不知道汉文怎么讲,就是印度的“瓦蓝拉西”(注:汉文译作“鹿野苑”),在这个地方传法,讲的是“苦集灭道”,听法的人是“五比丘”。

  第二次传法是在“灵鹫山”,在这个地方传的是“波罗密多经”,波罗密多经有中的,广的,都在这个不同的时间里讲了,主要意思讲的是空性。

  第三次传法在“样八件”,“样八件”汉语叫什么,我还叫不上,有一个名字我现在想不起来了,在这个地方传的是“三法印”,这就是传法大概的一个结果。

  为什么把佛的传法教“转法轮”呢?就是印度有一种轮子,我想肯定是一种武器,每个国王他有一个轮子,他的这个轮子就是说显示一种权威的,他的这个轮子很大,就是他统治这个地区(大),他的轮子小呢,就是他统治这个地区很小,用这个来打比喻。

  法轮也有特点,跟轮子一样,中间有轴心,有辐条,还有车辋,就是轮子的网,所以它讲的是“八正道”,八正道跟轮子象,八正道里的两个“正见”和“正思维”,是行动,所以跟辐条相似;我这里“八正道”汉语里没有资料,我现在还讲不来。

  八正道是跟“三学”相称的,“三学”里开始有“戒学”,完了以后是“禅定”,还有“智慧”慧学。八正道里的慧学,跟辐条相似;八正道里的“定学”,跟外面的车辋相似,八正道里还有一个是“戒学”。戒学是基础,是中间的轴心,所以,八正道和车轮的样子相似,所以,把它比成是法轮。

  所以说,佛讲法,就叫做“转法轮”。是这个意思。而且佛法的法轮,是最伟大的,国王的法轮,用武力来统治人,佛法用道理来说服人,所以这个法轮是最优秀的法轮。“法”为什么比喻成“法轮”,是这个意思。

  今天,这是一个非常吉祥的日子,很多的朋友提出来,用汉语来讨论《菩提道次第广论》,我感觉这是个非常殊胜的机会,就答应作这事,对我来说,压力也是很大,为什么呢?我的汉语不是正规去学的,我自己从小自学一些,当然也去过学校。(对于)汉语,其他民族讲第二种语言,肯定讲不好,所以,这个“斯”音,我总是发不准,“斯”声发不准,有很多时候,很多字,单独的一个音代表一个字,发不准时,大家都说“究竟说的是哪一个啊?”这肯定是有一些问题。那么,这个我们可以考虑,可以讨论,这也不是大的问题。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这个意思还要学得透彻,所以这个是对我的第二种压力。

  《广论》,我自己在师傅前面学过一次,非常彻底的学过一次;另外,还有一个《广论》的版本,它是用四种解释的,这个我全部读过一遍,读了一遍,是自己读的,读到最后《止观》那块,就比较难理解了,所以我大概读了一下,以后没有深入的了解。这一次,正好我也拜了大家都认识的格西洋文为老师,我们以后有很好的(学习)机会,他是一个活字典,我可以随时请教他了。这样,对我们的学习,是一个很好的讨论机会。这方面压力有是有,但不是很大,主要的问题(学习和讲课)的时间之长,我想要怎么坚持。

  我也想,在国外学习,大家在生活方面有一定的困难,为什么呢?(因为学习)要跟工作联合起来,你有工作,给人家打工,你跑到这里来学习,有时这不太可能,我们想在学的时候,尽量给大家提供方便,大家都很忙,不一定说大家都来这里学,来这里有多少人就算多少人,但是磁带,最后我们尽可能把它作好,把服务工作作好。这样,我要求大家,不能来的时候呢,就在家里,或者什么时候电脑联网时,在网上可以看到,就听听,不要把这一段漏掉,去听一下,有一个连续性,这是我的一个希望啊。

  《菩提道次第广论》里有几个关于法特点,等下就要讲的。《菩提道次第广论》是根据阿底峡大师的《道炬论》著的,等于说是《道炬论》的解释。《道炬论》里提了三个特点,这三个优点,后天就会学到,我今天就不阐述了。《朗润》(藏文音,即《菩提道次第广论》)里头呢,提了四个条件,它的四个特点,(在这里)这些都不提,我今天有三个方面的要求,也等于三个特点吧,我想在这里提一下:

  第一个要求是:中文版是法尊法师翻译的,翻译的非常好,他(翻译时)考虑了很多因素,如果用方言,对一个地区虽然非常有利,但对全部讲汉语的人(却听不懂)。讲汉语的人实际很多,数字是最高的了,即使用汉语,可能仍无法顾及全面。如果说他讲北方话,南方人听不懂,所以他采用了古文,如果学得好古文,什么人都能看得懂,法尊法师用文言文来翻译,可能是这个原因。

  再一个就是尽可能考虑藏文的原文。他用字对字的方法翻译,但这也带来了一个困扰,就是(我)看不懂。所以说在这里,我讲课的第一个特点,就是根据藏文的原本,汉文的本子,咱们大家都读法尊法师的中文版,同时,我用白话来为大家解释一下,这是最大的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书里没有提到,藏文里也没有提到,就是“口传部分”,这个我想也给大家介绍一下。可能拖得时间长一些,另外,我讲的时候,我不想把话题拉得太长太长,因为什么原因呢?话题拖得太长了,我们没有时间解释那么多,另外,我也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去拉出很多书的内容来解释,我们尽可能这里讲什么,我们就讲什么,但是有些口传,我记下来的,我必须要给传,这个可能是话题拉得长一点,这是第二个特点。

  第三个特点《菩提道次第广论》从头到尾,是三个部分,下士道,中士道和上士道。这三个部分里面,又分为很多小的部分,一共可能是四五十个吧。关于怎么去修行这四五十个部分,是很关键的一个问题。我想在这要说一下。

  另外,那天有人也提出来说:在我解释之前,是否用藏文把一天所讲的很快的念一下?我看这个建议很好,藏文里头叫作“陇”,“口传”是有这个传承的。每天我很快的把需要讲的念一下,念完以后,我们就准备解释了。

  大家手头上都有讲义了,开始我想,我(如果)把需要的(解释)都写起来,要花费时间很长,还要改,(速度)也跟不上,我花了几天时间去写,写了半天,那天试验了一下,很快就讲完了,赶不上,我打算今天就是先看一下,看完以后,就不用写了,大家作一些笔记,我写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说我作一下笔记,整理出来,可以作为一个参考的本子,这样,这个本子就对大家学习比较有益。

  我先很快用藏文先念一下。。。。。。

  现在就开始看我们印的(讲义),开始讲。开始的时候,有诗的形式,一句一句的,这个中文怎么讲啊?“颂”,有一些“偈颂”,这个“偈颂”,它是很短暂的,它的内容比较丰富,我想把这部分解释一下。《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一,以后就讲它的内容,我不需要解释了。

  “宗喀巴大师造”,宗喀巴大师法名是“洛桑扎巴”,他是1357年到1419年圆寂,他是安多的恭布(就是塔尔寺)地方的人,是格鲁巴的创始人,这个大家都知道。

  法尊法师是1902年生1980年圆寂,他是哪里人呢?你们知道吗?我都不知道。好像是河北什么地方人吧,他小的时候,好像是三四十年代去西藏,在三大寺的哲蚌寺,好像是哲蚌寺学习藏文,他的藏文名字叫“洛桑琼巴”,他是一个非常有学问的法师,我呢,几乎见到他了,但可惜没有见到,就是1980年他圆寂的时候,我们第一次就(佛教)中断好多年后,开全国的佛教会,他非常高兴,太激动了,得病了,那么这样以后呢,他在医院,正好开会之前,他就圆寂了。所以会上我们还给他作法啊,都还纪念悼念,对我还记忆犹新。所以,这是法尊法师的一些历史。

  (书里)第一段写的是“南无姑如曼殊廓喀耶”,用汉文已经译好了,这里写的是藏文(音),其实这是梵文,但是为什么是藏语的发音呢?我看有道理。

  梵文,经过了两千多年以后啊,在我们的藏文里头,仍然会出现。它是用藏文的字体来代替写,音也是藏文字体,但是意思是梵文的意思了,念出来,讲藏文的人也听不懂是什么意思,但要解释。(讲义)里已经有这个解释了。

  “南无”就是“顶礼”的意思,“姑如”就是上师,讲义翻译写得是“尊重”,“曼殊”就是美妙的意思,“廓卡”就是“音”“声”,最后这个“耶”就是“向”,向“妙音顶礼”。这是一个习惯,我们一般写文章的时候,前面写一句梵文,就是说来源于梵文,是这个意思。

  后面开始的四句“俱胝圆满妙善所生身,成满无边众生希愿语;如实观见无余所知意,于是释迦尊主稽首礼”这是什么意思?是赞叹佛的。佛有身语意三个特点,(先)讲这个特点,再去论谈,再去敬礼,在这里要提的“圆满妙善”,就是圆满的功德,所有全部的功德;“俱胝”是什么意思?这个我还没来得及问,现在可以问。

  我学的中文是在大陆学的,大陆讲语法部分说主语、谓语、宾语;台湾是怎么讲?是主语还是主词?主词、动词、受词。就是这三个结构,藏文里的结构也同样有,但是它的结构不一样,所以(关于句子)结构,我不必要讲那么多的结构,但是稍微提一下,要不然就困扰啊,弄得糊里糊涂的。

  “俱胝”在这里是动词,“圆满妙善”就是说他的功德,佛的功德是怎么组成的呢?是积累了全部的时间去组成的。藏文里头,它是动词,一开始的这两句,“所生身”什么意思啊?就是积累了这些功德以后,结果产生佛的身,也就是说佛用了很长时间去集结的这些圆满的功德,所以产生人身。

  “成满无边众生希愿语”,“成满”是动词,“无边众生”就是说,我们是有情众生,所有的这些众生,那么,众生是多少?无边。就是无尽无穷的众生。

  “众生大家”有个希望,就是“希愿”,就是希望,希望什么呢?就是离苦得乐。不管你是一个动物,不管你是一个人,大家都有这个希望,我们都喜欢乐,不喜欢苦,这一点是大家共同的,但是各自去找离苦得乐的方法不一样,反而我们这些人,都(按照)一个错误的方法去找,往往我需要乐,把自己的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怎么讲呢?比如说,我要乐,比如说,杀一个鸡,杀了鸡后我想吃肉,吃肉的目的是什么呢?我要乐。那么动物在那里痛苦,我没有了解到,不知道,我不知道它有苦啊,所以要通过佛法才知道了。离苦得乐的愿望,人人都有,无边众生都有,但是,怎么去满足?

  只有学了佛法以后才能满足,所以,佛法的特点,就是语的特点,就是“成满”满足这个要求,这个希望。佛法就是讲怎么离苦得乐的这个道理。以后会讲得很多。佛法的中心意思,就是讲菩提道,怎么发菩提心,怎么去利人。

  第三句(如实观见无余所知意)讲的是佛的“意”,也就是佛的理解或了解,佛的了解怎么样?佛的意怎么样?究竟了解得多不多?这里,“如实观见”,“观见”是动词,就是“他能如实的看到”。我们随便一个人,去看一件事物,就能有一个认识,但是我们的认识不是透彻的,举例子,我们看到一个人在笑,我们就下定论他是一个好人,为什么他笑啊?他朝着我笑?那么我看到一个人,他板着脸,他可能不是一个好人,他板着脸,这是我们最基础判断人和物质的一种判断方法。佛不是这样,佛是“如实的观见”,他能如实的知道,不是说一个人一个事物,什么东西都能如实的观见,这是佛的意的特点。

  这里所讲的是“无余所知”,这个“无余所知”不知道你们怎么理解,这个“所知”,藏文里也不是动词,指一个“物质”,藏文里讲得很多,“所知”和“已知”,比如说这个黑板,白板,白板是我们需要了解的东西,那么这就是“所知”了,这是白板,是塑料作的,这是“已知”。所以,“所知”和“已知”是这样一种关系。这个地方的“所知”,“无余所知”就是所有的所知。所有的一切东西,也就是白话说的,世间所有的一切东西,佛来观察的话呢,能如实的观察到,这就是佛意的特点。这是讲佛的身语意的特点。

  最后一句就是敬礼。这里就没有什么多大解释了,这里有个“尊主”,为什么说“释迦尊主”,就是释迦师主里最高的,他因为是王子啊,所以就加了这么一句。加这个意思,也不是说他是佛,我们在“尊主”,不是这个意思,在这里是“释迦尊主里,你是第一个,”为什么这样说呢?人人可以得道,人人可以成佛,释迦族里你是第一个成佛,所以你是释迦族的尊主,是这个意思,所以要敬礼。这里有一些解释,能起到作用的,大家看一下。

  第二段是讲这个佛的弟子,菩萨的。第一句是赞佛的颂,第二句是赞菩萨的颂。
  是无等师最胜子,荷佛一切事业担
  现化游戏无量土,礼阿逸多及妙音

  “是”全部,这几句里头都管用,可以从“无等师”这个地方开始讲。“无等师”是什么意思啊?这个不是上师,可以说是一个宗教领袖。“无等师”不是一般的师,是无以伦比的没办法比的这样一种师傅。

  师傅的“最胜子”的意思,就是师傅最了不起的弟子,是谁呢?指的是最后一句“阿逸多和妙音”两大弟子,就是弥勒菩萨和文殊菩萨这两大弟子。这三句都讲它的特点,它有一个特点是什么呢?是释迦牟尼佛最了不起的弟子,第一句话就是这个意思。

  第二句为什么了不起呢?他能负荷佛的一切重担。佛要作的事,就是普度众生,他们担起这些责任去作,担负佛的一切事业的担子,是这个意思。

  “现化游戏无量土”,“现化”,就是说他能化出各种各样的化身,有时候在人间,有时候在动物间,可能很多的化身都能化出来,是这个意思。

  “游戏”在藏文里是“琼却”,“琼却”就是神通,“神通、游戏”都是一个字,所以这个地方翻译成游戏,也就是神通的意思,就是在某个地方都显神通。一提起神通,我们汉语里头好像有点深不可测,这个神通看怎么解释的问题了。你比如说有一个人,他是很生气,大家去劝一下说一下他也不听,那么,有一个菩萨,比如说他装作一个人的样子,他去给这个人讲道理,唉,他一下想通了,这个也叫做神通。“神通”的意思不是说“一下子变成一个孙悟空”那样的解释,这里神通的意思是:你化现出什么样子的人,也看不出来,显什么神通也不知道,去度这些无量土的众生,“无量土”指大千世界,在各个地方。

  “敬礼阿逸多”汉文里头说的是“弥勒”,弥勒和妙音,这是赞菩萨的一句。

   如极无量圣者教,造释密意瞻部严 名称遍扬于三地,我礼龙猛无著足

  再往下,是赞“龙猛”菩萨和“无著”菩萨的,“龙猛”菩萨有的书翻译成“龙树”菩萨。

  为什么要赞这两个呢?因为他们两个人是两个传承的创始人,传承总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祖,为什么说他们两个传承呢?他们两人把两种不同的见解都解释出来了。解释的根源是从弥勒和文殊那里出来的,他们的时间隔得很远,龙树菩萨是佛圆寂以后四百多年诞生的,无著菩萨更长了,佛圆寂后大概九百多年后才诞生的,所以呢,他们这两个人,一个是大乘中观论的创始人,一个是唯识论的创始人。

  这以后呢,有很多其他的传承,对此有怀疑,到底是不是佛教?佛诞生的时候,你们还没有,最后你们一下子出来,编了很多的书,说你们是大乘,你们是唯识论,这个到底是不是佛教?有怀疑。

  关于这点,我刚才提了一下,佛三转法轮时候,都讲了这些道理,但是根据当时的要求和大家的因缘,没有详细解释。听格西温得华说,当时佛诞生时,已经有大乘了。但大乘不是那么太发达,比较弱一些。后来到了龙树菩萨和无著菩萨的时候,弘扬光大了,所以这时就解释得更清楚了,大家学习得更透彻了,可能是因缘到时候了吧。所以这时一个原因。

  这几句里,就是赞他们两位话,“如极难量圣者教”,这个“教”,藏文里就是“经和书”这类的词,讲的是什么?就是“波罗密多”。这个“波罗密多”非常难于去理解,这里讲非常殊胜的“波罗密多”,藏文里因为能把这个词缩写,汉文里没办法缩写,只能这样写,要不然拉得很长,就不是“颂”了,那么,非常难懂的非常殊胜的“波罗密多”的意思,就是他们“能造”而且能解释它的密意,所以在“瞻部洲”,他成为一庄严,是这个意思。“瞻部洲”就是咱们的这个世界,在咱们这个地球上,他们两个非常出名,为什么出名呢?你们两个人就能把“波罗密多”的深意解释,而且还能著书,是这个意思。

  “名称遍扬于三地”就是“大千世界”的意思,我敬礼龙猛菩萨和无著菩萨,汉文里头为什么说无著菩萨,我不懂,很早以前就翻译成无著菩萨了是吗?但藏文里是“措灭”,汉文的“无著”是什么意思?是没有执著的意思,藏文里说比如你要走,前面有个坦克你走不了,没有主张了,就是“托华每把”(藏音),就是这个意思,这个就是“无著”,所以,这个地方是赞这两位的。

尊者达赖喇嘛接受BBC中文网专访


时间:2009年8月6日
地点:瑞士日内瓦洲际酒店
记者:陈时荣,BBC中国事务编辑(以下简称'记者')
受访者:西藏精神领袖第14世达赖喇嘛(以下简称'达赖')

记者:今年是西藏起义50周年,但最近世界关注的热点是另外一个地方--中国新疆。骚乱已经导致190多人死亡,1600多人受伤。那么您对新疆(发生的暴力)事件究竟怎么看?

达赖:事件令人非常痛心,很多汉族兄弟姐妹也遭了殃。我认为,首先任何暴力都是错误的;其次这种骚乱也无助于解决问题。

记者:您的意思是您谴责新疆的暴力?

达赖:是的,我完全不同意(暴力)。人们经常使用"谴责"这个词。去年新华社一名记者问我为什么没有谴责西藏示威的藏人。我告诉他说我坚信非暴力。"谴责"这个词以我的理解来说太严厉了,也代表着一种负面的态度。因此我尽量避免使用这个词。所以,我要说"完全不同意"他们的暴力行为。

记者:您指的是双方,参加骚乱的维吾尔人和当地汉人及警察?

达赖:当然。在事关人命的问题上,任何人都是一样的 ,不分种族和宗教信仰。

记者:但说到种族、民族和宗教的不同,您认为新疆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和西藏问题的性质类似吗?

达赖:是的,有相似之处。这方面我们还需要研究,通过全面客观的研究才能了解真实的情况。国际社会注意到,在这类问题上,集权体制往往只是提供一面之词。所以如果只有政府一方派人去调查,得出的结论就可能不是客观真实的。不管怎么说,我认为这件事清楚表明(中国)近六十年来的民族政策是个失败。中国是这样,当年的苏联也是一样。

尽管列宁强调对少数民族、其他民族正确态度的重要性,甚至苏联宪法还提到,他们有独立的权利。但实际上(我们看到的是)太多的中央集权,中国也是同样的问题。

记者:但身为(中共)政治局委员的汪洋清楚地说过,中国的民族政策需要反思,这显示中共领导层的部分人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您同意吗?

达赖:是的,这很好。你知道,我觉得我对中共适应新形势的能力还是乐观的。我是说,回顾过去60年的历史--毛泽东时代、邓小平时代、江泽民时代还有当今的胡锦涛时代,在这四个时代里,他们的思维或政策也在不断改变。

毛时代强调纯意识形态的重要性;邓小平时代不再关心意识形态,重视的是钱,是经济。这又形成了一个新的现实;根据这一新的现实,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又提出了三个代表的新理论,结果造成贫富差距和其他一些不平等;因此胡锦涛现在强调和谐的重要性。这些我想都是很现实的做法,根据新的形势,他们相应采取不同的政策。

记者:您似乎认同中国领导人在适应新形势方面的作为,这包括对他们在西藏自治区的所作所为吧?

达赖:(笑)西藏自治区,还有新疆!(他们)可没有那种现实的做法。有的是担心和不信任。因此他们在考虑不同民族和自治区(情况)的时候,总是仅从一个角度想问题--如何保持、控制,只有这个角度。他们不在乎当地人的感受。

记者:但从中国政府的角度看,他们说不发展经济,就根本谈不上改善人们的生活。换句话说,中国政府关于西藏和新疆政策的说法是经济优先。

达赖:(笑)在我看来,我当然完全同意发展经济的重要性。但 ... 人类不同于动物。对动物,给它们吃的、棚子,没人干扰它们就行了。但我们是人,经济上可能贫穷,但精神上要幸福自由。如果你给人两种选择:一组呢给他们衣、食、住房等等一切,但没有自由;另一组这些(物质)方面的东西并不充分,但有完全的自由,我想,很可能受过比较好教育的人会选择后者。

记者:您是说人们、或者说西藏人宁愿选择相对的贫穷而不是更富裕?

达赖:不是,我是说条件相对贫穷但是有充分的自由。很多藏人,如果从经济的角度考虑,如果他们找机会在西藏工作的话,他们的物质条件会比留在难民社区好得多,但是相当多的藏人宁肯选择难民区,因为那里有自由。

记者:但是学校、医院、公路和铁路呢?人们需要这些东西。西藏人如果看着中国发达地区说,'看啊,上海和沿海城市人们自己有汽车,有现代化的卫生设施,但我们这儿什么都没有,'他们反过来会觉得不公平。

达赖:江泽民当国家主席的时候,中央政府宣布建设青藏铁路,我表示了欢迎。我确实觉得那是经济发展的一部分,非常欢迎。那时一些西藏人和印度朋友(对青藏铁路)有非常负面的看法。我们不寻求独立、坚决主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框架内解决西藏问题,其根本原因就是考虑经济利益。西藏是落后的,物质上非常落后。因此,我们也希望更多的物质方面发展。就物质发展而言,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我们可以得到更大的好处。但前提是我们需要自由--宗教信仰和从事宗教活动的自由以及言论自由。

记者:这正是我想问的下一个问题。就我所知,2002年以来你们和北京政府之间已经(为此)进行了八、九轮的谈判,但对话似乎陷入了僵局,症结在哪里?

达赖:我想基本上就像我前面说过的,是怀疑和不信任。他们总是从一个角度看问题,考虑如何控制和维护他们的权力。他们不在乎环境、教育、宗教自由这些东西。因此我们寻求的是对双方都有利、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但他们那方不在乎我们的基本权利。主要的是缺乏信任。

我记得2006年2月(第五次)谈判中,中国官员已经承认说,现在很清楚达赖一方并不寻求独立。但此后不久,到了2006年四、五月间,他们却又开始激烈谴责我是分裂分子。你瞧,这意味着他们实际已有某种既定的计划、既定政策。

记者:他们研究了您在美国国会和欧洲其他地方的讲话。他们从您的"真正自治"的提议中列出了五条,但他们说那是不可能接受的。有什么能共同接受的中间地带吗?

达赖:我在美国国会的讲话提到了五点建议,后来在斯特拉斯堡(欧洲议会)又提了一个建议。从时机上说,(西藏流亡政府)和中国中央政府之间自1979年开始一直到90年代初都有直接的接触。这种直接的接触在90年代初中断。因为从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胡耀邦的倒台,他们的态度变得强硬,他们(对西藏问题)的整个思路变得强硬。在这期间,我作出呼吁,提出了这些建议。从一开始我就清楚表明,军事和外交事务归中央政府管,但其它事务应当交给西藏人自己管理。这些是(建议的)基本要素。后来我还提出了一个想法,那就是西藏最终要成为"和平区"。

记者:这些恰恰是中央政府无法接受的。

达赖:2002年开始具有实质内容的谈判时,我们的基本点还是我前面提到的'在宪法框架内、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直到今天我们仍完全坚持这些原则。遗憾的是,中国方面总是挑消极的一面,忽视积极的一面。这是个错误,这不是科学、客观地看待问题的方法。

记者:在这种情况下,您和北京还有联系吗?

达赖:没有。

记者:所以没有重开谈判的希望了?

达赖:我们纯粹在等。我们所有的要求都写入了备忘录,交给了他们。但他们立即的反应是,不是逐条辩驳,而是把整个备忘录说成是变相的独立要求,彻底回绝。

记者:但北京政府说谈判的大门一直是敞开的,而您说您在等对方发出信号。

达赖:是的,给我们发讯息嘛。我们做好了准备,随时派人去。

记者:您是否注意到中国中央电视台上周在国内播出了纪录片《西藏一年》,就是BBC英国广播公司的那个纪录片?您是否把播出这个片子看作一个积极信号?

