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31日星期日

呼伦贝尔蒙古儿童合唱团在克里姆林宫


在草原、在湖边、在高高的大山一角,每一个人的童年都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每一个小伙伴都能唱那动听的童谣…… 傲岸和从容,坚韧与高贵,一切都融入童年的歌声中。然后,这童谣让我们记忆一生……

“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唱响克里姆林宫
莫斯科当地时间3月22日晚,来自内蒙古呼伦贝尔的“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在克里姆林宫大礼堂深情演唱了《梦中的额吉》和《额呼兰德呼兰》两首曲目,这是开幕式上唯一表演两个节目的演出团体,天籁般的草原童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赢得全场热烈掌声……   

呼伦贝尔蒙古儿童合唱团赴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参加演出,得到了普京总统的高度赞誉和极大认可,为呼伦贝尔、内蒙古自治区争得了荣誉。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内蒙古自治区对外文化交流实力和草原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对于继承、弘扬、传承呼伦贝尔民族文化,特别是为宣传呼伦贝尔,提升呼伦贝尔的知名度、美誉度,推动民族文化“走出去”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整场演出中,为现场观众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的这些孩子们。孟普京总统与5000名观众满堂皆欢。普京总统翘指连连称赞草原牧歌、天籁之音。 天籁童声降落人间

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世界上著名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生活着这样一群少数民族孩子,他们以自己民族的语言歌唱草原家乡的童谣,他们用歌声传播来自家乡的草原文化,成为呼伦贝尔五张文化名片之一,也让许许多多看过他们演出的观众永远地记住了那片令人神往的草原!这群可爱的孩子来自于第一个少数民族儿童艺术团体——“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

成立于2006年12月的“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是由代表着北方草原和山林中5个人口较少的民族和部落——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和巴尔虎蒙古族、布里亚特蒙古族的孩子组成。合唱团成员绝大部分是呼伦贝尔市牧区、农区或林区家庭的孩子,年龄最大的13岁,最小的仅5岁,演唱曲目以草原森林中代代相传的童谣和民歌为主,所有歌曲都由孩子们用自己本民族母语演唱。歌唱中,配以舞蹈、游戏、赞颂、祈福等各种艺术描绘草原文化生态,令古老的草原歌谣焕发勃勃生机。

“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成立至今,参加过重特大主题演出50余场,更曾多次亮相于国际舞台。在美国,在俄罗斯,在北京、香港、台湾、上海等国内外,“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所到之处都刮起了“原生态民族文化”之风,场场演出,场场爆满,孩子们的歌声流传于网际,技惊四座。冯小刚、余隆、郎朗、席慕容、余秋雨、吴祖强、周立波在内的多位艺术家和白岩松、敬一丹、毕福剑、吴小莉、阮次山、王鲁湘等多位传媒人士都被孩子们的演出深深吸引,并撰写美文推荐孩子们演出。























“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是由呼伦贝尔本土艺术家、蒙古国和俄罗斯艺术家为艺术指导的自治区第一个纯少数民族儿童合唱团。

厚重的民族民俗文化基础成为“五彩”成长土壤

呼伦贝尔有着厚重的历史和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摇篮,这是呼伦贝尔的宝贵财富,同时也向人们提出了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课题。多年来,呼伦贝尔旨在以各种形式将呼伦贝尔特有的草原游牧文化和森林狩猎文化较好地保留、传承下来,同时能够传播出去。在“文化名市”的引领下,以创新的形式把多民族的传统文化打造成一张张呼伦贝尔的名片,有效地传承和传播了悠久厚重的草原文化,从而充分挖掘了草原文化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立足于呼伦贝尔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富集的特点,一直努力寻找一个突破口,让更多的人们了解、欣赏、享受呼伦贝尔的民族文化,使其走向全区全国乃至全世界。“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的组建,为此提供了载体。

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族和巴尔虎蒙古族、布里亚特蒙古族是呼伦贝尔世代居住的古老民族和部落,在呼伦贝尔大草原和大兴安岭森林之间,这些民族和部落较好地保存了自己独有的生产生活方式、民俗民风和独特文化,成为“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成立的深厚基础和文化土壤。而合唱团诞生的使命,就是用孩子们的天籁之音,把草原和森林民族厚重的文化传承下去,传播出去;也希望把中华民族文化之根“种”在孩子们的心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在呼伦贝尔草原上,有酒就有歌,有歌就有舞,而且这些歌舞与牧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民族传统音乐经过数千年沉淀,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完全可以在国内外舞台上一展风采。合唱团的诞生,为世代流传在草原上的歌谣打通了走向全国全世界的通道,对这些艺术瑰宝的面世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原始歌谣唱响五洲

