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8日星期一

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将何去何从将何去何从?

如果再过50年,谁更能保持民族性?是傣族,还是更家喻户晓的藏族?他选中了藏族。
他的预测之所以掺杂着些许讽刺,是因为他还讲述了傣族人是如何选择出一条比藏族更微妙的道路。在某种程度上,这对他们很有帮助,让他们避开中国安全部门的高压手段。但坎根仍然忧心忡忡。

中国官方承认55个少数民族,但只有三个民族——藏,维,蒙——得到外媒更多的关注,通常是关于边境骚乱。其余52个民族散居全国各地——其中最大的聚居区位于中国西南地区。仅有130万人口的傣族,生活在边远的云南省南端,与缅甸、老挝、泰国的跨境民族有亲缘关系。

私下里,中国官员说这些民族几乎不可能制造新闻,因为他们缺乏一个灵魂领袖,不像藏族有一个流亡领袖,达赖喇嘛。但起作用的还有其他力量,譬如宗教。很多少数民族,虽然同为佛教徒,但他们的宗教活动却温和克制。藏族人更加虔诚,并且他们与众不同的佛教形式是其民族同一性的核心部分(这使得他们和汉族渐行渐远)。新疆维吾尔族是穆斯林,尽管很多人只是世俗追随者或者一般信徒,宗教仍然是那里一个重要因素。

同化程度也许是坎根先生悲观情绪的主要原因。同藏族相比,诸如傣族这样的少数民族被汉族同化的程度更严重。

第三个原因是人口数量以及聚集程度。某些少数民族仅有几十万人口。但规模并非决定性条件。中国有600万藏族,1000万维吾尔族,600万蒙古族,却有1700万壮族,1100万回族和900万苗族——但鲜有壮、回、苗存在分裂主义的迹象。

最后一个原因在于,少数民族在面临发展、国家政策、汉族移民等压力下,为保持民族传统和民族特性采取的不同对策。天高皇帝远,其中一个同统治者抗衡的方法(另一个选择是寻求独立以向中央政府施压)是不作为或者对其政策反应迟钝。这并不意味着傣族人满意他们的待遇。令许多人反感的一点是,在汉族人经营的旅游景点(包括他们著名的泼水节——见照片),他们用不正宗的舞蹈音乐版本冒充地道的传统民歌。他们还担心新一轮橡胶树种植会造成环境退化。

傣族人从未完全放弃抗争。坎根先生说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西藏现象表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坎根先生认为,保持傣族传统的真正关键是个人行为,而非政治行为,应当从家庭和村寨抓起。他们两口子跟儿子之间只讲傣话。等男孩再大一点,他会遵循传统去寺里修行几年。作为一个傣族人,如果不能在中国过上幸福生活,他将会鼓励儿子移居泰国,在那里他将更有民族认同感。

没有评论 :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