达赖:我们有人类语言,我想最好是发出讯息、发封信,而不是零星地发某种(间接)信号。

还有一点,中国政府认为我们(西藏)问题是内部事务,我们也如此。你看,1965年之前我们一直希望通过联合国解决,联合国有关西藏问题的最后一个决议是1965年通过的。从那以后,我们选择(与中国对话)--即便在中国陷入"文革"的时候,我们仍觉得通过联合国也许并不现实,最好是直接沟通。那个时候我们已经决定要走"中间道路",("中间道路"的设想)最终在1974年确定。直到1978年底以前,我们没有收到(中央政府)任何信号。然后中央政府,主要是邓小平,通过在香港的中共官员向我大哥转达了口信,我们立刻做出了回应。

记者:所以说,您在等待(北京的)讯号。作为第十四世达赖喇嘛您在走"中间道路"。但时间不等人,您是否担心事情的进展没有您希望的那么快?换句话说,您是否有一种紧迫感要和北京达成协议?

达赖:就西藏内局势而言,确实有一种紧迫感。西藏真是持续存在威胁、长期恐惧,一种暴政,非常严重。这确实让我觉得产生一种紧迫感。

但是就我个人而言,过去五十年中,我这个常被说成是无家可归者找到了一个快乐的新家。我的生命在衰老,但西藏问题是一个古老民族以及他们的权利的问题,与我个人的生命没有任何关系。如果不久我死了,很快就死了,我不会感到担心,因为具有至少两千多年历史的西藏精神还在。未来,西藏精神将继续存在下去。

记者:但您也是现实的。您看到年轻一代藏人可能不那么有耐心,他们可能不再坚持"中间道路"。

达赖:是啊,不管是藏区内还是藏区外,藏人的失望沮丧情绪越来越明显。这让我有时有些担忧。几年前,大概是六、七年前,我遇到政府部门的一个藏族党员干部,他告诉我说他四十多岁。他谈到六十、七十、八十岁的那一代人,因为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他们觉得现在的情况还可以。但三、四十岁以下的年轻一代就觉得局面太遭了,太多的抵触。但他说,只要达赖喇嘛在,他们就不得不遵从达赖喇嘛的愿望和教导,坚持非暴力。达赖喇嘛一去,那么'我们(年轻人)就该自作主张'了。我得到的是那种表达,这是相当严重的。

(打断记者的插问)如果出现了暴力,西藏人会受苦,中国政府会觉得十分没面子,对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好处。

记者:您说西藏问题不容易解决,您的意思是不是在近期看不到解决办法?

达赖:听着。我的回答是,如果从西藏内部看,几乎没有什么希望。但由于西藏问题的产生不是因为内战或者西藏人内部的什么问题,而是所谓的解放军来了,用武力控制了一切(笑),这才是问题的根源。因此,西藏问题与中国大陆本身的局势相关。所以,如果从更宏观的角度看,我刚才提到了中国四代领导人的变化,我认为今天的中国与三、四十年前相比已经大不一样了,人们有更多的机会了解真实情况。

记者:这也包括藏族人吗?

达赖:我指的主要是汉族兄弟姐妹。因此当我从更广、更全面的视角来看这个问题的时候,我非常乐观,觉得有希望。

记者:我们就以这乐观的音符结束访谈吧。谢谢您接受专访。

达赖:谢谢你。

http://news.bbc.co.uk/chinese/simp/hi/newsid_8190000/newsid_8193700/8193797.stm

2009年8月17日星期一

尊者达赖喇嘛与网友对话-BBC


地点:瑞士日内瓦洲际酒店

日期:2009年8月6日

第一个问题来自日本大阪的读者。有很多人想给达赖喇嘛个人发电子邮件,所以他想知道您有电子邮件地址吗?

达赖喇嘛: 有,我在达兰萨拉的办公室就有电子邮件地址,而且我们已经收到了一些来自中国的邮件。永远欢迎。

问:您也像一般人一样上网吗?

达赖喇嘛:是的,没问题,没有限制。

问:您有Facebook户头吗?

达赖喇嘛:没有,我不懂怎么摆弄这些东西。

问: 中国河南省有个很大的少林寺,以其武功-中国功夫闻名。很多人不喜欢他们经管寺院的方式,太商业化了。住持方丈释永信身穿非常昂贵的袈裟,开豪华车。他有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所以他把寺院像生意一样经营。许多中国网友很想知道中国内地佛教这种做法有何看法?

达赖喇嘛:作为佛祖的信徒,我们必须严格遵循他的教导,僧侣的持行之一就是过简朴的生活,这很重要。

问:另一个问题与信仰有关。中国有个法轮功,是被官方禁止的。一些网友想知道您是否了解法轮功的领袖所宣传的东西,您对法轮功的态度如何,因为法轮功的精神领袖说,他自己比佛祖、安拉和耶稣基督加起来还要伟大。您对此有何想法?

达赖喇嘛:(笑)我和他没有接触,但是通过朋友们我也听说了那些说法。我是佛教徒,所以我看没人能比得上佛祖,包括耶稣基督和穆罕默德,当然他们也是伟大的精神领袖。不过,从一个佛教徒的观点来看,人人也都有权朝着佛祖的方面修行。

问:有很多中文网友希望看到您重返中国,因为他们把西藏也称作中国的一部分。来自北京和山西的网友的问题是:您相信藏族人和中国人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包括蒙族和维族等的'中华民族'吗?

达赖喇嘛:我一直觉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我很喜欢'共和国'这个词,那么'共和国'团结起来,就不再是个过去历史、或者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问题,而是为了共同的利益,一起合作,保持在一起。这正是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本意。因此我总是羡慕欧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但为了共同的利益携手合作。那么,特别因为我是佛教徒,我通常说我自己就是一个普通僧人,佛祖的一朵小花。在宗教的范畴内,人没有什么种族、民族之分,不管你是汉人、藏人、印度人还是欧洲人,都没有区别。因此我也一直祈祷希望有一天能为汉人,特别是汉族的佛教徒,尽我的一点儿绵薄之力。

问:下个问题来自四川和德国的网友。他们想问:现在中国的民族政策受到藏人、蒙族人和维族人的强烈批评,那么,如果中国结束目前的民族政策,开始采用美国式的大熔炉同化政策,您认为那是可取的吗?

达赖喇嘛:我想有一点是肯定的,过去六十年的民族政策是失败的,中国是这样,前苏联也是这样。这非常显而易见。所以我们需要研究,彻底、客观的研究工作,这非常必要。但至于说哪种制度更好,我不知道。我认为,关心这个问题的人,特别是学者,应当做更多的研究工作,我觉得那是非常必要的。

问:还有一个问题与大藏区的分界有关。我们都知道沿着中国内陆的分界可能包括四川和其他省份内的藏人区,这是相当清楚的。但大藏区与印度接壤的边界又如何呢?目前的领土纠纷又如何呢?这些领土是包括在大藏区内还是印度的一部分呢?

达赖喇嘛:为什么我们有勇气向中国政府要求所有藏人都要有同样的权利?首先因为我们不寻求分裂,同时在中国宪法里也已经承认西藏是一种少数民族地区,因此有自治区、自治州或者自治县等。这些地区都是在宪法中承认为藏族地区的,因此产生了人们关心的一些问题,例如藏族问题、保护他们的文化、语言、精神信仰同等权利等。因此,我们有道义上的责任为这些藏人说话。或许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一些朋友,包括在西方的朋友,提到"大西藏"的概念,但我们从未用这个名词,我们只是说宪法承认的藏族地区应当享有同等权利。仅此而已。我们有勇气要中国政府把我们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看待,我们不是印度公民(笑)。而这个地区过去几个世纪以来边界已经或多或少成了国际边界。

问:这样就更像在说,中国政府所指称被印度占领的藏区应该仍归印度那边而不是在大藏区这边?

达赖喇嘛:主要的(争议)地区阿鲁纳恰尔邦确实有点儿复杂。在1914年西姆拉条约谈判中,西藏、中国和英国的三方代表商谈边界和西藏的权利问题,那时划了麦克马洪线,中国代表拒绝接受,后来西藏代表和英-印代表确定了边界。从我个人来说,作为第十四世达赖喇嘛,我必须尊重十三世达赖喇嘛那样的决定,所以尽管历史上有不同的归属,1914年后,这些地区就属于印度了。西藏和中国之间也有类似的复杂情况,1951年签署了十七条协议,现在回头看也有很多复杂之处(笑) "西藏"这个词指的是西藏自治区,那么"大西藏"这个词听起来奇怪,而民族地方、"藏区",宪法是明确提出的。

问:流亡藏人方面抱怨中国政府正在采取拖延策略,在谈判上缺乏诚意。一些网友提问说,如果您说"我们就集中谈(目前范围的)西藏自治区"来考验中国政府,不理会其他藏区,只是谈西藏,中国政府很可能还是说不。这样做,你才能考验到中国政府的诚意。您愿意这样做吗?(问题来源:伦敦 Jan)

达赖喇嘛:这是个主意,但西藏问题实际上是人民的问题。同时我也非常主张民主,我们(流亡政府)从2001以来就民主选举政治领导人,所以从那时起,长达四个世纪的达赖喇嘛同时担任政治和精神领袖的统治局面已经结束了。因此,就像去年那次危机后,加上中国政府未能作出回应,那么我们举行了公众参与的(特别)大会。由他们决定。将来,类似的问题要征求民众的意见。这已经不在我的权限、我的统治范围之内了。

http://news.bbc.co.uk/chinese/simp/hi/newsid_8190000/newsid_8193100/8193163.stm

2009年8月13日星期四

专访蒙古族活佛阿嘉活佛:“我有义务澄清事实,促使汉、藏两族和解。”

朱瑞

阿嘉活佛简介:两岁时,经十世班禅喇嘛认定为第八世阿嘉呼图克图的转世灵童,并于青海塔尔寺举行坐床典礼,成为第九世阿嘉呼图克图。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阿嘉活佛得到平反并担任塔尔寺主持、中国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全国青联副主席、青海省政协副主席、青海省佛教协会会长等职。1998年阿嘉活佛抛弃所有的光环和荣华,来到美洲大陆。现为美国印第安纳州佛教文化中心负责人。

时间:2008年8月29日
地点:加拿大加卡加里-美国印第安纳,电话专访

朱瑞:1998年您离开中国时,是直接到了印度还是美国?

阿嘉活佛:既不是印度也不是美国,是中美洲的危地马拉。

朱瑞:为什么您一定要和尊者达赖喇嘛取得联系?

阿嘉活佛:因为认定班禅喇嘛灵童的事不能如佛法的愿,所以我的心里很不舒服, 政治需求压制了我的宗教信仰,我别无选择,只得流亡。同时,我也有义务向法王达赖喇嘛说明这件事。虽然中国政府批判了他那么多年,可是,我的信仰是不会变的。

朱瑞:当您在中国担任很多职务,靠拢共产党的时候,仍然信仰尊者达赖喇嘛吗?

阿嘉活佛:信任和信仰是两回事。我对中国政府开始是信任。信任,需要通过具体事物来检验。信仰,是佛教修行的基础,是永不会变化的。

朱瑞:您在中共的统治下生活了几十年,现在,又熟悉尊者达赖喇嘛流亡政府的情况,二者之间有哪些不同?

阿嘉活佛:我出生时,中国已经解放,我的家乡也包括在其中了。所以说我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首先我经历了毛泽东时代。这是一个革命和专治的时代,是压迫和被压迫的时代。而后是邓小平时代。尽管还是沿用社会主义的名字,可是,已经资本主义化了。应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时代。也是平反的时代,大家都有了一次深呼吸的机会。后来,是江胡时代。应该是邓小平时代的继续,也应该是一个发挥作用的时代,可是,我感受不深。和毛泽东相比,邓小平和江泽民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就我个人来说,他们的一些作法,我不能接受,比如十世班禅转世灵童的认定等,所以,我选择了离开。可是,有些人认为我是背叛,这是对我的不理解。

1958 年,我刚刚八岁,在宗教改革中,作为一个被打压的对象,全部家产被没收,我周围的人们遭到逮捕。如我的经师,他是一个纯粹的修行人,当时被抓进了监狱,还有我的舅舅,是十师班禅喇嘛的经师,也被逮捕,我父亲甚至死于狱中。他不是什么出名的人,只不过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牧民而已。就这样,仅仅在我身边就抓了二十多位。当然,我是一个出家人,不会有仇恨。不过,从此,我也就没有了对中国政府的任信。到了邓小平和江泽民时代,看上去好一些,我就在这个时期,修复了塔尔寺,为了培养寺院接班人,还积极地参与建立佛教学院的工作,甚至把我自己的住地,也改成了学校。在民间,办了红十字会,参与了扶贫赈灾;还为一些民间学校和诊所,筹集了资金,做了我力所能及的事。这不是说我对某些领导人信任,这是修行 。

这三个时代比较而言,毛泽东时代最具有破坏性,不过,政府里的腐败现象不多。当然,文化大革命时期是另外一回事了。邓小平和江泽民时代,不那么看重阶级,这是好的一面;不足的是,在这个时期,虽然他们走的是资本主义的路,却没有资本主义社会里完善的法律,仅仅用政策约束人们,而政策是随时可以制定的。也就是说,领导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为了个人的私益,什么都不管了,连最基本的信念都没有了。

流亡政府这边,从前存在的问题是公共设施和福利不那么完备,尤其在医疗和教育等方面。正因为如此,达赖喇嘛鼓励多投资到教育和医疗上。

朱瑞:是的,上个月在美国的维斯康辛州,我就听到尊者达赖喇嘛说,他不赞成把讲座的收入,花费在更多的建筑和雕塑个人的纪念像上,鼓励用于教育和医疗。

阿嘉活佛:从六十年代起,流亡政府开始建立一些学校。同时,政府的内部,也进行了改革。如同佛教发源于印度,却发展、储存于西藏、蒙古和汉地。噶厦政府始建于古老的西藏高原,却在流亡中得到了完善和壮大。噶厦政府的早期管理是皇家的世袭制,而现在,每个部门的管理人员,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并且轮换,跟国际的管理体制接轨。
也就是说,民主制,已在流亡政府里成功地建立起来了。同时,流亡政府还在世界各地设有办公机构,由从前的封闭状态,到向世界敞开胸怀,很成功地让世人受益于西藏的文化,尤其是西藏的佛教,这是59年以前不能相比的。

流亡政府的一个弱点是对西藏境内了解得不够深入,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政府不可能让流亡政府的人真正进入西藏。

我个人的感受是,在中国政府的集权下,不仅说话和做事自己说了不算,连灵童转世也受到约束。举个例子,在中国时,每次开会之前我的发言稿,都要经过层层检查。后来我就说,何必呢,不如你们写,我念就是了。流亡政府这边,有时我也要发言,但是没有人限制内容,他们说,你想说什么是你自己的事,都在你的心里。当然,他们也约束我,那是在时间上,超时的话,会提醒我。另外,我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参加佛事活动,讲授佛学,在佛法方面不管内容还是时间,都由我自己决定。

朱瑞:流亡政府已同中国政府进行了多次会谈,但始终没有结果,尤其是第七次会谈,让尊者达赖喇嘛非常失望,请您分析一下为什么?

阿嘉活佛:毛泽东主张平和解放西藏,与噶厦政府签订了《十七条协议》,就说明毛承认西藏政府是独立的。比较而言,没有主张和平解放的地方,就是指用武力解放。为什么要和平解放西藏呢?显然,就是承认西藏和中国之间如同甲方和乙方。如果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就没有必要签订那个协议。解放陕西、山西、河南、河北等地都没有签订协议。事实上,这就是早期的一国两制。甚至包括法王达赖喇嘛的出走,毛泽东的说法是劫持,意思是你回来就行了,或者说,还希望达赖喇嘛回来。在西藏,人们尊奉达赖喇嘛为太阳,班禅喇嘛为月亮。阿沛•阿旺晋美的那个位置,事实上,就是给达赖喇嘛的。也就是说先让阿沛当灯炮,不是当星星、月亮,都不是,仅仅是一个灯炮,当太阳来的时候,那个灯泡就可以关掉了。

在邓小平时代,提出了只要不谈西藏独立什么都可以解决,就和流亡政府开始了接触。这并不是说西藏很重要。因为台湾问题没有解决,香港回归问题也没有即成事实,因此,和达赖喇嘛展开接触,是想给台湾和香港看,想让达赖喇嘛做个榜样。但是,中共错误地估计了西藏的形势。具体地说,五十年代,人们(包括藏人)对中共的信任程度很高。后来,通过大跃进、民主改革,到文化大革命,人民的态度有了一个根本的改变。但是,中共依然固守从前的概念,认为达赖喇嘛在西藏已被批倒,即使回来的话,也要被群众撕碎,我是说被群众所不容。他只有感激中国。可是,当法王达赖喇嘛的代表到达藏地的时候,一个震惊中外的事发生了。的确,人们都来了,甚至从很远的地方,拥挤在一起,但不是要撕碎他们,而是表达一种深厚的思念,诉说他们的委屈和痛苦。从
此,会谈就中断了,也没有什么理由。

江泽民时代,又有些不一样。他不是打江山的元老,只想把十二年的位置坐好,没有拍板定案的魄力。他的既定方针就是回避一切不安定的因素。而跟达赖喇嘛谈判,被认为可能导致不安定,所以,就不谈。有个关于三条鱼的比喻:对中国政府来说,台湾是一条在海里的鱼,不知道能不能抓住,尽管国民党是共产党的最大敌人,当年拿起枪也主要是对准国民党。现在,台湾在海里,能摸一下就不错了。比如,奥运会期间,中国政府遵照台湾的要求,把“中国台北”,乖乖地换了“中华台北”,也没有争。再说香港,是一条放进了鱼缸里的鱼,是专门摆着给人看的。西藏呢,是一条做好的鱼,已经放到了饭桌上,什么时候想吃就可以吃了。从根本上说,中国政府是不想和达赖喇嘛谈的。

但是,从胡锦涛有了一些权力开始,又恢复了和流亡政府的会谈。也许他想做几个形象工程吧?比如,江泽民时代完成了香港回归(尽管是邓小平的功劳),邓小平的南方讲话刚刚落实,经济有了一些发展。胡也想青史留名。除了举办奥运会,他恢复了会谈。
但是,不是真的谈,他不仅想给台湾看,还想给别的国家看。比如,想出国访问的时候,就开始谈了,访问完了,就不谈了。三月抗暴,奥运之前,又开始谈了……所以原则问题始终没有谈。不过,听说从2002年到今年三月之前,会谈的待遇不错,坐在桌子的两边,材料齐全,两方面都交换意见。我是说,对话也公平。可是,今年的五月和七月会谈有了很大的变化。代表说,这是一次最艰难的谈判。

朱瑞:您认为继续和中共会谈还有意义吗?

阿嘉活佛:我个人认为谈就比不谈好。也许不是百分之百不会有结果。不过,和中国政府接触,不能理想化。还是那句话,接触就比不接触强,中美关系也不是一个乒乓球打出来的。

朱瑞:中共方面有一些评论说尊者达赖喇嘛的胃口大,甚至想要中国四分之一的地盘。您怎么看这个问题,也就是“大西藏”问题?

阿嘉活佛:举个例子,这里有两个人,一个是汉人,一个是藏人,他们同样说“独立”这个词,汉人说出来可能没有事,而藏人说,就敏感了,也许被抓起来,甚至要坐牢。“大西藏”其实就是青藏、康藏和西藏,是指青海的六个藏族自治州、甘肃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四川的两个藏族自治州和云南的迪庆藏族自治州,这十个藏族州加上西藏自治区就是中国政府法定的十一个藏族聚集地,就是历史上藏人说的安多、卫藏和康,也就是所谓的“大西藏”。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明文规定:“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保障各民族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这和法王达赖喇嘛的说法一点不矛盾。中国政府提了五十年,人们感觉很正常,
可达赖喇嘛一提,就成了分裂。但法王的意思是,要真正地实现自治,真正地保护和发扬藏族文化和藏传佛教,不是仅仅在口头上说说,摆个花架子。可是法王的一片好意,却被说成了要把中国四分之一的土地划出去的“分裂 ”行为。不可否认,有的人是真的误解了法王的话,不过,也许有的人理解得很清楚,却偏要那么说,让藏人自己陷入矛盾之中,也有意挑起中国人过分的民族主义情绪。

朱瑞:您怎么看刚刚结束的北京奥运?现在,中国境内出现了两种声音,有人说,奥运会显示了中国的强大,21世纪将是中国和中国人的;也有人说,奥运会恰恰暴露了中国政府的假、大、空,也就是说,独裁的腐败和丑陋差不多到了尽头。

阿嘉活佛:能够得到承办奥运会的机会,说明中国已经进步了,有了大国的气派。贵宾之多,规格之高,还有技术处理上的很多优点,以及运动员的金牌之多,加在一起,差不多完成了无与伦比的要求。但是,这个奥运会并没有像中国政府自己希望的那样完美,成绩中夹杂着很多缺点。和以往的奥运会比,也是问题最多的一次。比如奥运之前,许诺媒体开放,可还是没有开放;许诺人权改善,却变本加厉。并且在奥运期间,出现了许多造假现象,为奥运会抹上了污点。这也说明中国还没有完全进步的一面。再说,中国政府孤注一掷地把所有的力量都用在了奥运会上,而奥运会仅仅十六天,奥运以后呢?很难估量,经济形式的压力,社会问题的突现,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中国,平民百姓的平均收入还很低,如果把花在奥运会上的三、四百亿美金中的一半拿出来为百
姓改善生活,缓解环境污染,我看更实际。

朱瑞:目前,在西藏,尤其在拉萨,军队、警察、便衣、摄像镜头,随处可见,有人说,是59年、69年和89年之后最恐惧的时候,尤其正在投入实施的“天网”工程,不仅对藏人也是对汉人进行严密监视的一种手段,您觉得这种情况会长久吗?

阿嘉活佛:根据中国政府以往的行为看,也许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但是,有些事情我们意想不到。比如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就没有想到以后会对它彻底否定,人们天天批判的“刘邓”转眼就成了“总设计师”。有希望的八十年代由于出现了六四学潮和拉萨的示威,政策急剧变化,中国的政治反而倒退了许多。目前,虽然中国的经济发展了,但是,政治仍然在倒退。不过,21世纪,全世界都在走向民主和和平,有些事情,越是控制越适得其反。再说,中国终究要跟世界接轨,从理念上讲,应该缓解。有时候,也许会因地区而宜。西藏自治区的形势可能会很严峻,因为西藏的头目非常“左”,并且得到中央政府的支持。而内地就不一样,如贵州的瓮安,尽管其事件在本质上和西藏的三月抗暴是同样的,可是,处理的结果就不一样。在瓮安,有一个巧妙的道歉,比如几个县领导被撤职。

朱瑞:西藏三月抗暴以后,您出席了一些政治会议,同时也接受了一些记者的采访,听说,有人指责您是一个政治阿嘉活佛。您怎样理解这种指责,或者请说一说您每天的日程?