孩子们的歌声里有森林、有山峦、有河流、还有小溪;有生活、有爱情、有劳动、还有游戏;有马背民族的雄风、有狩猎民族的悠然、还有农耕民族的质朴;有女人的温婉、男人的豪气,更有孩童的俏皮……

“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由立项到首演,仅仅经过了短短五个月的时间。从蒙古国和俄罗斯布里亚特邀请来的老师仅用几个月的时间,让这些不识乐谱的孩子们知道了节奏、声部合唱的技巧,还掌握了其它民族的语言发声方式。草原上人们传统的吟唱歌谣,生活、劳动、爱情都被记载在口耳相传的歌声密码之中。

2007年,“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在呼伦贝尔中心城区海拉尔举行了首场3次演出。演出中,当《梦中的额吉》歌声响起时,无论是来自草原的牧民观众,还是在座的嘉宾都同孩子们一道陷入了在外漂泊的孩子对家乡年迈母亲的无限深情之中,眼里盈满了泪水。演出现场座无虚席连过道都站满了观众。每一支歌曲都赢得了热烈掌声。在演出结束时现场观众报以长时间的热烈掌声,演员不得不两次返场加演曲目。

专程赶来观看演出的文化名人席慕容等无不为孩子们纯真的表演和原生态的民族艺术深深打动。

2007年8月4日至6日,“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为向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献礼,赶赴首府呼和浩特市,在自治区政府礼堂演出3场,场场爆满,盛况空前。许多观众说,没有见过这样精彩的演出,也没有见过这样热情的观众。

2007年8月17日至19日,合唱团首次在北京演出3场。2700余座位的北京展览馆剧场座无虚席,来自国内外的不同国籍、层面、年龄的观众从四面八方赶来,有世界各国的政要、港澳台同胞、机关干部、七八十岁的老人和七八岁的孩子。一段段纯净的歌声、一张张纯真的笑脸,孩子们用无可复制的天籁之音让北展剧场的每一位观众都陶醉了。演出吸引了众多首都文学艺术界的知名人士。作家余秋雨再次冲口而出:“这是天籁之音。”3000多名现场观众,包括国内各地的,也包括美国的、澳大利亚的,都真诚地邀请“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到他们那里演出。

2008年7月中旬,“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相继来到香港和台湾,美妙的歌声在东方明珠和祖国宝岛唱响,孩子们在舞台上表现出来的从容大气和质朴真情让每位在场的观众感到无比震撼,草原天籁的美名传遍了香江南北、海峡两岸。

受“2008香港国际青少年合唱节”之邀,“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首次登上香港舞台。7月14日起,天籁之音连续3天响彻香港大会堂。香港资深媒体人林家琦评价:“别小看年纪仅六七岁的小妮子,她嗓门一开,那来自家乡的声音让在场的每一位感动,仿佛呼伦贝尔大草原就在眼前。”

在香港的演出结束后,合唱团马不停蹄,于19日跨越海峡,飞到台湾,连续两天,合唱团在台北献唱。“尽管不能听懂孩子们在唱什么,依然觉得有一些陶陶然的幸福之感。”席慕容的这句话同样也代表着大多数草原之外观众的心声。在台湾演出期间,孩子们还与台湾少数民族的小朋友们共同联欢。在联欢与游戏之中,两岸的小朋友对于彼此的生活与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大陆和台湾,在孩子们中间,悄然失去了距离。

5年间,“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已经在两岸三地做了50多场演出,引起了观众的广泛关注和好评。特别是2010年5月合唱团应邀在第41届上海世博会演出《家园——五彩传说的童谣》全新版本的专场音乐会,30多首草原歌谣大多是刚从民间挖掘出来,带着泥土的芬芳来到世博。由此受到了世博会的高度评价和肯定,被称作“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世博主题中最值得观看的演出。

海派清口创立人周立波听说“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到世博演出时,动情地说:“都说上海是个听老歌的地方。但其实还有一个听老歌的好地方,就是内蒙古。最近有场来自内蒙古的音乐会,据说代表了听老歌的最高境界,因为那是成吉思汗曾经听过的歌。我没听过,我得去听听。”