阿嘉活佛:在过去的十年中,我很少接受采访,也很少参加佛教以外的任何会议。直到今年三月,我不能不参加一些会议和接受一些采访,因为某些媒体将藏、汉两个民族仇恨化,而且妖魔化达赖喇嘛等等,这也许能解救中国政府的燃眉之急,可从长远来看,无疑是在播撒危险的种子。我认为我有义务澄清事实,促使汉、藏两族和解。如果这也算政治活动的话,修行也就被误解为政治了。可是,在大陆时,每年我倒要参加不少会议,政府要我们参政议政,调研视察、跑关系、争项目等等,简直无空修行。在这边,就是我想去参加那样的一些活动,也没有机会。那时,倒没听说有人指责我是一个政治阿嘉活佛。

一般来说,我每天早晨五点半起床,打坐念经,为藏、汉两族和众生祈福,希望大家都能好好地按照自己的愿望生活。其他时间,我要做一些管理工作,还有寺院的维修、学习,以及访客等。

朱瑞:谢谢仁波切。与您谈话,受益匪浅。在中国的时候,常看到您和那些政治领导人一同出现,还听说您很富有,想要什么中国政府就给您什么。那时,我的确认为您是一个政治阿嘉活佛。不过,1998年那一年,我清晰地看到,您为了唯一想要而中国政府永远不会给您的宗教和信仰,放弃了光彩夺目的物质利益,秘密地来到可以潜心修行的北美大陆。从那时起,我对您产生了无限的敬意。尤其是今年三月以后,您以宽阔的胸怀,理性地分析了解决西藏问题的前景,提出了一些中国政府应该珍视的客观意见。这恰恰说明您是一个如法的僧人,真正的阿嘉活佛。您的心,装的是汉藏两族以及所有生命的福祉。

谁迫使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蒙古族阿嘉活佛出走


强制僧人们指责达赖喇嘛,使他们内心分裂——因为根据佛教教义,攻击宗教领袖是莫大的罪过,如果遵行官方的指示,则不可能成为虔诚信徒;如果违抗,则不可能过关;要想滑过去,避免直接与达赖喇嘛对立,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当阿嘉仁波切(Arjia Rinpoche,“仁波切”即“活佛”之意)平生第一次签署一份谴责达赖喇嘛的文件时,他47岁,是藏传佛教六大寺庙之一、位于青海的塔尔寺的寺主。


阿嘉活佛

  塔尔寺寺主在全民信教的藏民中,一向享有崇高地位。藏传佛教的格鲁派俗称“黄教”,达赖与班禅即为格鲁派两大宗教领袖;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就是塔尔寺。而阿嘉活佛,在藏传佛教中就是宗喀巴的生父鲁本格转世。 

这一代阿嘉活佛,原名叫阿嘉.洛桑旦增久麦嘉措,他是蒙古族,很小就被认定为塔尔寺第二十世堪布(堪布即“法师”)转世灵童,被带到寺院,开始为成为藏传佛教领袖而接受教育。他于1998年底流亡美国,颇让人们吃惊,因为在当时许多人眼里,他不仅在宗教上有崇高地位,而且在政治上也深受当局青睐,是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青海省佛教协会主席,发表过许多维护官方口径的言论。

“认识中国历史”“抵制分裂分子”

《华盛顿邮报》日前以专文介绍了阿嘉仁波切所讲述的中国政府在藏区寺院大力推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经过,以及这些接受“教育”的僧侣如何看待此教育。根据时间先后来看,这次“爱国主义教育”之后一年,阿嘉仁波切就出走美国了。

  报导写道,1997年,约50位中共官员前往当阿嘉仁波切的寺庙,实施“爱国教育”,为期45天,内容主要是“认识中国历史”。这些中共官员还要求所有僧侣签署一份文件,认可中国在西藏的统治,并抵制“分裂分子”达赖喇嘛,对许多视达赖喇嘛为宗教精神领袖的追随者来说,这是个最撕心裂肺的痛苦决定。
藏传佛教六大寺庙之一、位于青海的塔尔寺。

  出生于青海省海宴县、两岁时被十世班禅大师认定为阿嘉呼图克图转世灵童的阿嘉活佛表示,这不是他们自愿的,不是他们的真实想法,但他们没有选择,因为——“我们害怕”。“爱国主义教育”如今成为西藏寺院的标准课程,是中国领导人用来加强掌控西藏的手段之一。在当地藏民心目中,72岁的达赖喇嘛备受尊崇,但被北京视为是对共产党统治西藏的最主要威胁。

  2008年3月,西藏、甘肃、四川等地的藏区爆发骚动,部分藏民上街示威、放火、抢劫商家,中国当局派出大批军警,以逮捕、审问,以及更大声势的“教育”来平息动乱。4月3日,至少有八人在四川省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抗议示威中死亡。

  4月上旬,拉萨的寺院仍处于封闭之中,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妇女对《华盛顿邮报》表示,西藏宗教事务局说这是因为僧侣正在“上些课。

对西藏佛教徒来说,当局“教育宣传”侵蚀了他们的中心信念,也是一种羞辱;而对中国当局来说,“教育宣传”则让僧侣的想法浓缩成一个简单的忠诚宣誓。

阿嘉活佛与江泽民。

  中国人民大学地区经济与政治教授康晓光说,当局非常严格地控制中国境内的所有宗教。“政府并不是把目标只对准藏传佛教,相反地,他们对西藏佛教的让步比其他宗教要来得多。”

  中国也对西藏经济发展投下了价值数以百万美元计的巨额经费,让中央能够对外声称对西藏已经照顾有加。但僧侣控诉,那些不接受中国政府这些说法的人,僧袍会被撕破,随后被永远驱逐出寺院。如果他们抗议,他们可能被关进监牢并受虐待。

  阿嘉活佛主管青海塔尔寺多年,他说,他的经历广为塔尔寺中700名僧侣所知。在45天的“爱国教育”后,他们聚集召开了最后一次会议。

  经历过“文化大革命”、并在劳改队度过了16年生涯的阿嘉活佛回忆,他们的那段“爱国教育”的日子倒并不难过。当课程转入无聊的中国成就介绍与共党口号背诵时,那些中共官员也经常来与僧侣一同“杀时间”聊天。对这些中共官员来说,管理塔尔寺的僧侣算比较不大费心的,阿嘉活佛曾与当局达成了协议,以对部下更严格的政治管控,来交换对塔尔寺的安全保障。

  不过到“爱国教育”接近尾声时,中共官员要求每个僧侣一一签名的证明书,好向上头证实塔尔寺确实已经成为一个能放心的“爱国寺院”。
被迫谴责达赖令僧侣内心分裂

  身为寺主,阿嘉活佛回忆道,他加入了共产党官员的行列,坐在大厅前的桌子后面,他属下的僧侣们一个个被催促站起来,发表学习心得。为了避免麻烦,僧侣们遵守共产党口径,他们的行为是可以被理解的。

阿嘉活佛说道:“我们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当着其他僧侣面前谴责自己心中的宗教领袖是非常困难的。如果你能避而不说出他的名字,就会像个英雄。”
但是,在藏区,想滑过去,避免直接与达赖喇嘛对立,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尤其在3月份藏区动乱的时节。在张庆黎上任当了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的两年以来,限制变得更全面、更严格。2006年上任的张庆黎下令,严格实行一条过去虽然一直有、但没有认真落实的法令:不许学生、干部及其家属从事一切宗教活动。

  此外,除了下令在寺院推动“爱国主义教育”、严禁摆挂1999年出走的藏传佛教另一位重要领袖噶玛巴活佛的肖像外,张庆黎还严厉指责达赖喇嘛是“一只披着袈裟的豺狼、人面兽心的恶魔”,当局正与“达赖集团进行一场血腥和激烈的搏斗,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敌我斗争”。并形容达赖喇嘛的支持者是“佛教败类”。

蒙古族活佛阿嘉仁波切:中共实行错误西藏政策

自由亚洲电台07-16报道
中国政府与藏人之间矛盾越来越尖锐。1998年出走美国的原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全国政协常委阿嘉仁波切,最近指出:这完全是因为中共实行错误的西藏政策所造成。阿嘉仁波切目前担任美国印第安纳州一个藏传佛教文化中心的负责人。他到旧金山出席关于西藏问题的讨论会,并接受记者采访。

他说:汉、藏之间的良好关系,远从唐朝初年,松赞干布迎娶了文成公主便开始。直到清朝,关系仍然良好。原因在于,历史上的汉族统治者,都尊重藏人的自治和宗教信仰,“历来的君王,他们的统战,就是现在大陆的提法统战工作,处理得非常好。清朝有一个皇帝说:养十万兵,不如盖一座庙。群众都很敬佩,说这个皇帝真是了不起,这个皇帝本身就是文殊菩萨的化身。”

但是到了近代,共产党统治西藏,良好的汉、藏关系就不存在了:“就是1958年、59年,实行大跃进、总路线、宗教改革,把寺庙给拆掉,僧人给抓走。这样藏民就起来反抗,叫做叛乱。平息叛乱扩大化,杀了很多人。”阿嘉仁波切指出:达赖喇嘛要求西藏高度自治,被中国当局指为藏独。

其实,西藏历来都有自己的政府,都是实行高度自治。1951年,在中南海签订《和平解放西藏十七条协议》时,中国政府就承认西藏有一个单独的政府:“当时的甲方乙方是谁呢?明文说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当时中国有20几个省,这20几个省解放的时候,他一个一个签协议吗?没有。唯独和西藏签协议,说明他承认这是一个单独的政府。”

阿嘉仁波切指出:达赖在藏人心目中,是活菩萨。令藏人不能接受的是:中国的领导人,用最恶毒的语言诽谤达赖,强迫藏人批判达赖。阿嘉说,他在青海塔尔寺担任住持时,就经常要被迫接受批判达赖的社会主义教育:“我是当时的住持,我就跟统战部门提出来,我们寺庙里面不搞社教行不行?社教运动搞得太烦了。但依然不停,他说这是国家定下的政策。这些干部到寺庙里搞社教运动,最后签下一个协议,每个喇嘛都要签,要反对达赖喇嘛,不信仰达赖喇嘛,要跟中国政府一致,等等。”

阿嘉仁波切在中国佛教界享有崇高威望,因不堪忍受中共的宗教政策,和反对中国政府废除达赖指定的班禅转世灵童,并且不愿意担任中国政府指定的班禅转世灵童的老师,而出走美国。

原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蒙古族活佛阿嘉仁波切談314拉薩流血事件

中國政府將今年3月14日西藏拉薩發生的流血事件,稱作是由達賴喇嘛幕後策劃的藏人「暴亂」,但出走美國的原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阿嘉仁波切指出:中國政府的說法,他們自己都未必相信。
阿嘉仁波切,原為藏傳佛教青海塔爾寺住持、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中國全國政協常委,1998年出走美國,現為印第安納州佛教文化中心負責人。不久前,他到加州舊金山參加一場關於西藏拉薩3‧14流血事件的討論會,並接受記者採訪,談他對事件的看法。

阿嘉仁波切指出:引起3月14號拉薩流血事件的原因,不是藏人的抗暴,而是軍警對和平示威藏人的鎮壓:

阿嘉仁波切:「其實3月10號,藏人歷年舉行抗暴的紀念活動,一般都是在海外做,近幾年,西藏內部的藏族人也在這一天舉行活動。中國政府高度禁止這個活動,馬上給鎮壓下去了。中國政府把這個事件定為3月14號的『騷亂』。」

阿嘉仁波切說:事件發生後,中國政府趕走了所有在拉薩的境外記者,極力掩蓋事實真相:

阿嘉仁波切:「中國媒體因為是單一的官方媒體,他不能容忍其他媒體的揭露或者報導。官方媒體他是把一個蘿蔔兩頭都切了,他用的是中間的部分。頭上是藏人起來示威遊行,他們沒有拿槍,沒有去砸房子。警察馬上把他鎮壓下去。後來,從西安,從成都,大量的軍隊、坦克裝甲車,都派到西藏去鎮壓。寺廟和藏人裡頭,殺的人確實不少,這一部分也沒有報導,只有中間這一部分說是『騷亂』報導了。」

中國政府事後稱,是達賴喇嘛在背後策動和操縱拉薩流血事件。阿嘉說:把一切都歸咎於達賴,是中國政府的既定方針,但他們自己也未必相信自己的說法:

阿嘉仁波切:「溫家寶總理自己提出,他自己又懷疑。他到老撾,在答覆香港記者的時候,提出來說請達賴喇嘛利用他的影響來勸說暴亂的藏人。達賴既然是幕後操縱人的話,溫家寶又怎麼會提出這樣一個要求?」

阿嘉仁波切說:中國政府的做法,是一貫的,就是要消除達賴在藏人中的影響,

阿嘉仁波切:「這一次事件發生後,也是同樣的情況,這些抓到的人,必須簽一個協議,必須承認這次幕後的人是達賴喇嘛,承認就放人,要不他就受到虐待。」

阿嘉仁波切指出:拉薩3.14事件,終有一天會真相大白。達賴喇嘛是藏人的活菩薩,他在藏人心目中的地位,任何人都不能取代。

蒙古族活佛阿嘉仁波切首次訪問達蘭薩拉

《西藏通訊》記者1月15日報道﹕1998年流亡美國的西藏安多塔爾寺堪布阿嘉仁波切首次對北印度的西藏流亡政府所在地達蘭薩拉進行了訪問。西藏流亡政府內閣秘書長哲桑才仁、宗教部、西藏安多代表等在離達蘭薩拉十九公里的崗拉縣進行了迎接。在達蘭薩拉的藏人手拿潔白的哈大熱烈歡迎阿嘉仁波切的來訪。
阿嘉洛桑旦增久美是西藏安多塔爾寺堪布,“阿嘉”在西藏方言中是父親的意思。阿嘉仁波切被認定為西藏四大教派之一的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之父的轉世靈童,因此稱阿嘉仁波切。阿嘉仁波切在西藏時不僅僅是安多塔爾寺主持,而且擔任中國政協委員、青海省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副主席、青海省佛教協會主席、中國青年協會副主席、青海省青年協會主席等職,1998年流亡美國。
阿嘉仁波切流亡美國後,2000年3月16日在美國洛杉磯召開的國際宗教自由協會組織的有關中國宗教自由研討會上發表演講說﹕“近幾年,中國政府在西藏一些地區所實施的宗教政策,不禁使人產生我們的國家是否又要面臨“文化大革命”的恐懼。”他還說﹕“如果我繼續留在西藏,在強權下,我必須指責達賴喇嘛和我的宗教,而為中國當局效勞,側是一個違背自己宗教信仰和意願的政府效力,而我作為塔爾寺的堪布,中國當局必定會強迫我協助他們,從而使西藏人民承認他們確定的班禪,上述行為由於完全違背我最深層之信仰,因此,在這緊要關頭,我意識到只能離開自己的國家。最後,我決定遵循我的經師的教誨----他曾教我在五十歲時要放棄政治活動,一心修習佛法。而實現這一教誨的唯一途徑就是擺脫一直陷于中國統治下的人生之途而流亡國外。”
阿嘉仁波切將對西藏流亡政府所在地達蘭薩拉進行為期三天的訪問,他將訪問西藏流亡政府內閣、西藏人民議會、西藏兒童村、大乘法苑、西藏流亡政府成人學校等。

蒙古族活佛阿嘉仁波切谈西藏自治和大藏区

今年3月份以来,接连而至的有关西藏的敏感日子,使得西藏问题成了世界性的话题。而西藏高度自治和大藏区,为系列话题中的焦点。中国官方的标准说辞,是外交部长杨洁篪在3月举行的全国人大会议上再一次重复的:达赖主张西藏高度自治就是藏独,达赖要把占中国领土1/4的大藏区从中国分裂出去。

为免致指鹿为马,令人信以为真,流亡美国的阿嘉仁波切不能不发言。他近来在与媒体交谈时指出:中国官方对达赖的指责,完全不顾事实,毫无道理。

阿嘉仁波切原为藏传佛教六大寺院之一青海塔尔寺住持、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全国政协常委。1998年出走美国,成为又一位流亡活佛。

达赖喇嘛和藏人的西藏高度自治,到底追求的是什么呢?阿嘉指出,从达赖多年来的言论,找不到一句要求脱离中国,实行西藏独立的主张,他说:“海外的这些藏人,要求的是一个文化、宗教方面的自由:在中国的法律框架之内,有高度的或者说名副其实的自治,这就是达赖喇嘛这几年所提的中间道路。”

至于高度自治到什么程度?阿嘉表示:“比如说,美国有联邦制,联邦政府是统一的,每个州有自己的州旗,有州法律。军队、外交当然是统一的。”

阿嘉仁波切还谈到所谓大藏区。他指出:大藏区这个概念,并非藏人提出:“大藏区其实是中国政府自己承认的东西。比如我们经常会提到‘三藏’,就是西藏、康藏、和青藏,也提到青海、甘肃、四川,每个地方都有藏族自治州,这就是西藏流亡政府所提出来的大藏区的范围。这些地区民间文化、宗教的高度自治,这和政治上的独立是两个概念。”

阿嘉指出:把藏独和大藏区分裂中国的指责,强加给达赖喇嘛和海外藏人,是中国政府的宣传:“不要说1/4土地,光是西藏自治区这一块,它是绝对不会划出去的。他们是用这种说法来刺激中国的民众,这样他们会得到更多的支持。”

阿嘉说,汉藏之间,远从唐朝初年,松赞干布迎娶了文成公主,便建立了良好关系,直到清朝,关系仍然良好。原因在于,历史上的汉族统治者,都尊重藏人的自治和宗教信仰:“清朝有一个皇帝说:养十万兵,不如盖一座庙。群众都很敬佩,说这个皇帝真是了不起,这个皇帝本身就是文殊菩萨的化身。”

但是到了近代,共产党统治西藏,良好的汉藏关系就不存在了。阿嘉说:“就是1958年、59年,宗教改革,把寺庙给拆掉,僧人给抓走。这样藏民就起来反抗,叫做叛乱。平息叛乱,杀了很多人。”

阿嘉仁波切指出:达赖喇嘛要求西藏高度自治,被中国当局指为藏独,其实,西藏历来都是实行高度自治。1951年,在中南海签订和平解放西藏《十七条协议》时,中国政府就承认西藏有一个单独的政府。他说:“当时的甲方、乙方是谁呢?明文说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当时中国有20几个省,这20几个省解放的时候,他一个一个签协议吗?没有。唯独和西藏签协议,说明他承认这是一个单独的政府。”

阿嘉仁波切在中国佛教界享有崇高威望。他从小被认证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之父的转世灵童。他因不堪忍受中共的宗教政策,和反对中国政府废除达赖指定的班禅转世灵童,并且不愿意担任政府指定的班禅转世灵童的老师,毅然放弃中国政府给予他的所有头衔和利益,只带着一颗对佛祖虔诚的心,出走美国。起先,他在加州旧金山湾区创建了西藏悲智中心,而后接受达赖喇嘛指派,到印第安纳州布卢明顿市,主持藏蒙佛教文化中心和强孜林寺。

蒙古族活佛阿嘉仁波切的世界


阿嘉活佛和朱瑞

阿嘉仁波切的世界,在我的印象中,很热闹,有名声,有财富。而我的理想世界是寂静,或者说默默无闻,有饭吃,有衣穿,足矣。我唯一的梦是读好书和写好文字。

1998年,我被一则新闻震惊了:阿嘉仁波切抛开了名声和财富,出走了!我站在苦难的西藏高原,远眺北美大陆,那个穿着红色袈裟,并不高大的僧人,占据了我的视野。

佛学修养

现在,我就在美国——阿嘉仁波切的客厅里,请他审阅我的《倾听尊者达赖喇嘛》一文中有关《入菩提行》的引用。

难为了阿嘉仁波切。向我解释甚深的佛理,如同和小学生谈微积分,就是不开窍。惹得他放弃了正在进行的话题,转而从1+1=2讲起了。

他首先讲解了三种不同语系的佛教的出现,继而强调了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区别,甚至具体到北魏以前中国显密并存,唐朝起显宗兴盛的中国佛教状况,及显、密宗的不同范畴。我请求阿嘉仁波切解释空性。他随意地指着桌上的杯子,说,“在它成为杯子之前,它是不存在的,或者说,仅仅以物质的形式存在,是人们根据需要,生产出了杯子。为什么我们知道它是杯子而不是别的?是通过五种通道,即五蕴认识的。这个杯子,事实上,只是一个果,我们看不到因。因,是指人们的需要,需求。所谓空,就是超越人们的需要和需求,看见事物本来的样子,即事物的本质。读过《心经》吗?读读《心经》吧。对了,慧能的那首诗,说的就是空性: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如同清雨过后的旷野,枯燥的佛理充满了生机。俗话说,没有一桶水,哪敢端出一碗水。不知道阿嘉仁波切的心中,装了多少佛学知识,可以随意地提取?

事实上,阿嘉仁波切生长在格西制度完全被破坏了的“新中国”。应该说没有机会接受系统的佛学教育。不过,他有着自己的学习路径,不管命运多桀 ,还是一帆风顺:

十二岁那年,阿嘉仁波切跟随班禅大师来到札什伦布寺。学习了《曲洁雅波塞》(寺庙颂),《三十颂》,及《五明》中的《因明》部分。1965年,班禅大师出事,他回到塔尔寺,跟随嘉雅仁波切,学习了《功德本颂》,那是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广论》的缩写本。

尽管学习佛学是在秘密的情况下进行的,还是被发现了。一次,在劳动改造,修路的时候,一个县里领导斥责阿嘉仁波切,“你在学习封资修的东西?想复辟?告诉你吧,你们的梦早死了!”可是,嘉雅仁波切告诉他,“这个,你不能生气,佛经还是要学的,等你长大了,就会知道,它很有用。”后来,阿嘉仁波切还学习了佛教艺术和建筑。80年代,阿嘉仁波切被送到西宁青海民族学院研究生班学习。那时表面学的是藏文文法和修辞,暗中,老师夏尔东仁波切,教授了《入菩提行》和《菩提道次第广论》。

如今阿嘉仁波切仍然孜孜不倦地学习佛经,同时翻译(由藏语译成汉语)宗喀巴大师的另一部著作:《三主要道》。

读书,是阿嘉仁波切生命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布鲁明顿阿嘉仁波切的客厅里,我的眼前尽是书:《圣道启门颂》《上师五十赞》《五明根本颂》《地道论述》《贡唐教言》《布墩.仁钦竹教言》……

语言修养

记录采访时,阿嘉仁波切毫不客气地两次指出我的错别字。我开玩笑:“您是汉语语言系毕业的吗?”

其实,阿嘉仁波切已不是第一次纠正我的错误了。前一段时间,当我的《专访阿嘉仁波切》在唯色的博客上发表时,他立刻打来电话,明确地指出了我的别字,具体到第几行第几个字。我和唯色笑了好久,给阿嘉仁波切下了一个定义:厉害。

阿嘉仁波切自己的文字,别有一翻敏锐和诚挚,清晰地展现出一位高僧辽阔视野和深刻的思索,又不乏藏、蒙人的幽默(尽管那幽默带着挥之不去的辛酸):

两种矛盾:以前有个提法叫做“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60年代,在印度的迈克玛洪线,暴发了中印战争,只听到大捷大胜的喜讯,没听到打死打伤了多少敌人;70年代,在乌苏里江畔中苏开火,除了捷讯,仍然没有伤亡报道。80年代,六四天安门事件,不是什么敌人侵略北京城,可坦克和全副武装的军队开进了广场,血迹留给了无辜的父母们;三月的藏人抗暴,同样没有拿枪的敌人,可是装甲车、坦克、新型武器都轰轰烈烈地出来了,鲜血流淌在雪域高原。幸运的“敌人”,你和我一有矛盾就有现代武器的保护、科技战争的美誉;无辜的“人民”,你和主人一有矛盾就手无寸铁,还会背上“恐怖分子”的黑锅。

宗教自由:宗教自由的名词与新中国同时诞生。五十年代,宗教以鸦片名誉受到镇压;六、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彻底扫除了宗教;八十年代,虽然开始了改革开放,但是宗教以“不敢管、不会管、不去管”的状态出现了混乱:宗教、迷信、气功、诈骗、科学混为一体;九十年代以后,宗教又成了“不安定”的借口,要伊斯兰教和世界伊联划清界限,要基督徒和梵蒂冈划清界限,要藏传佛教和达赖喇嘛划清界限等等。尤其对藏传佛教,先派工作组驻寺整顿、教育爱国,后教喇嘛们签名画押、批判上师。最近,中国的宗教部门又出台一个新政策,要政治和教义并存,宪法法律和清规戒律挂钩,严控寺院和僧人……

离开蒙藏文化中心时,阿嘉仁波切送我两本尊者达赖喇嘛在布鲁明顿讲授《菩提道炬论》的课本,附有阿嘉仁波切的汉语文章:《慈悲甘露之源泉——至尊达赖喇嘛的笑声》《善良圆满之祈愿——如理亲近的鲜花》……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对尊者达赖喇嘛根深蒂固的敬仰。

“您完全可以写东西!”我感慨道。

“能写什么呢?”阿嘉仁波切看着窗外初秋的树林。

“想写什么您就可以就写什么,比如自传。”

阿嘉仁波切通常以汉语讲授甚深的佛经。他曾经用了三年(从2002年到2005年)的时间,在加州,讲授了《菩提道次第广论》。去年又在台湾讲授了《功德之本颂》《缘起赞》《甚深智慧到彼岸心经》等。

阿嘉仁波切的语言天赋,不仅体现在汉语上,还体现在英语上。十年前,他到达北美大陆时,已经四十八岁了。从ABC学起,到现在,能自如地运用英语交流,工作(管理寺庙),甚至讲演。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奇迹。蒙语和藏语,是阿嘉仁波切的第一语言,就无需评说了,并且,对这两种语言,我一无所知,也无法评说。

永远的出家人

皈依佛教,有的人源于文化背景,有的人源于精神需求,而阿嘉仁波切的出家,集这两种情况于一身。

阿嘉仁波切有着四分之一的藏族血统,四分之三的蒙族血统。父母都是虔诚的佛教徒。两岁时,他本人作为第九世阿嘉呼图克图,被迎请到塔尔寺坐床。而那坚如磐石的虔诚,却来源于他自己的精神需求。

“我的启蒙老师慈诚拉桑。一直和我生活在一起,直到圆寂。他是一个修行很高的人,圆寂之时,可以控制身体的一部分:他自己坐好后,我把老师保存的法衣拿出来,披在他的身上。又把老师保存的铃和杵拿出来,放在他的手里。老师说,他圆寂后,不需要念很多的经,仅念:纳摩古汝呗(顶礼上师)纳摩布达雅(顶礼佛)纳摩达日玛雅(顶礼法)纳摩桑葛雅(顶礼僧)就可以了。

“渐渐地,他只有吐气,没有吸气了。看上去已经圆寂。可是,他突然微微地睁开了眼睛,像是被铃声提醒了一下。

“我们把老师的法体抬到山上,期望天葬,可是,秃鹫没有来,即使到了很高的山上,也没有来。那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我的经师嘉雅仁波切,也想到了这一点,说,‘如果秃鹫还不来,你们可以等一夜,第二天早晨火葬。’我们是带着帐篷,背着木柴,有准备地到了山上。天黑了,我们担心老师的法体被动物干扰,出去查看,竟看见师傅的法体在发光,像篝火,一米多高,白白的,似乎在燃烧。第二天早晨,我们火葬了法体后,回到寺院,嘉雅仁波切说,‘修行很高的人,法体上面都有光。’

“在北京八达处二处的灵光寺里,存有一颗佛牙,缅甸的军政权为了取悦百姓,曾迎请那颗佛牙到缅甸巡礼。那时上海明旸法师任团长,我任副团长,陪同佛牙到缅甸。那一次,广积寺把佛牙请下来后,很多僧人和居士都到现场念经朝拜。法会差不多进行了两个小时,突然,大家同时跪了下来。有人说,是佛牙在发光!可是,我没有看到。第二天早晨五点左右,中国派专机运送佛牙。启程前,人们先在里面念经,我们几个藏传佛教的人没有进去,在外面等着出发。那时我们离佛牙大约七、八米远吧。那是一个藏式佛塔,中间是佛龛,佛龛的中间是金子做的莲花座,佛牙就供在金座上。突然,我看见佛牙映红了背景,如同蒸汽,渐渐地上升,中间很白,很亮,还出现了彩色,红一道,绿一道,我们都忍不住双手合十。直到一个记者背着相机走过,光就没有了。”

这些奇迹,直观地展现了佛教净化人的两个层面,即精神和肉体。耳闻目睹,更加坚定了阿嘉仁波切的佛教信念。尤其在阿嘉仁波切三十岁左右,能够独立思索问题的时候,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疑问:为什么人追求幸福,而又得不到幸福?怎才能得到幸福?“更深更完整的答案,只有在佛教里才能圆满地找到。也许,这也是很多西方的学者,甚至科学家,选择了佛教的原因吧。”阿嘉仁波切总结道。

做一位出家人,看来,是阿嘉仁波切深思熟虑的结果。

当然,这不是说阿嘉仁波切不食人间烟火。他的智慧甚至显现在日常生活之中。举个例子:在阿嘉仁波切的家里,我拍了几张照片后,想查看效果,却怎么也找不到我需要的放大画面,阿嘉仁波切接过相机,一下子就调了出来。这一瞬间,我甚至忘记了他是一位僧人。忍不住世俗而笨拙地问了一句,“您后悔过吗,自从到了北美大陆?”

“没有。”他不假思索地说,“我这一生,能为法王返回西藏,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足矣。”阿嘉仁波切对达赖喇嘛的敬仰之情,从管理蒙藏文化中心的细心,可见一般,他说,“这是法王交给我的任务,我要圆满地完成。”

阿嘉仁波切的住地非常简朴。佛堂,餐厅,客厅都比较狭小,尤其佛堂,仅够他一个人磕长头和念经。但是,里里外外都很洁净,没有喧闹,没有贪欲,没有荣华,像梦。
2008年月10月7日晨完稿于CALGARY

蒙古族活佛阿嘉仁波切簡介

阿嘉仁波切曾任藏傳佛教六大寺之一青海塔爾寺(Kumbum Monastery)住持。仁波切於一九五O年出生於青藏安多地區的一個蒙古家庭,兩歲時由十世班禪喇嘛認定為第九世阿嘉呼圖克圖的轉世靈童,隨即在位於宗喀巴大師出生地-青海湖畔的塔爾寺舉行座床大典,成為第九世阿嘉仁波切。「阿嘉」在安多方言中是父親的意思,因第一世阿嘉仁波切被認定為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之父的轉世,因此稱「阿嘉仁波切」。

阿嘉仁波切自幼即跟隨諸多上師聽聞佛法,這十多位善知識中包括至尊達賴喇嘛及班禪喇嘛。在六七十年代,中國文化大革命期間,仁波切遭逢長達十六年的勞動改造,但他仍然暗中跟隨嘉雅仁波切(班禪喇嘛的經教師)和慈乘樂善兩位大德,朝夕聞經觸法,歷經了一段秘密的學修生涯。

1990年,阿嘉仁波切擔任塔爾寺住持,隨即著手重新規劃寺院的學習制度,為更多僧眾提供學習和進修的機會。為了幫助提高當地少數民族的教育水準,他積極籌資協助建造鄉村學校;為了使寺院和僧人能更實際的利益眾生,他又策劃成立了紅十字會,帶領僧團親赴災區賑災濟貧。仁波切酷愛酥油花製作、唐卡繪製和佛教堆繡等藏傳佛教藝術,對藏傳佛教藝術涉獵極深,並且精通壇城、佛塔的設計。仁波切在任期間,畢其精力以精湛的建築設計技藝全面維修了塔爾寺,並且協助嘉雅仁波切建造了世界最大的時輪金剛立體壇城,進而修復宗喀巴大師的舍利塔,因此前來朝聖禮拜的信眾不絕於途。仁波切精通藏、漢、蒙語,得以善巧在不同場合施以法教。仁波切謙遜遵循六度四攝的修學精神,使其法行日益增長,廣結善緣。

1998年,仁波切旅居美國,在美國加州成立了『西藏悲智中心』,並竭力講授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1999年,當至尊達賴喇嘛蒞臨『西藏文化中心』傳授時輪金剛灌頂法會時,仁波切與其助手歷時九個月,將製作完成的時輪金剛立體壇城敬獻給至尊達賴喇嘛。這一壇城設計巧妙,工藝精湛,保存價值極高。法會期間,至尊達賴喇嘛不但加持了壇城。之後,還將這個傑出的佛教藝術作品轉送給美國史密森博物館,由其永久收藏,並作公開展示。

2005年至尊達賴喇嘛親筆致函阿嘉仁波切,指派他主持並總管位於印地安那州的『西藏文化中心』及『強孜林寺』的重任。為了不負至尊達賴喇嘛的用心和重託,阿嘉仁波切恪遵旨意,在中心舉步維艱之際肩負起管理重責。

飲水思源 當采仁波切及西藏文化中心
『西藏文化中心』及『強孜林寺』均是在美國註冊的非營利組織,起初由圖旦晉美諾布教授(達賴喇嘛的長兄,曾任青海塔爾寺住持,亦被稱為當采仁波切)籌辦創建。

諾布教授於1950年離開西藏流亡美國,在美定居後,任教于美國印地安那大學。此後諾布

教授經常受邀到世界各地演講,是保護西藏文化最重要的國際人士之一。因世間五滓泛濫,

正法衰危,為此諾布教授與其他大德一樣,憂慮萬分,故於1979年成立『西藏文化中心』,

誓願以此護持正法、保護日漸衰微的西藏文化。

現今『西藏文化中心』的文化館除了展示西藏工藝品、佛像、沙壇城、酥油畫外,還設有圖書館。在中心園內並設有禪房,及專門出售藏、蒙民族手工藝品的禮品店。西元2003年,園內新建完成一座寺院,名為強孜林,意為慈悲寺。該寺以“聽聞為思修輪、修煉為禪定輪、圓滿為成就輪的三輪”為宗旨,弘揚正法,向西方社會介紹藏傳佛教。

歷年來,『西藏文化中心』和『強孜林寺』以聞、思、修和護、持、增為基礎,多次舉辦佛教、歷史、哲學、藝術等方面的展覽與演講活動,還常有上師格西講經說法,目前由哲蚌寺果茫學院的洛旦格西定期講授《入行論》和《宗派論》。不論是開設課程或安排閉關修行,還是舉辦法會或組織文化夏令營,『西藏文化中心』舉辦的種種活動皆獲得藏、蒙、漢同胞以及當地民衆的熱情參與和鼎力支援。現在在西方,『西藏文化中心』已享有一定的知名度,並具有較高的影響力。

兩年前,諾布教授由於健康因素,無法承擔工作重負,以致『西藏文化中心』面臨諸多困難。至尊達賴喇嘛知悉這一情景後,甚是關切,立即親筆致函阿嘉仁波切,要求他擔任住持並總管『西藏文化中心』及『強孜林寺』的工作。至尊達賴喇嘛希望在仁波切的主持下,中心和寺院擔負起保護燦爛的西藏文化和純淨的佛教傳統的工作;並協助蒙古和俄羅斯的卡爾梅克、布利亞特、土瓦等地的佛教徒,保護蒙古文化和佛教傳統。與此同時,服務旅美佛教徒,為其提供宗教文化活動場所。

阿嘉仁波切自任該寺住持以來,著力推動藏蒙文化的發展和藏傳佛教的傳揚,並計劃在未來將中心改建成一所培養佛學繼承者的學院。因此法緣,仁波切來台募集善款籌措基金,以此為『西藏文化中心』及『強孜林寺』的未來發展奠定更穩固的基礎。

任重道遠 中心和寺院未來的計劃
----擴展和完善佛法教學體系,聘請善知識和教師傳法授課;擴建禪房,並周期性舉辦有指導老師帶領的閉關修行。
----同所在區域周邊大學和學術機構攜手合作,建立國際學生、教師的交流體系;精心策劃佛教書籍的翻譯、出版工作。
----每年堅持舉辦兒童文化夏令營,讓西藏和蒙古孩童學習民族優美的文化,使他們有機會親身體認祖傳文化,從而對其引以為傲,繼而發揚光大。
----開設其他課程,豐富文化生活,如舉辦語言文字、天文曆算、藏蒙醫學、針灸瑜伽、烹飪廚師等課程。
----舉辦跨宗教的交流、對談,以促進各宗教相互的瞭解和友好,共同祈禱世界和平。
----開辦藏蒙佛教藝術課程,包括酥油花製作、唐卡繪畫、彩沙壇城製作等。
----舉辦以民族傳統音樂、舞蹈、戲劇、藝術和工藝為主要內容的文化節。

目前,中心計劃將現有設施進行全面維修改造,添置必要教學與辦公設備,邀請善知識和聘任工作人員,以推展中心法行善業,使未來弘揚佛法、保護藏蒙文化之大願能得以圓滿。

淨心贊助 點滴功德匯聚成海

護持正法,以利十方。贊助『西藏文化中心』及『強孜林寺』護法、弘法、拯救藏蒙文化於危急有著非常重大的實質效益。若您認同『西藏文化中心』及『強孜林寺』弘揚佛法、保護藏蒙文化之大願,敬請發心贊助,共同護法分憂。不論金額多寡,皆是一份堅固的支援,點滴細流,終能匯成大海。

捐款方式
1.開立抬頭為The Tibetan Cultural Center的美金支票並寄至以下地址
Attn: Sponsorship Program
P.O. Box 2563
Bloomington, IN 47402
USA

2.臺灣地區劃撥方式
戶  名:財團法人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
劃撥帳號:19170836 敬請註明(贊助西藏文化中心) 
洽詢電話:02-27360366

連絡資訊
電話:1-812-331-0014、336-6807
傳真:1-812-334-7046
地址:P.O. Box 2563, Bloomington, IN 47402 USA
網站:www.tibetancc.com
E-mail:tcc@tibetancc.com

蒙古族活佛阿嘉仁波切

阿嘉仁波切于1950年出生于西藏東部安多地區的蒙古族家庭。1952年經十世班禪喇嘛認證為第八世阿嘉呼圖克圖的轉世靈童,并在青海塔爾寺舉行坐床典禮,成為第九世阿嘉仁波切。文革期間,阿嘉仁波切遭受過中共勞動改造等迫害。文革結束后,他正式擔任藏傳佛教六大寺院之一西藏安多塔爾寺寺主,同時擔任中國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青海省政協副主席、青海省佛教協會會長等職。1998年阿嘉仁波切離開西藏流亡到美國,并于2000年在美國加州創建「西方利樂塔爾寺」(TCCW)以護持和宏揚西藏語言、文化,并促進西方對西藏佛教的理解。2005年,西藏政教領袖達賴喇嘛任命阿嘉仁波切管理位于美國印第安納州的「西藏文化中心」及「強孜林寺」。阿嘉仁波切一向致力于推動達賴喇嘛早日返回西藏及增進藏漢民族間團結與文化交流的偉大事業。

阿嘉仁波切谈西藏五十年


阿嘉仁波切:真正的藏人 他们在想什么?

阿嘉仁波切希望民间有一个关心西藏的组织,每年有一个交流解决西藏问题的办法,去西藏考查,并向中央反映调查结果首次民间自发西藏问题讨论会于旧金山举行

"对西藏问题研究也好,对西藏文化的了解也好,这里头还是缺一个问题,西藏蒙古佛教文化中心会长阿嘉仁波切表示:什么问题呢?就是真正的藏人,他们在想什么?

美华两岸和发会副会长杨海平,与湾区论坛召集人潘冠辰,5月3日在旧金山湾区密尔布瑞市(Millbrae)举办了西藏问题研讨会。杨海平表示,希望通过讨论会了解藏人的诉求,并诚信地沟通与对话。我们要有宽容的心去对待这个问题,杨海平说,汉人是大多数,应该把藏人当作同胞来对待。
阿嘉仁波切(Arjia Rinpoche)专程从印第安纳州应邀而来。他表示,这是民间第一次自发举办西藏问题讨论会,湾区的华人想关心和了解西藏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所以他非常乐意来,并抱着积极的态度,希望介绍和解决问题。

阿嘉仁波切两岁时,被认定为塌尔寺第20世堪布(住持)的转世,7岁开始寺院生活,但8岁赶上宗教改革,遭受政治迫害,父亲也因为自己的身份入狱后死去,而他的家族至少有29人被抓。阿嘉仁波切曾被劳改,1980年释放后,中央任命其为塌尔寺住持及中国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主席、和中国青年协会副主席等职位。1998年他出走美国。

阿嘉仁波切首先声明,虽然有些藏人有不同的观点,但他赞同中间之道,不主张西藏独立,而要求自治。

对于一些藏人为什么愤怒的问题,阿嘉仁波切表示有远近两方面原因。中共建校后,很多藏人学不到藏文,即使学到藏文,也只能是用藏文学中共文化,而学不到藏族自己富裕的文化。60年代后,在西藏就没有了免费的医疗,现在西藏的牧民、农民和全国一样,看病很难。中央虽然多次拨款搞建设,但很难看到实效,农民和牧民没有富裕起来。

此外,西部开发后,原来百份之百的藏人生意,绝大多数已成为汉人的生意,因此引起藏人的不服。中央今年来虽然大量拨款维修寺院,但相比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拆除的众多寺庙,现在修补的数量还远远不够。西藏开发也负面影响环境,比如违背明文规定,破坏性的砍伐原始森林。这些日积月累的问题,都给藏人带来很大不满。

阿嘉仁波切表示,应该吸取历史教训,真正解决西藏问题。无论是藏人还是汉人都非常忠厚;回忆历史,文革开始时,毛说要打倒刘少奇和邓小平,大家都高呼万岁,坚决这样做,我们宁可要社会主义的一把草,不要资本主义的一颗苗,大家也都这样喊,过了十年,文革被否定了,大家又起来说打倒四人帮,四人帮里头有毛妻子江青,大家也打倒、大快人心,刘少奇要平反大家也赞成,邓小平希望从人民公敌又成为全国的设计师,大家说没有邓小平就没有今天的中国。但反观历史,虽然忠厚,但人们没有自己真正的主见。

关于如何解决问题,阿嘉仁波切表示,汉藏是一家人,西藏不能独立,一家人的话呢,我们不要吵吵闹闹,我们坐下来,冷静,然后呢,我们有什么问题,解决。他并说,沟通可以消除误解,关心可以消除冲突,忍让可以谈心解决问题。