纽约时间2012年1月24日晚,美国纽约林肯艺术中心菲舍尔音乐会堂内,纽约交响乐团与“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的孩子们、著名指挥余隆、国际钢琴巨星郎朗同台献艺,为中国春节举办首届“欢庆龙年新年音乐会”,将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美妙童声传向了世界,这是合唱团孩子们在境外的首场演出,并捧回联合国“人类的爱心公民:音乐与发展”奖。特别是在音乐会的尾声,当孩子们用英语演唱《美丽的美利坚》时,整个剧场已然为之沸腾,把整场晚会再次推向高潮,现场的嘉宾起立鼓掌,掌声此起彼伏,孩子们用传统的民族礼节不断为大洋彼岸的宾朋鞠躬谢幕。

一位美国观众说:“从来没听过这样的童声合唱,也不大了解内蒙古,今天的表演让我掉下了眼泪,我一定会去去内蒙古、去看这些孩子。”

与此同时,当年1月25日,联合国人居署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活动,授予从40个国家推荐的120个项目中脱颖而出的中国“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人类的爱心公民:音乐与发展”奖,认为他们通过2010年世博会的演出和5年的成长,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动人的音乐改变命运的故事,这也是联合国人居署所属的联合国关怀组织首次授予少数民族奖项。

草原深处的文化传承

有专家这样评价,呼伦贝尔大草原几千年来沉淀下来的民族文化和传统音乐,培育出了一代又一代文化和音乐传承人与发展者,“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正是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最好载体。孩子们的歌声仿佛天籁之音,孩子们的天性和灵性、霸气的表演与天真自然的演唱,是我们打出的金字招牌。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与音乐的意义重大。我们要唱响民族文化主旋律,保护好孩子们纯洁心灵,发挥他们的天赋,将民族音乐推向世界,代代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人们认识到,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不再被边缘化,现已走向前台,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大舞台。合唱团的孩子们都是“自然之子”,广袤的草原森林赋予他们宽阔的胸怀,马背鹿畔给予他们率真性格。他们尽管没有受过专业的音乐舞蹈训练,却对节奏和韵律有着很高的悟性,这足以表明合唱团是和谐的产物——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民族间的和谐。

孩子们走出草原,走进城市,给城市的人们带去了呼伦贝尔大草原清凉自然的风,带去了草原上原生态的民歌和童谣,将人们的心灵融进了浩瀚的草原,给人以久违的体验,使久居都市的人们受到了纯粹的如乳汁一般的原生态文化艺术的洗礼,使人们经历了一次心灵的升华和生命的感动,是几年来不多见的格调高雅、立意高远的艺术创作。

孩子们的歌声告诉世人,弥足珍贵的草原文化资源是取之不竭的宝藏,策划的创新之处是将原汁原味的草原童谣精华提炼出来,用清新自然的草原元素诠释民族特色,附之以现代舞台灯光符号,让传统文化从草原深处走进了大众的心灵深处,心灵得到净化与提升。孩子们的演唱引起强烈共鸣,它跨越国界、阶层、年龄,成为当代的一种回归与唤醒。人们在歌声中追忆童年、回归自然、反思现在、唤醒责任。“五彩”展现了民族特质,这些自然之子从父辈身上传承着坚韧从容、乐观向上的精神。

“心灵留给家乡,歌声献给世界”。草原浓厚的文化熏陶了这些孩子,赋予了他们天籁之音以及快乐,而现在他们站在城市舞台上用本民族的母语放声歌唱草原的歌谣,开始传递着草原文化,留住了草原的根。他们将把自己民族的文化传承下去,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名人眼中的“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

声音一起,这个孩子立即失去了年龄。几百年马背上的思念和忧伤顷刻充溢屋宇,屋宇的四壁不见了,千里草原上最稚嫩和最苍老的声音都在共鸣。这种首尾相衔的共鸣一下子贯通了天地伦理,使稚嫩不再稚嫩,苍老不再苍老。或者说,稚嫩即是苍老,苍老即是稚嫩。这歌声是天籁,是没有被阻塞、被蒙蔽、被扭曲的自然生态,他们是那么纯净,那么无拘无束,那么呵护艺术本性……

诗人散文家席慕容说:“尽管不能听懂孩子们在唱什么,依然觉得有一些陶陶然的幸福之感。歌声犹如天籁,全场为之屏息。歌恒在,梦土恒在。”  孩子们都是这样长成。八岁已能驯服野马;亲眼看见亲人死在风雪中;父母远去放牧,只能与老祖母相依为命。他们的童年,不同一般的童年,没有游戏机、麦当劳,没有呵护和娇宠,只有父母的歌,伴他们长大。为什么这歌声宁澈无染?他们不是在表演,这也不是一场晚会,他们展示的是父母、祖父母、祖辈的传承,稚嫩的歌喉,诉说着生命。

没有评论 :

发表评论

评论