阿嘉仁波切希望民间有一个关心西藏的组织,每年有一个交流解决西藏问题的办法,去西藏考查,并向政府反映调查结果。

2009年8月10日星期一

Eh oron min

min nutug

论成吉思汗的“人和”思想

我们探讨成吉思汗征战史的时候会发现,他所以能战胜他的所有对手成为最后的胜利者,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同他的所有对手相比较,他比较善于团结内部,依靠本身团结的力量,战胜失去的“人和”的对手。这个“人和”问题,或者说团结问题,是成吉思汗军事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他胜利的组织保证。
  成吉思汗同他的对手们相比较,采取了比较明智的政治步骤,较成功地处理了内部各方面错综复杂的矛盾,维系了全蒙古和武装力量的团结统一,保证了战争的胜利。
  (一)较成功地处理了黄金家族内部的关系
  成吉思汗生前最为担心和忧虑的是,在他身后发生同室操戈、骨肉相残,从而使蒙古分裂瓦解的悲剧。为避免发生这种悲剧,他做了大量工作,制定了必要的札撒,采取了相应措施。
  他不厌其烦地对诸子、诸弟、族人进行苦口婆心团结战斗同舟共济的教育。“他习以为常地敦促着去巩固诸子、诸兄弟之间的和睦大厦,增强他们之间的友爱基础;并且时时不断地在他的诸子、诸弟、族人的心胸中撒下团结的种子,在他们的脑海里绘出同舟共济的图画。而且他拿譬喻去加牢那座大厦,充实那些基础。”1 成吉思汗拿一、二支箭能够折断,多支箭不能折断的典故,告诫儿子们“只要你们兄弟相互帮助,彼此坚决支援,你们的敌人再强大,也战不胜你们。”他又拿多头蛇冻死,一头蛇没有冻死的典故告诫儿子们“如果你们当中没有一个领袖,让其余的弟兄、儿子、朋友和同伴服其决策,听其指挥,那么,你们的情况又会像多头蛇那样了”。2
  他给诸子、诸弟、族人分配相应的职位、禹儿惕和军队,使之各得其所,各尽其力,共享权力富贵,团结和睦。成吉思汗长妻所生的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和拖雷四个儿子,按照当时蒙古的风俗,享有较大的优待和特权,“他们拼着性命去建立丰功伟绩,犹如帝国宝座的四根台柱,汗国宫廷的四根栋梁。成吉思汗替他们各自选择了一项特殊的职务。他命长子术赤掌狩猎……次子察合台掌札撒和法律……窝阔台他选择来负责一切需要智力、谋略的事,治理朝政。他提拔拖雷负责军队的组织和指挥,及兵马的装备。”3其他儿子、诸弟、族人也都有相应职务。成吉思汗还把国土分赐给诸子、诸弟和族人,称为禹儿惕;把十二万九千蒙军也分赐给诸子、诸弟和族人,按着当时蒙古的风俗把军队的大部分(十万一千人)分给了拖雷。总之, “成吉思汗的子孙超过百人,他们各有自己的职位、禹儿惕、军队和装备。”4
  成吉思汗定立了对黄金家族的团结和帝国的统一具有重大意义的择贤议定皇位继承人的札撒。这就是说,第一,不是“长者为嗣”,而是“择贤而立”;第二,不是由个人指定,而是民主商定。其具体做法是,在黄金家族、高级将领、那颜参加的大呼里勒台上从皇子中推举贤能者继承皇位。《蒙古秘史》记载: 1218年成吉思汗西征前,根据也遂可敦的进谏,召集诸子、诸大臣商议,征求诸子的意见,选定了“雄才大略、足智多谋”在诸子中出众的第三子窝阔台为皇位继承人。从当时的大量史实来看,所以选定窝阔台,主要是着眼于在他身后维系黄金家族的团结和帝国的统一。长子术赤和二子察合台不和,二子察合台虽然善于执法,四子拖雷虽然具有军事才能,但都性情暴烈,只有三子窝阔台有气度、很仁慈、能容人,可以调解诸兄弟和族人之间的关系,保证黄金家族和帝国的团结统一。成吉思汗为了使窝阔台顺利地继承皇位,在生前做了许多工作。在病危时,召见诸子训诫:“如我的儿子个个都想成为汗,想当帝王,不相互谦让,岂非又像一头蛇和多头蛇的故事?”他要诸子立下文书,保证在他身后不许更改窝阔台继承皇位的决定。5《蒙古秘史》(第254节)记载:西征前召集的议定皇位继承人的呼里勒台上,成吉思汗训诫在会上争吵的术赤、察合台二子要实践推举窝阔台为汗的誓言,不要使人们耻笑,要和睦。不要像阿勒坦、忽察儿二人那样不实践诺言,生出坏心(阿勒坦、忽察儿二人是推举铁木真为汗的族人,后来叛变投敌,反对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立即把阿勒坦、忽察儿二人原所属的百姓分赐给这二子,做为殷鉴。
  成吉思汗为维系黄金家族的团结而采取的一系列政治步骤,保证了他身后的窝阔台、贵由、蒙哥三个汗时代,依靠黄金家族的相互合作和支持,挫败少数人的阴谋和叛逆,维系了蒙古及其武装力量的团结统一,征服了欧亚广大地区,打败了他们所有的敌人。成吉恩汗逝世后,及时召开大呼里勒台,众王公、那颜们“毫无猜忌和欺诈”,“毫无恶意或倾轧”,团结一致地推举窝阔台为汗。窝阔台逝世后,也及时召开大呼里勒台推举合罕。窝阔台第二子阔端一心想继位,因成吉思汗一度提到过他。窝阔台生前有让其爱孙失烈门继承汗位的意图。众王公、那颜们认为窝阔台汗的诸子中, “贵由以他的英武、严峻、刚毅和驭下而知名,他是长子,处理危难最富实践,而且对祸福最有经验。阔端相反地病体奄奄,失烈门仅为一孩童。6”因此,一致推举贵由登了汗位,大呼里勒台前后,及时处理了成吉思汗之弟斡惕赤斤举兵谋取汗位的问题。贵由汗逝世后,以拔都为首的多数王公推举在征战中负过重任、立过战功,以英勇机智贤明著称的、甚得众心的蒙哥(拖雷长子)继承汗位,但是,不得众心的失烈门、忽察、脑忽(三者为窝阔台系)和也速(察台合系)等少数人争夺汗位,反对推举蒙哥,并且不听劝请,拒不赴会。最后,他们竟然以赴会为名,企图乘蒙哥汗及诸王酒醉发动政变。黄金家族的大多数成员团结一致,在广大战士的支持下,粉碎了他们的阴谋,避免了一场同事操戈、骨肉相残的悲剧。
  窝阔台、贵由、蒙哥三汗登极后,都得到了黄金家族成员的服从、尊敬、友谊和支持,特别是窝阔台汗同他的兄弟察合台、拖雷之间的互相尊重、关心、爱护和支持是很真诚的。窝阔台汗患重病时,拖雷祷于天,请以身代死。拖雷死后,窝阔台汗终生病念,加倍优待和尊重拖雷遗孀及其子女。窝阔台汗饮酒无节常致病,其兄察合台素为窝阔台所敬畏,遣一侍臣监督,规定每餐饮量,窝阔台汗不敢公然逆兄命。窝阔台汗每有军国大事,必先征得察合台的同意。
  耳闻目睹过上述史实的13世纪史学家志费尼在他著的《世界征服者史》(上册第46页)中写道:“我们讲述的仅仅是微不足道的部分史实……悉数著录是不可能的,我们谈这些的目的,在于说明他们之间的融洽一致,拿此与别的国王的事相比较,看看弟兄如何相残杀,子如何谋害其父,迄至他们注定被击败、被征服、权势土崩瓦解为止……但成吉思汗子孙中继他为汗者,依靠相互协助和支持,征服全世界,彻底消灭他们的敌人。(志费尼只听到看到蒙哥汗时代为止,没有看到忽必烈汗以后的大分裂的史实。——引者)眼下这些故事和史实的作用在于:智者无需亲身经历之苦而受教,因研读这些记载而获益。”
  (二)较成功地处理了他和他的黄金家族同全军将士之间的关系
  成吉思汗在处理这个问题方面,同其他许多帝王相较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黄金家族不敢仗势欺人。中外历史上许多王朝的皇亲国戚不仅对普通百姓,而且对达官贵人也是称王称霸,仗势欺人的。但是,成吉思汗则要求黄金家族不许放肆。这个问题,通过《蒙古秘史》(第244、245、246节)上记载的成吉思汗家族同蒙力克家族之间的一次冲突及其处理的过程可以证明。蒙力克及其父察刺合是成吉思汗之父也速该死时托孤的人,在同王汗的斗争中援救过成吉思汗,蒙力克七子之一的帖卜腾格理(巫神)阔阔出推戴过成吉思汗。因有这些功劳,封蒙力克为千户那颜。蒙力克及其七个儿子依仗他们家族的功劳和权势以及帖卜腾格理在蒙古民众中的宗教影响而日益飞扬跋扈起来,一直发展到同成吉思汗及其家族争夺统治权。蒙力克的七个儿子有一次竟然把成吉思汗之弟哈撒儿抓起来吊打,跟随成吉思汗生死与共,对建国立下汗马功劳,勇武过人,握有兵权的皇弟——哈撒儿不敢擅自报复,而跑去向成吉思汗求救,但成吉思汗不予保护,只是说:“你不是称作不败于一切有生之物的人吗?为什么被打败了?”哈撒儿只得流着眼泪走了,苦恼了三天没有来。接着,帖卜腾格理用宗教迷信离间成吉思汗和哈撒儿之间的关系,信仰萨满教的成吉思汗被一时蒙骗,抓来哈撒儿审问。幸亏诃额伦母亲干预,搭救了哈撒儿。此后,九种语言的部众聚会干帖卜腾格理处,斡惕赤斤(成吉思汗弟)所属的百姓,甚至成吉恩汗系马处也有许多人投往帖卜腾格理处的。斡惕赤斤派去索要百姓的使者被拷打后背着马鞍子徒步回来了,斡惕赤斤亲自去索要百姓时,蒙力克的七个儿子逼着斡惕赤斤跪在帖卜腾格理面前悔过,被赶了回来。斡惕赤斤受欺侮后,第二天跑去跪在成吉思汗面前哭诉。这时,孛儿帖夫人看见斡惕赤斤痛哭,她掉下眼泪来对成吉思汗说:蒙力克家族为什么这样厉害?这样欺侮你的兄弟们?你健在的时候就这样欺侮你的兄弟们,一旦你去世了以后,你的子弟们能管理得了这个国家吗?他们是企图不让你的子弟们管理这个国土。你能让他们随便过去吗?孛儿帖夫人泪流满面。成吉思汗听了孛儿帖夫人的话后,把蒙力克及其七个儿子叫来,用角力的形式处死了帖卜腾格理。
  事后,成吉思汗说:“帖卜腾格理打我的兄弟,离间我们兄弟,违犯了天意,所以把他的生命取走了。”他斥责蒙力克:你不劝诫你的儿子们,他们要和我平等,所以帖卜腾格理掉了脑袋。如果早知道你们有这样毛病,早就让你像札木合等人那样的结果了。又劝诫蒙力克:早上说的话晚上变,晚上说的话早上变,是可耻的。坚持以前的话才是高尚的。又降旨:“如果曾在态度和行为上保持分寸的时候,谁能比得上蒙力克父亲的家族呢!”从此以后,蒙力克的儿子们都老实了。
  从这个事件及其处理过程可以看出,黄金家族成员不仅不能仗势欺人,反而有时受人欺侮。蒙力克及其七个儿子不只是欺侮黄金家族的问题,而是向成吉思汗及其家族夺权的反朝廷的造反行为。像这样的严重事件,放在其他帝王身上,不仅要处死蒙力克及其七个儿子,而且要株连九族的。但是,成吉思汗采取了打击首恶者,争取大多数和既斗争又团结的方针,只处死了首恶者帖卜腾格理一人,争取团结了蒙力克及其他六个儿子。
  二是,对将士的处罚比较公道、慎重,宽大为怀,教育为主,不滥施惩罚,不因个人喜怒随意处置人,避免罚不当罪。
  成吉思汗说:“汝等不从我教,初二次责辱之,三次则流(放)于巴勒真忽儿珠儿之地,归而仍不从教则下诸狱,终不改则令宗亲共议其罚。”7他派速不合率军到远地追敌时,对军事行动作了许多指示,其中有一条规定:“如果是我的熟人违犯了命令,你就把他送回来,如果不是我的熟人违犯了命令,你就可以惩办。”8 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慎重,尽量避免罚不当罪;而且,他的熟人都是久经战场的军队骨干,更须慎重。在西征中,脱忽察儿违犯军令,经过蔑力克汗的边城时随便掳掠,以致惊动了蔑力克汗逃走。依法当斩,但赦免未斩,予以申斥,革去军职。失吉忽秃忽率三万蒙军在八鲁湾与札兰丁战,因指挥失当而大败,损失甚重。只是说失吉忽秃忽“狃于常胜,未受挫折,今遭此败,当以为戒。”9
  成吉思汗还教育诸于处罚将士要慎重,公道,避免罚不当罪。他分兵于诸子、诸弟时,当着诸将面嘱咐诸子:“若诸将有过,切勿独断罚之。盖汝曹年幼,而诸将皆功臣也。欲罚之,必先询我意,我若不在时,应共商之,然后执行法令。必须其罪状显明,犯者自承,并不能不承认处罚之当,而使其罚不出于愤怒或其他感情也。” 10
  成吉思汗做为全军最高统帅、帝国最高统治者,终生没有枉杀一名功臣,甚至没有冤枉过一名将士。如果有,那就是受帖卜腾格理的一时蒙骗而捕审了他的弟弟哈撒儿,并夺了哈撒儿的部分百姓。但很快醒悟到帖卜腾格理“用恶言离间我们兄弟”,处死了帖卜腾格理。成吉思汗做为封建帝王,这点是难能可贵的。他比那些虽有所作为但搞“兔死狗烹”的帝王确有高明和得人心之处。
  三是,关心照顾和尽量满足将士的利益。
  成吉思汗说:“我军之多如林,从军之女亦可成队。我愿其口餍肥甘,身餍文绣,居得华屋,牧得腴地,道途之内荆棘不生,此我之素志也。”11他在病危时,为了使帝国不致分解,向诸子提出了遗嘱,其中一条嘱咐诸子要“一意为汝等之友朋增加富贵”。12为成吉思汗效忠过的玉龙杰赤富商、回教徒、两征前派往花刺子模的使臣马合木说:“成吉思汗对于他想要奖赏的人那样慷慨——像凶暴的母老虎抚爱自己虎仔一样。”13
  成吉思汗在战争中,对有功将士随时给予重赏,对死去的将上随时给予优厚的抚恤。当1206年登上帝国汗位时,对开国功臣,论功行赏,分别封了万户那颜、千户那颜、百户那颜、十户那颜,其中封了九十五名千户那颜,四名万户那颜,并给予各种奖赏。对死去的功臣之子孙们给予了抚孤的优厚的赏赐。嘱咐他的子孙们:今后对这些功臣、将士们要如我遗念一般,好生抬举,休叫怀怨,福神般看待着。
  (三)结交了一支强大的那可儿集团,做为领导与团结全军的核心和骨干力量
  青少年时代的“除了影子,没有旁的朋友,除了尾巴,没有旁的鞭子”的逆境和摆脱欺凌、统一蒙古、解除异族压迫的政治抱负,促使他广泛结交和组织了一支强大的那可儿队伍。只要为人忠诚、讲信义,就不问出身贵贱、不分部落、不分民族、不计个人恩怨,都结交做那可儿。对成吉思汗无限忠诚的“四杰”(孛斡儿出、木华黎、赤老温、孛罗忽勒)和“四狗”(忽必来、者勒蔑、速不台、哲别)都是平民甚至奴隶出身。成吉思汗封的忠实那可儿九十五名千户那颜,多数是平民或奴隶出身。那可儿中只有少数才是成吉恩汗本部落的,大多数是其它部落甚至是敌对部落出身的。他的那可儿队伍中,除了蒙古各部落出身的人以外,还有契丹、女真、畏吾儿、西夏、西域穆斯林等其它民族出身的一大批人。统一蒙古的战争中,王汗搞突然袭击,成吉思汗因“仓卒不为备”众军大溃”,从行者仅十九人。贾敬颜先生对这患难相从的十九人考证出十五个人。这十五个人中,就有契丹族耶律阿海、秃花兄弟二人,西域赛夷人,札八儿三个异族出身的那可儿。另外,这十五个人中的镇海,据志费尼和王国维说是畏吾儿人。这些人同成吉思汗生死与共,屡立战功,耶律阿海后被尊为太师、太傅,镇海后来是窝阔台汗的丞相。那可儿中也有唐兀人,比如,昔里钤部就是。一次受敌伏击,首帅马踬,他以己乘之马给首帅骑奔,自乘所踬马殿后。事后,成吉思汗问他为啥这样做?他回答:“小臣阵死,不足轻重,首帅乃陛下器使宿将,不可失也。”成吉恩汗夸奖了他的忠诚。为成吉恩汗掌印章的人就是畏吾儿人忠诚的塔塔统阿。耶律楚材是契丹人,忠实、正直,博学多才。成吉思汗曾多次向窝阔合推荐“此人天赐我家,尔后军国庶政当悉委之”。窝阔台汗遵照成吉思汗的旨意提拨耶楚材为中书令。那可儿队伍中,有些原来是成吉思汗的敌人。比如,“四狗”中的哲别不仅来自仇敌奉赤兀惕部,而且射伤过成吉思汗。因为他投顺时,勇敢地承认是他从山上射的箭,成吉思汗赞扬他的诚实,做了那可儿。成吉思汗前后从敌人营盘拣来四个儿童由其母亲柯额伦抚养做他的义弟,都成了他的忠实的那可儿。其中,孛罗忽勒成为“四杰”之一,失吉忽秃忽成为全国最高断事官。成吉思汗就是依靠这样一个忠诚可靠的来自不同阶层、不同部落、不同民族,甚至来自敌营的人们组成的那可儿集团,做为桥梁、纽带,团结带领了来自不同阶层、不同部落、不同民族,甚至来自敌营的广大将士。
  成吉思汗对他的那可儿肝胆相照,亲如手足。不仅对青少年时代以来生死与共的李斡儿出等人是这样,就是对后来从敌营投降过来的那可儿也是如此。比如,攻金时降蒙的被封为辽王的耶律留哥死后,其妻姚里氏拜见成吉思汗于西夏。姓里氏返辽东时,以蒙古礼节九九计赐河西俘人九口、马九匹、白金九锭。遣还其扈从多年征战的儿子薛* 袭其父职时说:“尔父能割爱以尔事联,其情贞悫可尚。朕以兄弟视尔父,则尔犹吾子。”降旨要薛* 同别勒古台(成吉思汗弟)共同管辖军马为第三千户。14
  那可儿们对成吉思汗则风雨同舟,患难相从,忠贞不渝,不惜以生命保护成吉思汗的安全。在同泰赤兀部的战斗中,成吉思汗脖子受伤,流血不止,者勒蔑以口吮其血,咽之吐之,坐守到半夜。成吉思汗醒来要水喝,者勒蔑潜入敌营寻马乳回来给喝。有一次战斗失利,会大雪,失去帐幕,夜卧草泽中。木华黎、孛斡儿出张裘毡立雪中障蔽成吉思汗达旦竟不移足。有一次敌人追击,成吉思汗马被击死,孔温窟哇以己马救济,成吉思汗得以脱险。
  成吉思汗的那可儿集团武将云屯,谋臣如雨,是一支强大的志同道合、忠贞贤明、能征善战、治国安邦的队伍。成吉思汗就是由他的那可儿们担当各级将领,统帅全军。这个那可儿集团就是成吉思汗的武装力量及其整个事业的领导核心和骨干力量。就是这个那可儿集团组建和统帅举世无故的蒙军,征服了半个世界。
  (四)较成功地处理了那颜和士卒之间的关系
  成吉思汗对士卒强调要敬上,忠实于将领,服从命令,严禁脱离其所属的十夫长;对那颜则严格要求爱护士卒。
  爱兵方面,成吉思汗有以下三个突出之点:
  一是,严格要求关心士卒的疲劳、饥渴,量士马之力自弱者始。他并且把这点做为选拔将领的条件,不符合此条件者不得为将。他说:“言勇无如也孙伯,终日战而不疲、不饮、不食……然不可使为将。彼视人犹己,上卒疲矣,饥渴矣,而彼不知也。故为将者,必知己之疲,知己之饥渴,而后推之于人。其行军也,必知路之远近,以量上马之力,量力自弱者始……”15。也孙伯就是《秘史》上提到的者勒蔑的儿子也孙帖额,成吉思汗只任命他为箭筒士长,终未委任他为统军的将领。
  二是,对士卒不得滥施惩罚,更不得枉杀。
  比如,成吉思汗在成立万名护卫军时降旨:护卫人员第一次误班,鞭三条子;第二次误班,鞭七条子;第三次误班,鞭三十七条子,因此种人已不愿出力,流放到远方。并严令:当班长的不得依仗班长权势,不经我的允许,去处罚护卫。有错误的时候,要说他们,该杀的由我们来杀,该打的让他卧倒之后打。当班长的如果擅自动手打护卫,用条打的就罚以条打,用拳击的就罚以拳击。16
  三是,严格要求爱惜士卒的生命安全。战场上不得遗弃伤员。如果遗弃了伤员,则一个小队的官兵皆处以死刑。不得无谓牺牲一个士卒的生命。如果使一名士卒无谓牺牲,则那颜将犯下不赦之罪。即便是一次大会战牺牲了几十名将士,最高统帅也甚感惋惜。拔都西征中的匈牙利郭宁河会战,负责侧后迂回的速不台因渡河时结筏未成而迟到,致使正面部队牺牲了二十多名官兵,为此事拨都严责速不台17。成吉思汗为尽量避免无谓牺牲,减少伤亡,严格注意讲究战略战术。严格贯彻集中兵力的原则;进行闪击战,攻其无备,出奇制胜;以运动战为主,力避伤亡大的阵地战;主要以远战武器弓箭对战,力避白刃搏斗等等。
  成吉思汗贯彻爱兵方针的成果是战争中兵员伤亡极少,兵力极其节约,能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战果。对此,许多史学家甚为惊讶。他凭着蒙古百多万人口、十几万骑兵发动了大规模向外扩张的二十多年战争,对金国、西夏、西辽、花刺子模以及不里阿耳、钦察、俄罗斯发动了大小几十次战役,消灭敌军百多万,占领了欧亚广大地区。可是,他的兵员并没有枯竭。在他身后,他的继承者又发动了大规模的向外扩张的战争,其中灭金战争、三次征宋战争、拔都西征、旭烈兀西征等。足见他的兵员伤亡多么少,兵力又多么节约。
  耳闻目睹过蒙军官兵关系的志费尼在其《世界征服者史》(上册第29、31页)中写道:“他们有一种可称赞的作风是:不讲究礼仪,……毫不高高在上,难以接近”。“历史上未曾有过……任何王朝的帝国拥有像鞑靼军这样的军队:如此坚韧不拔,对饱暖知恩图报,在顺逆环境中服从其将官……”。
  (五)把忠诚信义为为处理内部各方面关系的根本指导原则
  可以明显看出,在本文所述成吉思汗处理武装力量内部各方面关系的过程中,贯串着一条主线,就是黄金家族成员之间、成吉思汗同那可儿和将士之间、那颜和士卒之间,必须互相忠诚、互有信义,只有忠诚的有信义的人才可做同伴。成吉思汗把忠诚信义做为最高道德要求于包括他个人在内的黄金家族和广大将士,做为处理和调解君臣之间、官兵之间、那可儿之间关系的精神纽带和根本指导原则。
  成吉思汗认为只有对合罕,对主人忠诚的有信义的人才可做同伴。在战争中,对于凡是背弃故主或杀死故主前来投降的人就做为不忠诚不讲信义的人一律斩首。王汗之于桑昆的马夫,把桑昆遗弃于荒野逃来投顺,说他是没有信义的人立即斩首了。札木合的几个同伴把札木合逮送给成吉思汗时说:凡是侵害合罕、领主的人不可做同伴,下令在札木合面前杀了。反之,凡是放走故主逃逸或为了掩护故主对成吉思汗坚决抵抗的,就做为忠诚的讲信义的人与之做那可儿,甚至加以重用。纳牙阿父子三人根据纳牙阿的意见放跑了其故主塔尔忽台,成吉思汗赞扬纳牙阿是可以信任的、懂大道理的、可以委付大事的人,封为万户那颜。合答黑吉为了其故主王汗逃走,抵抗三天三夜后才投降。成吉思汗赞扬他是讲信义的大丈夫,与之做了那可儿。耶律楚材是辽国东丹王突欲八世孙,事于金朝。成吉思汗会见他说:“辽金世仇,朕为汝雪之”。耶津楚材说:“父祖尝委质事之,既为之臣,敢仇君耶!”成吉思汗“重其言,处之左右”18。
  成吉思汗对于本军之朝秦暮楚的人,即便是亲族也不与之做同伴,并严加惩处,直至斩首。撒察、泰出二人是成吉思汗堂兄弟,曾推举过成吉思汗,宣誓永远忠于成吉思汗。后来叛变,袭击成吉思汗老营,抓住后接着他们不践誓言斩首了。叔父答里台投敌叛变,后来又归顺。成吉思汗本想杀掉,只因孛斡儿出等人的苦谏才未杀。
  成吉思汗对于说谎话的人极为鄙视,对于肯说老实话的人则做为信得过的人与之做那可儿,以至重用。“四狗”之一的哲别前来投顺时,成吉思汗问:在阔赤田作成时,从山上射伤了我的白嘴黄马的脖子的是谁(成吉思汗掩饰了自己的脖子受伤)?哲别当即承认从山上射箭的就是他。并说如果饶了他,愿忠心效劳。成吉思汗说:“敌人对杀害人的事情,多隐瞒不露。你不隐瞒杀害人的事情,老实地讲出来,这种人是可以交朋友的”。并当即把他原来的名字只儿豁阿歹,改名为哲别。因为“射伤了我的白嘴黄马的脖子”,要他“就像我跟前的哲别(箭簇或枪刺)似的保护我”。19
  成吉思汗对待亲族、那可儿、将土则以诚相待,严守信义。他同时要求黄金家族成员也必须如此。在阔亦田会战中,成吉思汗受伤,因者勒蔑的精心救护而脱险时,对者勒蔑表示:对他的几次救命之恩永世不忘。后来事实证明,成吉思汗对者勒蔑的情谊始终不渝,封为千户那颜、九次犯罪不罚。成吉思汗由于得到巴歹、乞失里黑二人的及时通报而粉碎了王汗、桑昆的突袭,并征服了该部后说:“巴歹、乞失里黑二人有救我生命的大恩,……从今以后,直到子孙,凡是继承我大位的人,都应当永远记住他们两位的大恩!”并把王汗的金帐、金酒局等用具和随从全部赐给了他们二人。后来又封他们二人为千户那颜。20豁儿赤曾预报过铁木真将做国王的 “吉兆”,成吉思汗登大位时遵照当时的诺言不失信用,封豁儿赤为万户那颜,准许从全国选娶三十名美女。
  成吉思汗对忠诚信义的言传身教和大力思想灌输,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转化成了强大的物质力量,建成了忠诚可靠、讲求信义、严守纪律、团结一致的强大武装力量。耳闻目睹过成吉思汗军队的志费尼说:“整个世界上,有什么军队能够跟蒙古军相匹敌呢?战争时期,当冲锋陷阵时,他们像受过训练的野兽,去追逐猎物,但在太平无事的日子里,他们又像是绵羊,生产乳汁、羊毛和其他许多有用之物。在艰难困苦的境地中,他们毫不抱怨倾轧”。“他们的服从和恭顺,达到如此地步:一个统帅十万人马的将军,离汗的距离在日出和日没之间,犯了些过错,汗只需派一名骑兵,按规定的方式处罚他,如要他的头,就割下他的头,如要金子,就从他身上取走金子。”21也耳闻目睹过当时蒙古及其军队的罗马教皇使者宾尼说:蒙古人比世界上的其他任何人都对主人(从合汗和万夫长或万户长到十夫长或十户长。——引者)顺从。对主人非常尊敬,一点也不说谎话。蒙古人相互之间从不争吵,他们相互之间打架、斗殴、伤人、杀人的事情完全没有见过。……蒙古人同事之间特别尊敬,相互关系非常良好,食物即便不够屹,也很愉快地分着大家吃,……他们相互不嫉妒,同事之间也没有诉讼之事。他们相互不侮辱,相互帮助,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对方。……即使酩酊大醉,也决不打架,斗殴。22
  总之,成吉思汗就是依靠团结一致的黄金家族和那可儿集团,团结带领全体蒙军将士,击败了内部不和的各个对手,统一了蒙古,征服了半个世界。
  可是,由于成吉思汗的呕心沥血而维系的黄金家族的团结和蒙古的统一局面,因其只是建筑在对个人服从和封建伦理关系之上,所以决不可能如成吉思汗所想,世世代代巩固下去。这种团结“人和”的局面只维持到蒙哥汗时代。蒙哥汗一死,他的两个弟弟忽必烈、阿里不哥利令智昏,公然背叛他们祖宗成吉思汗的训诫和札撒,在他们身边一些别有用心的政客的教唆下争夺汗位,违背在全蒙古大呼里勒台上择贤议定皇位继承人的札撒,迫不及待地前后篡登汗位,终于发生了成吉思汗生前所最担心和忧虑的骨肉相残、同室操戈,从而使蒙古分裂的大悲剧。忽必烈和阿里不哥、海都、乃颜等诸王之间、各个汗国之间、各个汗国内部,长期地互相杀伐,互相征战,使欧亚广大地区战祸连结、生灵涂炭;使成吉思汗终生奋战而统一起来的蒙古民族走向了在世界各民族历史上仅见的大分裂,而且是永远的分裂,使依靠团结走向繁荣,并发展成为世界强人民族的蒙古民族,在几百年的兄弟阅于墙的局面中,逐步衰落为世界弱小民族之一。
  团结,是一个民族走向繁荣的首要条件!
  分裂,是一个民族走向衰落的首要原因!!

  (1982年7月完稿)
  注 释
  1 《世界征服者史》上册第44页。
  2 同上,第45页。
  3 同上,第44页。
  4 同上,第46页。
  5 同上,第213页。
  6 同上,第294页。
  7 《元史译文证补》卷一下《太祖本纪译证下·太祖训言补辑》。以下只注《太祖训言补辑》。
  8 谢再善译《蒙古秘史》第199节。
  9 《多桑蒙古史》上册第125页。
  10 转引自《多桑蒙古史》上册第182页。参阅《史集》第一卷第二分册第380页。
  11 《太祖训言补辑》。
  12 转引自《多桑蒙古史》上册第149页。参阅《史集》第一卷第二分册第319页。
  13 杨契维茨基著《成吉思汗》第153页。
  14 《多桑蒙古史》上册第149页。
  15 《太祖训言补辑》。
  16 谢再善译《蒙古秘史》第227节。
  17 《元史》第十册,第2978页。
  18 同上,第十一册耶律楚材传。
  19 谢再善译《蒙古秘史》第147节。
  20 同上,第187、 202节。
  21 《世界征服者史》上册第32、 33页。
  22 译自日文版《中央亚细亚蒙古旅行记》第19—20页。

蒙古精神:祖先的优秀思想传统

——对古代蒙古思想的整理和总结

编写/科尔沁夫

与其悲叹自己的命运,不如相信自己的力量。

                  ——题记,引自蒙古谚语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是继《丑陋的蒙古人》之后,笔者推出的第二篇有关蒙古人民族性格的文章。

  出乎我的意料,《丑陋的蒙古人》一文在网络上发表以后,引起了相当的反响,这说明在当代蒙古年轻人中,许多人都在关心民族的命运,这是一件好事,我感到很高兴。毕竟,自己的思考不是孤独的。我希望,这样的思潮在蒙古子孙们中间能够成为主流。蒙古人应该相信,我们的未来是有希望的。至于能否把握住机会,这要看蒙古子孙们是否有先见之明、自知之明以及理智的态度。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篇文章和前一篇之间的承继关系,我希望,读者在阅读本篇之前,最好读一下《丑陋的蒙古人》一文。在那篇文章里,我主要分析了蒙古人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民族性格——也就是文化中存在着的诸多负面的因素,正是这些弱点阻碍着蒙古人民族的发展和进步;在那里,我希望蒙古子孙们能够正视这些问题,从而对这些弱点保持警觉。

  作为一个蒙古人,我的确不希望看到我的民族在今天的时代丧失应有的自信。自信,是当代蒙古人最为缺乏的心理优势之一,批评弱点是必要的,但指出努力的方向是更加重要的任务。

事实上,历史上的蒙古人曾经拥有过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精神财富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知识或者其他文化遗产,我所说的财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关于思想的思想”,或者说是关于智慧的学问:它是指可以用来振奋民族精神、提供前进和发展的动力的信仰和精神素质。

 我们能够做出慨叹的是,这些精神素质在历史发展逐渐为蒙古人所遗忘。我们今天所要做的,就是力图恢复这些古典精神,并结合我们现在所面对的这个世界和时代的特点,发展出当代蒙古人的新文化来——这也是许多当代有识之士的共识,而并非我的创造——我不过是一个追随者而已。

  在当代,蒙古的年轻人们正在自觉或不自觉的发展“蒙古新文化”。这个新文化,应该具有两方面的特征:一是要保留和发扬祖先的优秀传统,也就是对当代蒙古民族发展有利的精神素质予以保留;而是要在传统文化中添加本不是本民族的,但却对民族发展有利的新的精神素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这篇文章所要谈到的古代蒙古人的精神素质,并不是要求蒙古青年们复古,而是要在继承中前进。任何民族文化都需要发展。我的观点是,现在的蒙古人也许需要一个“文化复兴”,好好下功夫探讨和学习一下早期蒙古人是如何理解人生和社会,以及获得个人和集体成功的精神素质,从而为今天我们民族的发展提供某种有益的启示。

  这个工作所需要的材料肯定要涉及到蒙古人的观念史或者说哲学史。已有的资料已经表明,“蒙古人历史上的几次发展高潮无不和当时的哲学是无关的,任何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发生都不是自发的,是在理论思维指导下的行动。”

  在这里,我把下文将要谈到的古典思想统称为“蒙古精神”,它在过去是、现在是、将来必然也还是蒙古民族性格的核心。

  我在这里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写作大量的参考了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的《蒙古族哲学史》(武国冀主编,1994年10月第一版),可以说,本文的主要观点几乎全部来自该书,在此对编著者和其他蒙古学者表示深深的谢意和敬意。我所做的工作不过是搜集和整理而已。

我把这本书中我认为可以称得上是蒙古祖先思想精华的部分加以整合和整理,结合自己的评论,从而产生了这篇文章。因此,这篇文章与其说是写作,不如说是编辑。我只是希望我们祖先的优秀思想能够发扬光大,供当代蒙古子孙继承和借鉴,并无抄袭和沽名钓誉之心,希望原编者能够理解和原谅我。

  那么,早期的蒙古祖先们是如何看待人生和社会的呢?他们拥有什么样的素质,导致他们成就了丰功伟绩,从而使我们这些蒙古子孙,也因为是他们的后代而得以享受荣耀呢?我把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古代蒙古文化的精华概括成了以下四大方面——我称之为“四大蒙古精神”:

  ——乞颜(Giyan)精神

  ——追求智慧(Wuhagaan)的好学精神

  ——至诚为本的道德观

  ——兼收并蓄的文化宽容(以及变革精神)

  当藏传佛教在蒙古获得统治地位以后,蒙古人的精神文化逐渐变得单一,加上异族利用藏传佛教奴化、愚化蒙古人,逐渐使蒙古人变成一个文盲民族,给蒙古的发展带来了深重的遗害。对这个问题,晚清的蒙古族哲学家罗卜藏全丹曾经对此做出过令人痛彻肺腑的分析,感兴趣的蒙古朋友可以参考他写的《蒙古风俗鉴》,就可以了解这些令人伤心的历史。

  我要在这里补充说明的是,我并不是说藏传佛教不好,它毕竟是蒙古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蒙古人民族性格的许多部分来自于它。我要说的是,任何一个民族要想发展,都需要多元化和开放的文化,如果只有一种价值观,一种思想,那将是十分可怕的。

  下面我将分别介绍和分析这些宝贵的思想传统。

  艰难之人要坚定,顺利之时要谨慎。

              ——题记,引自蒙古谚语

一、乞颜(Giyan)精神(蒙古精神的核心)

  大家知道,十三世纪初,铁木真(成吉思汗)统一了草原上的各个部落,建立了蒙古帝国,从而形成了蒙古民族。在蒙古帝国建立以前,“蒙古”这个称谓,只是草原上一个部落的名称,而这个部落的领袖铁木真,他的家族的历史则可以追溯到更早的乞颜部落中去。

1、乞颜精神的来历

   大约在十三世纪末和十四世纪初,波斯学者拉施德奉蒙古可汗之命编撰了一部史书——《史集》,其中记述了蒙古可汗家族的历史,从这些叙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古代蒙古人的精神特质。

其中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叙述了成吉思汗的祖先——乞颜部(也叫乞颜惕部)的历史。故事是这样说的:在两千年前(大约是公元前十世纪),乞颜部和突厥部发生了战斗,结果,乞颜部战败了,只剩下两男两女逃进了额尔古纳一带的山中。这里四周被群山和森林环抱,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可以通向外面。这两个男人的名字是:捏古思和乞颜,这两家人和他们的子孙就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

  后来,这两家人繁衍分化出许多分支来,随着人口的增加,他们居住的地域逐渐显得狭窄了,他们就商量着要迁出山外。于是开始寻找走出山区的办法,他们找到了一处铁矿,聚集木柴,用七十头牛马的皮制成风箱,点火鼓风,直到山岩溶化,结果得到了无数的铁,山路也被开辟了出来,这样,他们就得以走出山区,来到了草原上。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化铁出山”,起初是以口头形式流传,它是在乞颜部族远古时期创作的有关祖源的传说,在其氏族中代代相传,是这个部族祖先光辉业绩的记载。

蒙古人有进行族谱教育的习惯,就是通过记述祖先的历史教育后代。这种族谱教育,是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拉施德说,“乞颜,意思就是从山上冲下来的狂暴湍急的洪流,因为乞颜人勇敢、大胆而又极其刚强,所以人们以这个词作为他们的名字。”具有乞颜品格的人,在失败面前永不气馁,永远怀有斗争的勇气。

  在十一世纪以前的漫长历史中,乞颜部的后代产生了许多部落和新的分支,于是这个远古时代的称号逐渐被人们遗忘了。可是到了十一世纪,蒙古部又重新找回了乞颜的称号,《史集》中说在合不勒汗时代,他的六个儿子都有乞颜惕的称号,之后他的某些子孙也被称为乞颜惕。

这个名称的再度流传与蒙古部的强盛有关系。

  拉施德说,在以前,当“塔塔儿人成为胜利者时,其它一切各族都曾被称为塔塔儿人”,这是因为“这些各种不同的部落,都认为自己的伟大和尊贵,就在于跻身于他们之列,以他们的名字而闻名”。这就是当是草原各族使用名称的情况。

  而当蒙古部的势力逐渐强盛起来的时候,尊贵的大人物、可汗的子孙、勇士们都开始自称为乞颜惕,而把自己看成是蒙古人,乞颜惕族源的传说也被人重视起来了,乞颜惕逐渐成为一个继承祖先光荣传统的荣耀的称号。这时,族源传说的意义已经转化成出身显贵的历史依据,人们用乞颜部祖先的名义来宣耀自己的荣光。

  这样,乞颜名称的再度使用,“化铁出山”传说的再度流传,已经超出了原有的族谱教育的范围。乞颜,不再只是氏族的称号,而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已经成为草原各部族共有的时代精神,也就是说,这种族源传说演变成了后来蒙古人民族精神的核心。

  乞颜人的这种精神,适应了蒙古部兴起的需要。根据《蒙古秘史》的记载,蒙古部从阿阑豁阿、孛端察儿开始,在三、四百年间逐渐兴盛起来,最后分出了孛尔只斤系(成吉思汗家族)等氏族。部落的繁衍,人口的增加,迫切需要一个统一的汗权,然而现实却是,当时还没有一个能够驾驭整个蒙古各部的汗主,当时的蒙古各部分别臣属于异族,并时常发生战争。在这种情况下,大胆、勇敢、刚强的乞颜精神,深刻反映了部落发展的需要和汗主们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和人们渴望结束分裂、有所作为的进取意识。

2、乞颜精神的基本特征

——勇敢强悍,不屈不挠,一往无前,永远向前看

  蒙古谚语说:“暴风雪折不断雄鹰的翅膀”,乞颜精神突出了人的精神力量,它反映了乞颜惕人的性格,也蕴含着他们的理想:做一个勇敢刚强的人,要在失败面前永不气馁。传说告诉人们,乞颜品格就意味着顽强,在困难面前永不低头,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终究是会渡过难关的。乞颜人正是靠着这种精神,渡过了部落濒临灭亡的危机,克服了氏族发展中的各种困难,使部落得以生存和繁衍。

  其次,乞颜人如果相信了命运的摆布,就不会有后来的生存和发展,自然历史上也就不会有成吉思汗这个伟大人物。对乞颜人来说,发展是没有止境的,决定性的因素在于人们的信念和意志力。失去了必胜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力,就会丧失信心,放弃努力,导致失败,尤其是在处于劣势的时候,这一点就显得尤为重要,蒙古谚语中“宁可折断骨头,不可背弃信念”这句话,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尊重人的创造性,相信依靠人的能力能够战胜命运

  这种精神不是宗教赋予乞颜人的,它没有把狭小山谷对氏族发展的制约看成是山神对人的惩罚,它既没有祈求苍天来帮助他们,也没有认为化铁出山是对神灵的冒犯。

故事中提到的他们寻找到“一处以前经常在那里熔铁的铁矿”,以及他们用很多整张的牛马皮来制作风箱,都表明他们非常重视人的创造性,把智力看成是通向成功的手段。

——重视信誉、互相尊重、协商合作的意识

   “化铁出山”的故事中提到:他们一起商量,他们聚集起来准备木柴和煤,他们进行了有效地分工,煽火的煽火,添柴的添柴……。从传说的记载来看,这两家人是平等的,没有等级差别的,这样,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必然会以合作形式出现,通过商议而达成共识,进而统一行动。蒙古谚语说,“群居的喜鹊,比独行的老虎还有力量”,如果没有两家人的精诚合作,他们的命运也许就会改写,蒙古人的祖先也许就不会是他们。

  尽管这种商议还是极其简单的,还没有条约化和制度化,但那时的蒙古人的确十分重视商议的严肃性。故事中提到的“弘吉剌惕部落……未经商议就先于他人出了峡谷,用脚踩坏了其他部落的炉灶……弘吉剌惕人有名的足疾,就是由于它们未与他人商议,最先走出山谷,莽撞的用脚踩了别人的灶火才造成的……”,就是这种重视商议、重视契约思想观念的反映。拿蒙古谚语来说,就是“既然说了好,就不再说疼”(意思是既然答应了别人,就是吃亏也得履行诺言),“好马走路平稳,好人说话坚定”。

若是没有智慧和技巧,就是胯下的山羊羔也杀不着吃不到;

若是智慧深广办法妙,即使深山野岭中的青羊羔宰杀烹吃也做得到。

                 ——题记,引自成吉思汗箴言

二、理(Yos)和省悟(Wuhagan)——追求智慧的好学精神

  在成吉思汗之前的时代(约公元十世纪),蒙古人就特别重视对“理(Yos)”的探讨。这些重要的思想进步,集中的表现在《成吉思汗箴言》中。

1、“理(Yos)”概念的提出及其历史意义

  箴言在蒙古语中称为必力克(Bilig)。必力克的意思是“天才”或者“禀赋”,同时又有“智慧”的含义,蒙古人把必力克的汇集,称之为“Wuyun(智慧)”或者“Tulehuur(钥匙)”;所谓“智慧的钥匙”,一方面是指箴言集是智慧的总汇,另一方面是说箴言是开启智慧的钥匙。这里的必力克与一般的智慧是不同的,它是智慧的精华,人类智慧的精华,它有能力开启人们的智慧,在根本的意义上,它是一种有关学习和思考的哲学。

  那时(约公元十世纪)的蒙古人认为,必力克是“理(Yos)”的反映,而“理”这个概念,则是蕴藏在世界上万事万物当中,以及事物之间以及其发展变化中蕴含着的、内在的“理”;这里面既包含了父子、夫妻、主仆、贫富等关系之间的理,也包括了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的理。理,既是社会理想,也有规律的含义,而不再仅仅是神明的意志。

   “理”的观念的提出,对于笃信天命论的蒙古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进步,对冲破当时的天命论思想具有重大的意义。天命论认为,社会秩序和个人的幸福都是天有目的的安排好的,因此,个人或者群体无论怎样努力都不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但现在不一样了,人们不需要从上天那里寻找原因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就存在于事物自身之中,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理”是可以了解和学习的,这就为发挥人本身的能力和创造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成吉思汗箴言的产生

  《成吉思汗箴言》是从十三世纪以后流传过来的成吉思汗札撒和必力格的总汇。它起初是以成吉思汗语录、训言为主要内容,后来又加入了大汗的子孙、将领、大臣和其他圣贤的话,统称为成吉思汗箴言。

  成吉思汗箴言的主题思想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对智慧的论述和对至诚的要求。它的第一条就是论述“理”的,它说,小到家庭父子夫妻,大到民族、国家和社会,如果轻视Yos(理)和法令就会变得无秩序,到处抢劫得不到安宁……。成吉思汗正是靠着这些信念,从不屈服于命运的摆布,建立了他广阔无边的帝国,成为了名垂青史的英雄。

  箴言的内容在《蒙古秘史》、《史集》、《世界征服者史》、《圣武亲征录》、《黄金史》、《水晶珠》中均有记载,还有一些散见在《金钥匙》、《孤儿传》等民间作品中。在这些著作中,收录最全的是《史集》和《金钥匙》。

  拉施德在《史集》中用“足资垂训的言论”为题收编了三十三条,内容涉及到国家、Yos(理)和札撒(法律);千户长的职责、任务和资格;禁酒的规定和处罚;违反札撒的处罚;勇敢的特征及对勇士的要求;木华黎的忠诚;孛斡尔出的忠诚;勇敢需要训练;说话要可靠;男子汉的快乐;女人的美德;以及向天的祈祷和对后代的担忧等。

3、成吉思汗箴言对“理”和智慧的看法

  成吉思汗箴言多次提到智慧、聪明、明智的行动、贤士、能人等方面的训谕,其数量虽然不及有关伦理道德的条款,但其重要性却是影响深远的。

  成吉思汗说:“若是没有智慧和技巧,就是胯下的山羊羔也杀不着吃不到;若是智慧深广办法妙,即使深山野岭中的青羊羔宰杀烹吃也做得到。”它是在告诫人们,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智慧,智慧可以改变生活,因而人不能懒于使用脑子。

  大家知道,成吉思汗麾下有许多贤人勇士,这表明成吉思汗不仅重视自己的智慧,也非常尊重他人的才学。没有对智慧的高度尊重,成吉思汗不可能成就他的事业,所以他说,“我一旦得着贤士和能人,就让他们紧随我不叫远去……让他们称心如意献计出力。”

  智慧既然如此重要,那如何理解它呢?智慧和“理”的关系又是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成吉思汗箴言反映出的观点是:

——智慧是比感情更加重要的品质

  成吉思汗在女儿阿剌合出嫁时说,“没有一个好朋友比聪慧还好,没有一个恶敌人比愚愤还坏。”这句话是在阐明这样一个道理,智力如果和感情比较,前者更加重要。人不能沉湎于感情之中而忘却理智,喜爱、贪婪、愤怒等等各种感情都有可能妨碍人的冷静判断,智慧作为一种理性是与感情相对立的,要使人的智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必须把它和感情区别开,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克制自己的感情。

——智慧作为人的理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的

  这一点在箴言中有突出的表现,成吉思汗说,“人虽长得聪明,不学没有智慧”,“好学的笨人,早晚要超过懒惰的聪明人”。这就是说,聪明是天生的条件,并不等于智慧,只有经过学习和探索才能变成智慧。

  类似的观点在其他蒙古民间谚语也有相当多的表述,如“躺在床上的智者,不如走南闯北的傻子”,“铁是打出来的,马是骑出来的”,“数不尽的土粒,渡不尽的学海”等等。

  反映在治国的原则上,箴言也一再强调这种“智慧是后天积累培养的”的观念。“能治家者既能治国,能率领十人作战者,既可委付以千人、万人作战”,“能清理自身内部者,既能清理国土上的盗贼”。这就是说,人的治国智慧,率领千军万马的能力,也不是天生的,而是从小到大、从少到多逐步积累起来的,所以善治家者可以治国,能统帅十人者可作千户长。

——智慧作为人的理性,在于对万物之“理”的领悟

  箴言认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应该有自己的头脑(就是首领),这个头脑要致力于建立习惯和秩序,否则,国家将陷于动摇和停滞,窃贼和骗子将遮住太阳。这里所说的“习惯”,蒙语称“约速”(Yos),就是“理”。

   “理”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如上面这段话中含义,“理”就是伦理、礼节、规矩,拉施特在《史集》中把它翻译成了“习惯”;另一个含义就是万物中蕴含的道理,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以及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在阿勒阿勒屯公主出嫁的时候,成吉思汗教育她说,皇女有三个丈夫,第一个是王朝,第二个是名誉,第三个才是真正的丈夫——有了王朝才有名誉,有了名誉才有你真正的丈夫。这就是政治联姻的“理”。作为大汗的女儿,必须要懂得它,要顾全大局,才算得上是聪明和有智慧。

——智慧也是对自己的认识,也就是“自知之明”

  一次成吉思汗问畏答儿薛禅,说,“他人不可及的智慧是什么?”答曰,“自知之明(原文直译过来就是,明了自己的品德,能谨慎行事,乃他人不可及之智慧)”。

  畏答儿的这段话受到了学术、思想界的高度重视,认为这些思想可以和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名言“认识你自己”,以及汉族古代哲学中的“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两句话相媲美,

  所谓自知之明,就是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无论对于个人还是群体都需要这样:要了解自己的真实愿望是什么;自己的目标和理想是什么;自己到底处于什么样处境;如果希望改变自己的命运,应当如何努力;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人不能用别人的目标取代自己的目标,也不能在别人已经取得成就面前自惭形秽——要寻找适合自己的目标和适合自己的努力方式——这也是获得自信和幸福的重要心理基础。

——人的觉醒(Wuhaagan,省悟、开悟之意)是智慧的核心

  在拉施特收录的箴言中,提到处罚违法者的目的是成吉思汗说,把“他流放到遥远地方去,……他就觉悟过来”。觉悟在蒙语中叫“兀哈(Wuhaagan)”,有理解、省悟、开悟的意思。它有四种含义:

  1、表示“知道了”;

  2、指人心的属性和能力,具体来说,包括两个方面:记忆和推理;

  3、是一个解蔽(解除思维障碍)的过程。

  4、它是认识的反思过程。也就是说,它要求人们对自己的认识结果加以考证和反思,这样也就要求人必须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作为对智慧的看法,上述第三点最有意义,也最为重要。《蒙古秘史》中曾经提到,阿阑豁阿为其没有父亲的儿子辩解的时候说,我是因感光而得子,他是天的儿子,这个道理下民是不可能理解的,只有在我的儿子当帝王的时候他们才能“兀哈惕者”(意即‘省悟到’)。

  这就是说,兀哈作为人心的一种能力人皆有之,但每个人的心灵的开放程度是不同的,它需要一个锻炼的过程。

  要开启心灵的兀哈,就要克服种种的障碍;一般来说,制约人心兀哈的障碍主要来自人们的成见和思维定势,因此人们要想获得智慧,就必须不断的放弃自己的固有观念,解除这些思维的障碍和蒙蔽,以求得创造力的解放。

  这个思想在蒙古人的历史中可谓意义重大。从哲学的观念上说,它是蒙古人认识论的核心,它表明在获得智慧的道路上人必须和自己作斗争,必须战胜自己的成见。如果没有这样的观念,蒙古人就不会用宽宏的心态对待不同的信仰和文化,也就不会存在由蒙古人所导致的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流,自然也就不会有广阔无边的蒙古汗国的存在。

——要想获得智慧,还必须克服表面性和片面性。

  成吉思汗告诫人们要克服认识的片面性。箴言说,经过三个贤人评定的话(观点)就可以在任何场合和任何时间说了,否则就是不可靠的;要将自己的话(观点)、别人的话(观点)同贤人的话(观点)进行比较,如果合适,才可以说,否则就不应当说。

  这段话让人不难想起汉人皇帝唐太宗的故事。有一次他问魏征(正直而有头脑的大臣,是唐太宗手下的重要人物):你说,做人主的怎么算明(明智公正)?怎么算暗(糊涂昏庸)?魏征回答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意思是说,正反两方面的意见都听就是明智,只信一方的道理就是糊涂昏庸。

  成吉思汗还告诫人们要克服认识的表面性。箴言说,合塔斤人答剌海·兀赫在混乱中和两个那可儿外出,看见远处有两个骑马的人。那可儿说,他们只有两个人,我们三个去攻他们吧!可是答剌海说,我们既然看见了他们,他们一定同样看见了我们,不可去攻打他们。于是策马离去。后来才查明,那两个人背后有五百人的埋伏,正等着捉拿他们。不可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这正是成吉思汗所要强调的。

语言是真的好,狐皮是红的好。

          ——题记,引自蒙古谚语

三、至诚为本的道德观

  对古代蒙古人来说,对“理”的认识表现在人品上就是对“至诚”的追求,至诚作为人的理想境界,是“理”的思想在道德领域的表现,可以说,至诚就是伦理道德的“理”,人与人之间能够做到至诚,便是符合了“理”,就能够得到天佑。

  古代蒙古人关于至诚的道德观念,主要见于成吉思汗箴言和窝阔台汗的德治思想中。

1、成吉思汗对至诚的看法

  忠诚是成吉思汗箴言的主要道德概念,也是成吉思汗的主要思想。他在谈到君臣关系时曾说,“汝在背处也,仍如在俺眼,汝去远处也,仍如在俺近边,如此思之,则汝将获上天之佑乎”。由此可见,成吉思汗把对忠诚的要求看成是获得上天保佑的前提条件。

  之所以会对人们有至诚的要求,同社会的秩序有关。成吉思汗说过,子不尊父教,弟不聆兄言,夫不信妻贞,妻不顺夫意,长者不保护幼者,幼者不接受长者的教训,富者不济贫者,这样就成为无秩序的社会,生活不得安宁,事业不会兴旺,人们不能长寿幸福。因此,人们要想使社会有秩序就必须遵守道德要求,也就是按照上述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有了忠诚的品质就会自觉的执行这些道德要求,就会不遗余力的去做。

——至诚对人的起码要求是诚实,要求人们说真话,不掩盖事实真相

  成吉思汗曾多次说过,对说实话的人应给予信赖,委以重任。说真话之所以被视为至诚的内容,是因为它的毫不顾及个人得失而维护诚实的原则。

  在这方面最著名的例子可以说是成吉思汗和哲别之间的故事了。哲别原来是泰亦赤兀惕部的勇士,在战斗中曾经射伤过成吉思汗,当他被成吉思汗俘获的时候却毫不隐瞒大胆承认。成吉思汗说,作为敌人,对自己杀人的事多隐瞒不报,你却老老实实的承认了,这种人是可以交朋友的。这样,他们之间共同的道德观成就了蒙古历史上一段感人的佳话和他们之间相伴一生的伟大友情。

——至诚是真心(薛惕乞勒田)的要求,是人性的要求,更意味着对自己的道德自律

  忠诚的蒙语原文是“薛惕乞勒田”,可直译为“心有的海”,即“心里常想着”的意思,具有真心的含义,所以说忠诚本来就是对人的本性的要求。真金(忽必烈之子)曾经这样说,“太祖有训,欲治身,先治心,欲责人,先责己。”这可以说是对成吉思汗“至诚”思想的最好概括。

——要做到至诚,就必须信任他人,排除猜忌和怀疑,不能有二心

  成吉思汗认为,对至诚的珍惜,是建立在共同的利益基础上的,对合作双方都有好处,因此就必须相互信任,排除猜忌和怀疑,不能有二心。解决了基于利益关系的信任问题,就会使至诚的品质变成人的发自内心的自觉需要,从而自愿的做到真心和至诚。

2、窝阔台汗的德治思想

  窝阔台是蒙古帝国的第二位大汗,他在位的十三年当中,继承了成吉思汗的业绩,为继续扩大帝国的版图,巩固蒙古对北方草原和占领区域的统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称为“马上治天下”的第一人。纵观史料,窝阔台在耶律楚材的辅佐下,制定和实施了许多治理天下的举措,受到了世人的广泛称颂,《元史·窝阔台传》对他作了极高的评价,说,“帝有宽宏之量,忠恕之心,量时度力,举无过事,华夏富庶,羊马成群,……时称治平。”

  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窝阔台的思想,那就是“德”。他认为“德”是世界上永恒的东西,并从人性方面论述了德的产生和形成,以及德的价值。他对于“德”的认识,使蒙古人的思想史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开始从天人关系向心性关系发展。他的这些思想和言行,被波斯史学家志费尼记录在了他的名著《世界征服者史》中的一章——《合罕言行录》中。

  德的思想由窝阔台突出强调,决不是偶然的。当时,蒙古帝国虽然还在迅速扩张,但占领地的治理问题已经突出的摆在了蒙古人的面前,在这种情况下,光靠武力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而应该以一种仁慈的政治思想为基础,实现帝国的有效管理,让人民能够在思想上和体制上两方面来接受大汗的领导,从而建立一个有秩序的、人民有自觉性的国家。

窝阔台的德治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德”是世上的永存之物

  窝阔台认为,世界是由暂存之物和永存之物两部分组成的,人的理想应该是追求永存之物,然而人们往往看不到这一点,沉湎于暂存之物,看不到永存之物。

一次,他对不愿执行其善行的诸臣说:“在这有盛有衰的世界上有无永存之物?”当诸臣齐声回答没有时,他又说:“那就错了,好的名誉和声名在这世上永存。”而所谓“好的名誉和声名”,就是指的符合道德原则的人的言行。

  在窝阔台看来,作为永存之物的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忠,就是忠于祖业,忠于主人;其次是仁,就是对下仁慈。

  就窝阔台来说,他是这种“德”的观念的忠实传播者和实践者。

  首先,在言论方面,他曾说,我继承汗父的大位,“休教他(指百姓)辛苦”,应该让百姓“安宁快活”(《蒙古秘史》第二七九节)。他还说,“我们的习俗风尚的声名传给叛逆者,他们的心必然倾向我们……这种善行,使得军队和百姓免除征伐他们之苦,无需大量履危涉险。”(《合罕言行录·概述》)在这里,善行被看成是比征伐更为优越的手段。

  尤其值得今天的蒙古子孙牢记的是,作为蒙古帝国的第二位大汗,他是非常谦逊的。他是经过成吉思汗点名同意,并经呼里勒台(Huuraltie,直译为会议,是蒙古人公推大汗的会议)推举即位的,因此,他本人的德行就是众望所归的前提。没有他的为人作为基础,他是不可能成为帝国的继承者的。对此,他曾经说:“汗父的见成,大位子我坐了,有甚技能。”意思是说,我的即位不过是汗父的偏爱而已,并不在于我比别的兄弟优秀。

  其次,在武功方面,他继承成吉思汗的事业,先后灭金,伐宋,征高丽,再次西征等等,继续扩大着蒙古帝国的版图。

  再次,在文治方面,他的业绩包括,为统御庞大的帝国,他构建了集管理、信息交流、商业服务等用途于一身的交通体系——站赤驿道(这是国际互联网思想的萌芽);建设以知事官为基础的官僚体系;从战略发展高度出发,修建和林城等等。

——“治心”是永存的财富

  所谓治心,就是指如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据《合罕言行录》记载,窝阔台经常谈论古代帝王的统治经验。他对那种积聚财富珍宝的做法不满,他说:“至于我们,为了我们的英名起见,我们将把我们的财宝储存在人们的心坎里,不给明天留下任何东西。”从他这段话可以看出,他认为“治心”比储存财富更重要。

  至于人心如何是永存的,窝阔台没有回答,志费尼的解释是:“我需要一个名字,因为肉体要死亡。”这就是说,好名声是永存的,比生命更加长久。

  在如何治人心的问题上,窝阔台认为必须施以德行,以德行取人心,是美名永存在人们的心中。对那些不愿实行德行的大臣,他多次做过解释和批评,有时还气愤的说:“你们是我真正的敌人。”有一次,宫中佣人去枣店买回一盘枣,已经按照窝阔台的规矩多付了一倍价钱,但窝阔台还嫌少,叫人添钱送去。

  毫无疑问的,他的这些思想和行动,对不断扩张的蒙古帝国来说,是绝对有积极意义的。它使被占领地区的人民,逐渐对蒙古人产生认同感,接受蒙古人的统治。

——人性本无善恶可言,善恶的区别取决于人的物质欲望

  窝阔台在反驳阻止他行善的人时说:“人是恩惠的俘虏。”这句话阐明了他对人性的基本观点。

  在他看来,人本身是没有善恶的区别的,人的本质就是饮食男女,就是追求幸福,而道德不是人的本质属性。人们遵守道德或者不遵守道德,只是因为这样做对他们自己有利。因此,在窝阔台的心目中,并没有绝对的对立观念,任何人都是可以在被物质利益诱导的情况下作出善行的。

3、忽必烈对至诚、治心的看法

  忽必烈(1215-1294)于1260年继承蒙古帝国汗位,在他35年的统治中,创建了大一统的国家——元帝国,他统治的基本思路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以儒治国,以佛治心。”

  忽必烈的治心思想,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至诚、存心和行善。

——至诚是获得天佑的关键

  至诚的思想,是忽必烈在开元年号的诏书中提出的。他说,“应天者惟以至诚,拯民者莫如实惠。”意思是说,想获得天佑的人必须至诚,拯救百姓的人必须让百姓获得实惠。在这里,他认为人要想获得天的帮助,唯一的道路是“至诚”。

  至于“诚”,就是自觉的执行治天下之道,自觉的作一个拯民者,如果不认真的去做,只是满足于表面文章,天也不会保佑他。

  忽必烈的至诚和成吉思汗提出的至诚有相似的地方,但忽必烈诏书中提到的“惟”字,更加强调了人的作用,更加强调了自觉的价值。

——存心是至诚的保证

  所谓“存心”,就是指在自己心里保留有仁爱的品德。要治心,就必须在自己心里经常惦记着仁爱的品德,时刻保持着一种警觉的意识。

——治心的目的在于行动

  对忽必烈来说,如何寻找到一套合适的统御多民族、多文化的庞大帝国,首先要从政治思想和道德思想着手。他深感治国的责任很大,认为从成吉思汗以来,蒙古祖先“雷厉风行”,致力于开拓疆土,“事有缓急”,对于如何治理国家考虑不多,“武功迭兴,文治多缺”。因此,他把“忧国爱民之心”作为他的首要任务和历史责任。

  用忽必烈的话来说,“拯民者莫如实惠”,就是在强调治心的目标在于落实到行动,这是一种“学以致用”的观念,也就是说,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最重要表现在实际行动上。一次,廉希贤找借口说在家读书,忽必烈批评他说:“读之而不肯用,多读何为?”

人类敬仰的四大先知:耶稣、穆罕默德、摩西、释迦牟尼,我都表示敬仰。

恳求他们中间在天上的一位尊者给予我庇佑和帮助。

——题记,引自忽必烈的话

四、兼收并蓄的文化宽容

  蒙古文化,在这个时期,随着蒙古帝国的兴起和扩张,走出了部落、和国界,接触到了世界大文化圈,在世界范围内,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相接触,一方面扩大了蒙古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吸收了各种文化的优秀成果,使自己的内容也丰富起来,逐渐形成了具有广泛包容性和先进性的民族文化,从而为今后蒙古民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于多种文化的接触中,蒙古人基本上采取了多元共存的态度。从成吉思汗时代起,几代蒙古汗主对不同宗教、不同教派、不同学说,不同信仰,均采取了宽容和兼收并蓄的态度,给予同等的待遇,从不以自己的好恶区别对待他们。就是把佛教高僧八思巴聘为帝师的忽必烈,也没有把佛教看成是凌驾于其他宗教之上的唯一的信仰。在这里,他有一段著名的话,他说,“人类敬仰的四大先知:耶稣、穆罕默德、摩西、释迦牟尼,我都表示敬仰。恳求他们中间在天上的一位尊者给予我庇佑和帮助。”文化多元的思想,从本质上说,是肯定每一种文化的价值。

  比如,同儒家文化的接触,主要表现在儒家学者对蒙古统治者的影响上面,早在成吉思汗时代,著名的军师耶律楚材就是一个精通四书五经,曾以儒家学说辅佐金朝君主的著名人物。成吉思汗曾经说,“此人乃天赐我家,而后军国庶政,当悉委之。”在耶律楚材的后半生,在治国方略、制度建设等方面,都以他的思想影响了蒙古帝国。

  在蒙古人与儒学接触的早期,蒙古人认为儒家不过是“方技”,也就是“民间巧技”、杂耍的意思,后来,蒙古人逐渐认识到它的社会功能,对它的认识逐渐上升到制度的层面。蒙哥汗在召见西夏儒者高智耀时候,向他求治国之道,问道:“儒家何如巫医?”高答:“儒以纲常治天下,岂方技所能得比?”

  再比如,在忽必烈时代,蒙古人也注意到了佛教的道德功能,忽必烈曾经问法师,“佛法中有无安天下之法?”,就是在了解佛教的社会功能。

  蒙古人的这种宽广的包容性不是没有理由的,历史的看,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

1、蒙古文化自身的多元性导致了蒙古人的文化宽容

  蒙古帝国的统治是以蒙古部为主的,在蒙古草原个部落中占有主导地位,对其他部落的文化具有统治地位和扩张性,另一方面,他也积极吸收了其他部落文化中的合理成分,使族际文化的界限逐渐消失,在蒙古部文化的基础上融合成为具有北方草原文化共同特征的蒙古文化。在这个意义上,十二、十三世纪的蒙古文化是草原个部落、民族共同创造的,是草原文化的集大成。

2、蒙古人的宇宙观决定了蒙古人对外来文化的宽容。更为重要的是,它使蒙古人具备了强烈的变革精神

  在蒙古人的古代观念中,最为独特的是对“长生天”的认识。如果仔细观察蒙古史料,就会发现,只要在提到天的地方,都要给他加上一个“长生”的修饰词。把“长生”作为天的基本性质的观点,是蒙古人的宇宙观与其他民族的宇宙观的不同之处。

  长生,就是永生、永恒的意思。长生的观念,与生死这些概念相比较而言是静态,但长生天在本质上不是静止的,而是动中之静。十三世纪时,人们对“敖尔其朗” (Oorqinleng,宇宙)这个词的理解,就反映出这种观念。“敖尔其朗”本身的意思是生生不息的宇宙,而其词根“敖尔其”的意思是指不停的旋转变化的运动。从这个词的构成来看,人们理解的永存的宇宙,正是由不断运动着的事物组成的,没有运动和变化,就没有宇宙,反过来说,没有宇宙,也就没有运动。宇宙的本质就是动中之静,静中之动。

  天之所以有强大的力量,不在于它的神秘性,而在于它是永恒运动的力量,因而也是永远不会失败的力量。因此,变革的观念,对积极进取的蒙古人来说,也是自然而然、必须实施的事情。忽必烈在即位诏书中提出了“宜新弘远”的思想,认为“祖述变通,正在今日”;又在另一篇诏书说:“鼎新革故”,都反映出了他的变革意识。所谓“宜新弘远”,意思就是说,为了长远的目标,必须进行变革,必须改革那些不适应发展的因素。他所要做的改革,就是要“变通祖述”,意思是要改变一些祖宗的成规和传统。

3、蒙古人的经济生活方式决定了蒙古人的思想宽容

  运动和变化的观念,对草原民族来说是自然而然的,启发也来自于我们祖先的经济生活。在茫茫无际的草原上,如果不游牧,是很难生存下去的,要想获得好草场,就必须不断迁徙。“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是蒙古人适应和习惯了运动和变化,也使蒙古人接触到了许多不同的种族,不同的观念,因此,蒙古人在观念上是从来不保守的。这也就是蒙古人在思想信仰问题上能够兼收并蓄的另一重要原因。

成吉思汗祭文思想影响后世蒙古族人

成吉思汗祭文中贯穿始终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和睦相处理念对后世蒙古族人影响巨大。

成吉思汗祭文有五十多部(篇),以诗歌文体写成,长达近五千行,内容涵盖蒙古民族古老的历史、文化、风俗、礼仪、观念、信仰、语言、文字、法律等诸多方面。其中崇尚大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思想理念贯穿始终。

比如《九十九匹白骒马之乳祭洒赞》中,不仅向长生天、日、月洒祭献奶,而且“向那可汗留下足迹的故地”“向那所有大千世界的天地山水神灵”洒祭献奶,祝福人与自然“温情和蔼,欣喜欢快”。

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旺楚格告诉记者,受成吉思汗祭文而形成的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风俗,在蒙古族日常生产生活中无处不体现:生活所需要的柴火,要拣干枯的树木,忌讳砍伐正在生长的树木;不猎取禽类,不伤害幼小的动物。就连人去世后也不立坟墓不用棺材而进行野葬或土葬,让遗体尽快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旺楚格表示,成吉思汗祭文中始终贯穿着人与人之间诚心友爱,和睦相处的思想。这一思想使鄂尔多斯蒙古族乃至整个蒙古民族形成和睦相处,尊重他人,热情好客的思想观念。在蒙古族家庭中,小辈每天早晨要向长辈请安,遇见外人,不管认识不认识都要相互问候;客人来家,相互敬献哈达,交换鼻烟壶,表达尊重之意;家里来人,要到门外迎接,熬茶盛情款待等等。

旺楚格说,传承成吉思汗祭文的鄂尔多斯的蒙古族人在其和谐思想的影响下,创造了独具特色、兼容并蓄的鄂尔多斯和谐文化,形成以和谐为重要内涵的民族精神。

2009年8月9日星期日

中国将打击敌对势力进行民族分裂

杜林 Source: VOA 华盛顿
中国说要妥善处理民族矛盾纠纷,坚决打击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进行分裂、渗透和破坏活动,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全国民族工作座谈会12月24号在北京召开。中共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会上要求深刻认识新形势下民族团结的重大意义,切实维护民族团结,坚持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切实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

他说要妥善处理涉及民族关系的矛盾纠纷,坚决抵制并依法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进行分裂、渗透和破坏,确实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有关专家分析说,这次民族工作座谈明显针对中国今年出现的民族问题和由此产生的纠纷与骚乱。西藏民族学院办公室主任王斌礼在采访中说,西藏3.14事件、印度孟买恐怖攻击等事件都与民族问题有关,如果处理不当,会产生严重后果,影响到当地的稳定:“民族问题肯定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我们不能象世界上其他国家那样对民族问题置之不理,甚至于产生各民族之间的分裂,在我们国家的藏独这些肯定会给国家的安定团结带来影响。”

贾庆林在座谈会上还呼吁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加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持,着力保障并改善民生,让少数民族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王斌礼认为,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等多方面的制约没有充分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经济发展滞后,也因此积累了不少的民生问题:“咱们少数民族一般都在边区、山区这些比较穷的地方。他们的发展、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也是我们现在应考虑的、必须要去做的工作,也应该让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同胞也能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他(贾庆林)讲这个东西我想可能有这方面的原因。”

与此同时,国家宗教局开展探索和谐宗教理论、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学习实践活动。宗教局认为,寺观教堂是信教民众和宗教人员开展宗教活动的场所, 各地应该推广“五好宗教活动场所”、“文明宗教活动场所”、“和谐寺观教堂”和“平安寺院”等活动,促进宗教活动场所的建设。

国家教育部不久前还颁布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要求从小学3年级开始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培养民族团结意识,提高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反对分裂的自觉性,并说这是“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任务”。美联社评论说,这是新政策,显示政府担心今年西藏和新疆等地区的动荡会进一步引发少数民族地区的不满情绪。

但中国教育部民族司官员田晓勤在接受采访时再次强调,民族团结教育早在1994年就开始试行,并在2000年开始推广了:“我们从 94年就开始做民族团结教育,一直到2000年的时候全国基本上都已经开始推开了,原来主要是试点工作比较多,现在就是给他统一起来,而且这个统一工作也不是今年才开始做的,我们已经做了好几年了。我们这个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而且一直都是和国家民委联手做的呀。”

田晓勤承认,今年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发生的问题形成了民族问题的特殊团结背景,让教育部颁布这份纲要变得更加敏感。这是纲要受到特别关注的主要原因:“受到关注就是因为这个背景的问题,这很正常呀。”

中国民族政策的失败

德国之声
在新疆乌鲁木齐发生的骚乱已经造成至少140人死亡。这一骚乱是数十年来在新疆地区积蓄的汉人与当地维吾尔人之间民族冲突的流血表现。中国政府和海外流亡维吾人相互指责。德国之声记者冯海音认为,无论在这起骚乱事件中谁对谁错,骚乱的激烈程度至少证明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民族政策已经失败了。

在北京政治高层的词汇表中没有比”和谐社会”这个词出现的频率更高的了。但是现实距离理想图景究竟有多远,从上周日在乌鲁木齐发生的事件中就可以看得出来:至少140人在骚乱中死亡,800多人受伤,上百人被拘捕。这些都是中国官方公布的数字。对于事件经过的描述有两个完全不同的版本。中国官方的解释是,这一起骚乱是境外势力指使的,一伙暴徒对汉人施暴,而警方平息了这场骚乱。

流亡海外的维吾尔人的组织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则是:大约3000名维吾尔人举行了和平示威活动,目的是为了争取民族平等以及抗议前段时间几名维吾尔员工在广东一家玩具工厂发生的冲突中被打死的事件。参加和平示威的维吾尔人为了表明抗议活动和分裂主义没有任何关联,还在游行的过程中打出五星红旗,但是安全力量还是向着人群开了枪。

去年西藏事件发生时北京当局就曾试图用境外操控的说法作为解释。在中国政治高层的头脑中,事情只会是这样一种逻辑。他们总是展示出一副中国56个民族其乐融融和睦相处的图景。但是从乌鲁木齐发生的抗议示威活动的起因上看,那里的情况并不像北京方面描述的那样和谐。大约一周前,广东韶关一家玩具厂的员工散播该厂维吾尔籍员工对几个新进厂的女工实施性侵犯的谣言。这样的谣言足以让玩具厂的汉族员工变成用棍棒武装起来的恶徒。据说,当汉族员工向维吾尔员工施暴的时候,保安人员只是在一旁冷眼观看,没有上前阻止。最终的结果是造成2名维吾尔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这一事件暴露出两个问题,一是汉人对维吾人怀有极深的不信任感,这样一来他们就什么都干得出来。如果工厂保安和当地警察确实纵容汉人对维吾尔人施暴的话,那就刚好证明了维吾尔人的感觉,他们觉得自己在这个国家是二等公民。这种感觉他们一直都有,即便是在自己的家乡新疆也不例外。经济上他们被排除在利益之外。由于受到的教育不足,很少有机会能够分享到中国经济奇迹带来的财富。从宗教信仰到建筑设计,维吾尔人处处受到限制和控制。丝绸之路上的古老城市喀什很早以前就开始了拆除历史老城区的工作。尽管官方声明这是当地居民共同做出的决定,但是现实看起来却是一副强制拆迁的景象。

维吾尔人想得到的只是参与决策的权利。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赋予了少数民族享有很多权利,但是当这一权利无法行使时,却变得投诉无门。争端必须能够公开地得到解决,否则如果总是采取压制不满的方式,迟早有一天一切都会爆发出来,就如同眼下的乌鲁木齐。

民族问题也是“放狼难题”

芦笛
一、放狼难题

这典故我在《论晚清改革的失误》中用过,乃是杰弗逊用的比喻。他说,奴隶制问题就如同一个人死死地抓住一只狼,使得它无法吃掉自己,既不敢放开,也无力永久抓住,直到再也撑持不住倒地,被狼吃掉而后快。他以此来说明解决奴隶制问题的两难:放开怕惹出更大的乱子来,不放却又明知抓的是头狼,并非什么好东西。

这倒有点像咱们的成语“骑虎难下” ,但比它更形象地描绘了人的惊恐与尴尬,盖骑虎比较潇洒,没有人狼相持的紧张与体力付出。我在论晚清改革失误那篇文章中误记成了杰斐逊用此比喻说专制制度,不过本质上都是一回事。

咱们的民族问题也就是这放狼难题,所不同者,只在于大家并不认为是在死死抓住或摁住一只恶狼,毫不感到潜在的危险。即使朦胧有此感觉者,也大都认为那狼是永远可以按住的。汉族对民族问题的理解,颇有点像我党对社会矛盾的理解:汉族认为少数民族可以永远被按住,我党认为普罗大众和其他弱势群体可以被永远按住,都是同一种心态。

二、统与独

有人似乎误认为我主张民族独立,不是这么回事。我历来的态度是,国家的版图大小,与草民毫无相干,只涉及君王的虚荣。比、荷、卢那么小,也没见人家羞愧之下去上吊。统独只是手段,人民的福祉安乐才是目的。正因为着眼于此,我才反对“中国解散”,盖那必然引出南斯拉夫式的种族仇杀来,边庭流血成海水,几个世纪都不得安宁。Otherwise,我根本不介意中国分裂成七八十块。

但要维护统一,正确之道是让少数民族和汉族一样,珍视祖国的统一,无论怎么吵闹,压根儿就不会起分家另过的念头。这才是“攻心为上”,不是靠捆绑实行洞房花烛。我所有文章都是着眼于此的。汉族作为强势民族,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中起决定因素的那个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统一政策是否能成功,因此不能不成为我的疗愚对象,并不是我偏袒少数民族。

实际上我所有的民族文字都是从汉族利益出发的,当然重在双赢,并不是只顾汉族,但毕竟还是难以摆脱出身局限。当初在《罕见奇谈》就曾有位蒙族网友指出我是“ 汉族本位思维”。人家说的是事实,我不能不哑然,那阵我正被汉族法西斯愤青骂得狗血淋头,当下慨叹汉族的智力真是低下,远不如人家少数民族目光如炬,将我的苦衷看得清清楚楚。这次有人又指出这个问题,确实是事实,我无法否认,应该说是儒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影响吧。尽管使用换位思考,毕竟还是有亲疏之别,不可能做到墨家的“兼爱”主义。

三、为什么毛泽东时代没有民族问题?

尊重事实的过来人不能不承认,毛泽东时代尽管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但没有什么严重的民族矛盾。西藏“叛乱”有如说是民族冲突,莫如说是宗教冲突:毛教与藏传佛教的冲突。民族矛盾是改革开放后才出现的,而且随着经济繁荣越演越烈。

这是什么原因?两条:第一,当局用所谓“民族主义”取代了否定民族只讲“阶级”的马列主义作为国教。第二,经济繁荣激化了民族矛盾。

先看第一条。马列的“阶级和阶级斗争”基本教义,就是否认民族矛盾存在,认为民族矛盾不过是阶级矛盾的表现。共产党只认“阶级”,不认“民族”。“民族主义 ”不是什么好听字眼而是一种罪行,与今日截然相反。因此,无论是在边疆还是在内地,大家都认为少数民族是我们的阶级弟兄,从不把他们看成是另类。虽然曾出现大规模关闭捣毁清真寺或佛寺,甚至逼迫回民养猪等烂事,但那是宗教冲突而非民族冲突,干这些烂事的并不光是汉人,有大量的本族积极分子参与。实际上,在西藏根本就没有多少汉族,顶多集中在拉萨个别城市中,西藏边远地方的寺庙乃是藏族红卫兵去捣毁的。因此,当地少数民族并不至于把这种罪行视为汉族的欺压。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少数民族并不是白痴,你心里对他们的态度怎么样,不说出来人家也知道。当时去边疆的汉族确实没有什么民族界限,真把少数民族当成了自己人。那阵子的人头脑简单,汉族和少数民族都共同相信一种宗教,认定对方是弟兄,因此自然没有太大的矛盾。

改革开放后马列再不管用了,我党只好捡起“资产阶级民族主义”那破烂货作国教,这真是历史的讽刺。我早在9年前就警告过党中央了,告诉他们这是饮鸩止渴,虽然能唤起汉族对我党政权的认同,但必然促进少数民族的离心倾向:人家并不认为自己是炎黄子孙,与什么张衡、祖冲之、唐宗、宋祖、四大发明、万里长城等等毫无鸟相干(万里长城倒与北方游牧民族确实有相干,可惜是负相干,乃是民族冲突与种族隔离的伟大纪念碑)。而且,民族主义这把火不能随便玩,弄不好就要backfire,变成自伤自残的种族主义,最终结果是哺育出无数的米洛舍维奇来,将中国制造成前南斯拉夫,为日后国家解体必然发生的民族仇杀做足铺垫。

九年来,我眼看着这警告一步步化为现实,不能不感到锥心刺骨的绝望。

再看第二条。一个统一国家需要国民认同作为黏合剂。过去毛教就是把各民族粘结在一起的黏合剂。改革开放后这黏合剂没有了,政府引入民族主义作为代用品。对汉族而言倒确实起了作用,可对少数民族来说反而成了瓦解团结的腐蚀剂。我党便只能指望靠经济起飞来收买少数民族。

But again,此策对汉族有效,对少数民族只能适得其反。盖人心的满足不是以生活水平的绝对改善,而是以分配是否合理为尺度来衡量的。最重要的幸福指数是,经济繁荣是否能给人一种不断改善自己境遇的盼头。如果繁荣不能满足这两条标准,则必然是越繁荣越不稳定。所谓“发展才是硬道理”乃是隧道眼思维。

汉族地区出现的骚乱,乃是普罗大众弱势集团认为分配不合理引发的,但不管怎么样,多数人特别是精英集团毕竟认为自己的境遇能不断改善,小日子很有盼头,因此大局还能稳得住。

这就是最重要的稳定因素:若大多数人都觉得日子有盼头,他们就会出于自身利益反对“现钟不打打铸钟”,维护现有社会制度。反过来,若大多数人都觉得没有改善自己境遇的希望,那么这种社会就岌岌乎危哉。经济越繁荣,便越是燃起他们的熊熊怒火。

这不幸就是在新疆发生的事:因为语言障碍,当地少数民族天生处于弱势。即使没有种族隔阂与成见,汉族老板也只会倾向于雇佣没有语言障碍的员工。当地的经济越发达,少数民族的相对失业比例也就越高,从繁荣中分到的好处的比例也就越低,生存空间也就越小,而这繁荣乃是靠掠夺当地资源实现的,你让人家心里怎么下得去?

这结果便是在某种程度上重演“满洲国”的把戏:当时东北地区是全亚洲工业最发达、经济最繁荣的区域,然而繁荣的果实完全落在日本人手里。按我党以及许多爱国愤青(含方应看那种“民主愤青”)的思维方式,东北人该为日本人给他们带来的繁荣感激涕零,而许多非洲国家独立出去,把经济搞得一塌糊涂就更是跟自己过不去了,为什么在这些情况下“发展不是硬道理”呢?

那位愤青说了,你这是偷换概念!满洲和日本并不是一个国家,大英殖民者是入侵非洲国家的帝国主义者,而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不错,但问题是,是不是同一个国家,似乎是百姓说了算,并不是政府说了算,也不是某个强势民族说了算。正因为如此,世界上的国家数目才越来越多,不光亚非拉如此,就连欧洲也如此。过去欧洲也就只有几个大国,什么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等,“自古以来”就是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土,而中东那许多国家,“自古以来 ”就是奥斯曼帝国的领土,人家那可是真正的“自古以来”,不是新疆那种“自清朝以来”,所谓“新疆”就是“新领土”的意思,爱国同志们总不至于连汉字都不懂吧?既然那些国家可以独立,新疆又胡为乎不可?

总而言之,“自古以来”并不是什么万能魔咒,更不是旧式老太太念的“南无阿弥陀佛”,多念一次国家便稳固一点。要统一的国家不崩解,最根本的还是少数民族自己没有外心,如同汉族一般,压根儿就不想分家过日子。这才是根本的治国之道,而这既不是武力镇压,也不是经济繁荣可以换来的。尽管“犬儒”们无法理解,对许多人来说,这世上就是有比物质幸福更重要的东西,“尊严”就是其中一条,这就是为何世上有那么多的国家,好日子不过宁肯分出去。

所以,要让人家不想分家,首先就得把人家当成自己人。问题是中央对新疆和西藏从来就怀着鬼胎,觉得那地方是偷来的,迟早要丢掉,毫无自信,因此处心积虑,处处设防,脑筋全动在如何“灭疆独”、“灭藏独”上去了。而这无形中就把少数民族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处处提防猜忌人家,美其名曰“自治”,却让汉族担任占据所有关键位置,“党天下”之外还加上“族天下”,这还能有什么好事?你当人家是白痴,不知道你的心病?

这心态倒很像毛泽东对国家政权的态度,他最大的毛病就是毫无安全感,总觉得那政权是窃取来的,慢慢眼就要丢掉,因此瞎猜疑瞎折腾,到处抓“睡在身边的赫鲁晓夫”,最后生生把无限忠于他的全国人民都逼反了才了账。

这也是我党在新疆干的烂事,最蠢笨的是所谓“抓大放小”:对任何可能引动他们猜忌之心的正常活动,诸如研究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人物等等,都要遭受无情打压,对宗教活动百般限制,而对一般的刑事犯罪则从宽处理,甚至就连伊力哈木那样坚决反对疆独的有头脑的知识分子都不能容忍(请参考黄章晋先生的《再见,伊力哈木》),当真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到了可笑的地步。

铁腕镇压政治犯,宽纵刑事犯,这结果非但没有引来维族的感激,反倒人为制造了民族矛盾,恶化了维汉关系。汉族觉得维族成了超越于法律之上的特殊公民,而维族则因正当的宗教活动与学术活动被压制而愤愤不平。我党的心病甚至恶化到了漫画的地步——竟然禁止维族公务人员留胡子!这与当年满人入关时“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到底有何区别?!

更恶劣的是我党近年正不动声色地推行强制同化的措施,使得汉语成了生存的基本前提,企图以此消除维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感(鬼话所谓identity)。这又是刻意制造民族矛盾的蠢举:汉族只看见维族学生考大学能加分,却看不到此举口惠而实不至:维族如果上的是内地的汉族大学,则在内地根本就找不到工作,只能回到新疆去,回到新疆也无法找到工作,毕业等于失业。如果上的是当地的民族大学,则汉语不过关,毕业后根本也就没有出路。

目睹身边的经济繁荣而自己没有出路,没有盼头,自然就会刺激出犯罪行为来。维族犯罪行为猖獗,乃是社会弊病的表现,却被汉族认为是该民族的特征,似乎认为人家天生就是堕落种族,对政府宽纵维族犯罪行为更加愤愤不平。反过来,维族的有识之士又为汉人带来的烂污生活方式败坏了他们原有的淳朴生活方式而愤愤不平。记得王力雄的维族朋友曾对他说,西方殖民者给殖民地带去的是先进的思想、文化、社会制度与生活方式,汉族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确实如此,汉族只给少数民族地区带去腐败,烂污与钢筋水泥,如同全面彻底毁掉内地的传统家园一般,让民族地区也迅速港台化了。

于是经济繁荣非但没有换来边疆的稳定,反倒成了制造民族分裂的温床。

四、为什么美国没有独立运动?

美国当然有种族矛盾和种族冲突,但这种冲突从未发展为独立运动。相反,如果谁敢建议将某个州划为黑人州,请所有的黑人搬到那儿去住,只怕立即就要成为众矢之的,就此身败名裂。

美国之所以没有独立运动,是因为黑人再怎么闹,仍然认定美国是他们的国家,他们有权享受与白人同等的一切权利。这当然与美国是个移民国家,除了印第安人外谁也不能自称美国自古以来是他们的领土有关,但最根本的我看还是几条:第一、黑人和其他少数民族确实与白人一样,享有同等的尊严与成功机会,奥巴马当选总统就比什么都能说明问题。第二,种族歧视在国民心目中臭不可闻,个别人即使有种族偏见也只敢藏在心里不敢说出来,否则立即身败名裂。不论长的面孔是白是黄是黑,是人就享有同等尊严。第三,民主社会具有海纳百川的多元宽容精神。研究本民族的历史,弘扬本民族的文化,乃是神圣人权,政府或他人无权干涉。无论是黑人去欧洲寻根,还是黄人祭祖,从来不会被当成罪行被政府抓起来。

这些条件在中国一条都不具备。少数民族莫说当总统,当“自治区”一把手也绝无指望,永远只能做“统战花瓶”。最可怕的问题我已经说过了:即使刨除社会制度的因素,中国人的心态普遍严重失常也使得中国绝对无望解决民族问题,实现民族和解,从根本上维护国家的统一。

这第一个心态失常乃是中国政府有意煽起来的法西斯主义思潮,哺育出了无数土法西斯分子,培养出了他们虚幻的种族优越感,使得这些烂仔比当年的大英殖民者还傲慢,比南非前白人政权还猖狂,不是如“北京痞子”那样自居恩公,以为离开汉族的援助,西藏人就得活活饿死,就是如方应看那样侮辱维族“文化水平低,野蛮好斗”,“杀人放火贩毒在行,正经经商的少”,“不思进取,游手好闲”等等。

第二个心态失常便是信奉“狼羊律”,倚冰山如泰山,认定武力镇压是解决民族冲突民族矛盾的唯一手段。若迷和方应看在《自由中国论坛》的辩论比什么都说明问题:那位据说是相信“人权高于主权”的“民主斗士”,在对待少数民族时立即就变成“主权高于人权”的国家主义者,宣称资源是国家的,不是人民的。维族毫无人权可言,更没有民族自治权与自决权,只该“杀怕他们”。

在中国人手上,“民主”竟然能变成法西斯主义,西方人大概要闻此骇而却走,然而我早就见惯不惊了。这些年来在网上遇到的“民主斗士”诸如安魂曲、余大郎等辈,卖的无一不是这种货色。不难想见,中国要真是成了民主国家,那绝对也只会步南斯拉夫后尘,而安魂曲、余大郎、方应看就是那个“民主国家”的米洛舍维奇总统。

这就决定了民族问题乃至疆独藏独问题,在可预见的将来乃是无法解决的难题:这简单道理哪怕是“民主”浑人如安、余、方辈也能明白:这世上并不是只有金钱才是珍贵的,如果我是维族,看了诸位的教导,哪怕是让乡土糜烂、血流成河,我也要一息尚存便为本民族求解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死前还要告诉子孙后代继承我的遗愿,世世代代奋斗下去,一定要创造出一个本民族能享受起码人类尊严的国家来。

老实说,当我看到伊力哈木郑重其事地对黄章晋分辩:“我们维吾尔人一点不笨”,眼泪不禁夺眶而出:少数民族竟然落魄到了必须为本族人智力自辩的地步,这种国家还能有什么长治久安的希望?!

所以,看来在中国,民族问题将永远无望解决,少数民族就是让政府乃至汉族死死摁住的恶狼,直到力竭倒地那天为止。这大概是各派都能同意的事实吧?分歧只在于那狼是否能永远被摁住。“民主”法西斯分子安魂曲、余大郎、方应看的滑稽,只在于他们认为政府不能永远摁住汉族的弱势群体那只狼,却能永远摁住少数民族那只狼。

当然他们可能也有道理,毕竟,汉族别的本事没有,能生,人口有13亿之多,比较难按些,而少数民族人少。如果汉族同心协力把少数民族杀光了,问题不也就不存在了么?这就是斯大林同志的名言:把那个人杀了,问题也就解决了。幸亏这些同志的言传身教,我才得知民主原来是伟大革命导师斯大林发明的杀人理论。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邓小平帝国的边疆政策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中国的边疆政策,都经历过从自信宽容的民族平等到自大残暴的大汉族主义的反复过程。一九五四年,毛泽东邀请达赖和班襌到北京。那时达赖十九岁,班襌十七岁。一天晚上,毛泽东来到达赖喇嘛的住处,交谈中,毛泽东问达赖:"我听说你们有一面国旗,是吗?他们不让你带着,是吗?"当时担任翻译的平措旺杰翻译给达赖时,达赖问平措,毛泽东说的"他们"指谁?平措问毛。
毛答:"就是派去你们那里的张经武、张国华、范明啊。"

达赖:"我们是有一面军旗。"(他避免了"国旗"这个敏感的词。)

毛:"没有问题。你们可以保持你们的国旗。将来,我们可以让新疆有自己的国旗,让内蒙有自己的国旗。在这些国旗之外,再加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这样好吗?"

达赖喇嘛点头称是。

平措旺杰与毛邓边疆政策

平措旺杰是个传奇人物。他的一生,就是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个帝国边疆政策反复过程的一面镜子。

平措一九二二年生于四川西部的巴塘,属于藏族聚居的三个地区之一的"康"区(国民党时期的"西康省")。在重庆上学时,他写了一篇作文描述贫富差别,得到老师赏识,介绍他阅读马克思主义书籍。一九三九年平措在重庆的藏人里组织了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组织"西藏共产主义革命小组"。那时他十七岁。

一九四○年代末,平措回巴塘建立中共康藏边区工委和藏东青年团,准备配合解放军在康区组织起义,推翻国民党省长刘文辉的统治。结果刘文辉自己先投降了共产党。

一九五○年,平措接到朱德打来的电报,要他到重庆向邓小平、刘伯承报到,准备"解放西藏"。平措是共产党内流利掌握汉、藏两种语言的最高级干部,邓小平给他的任务是:随第十八军进军西藏,一是搞好藏族上层人士的关系,二是让解放军了解西藏风俗文化。

平措也向邓小平提出:藏区粮食有限,部队必须带粮进藏。邓小平交给他负责,组织十万多头?牛的庞大运输队,为昌都战役运输粮草。

十八军攻下昌都后,平措建议善待被俘的藏军官员,特别是总司令阿沛?阿旺晋美。平措说:"争取上层,不把他们当俘虏,当作准备与之谈判的人。"平措与阿沛长谈,谈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平等与宗教自由,帮助阿沛写信给拉萨政府促进谈判。

一九五一年四月,谈判在北京举行。阿沛?阿旺晋美是西藏政府首席代表,中央政府首席谈判代表是李维汉,平措旺杰任双方的翻译。谈判到最后,在成立军政委员会问题上发生争执。李维汉虽事先向阿沛打了招呼,但阿沛没有同西藏代表们商量好。谈判时,李维汉一提出就遭到西藏代表反对,认为军政委员会是以解放军取代西藏政府,将使自治条件化为乌有。李维汉一生气就说:"你们反对,就卷铺盖回家!"

平措一听不妙,故意翻译成要他们"回旅馆",然后去对他们解释,军政委员会是临时机构,头头又是达赖,不影响西藏自治。终于双方回到谈判桌,达成《十七条协议》。在十七条签署后的庆祝酒会上,李维汉高兴地举杯祝酒:"为平措同志对十七条作出的重要贡献干杯!"

一九五一年九月九日,解放军进入拉萨。平措旺杰身穿解放军军装,走在队伍前列。那时驻军的最高官员是张国华将军,按照礼仪要正式拜会达赖喇嘛。李维汉曾告诉平措旺杰,毛泽东关照张国华,第一次面见时,要行三次磕长头礼。张国华不乐意,对毛说:"行个军礼不就行了吗?"毛批评他:"张国华,你能为革命流血流汗,对达赖喇嘛磕三个头又有什么关系嘛!"

临到见达赖前,张国华对平措说:"你是藏族干部,你来做代表磕头好吗?"平措说:"这对我一点没有问题,因为这是我们藏族文化的一部分。"平措就代表张国华,身穿藏人服装,戴着皮帽对达赖行了三次正式的磕长头大礼。

后来达赖问平措:"你为什么不穿毛式服装?"平措说:"不要以为革命只是衣着的革命,革命是思想的革命。"

一九五四年达赖在北京会见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陈毅、习仲勋等,都是平措当翻译,两人相处久了,成了好朋友。就在他俩与毛三人交谈的那个晚上,达赖对平措说:"毛主席是个了不起的人,他和别人不一样。"

毛泽东是骗人吗?不是,那时党内也有传达,毛对达赖讲"西藏可以挂两面旗,一面五星红旗,一面雪山狮子旗"。那是一个初掌政权、有自信心的毛。不但对西藏,对新疆也一样主张民族平等。

王震邓力群搞大汉族主义

那时王震和邓力群在新疆搞"大汉族主义",欺侮少数民族,打压维吾尔族干部,制造冤假错案抓人、杀人。毛泽东得到讯息,立即撤了王震新疆军区司令的职,让他解甲归田当了农垦部长,派习仲勋到新疆纠正王震的"大汉族主义"错误。毛泽东还要习仲勋开除邓力群的党籍。毛认为王震是大老粗,在新疆乱搞是邓力群出主意挑唆的。

习仲勋在新疆纠正了王震、邓力群的错误,新疆的局势稳定了下来。但习仲勋没有开除邓力群,替他在毛泽东面前说了好话,把他调回北京。三十年后,邓力群又挑唆王震反胡耀邦。习仲勋说:"悔不当初开除了他,留下邓力群这个祸害!"

一九五五年达赖回到西藏后,向张国华建议,请求中央派平措旺杰来西藏当党委书记。张国华曾向达赖表示中央原则上已同意,但后来没有下文。

原来形势已起了变化。一九五六年开始,全国合作化运动在四川康巴地区、青海安多地区引发藏人反抗。国际上发生波兰、匈牙利事件,苏军坦克开进布达佩斯。一九五七年毛泽东收起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发动反右派斗争。毛泽东的边疆政策开始收紧,平措旺杰也开始遭难了。

全国人大少数民族代表一九五七年开过一个青岛会议,会上有代表提出把四川的德格划给昌都,平措表示"不可能"。后来传开是平措提的。平措还专门向周恩来解释过,他当时是反对的。周恩来说,"是记录记错了,别当回事"。但还是整到他头上。

另一条罪状是张国华揭发,"你进军西藏时随身带了很多书。其中有一本是列宁论民族自决,你可得好好想想。"

平措旺杰遭难

这是事实。这本书是启蒙他的共产党员推荐他读的,是对他走上共产主义道路影响很深的一本书,使他认识到共产主义是主张民族平等,反对民族压迫的。为什么会成为一种罪状呢?平措被留在北京,不准回西藏。在拉萨,展开了对平措的"地方民族主义"的批判。

一九六○年八月,平措被隔离(二十多年后平措得知,他被隔离时,曾有报告给毛泽东,毛批示要查清问题,同时"尽一切努力把他争取过来"),接着被送进秦城监狱。

一九六○──一九七八,平措坐了十八年牢,从三十八岁坐到五十六岁。

一九七八年释放后,被送到四川自贡安置,监视居住,不准自由外出,尤其禁止去北京。

平措反抗,一九七九年二月擅自到北京,向中央申诉。

邓小平要解决西藏问题

这时全国形势又起了变化。中国共产党刚刚开过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完成同美国建交后去了一趟美国回来,想解决西藏问题了。

一九七九年三月十二日,邓小平会见达赖喇嘛的哥哥嘉乐顿珠。那时的邓小平,同一九五四年会见青年达赖时的毛泽东一样,信心十足,宽容豁达。会见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嘉乐顿珠:我是以私人身份到北京的,达赖喇嘛没有委托我来谈判。

邓小平:你就谈吧,西藏独立问题,不要说我,就是未来其他中国领导人,都没有办法决定给西藏独立。除了独立以外,什么都可以谈,今天就可以谈。

嘉乐顿珠:二十年来流亡的大部分西藏人与家人失去联络,希望开放印度、西藏边境,让海外藏民可以回去探亲。

邓小平:一点问题都没有。非常欢迎藏族人民回来探亲,来去自由。西藏自治区的藏族同胞,也可以自由地到印度去,或者旅游,或者去朝圣,一点不阻挡,我今天就下命令。

嘉乐顿珠:这些年班禅受了很多委屈,希望能恢复班禅的自由。

邓小平:我马上派人去处理,恢复班禅的职位,我们委任他做政协副主席。

嘉乐顿珠:达赖喇嘛利用印度政府的支持,办了很多学校,教育了学生,也培养了很多教员。听说西藏很多学校缺少藏语教师,是否可以让那里的教师到西藏自治区做教育工作?

邓小平:这好啊。可以来多少人?

嘉乐顿珠:初次先派三、四人,以后每年增加。

邓小平:不行,你要派一千人来,因为我们非常需要教语言的教师。西藏自治区需要,北京的民族学院都需要藏文先生。你们的教员藏、英文都懂,可以来教。他们来了也可以看看我们的大字报,你们的青年人来,也可以贴大字报,发表他们的意见和看法。(邓小平后来却说:粉碎四人帮后做的第一件事,是取消宪法中的四大: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

邓小平继续说:过去受迫害的不只藏区一个区域,很多人受迫害,包括我。(问在座的乌兰夫)你关了多少年?

乌兰夫:坐了九年牢。

邓小平:我们大家往前看嘛。你(指嘉乐顿珠)转告达赖喇嘛,希望他早日回来。回来后,过去的位子不会变动。

一九七九年秋,邓小平邀请达赖派代表团访问西藏,统战部长杨静仁请平措旺杰出席宴请达赖代表团的宴会,当时统战部担心西藏翻身农奴会出于对达赖的仇恨羞辱代表团,布置基层说服藏人不要对达赖代表掷石头、吐口水。

平措旺杰认为政府对藏人判断错误,结果是代表所到之处,藏人狂热欢迎,有人哭喊"达赖喇嘛万岁!"

消息传到北京,震动了中央,也让胡耀邦决心去西藏实地考察。胡耀邦为他的西藏之行作了充分准备。

胡耀邦主持西藏工作

一九八○年三月十四、十五日,胡耀邦主持中央书记处在北京召开的西藏工作座谈会,听取西藏自治区的情况?报,对西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两天讨论,形成第一个《西藏工作座谈会纪要》。胡耀邦在会上说:

" 加快西藏建设,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落实政策,深入批判极左路线,坚决肃清其流毒。经济政策方面,要纠正各种‘左'的错误。要积极培养藏族干部,大胆提拔,放手使用,热情帮助,具体指导,逐步做到全区县级以上党政群机关以藏族干部为主体。在宗教政策方面,对在西藏人民群众中有深远影响的喇嘛教,必须慎重对待。要尊重信教群众,妥善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科学文化教育。对于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和历史遗留问题,如平叛扩大化、错划富农成份等,要加紧处理。"

胡耀邦知道,中央批转一个座谈会纪要解决不了问题,这不过是为他去西藏实地考察"暖身"的准备。

一九八○年五月二十一日,胡耀邦和万里、阿沛?阿旺晋美、杨静仁一行出发前往西藏。在飞机上,胡耀邦对随行人员和新华社记者说:

"我们不是去参观,是去工作,是要实地看一看,同那里的同志研究发展西藏经济,使西藏人民生活尽快改善的大计。这是我们此行的主题。

"西藏人民是勤劳的、勇敢的、智慧的人民,但是他们现在还很穷,生活很困难。我们党中央的政策,就是要治一个‘穷'字,建设一个富裕的、文明的、团结的新西藏。

"中央为发展西藏经济,准备采取一些非常措施。概括起来是六个字:免征,放开,走人。

"免征,就是全部免去全自治区的农牧税,至少两年,还不准随便无偿使用劳动力。

"放开,就是所有经济活动领域都要放宽政策,怎样对生产有利就怎样做,不要乱加限制。自留地、自留畜,群众自己能搞多少就让他们搞多少。房前屋后人家爱种什么就种什么。群众手里的东西允许人家自由交换。

"走人,就是要逐步把历年进藏的汉族干部大部分调回内地安排工作和生活,只留少数工作上确实很必要的,要求他们全心全意为西藏人民服务。"

胡耀邦在拉萨,到工厂、学校、藏民家中实地考察,与各方人士接触交谈,听取对西藏发展的各种意见。五月二十九日,在西藏自治区党政干部大会讲话,提出了著名的"西藏六条"。胡耀邦说:"当前西藏工作的总目标,是使西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比较快地提高起来,建设一个团结、富裕、文明的新西藏。为此要做好六件大事:

胡耀邦提出"西藏六条"

(一)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行使民族区域自治的自治权。

西藏自治区是一个相当特殊的大自治区。在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没有民族区域自治,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大团结。所谓自治,就是自主权。要在统一领导下,实行充分的、独立的自主权。

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法规和条例,保护民族的自治权和民族的特殊利益。

(二)坚决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大大减轻群众的负担。

要确定在几年之内免除西藏人民的征购任务。征,肯定要免去;购,也不分配任务,取消一切形式的摊派任务。对农牧民的产品可以实行议购、换购,互相调剂,免除分配任务。这个政策可以促进农牧业发展。

(三)在所有经济领域,实行特殊的、适合西藏的灵活政策。

西藏没有什么纯农业区,一个是农牧区,一个是林牧区,一个是纯牧区。单单搞农业没有出路。要多种经营,农牧结合,林牧结合,搞手工业,政策要放宽。充分调动农牧民积极性,农民愿种什么就种什么,不要干涉。一户养几十只羊、几条牛,发展副业,困难的,国家可贷款。不要怕富,人民富了,国家才能富。政策要放宽,放宽,再放宽。

(四)把国家支援的经费,用到发展农牧业和藏族人民迫切需要上来。

国家给西藏的经费,比给其他省、区都要多。过去由于经验不足,钱用得不得当,浪费很大。对国家支援的经费、物资、设备,要用得恰当,主要用在‘一个发展,两个提高'上,在发展西藏经济的基础上,提高西藏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每年一定要为西藏人民办几件好事。

(五)大力恢复和发展西藏的文化、教育、科学事业。

西藏有世界闻名的藏族古文化,有很好的佛教经学,优美的音乐、舞蹈,还有藏医、藏戏等,值得研究和发展。现在西藏的教育事业发展不好,要考虑西藏的特点,办大学、中学和小学教育。要尊重藏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尊重藏族人民的历史文化。

(六)正确执行党的民族干部政策,加强藏、汉干部亲密团结。

两、三年内,要使国家脱产干部中的藏族干部占三分之二以上。医生、教师、科研人员不受此限制,越多越好。在西藏工作的汉族干部完成了历史任务,走是光荣的。回去时,组织上绝对负责安排。"

胡耀邦说:"提出这六件大事,目的为了在两、三年内扭转西藏贫困局面,五年到六年超过历史最好生活水平,十年使西藏有比较大的发展,人民生活大幅度提高。期待在大有希望的八十年代,藏汉人民进一步加强团结,情同骨肉,永不分离。"

胡耀邦从西藏回来,六月的一天,邀请平措旺杰谈话。胡耀邦的第一句话是:"你还活着,是一个大胜利"。这次谈话的目的,胡耀邦提议派平措旺杰去担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

这正是二十五年前(一九五五),年轻的达赖喇嘛向党中央提出的建议。假如当时实现了,达赖会逃亡吗?西藏的历史会不同吗?二十五年过去了。那时三十三岁的平措旺杰,已经五十八岁。平措在他的自传里说,他听了胡耀邦的建议,"凭著强烈的直觉,谢绝了这个建议。"他对胡耀邦说:"系狱多年,如今不熟悉西藏情况,此时不是一个合适的西藏领导人选"。

平措的"直觉",其出自他的经历和对西藏现状的观察。西藏已经有了一个庞大而严密的权力结构,而且直通中央的人脉。这个结构里汉藏两族的干部,未必愿意平措旺杰这样的人物去改变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